CN217793525U - 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3525U
CN217793525U CN202220203551.8U CN202220203551U CN217793525U CN 217793525 U CN217793525 U CN 217793525U CN 202220203551 U CN202220203551 U CN 202220203551U CN 217793525 U CN217793525 U CN 217793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connecting block
band
connect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035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春蝶
冯丽坤
张春燕
潘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2035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3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3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3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包括:颈部吊带,颈部吊带的左端设置有左连接托,颈部吊带的右端设置有右连接托;连接带,连接带的左端设置有左连接块,连接带的右端设置有右连接块,颈部吊带的左端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带的右端,颈部吊带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带的左端,左连接块可拆卸地连接于右连接托,左连接块与右连接托之间围成第一前臂固定空间,右连接块可拆卸地连接于左连接托,右连接块与左连接托之间围成第二前臂固定空间,本实用新型可对患者的前臂进行固定,保持前臂内收状态,在不需要使用时,使用者可自行将左连接块与右连接块分离出来即可,不会扯动患者腋窝处肌肉,有利于术后康复。

Description

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
背景技术
腋臭术后为了减少切口大出血并发症,患者需要保持双上肢制动状态,避免双上肢外展,如果双上肢在无牵引力作用下,力量减弱,常常出现双上肢过度外伸,无形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现有的医疗使用中通常是分别利用吊带将两个手臂进行承托,两个手臂之间不具备牵引结构,前臂会下垂和外伸,带动腋窝位置肌肉运动,使用舒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包括:颈部吊带,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颈部吊带的左端设置有左连接托,所述颈部吊带的右端设置有右连接托;连接带,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带的左端设置有左连接块,所述连接带的右端设置有右连接块,所述颈部吊带的左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带的右端,所述颈部吊带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带的左端,所述左连接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右连接托,所述左连接块与所述右连接托之间围成第一前臂固定空间,所述右连接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左连接托,所述右连接块与所述左连接托之间围成第二前臂固定空间。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使用时,颈部吊带挂在使用者颈上,颈部吊带的左端与右端相互交叉连接至连接带的左端与右端,然后将左连接块与右连接托相互连接,围成一个可供左前臂穿过的第一前臂固定空间,将右连接块与左连接托相互连接,围成一个可供右前臂穿过的第二前臂固定空间,如此可对患者的前臂进行固定,保持前臂内收状态,减小胳膊活动幅度,在不需要使用时,使用者可自行将左连接块与右连接块分离出来即可,不会扯动患者腋窝处肌肉,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颈部吊带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靠近所述颈部吊带的左侧或右侧。使用时,将颈部吊带的左端或右端穿过避让孔,使得颈部吊带保持交叉的状态,更容易与连接带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颈部吊带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连接带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扣孔,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扣孔相互配合连接,所述颈部吊带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连接带的左端设置有第二扣孔,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扣孔相互配合连接。颈部吊带的左端与连接带的右端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一扣孔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同样的,颈部吊带的右端与连接带的左端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二扣孔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连接块与所述右连接托之间通过第一魔术贴相互连接,所述右连接块与所述左连接托之间通过第二魔术贴相互连接。左连接块与右连接托之间通过第一魔术贴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同样的,右连接块与左连接托之间通过第二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颈部吊带上设置有第一长度调节扣。通过第一长度调节扣可调节颈部吊带两端的长度,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身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带上设置有第二长度调节扣。通过第二长度调节扣可调节连接带两端的长度,以适合不同使用者的身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颈部吊带的中部设置护垫。使用时,将护垫抵在使用者的颈部,减少颈部吊带使用时的勒痛感,提高使用体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颈部吊带上设置有辅助单元,所述辅助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颈部吊带上的第一背带与第二背带,所述第一背带远离所述颈部吊带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背带远离所述颈部吊带的一端,所述护垫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辅助单元。一个辅助单元中,第一背带与第二背带围成一个对肩部限位固定的空间,两个辅助单元可分别穿在使用者的双肩上,利用双肩减轻颈部吊带对颈部的压力,提高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颈部吊带、110-左连接托、120-右连接托、130- 第一卡扣、140-第二卡扣、150-第一长度调节扣、200-连接带、210- 左连接块、220-右连接块、230-第二长度调节扣、300-护垫、400- 辅助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包括:颈部吊带100,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左端设置有左连接托110,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右端设置有右连接托120;连接带200,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带200的左端设置有左连接块210,所述连接带200 的右端设置有右连接块220,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左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带200的右端,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带200的左端,所述左连接块21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右连接托120,所述左连接块210与所述右连接托120之间围成第一前臂固定空间,所述右连接块2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左连接托110,所述右连接块220与所述左连接托110之间围成第二前臂固定空间。
由上述可知,使用时,颈部吊带100挂在使用者颈上,颈部吊带 100的左端与右端相互交叉连接至连接带200的左端与右端,然后将左连接块210与右连接托120相互连接,围成一个可供左前臂穿过的第一前臂固定空间,将右连接块220与左连接托110相互连接,围成一个可供右前臂穿过的第二前臂固定空间,如此可对患者的前臂进行固定,保持前臂内收状态,减小胳膊活动幅度,在不需要使用时,使用者可自行将左连接块210与右连接块220分离出来即可,不会扯动患者腋窝处肌肉,有利于术后康复。
