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2875U - 卧式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卧式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2875U
CN217792875U CN202221889756.2U CN202221889756U CN217792875U CN 217792875 U CN217792875 U CN 217792875U CN 202221889756 U CN202221889756 U CN 202221889756U CN 217792875 U CN217792875 U CN 217792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motor
outlet channel
channel
horizontal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897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学龙
钱忠
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897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2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2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2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清洁设备,包括限定有容置空间的壳体。卧式清洁设备还包括脏污回收系统,其包括干湿电机、回收箱和抽吸管道,干湿电机产生抽吸气流将脏污回收到回收箱内。容置空间内限定有电机出风道,电机出风道包括主出风道和冷却出风道。软管支架安装于壳体,软管支架限定有出风通道,主出风道的出风口和/或冷却出风道的出风口与出风通道相连通,以将气流排出壳体外。通过软管支架对电机出风进行引流,避免气流直接吹向四周,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同时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卧式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卧式清洁设备一般具有吸力大、存储脏污量大等优点。在湿式的卧式清洁设备上,吸力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可以尽量将待清洁表面的水抽吸到回收箱内。湿式清洁设备一般采用干湿电机。干湿电机包括两个独立的主风道和冷却风道。
现有技术中,电机的出风口一般设置在壳体的下方,出风口朝向待清洁表面,这样可以避免气流直接吹向周围的物体。但是,出风口这样设置会导致噪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清洁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噪音。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清洁设备,包括
壳体,其限定有容置空间;
脏污回收系统,其包括干湿电机、回收箱和抽吸管道,所述干湿电机产生抽吸气流将脏污回收到所述回收箱内;
所述容置空间内限定有电机出风道,所述电机出风道包括主出风道和冷却出风道;
软管支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软管支架限定有出风通道,所述主出风道的出风口和/或所述冷却出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通道相连通,以将气流排出所述壳体外。
可选地,所述出风通道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可选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基本垂直于待清洁表面。
可选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基本平行于待清洁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卧式清洁设备的长度方向基本平行。
可选地,所述出风通道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主出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冷却出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电机内罩,所述干湿电机设置于电机内罩内,所述电机内罩和壳体之间限定部分冷却风道。
可选地,所述电机内罩包括前罩和后罩,所述前罩限定有电机主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后罩限定有电机冷却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电机内罩限定有至少部分主出风道和至少部分冷却出风道,所述部分主出风道和所述部分冷却出风道相邻设置。
可选地,所述软管支架限定有