在上述实施例,颈部吊带100的两端可直接交错搭在胸前,在与连接带200的过程中容易自然垂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颈部吊带100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靠近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左侧或右侧。使用时,将颈部吊带100的左端或右端穿过避让孔,使得颈部吊带100保持交叉的状态,更容易与连接带200连接。
作为颈部吊带100的端部与连接带200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的实施例,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卡扣130,所述连接带200 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扣孔,所述第一卡扣130与所述第一扣孔相互配合连接,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卡扣140,所述连接带200 的左端设置有第二扣孔,所述第二卡扣140与所述第二扣孔相互配合连接。颈部吊带100的左端与连接带200的右端通过第一卡扣130与第一扣孔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同样的,颈部吊带100的右端与连接带200的左端通过第二卡扣140与第二扣孔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为了方便将连接块与连接托进行装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连接块210与所述右连接托120之间通过第一魔术贴相互连接,所述右连接块220与所述左连接托110之间通过第二魔术贴相互连接。左连接块210与右连接托120之间通过第一魔术贴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同样的,右连接块220与左连接托110之间通过第二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颈部吊带100上设置有第一长度调节扣150。通过第一长度调节扣150可调节颈部吊带100两端的长度,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身型。第一长度调节扣150可为带有多个孔的框体,将颈部吊带100的端部绕过多个孔后,利用孔的限位与摩擦限制最终穿过伸出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带200上设置有第二长度调节扣230。通过第二长度调节扣230可调节连接带200两端的长度,以适合不同使用者的身型。第二长度调节扣230可为带有多个孔的框体,同样的,将连接带200的端部绕过多个孔后,利用孔的限位与摩擦限制最终穿过伸出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颈部吊带100的中部设置护垫300。使用时,将护垫300抵在使用者的颈部,减少颈部吊带100使用时的勒痛感,提高使用体验。
为了降低长时间使用后颈部的不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颈部吊带100上设置有辅助单元400,所述辅助单元400包括连接于所述颈部吊带100上的第一背带与第二背带,所述第一背带远离所述颈部吊带10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背带远离所述颈部吊带100的一端,所述护垫30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辅助单元400。一个辅助单元400中,第一背带与第二背带围成一个对肩部限位固定的空间,两个辅助单元400可分别穿在使用者的双肩上,利用双肩减轻颈部吊带100对颈部的压力,提高使用舒适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颈部吊带(100),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左端设置有左连接托(110),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右端设置有右连接托(120);
连接带(200),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带(200)的左端设置有左连接块(210),所述连接带(200)的右端设置有右连接块(220),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左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带(200)的右端,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右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带(200)的左端,所述左连接块(21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右连接托(120),所述左连接块(210)与所述右连接托(120)之间围成第一前臂固定空间,所述右连接块(2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左连接托(110),所述右连接块(220)与所述左连接托(110)之间围成第二前臂固定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吊带(100)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靠近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左侧或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卡扣(130),所述连接带(200)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扣孔,所述第一卡扣(130)与所述第一扣孔相互配合连接,所述颈部吊带(100)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卡扣(140),所述连接带(200)的左端设置有第二扣孔,所述第二卡扣(140)与所述第二扣孔相互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块(210)与所述右连接托(120)之间通过第一魔术贴相互连接,所述右连接块(220)与所述左连接托(110)之间通过第二魔术贴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吊带(100)上设置有第一长度调节扣(1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200)上设置有第二长度调节扣(2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吊带(100)的中部设置护垫(3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吊带(100)上设置有辅助单元(400),所述辅助单元(400)包括连接于所述颈部吊带(100)上的第一背带与第二背带,所述第一背带远离所述颈部吊带(10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背带远离所述颈部吊带(100)的一端,所述护垫(30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辅助单元(400)。
CN202220203551.8U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 Active CN217793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3551.8U CN217793525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3551.8U CN217793525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3525U true CN217793525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57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03551.8U Active CN217793525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3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192159A1 (en) Modular harness assembly and mobility system
US6110133A (en) Convertible acromioclavicular stabilizer
CN206138255U (zh) 肩关节半脱位保护器
CN113397923A (zh) 一种集成式上肢及腰部被动助力外骨骼
JP2004073445A (ja) 吊下げ用歩行補助具
CN217793525U (zh) 一种术后体位固定带
CN210932396U (zh) 一种分体式t型枕
CN217696988U (zh) 一种心内科护理监护背带
CN213372853U (zh) 一种儿童腰穿约束装置
JP2010094328A (ja) 姿勢矯正装着具
CN212940110U (zh) 多功能医用肩关节防脱位装置
JP2001224613A (ja) 姿勢矯正装置
CN219397774U (zh) 一种康复肩带
CN218984799U (zh) 一种腿部穿戴件及腰部助力外骨骼
CN112022474A (zh) 多功能医用肩关节防脱位装置
CN210932101U (zh) 一种儿童用可调节型前臂保护吊带
CN214967326U (zh) 一种肩关节半脱位固定装置
CN213666577U (zh) 悬吊衣
CN219070291U (zh) 一种心内科护理监护背带
CN216963435U (zh) 一种健身用弹力绳环形固定套
CN214908835U (zh) 上肢固定装置
CN213589564U (zh) 深井救援吊带
CN214434702U (zh) 一种肩轴手术术后固定支具
CN211535467U (zh) 一种行走训练保护护具及行走训练系统
CN216365496U (zh) 一种肩关节术后肢体固定肩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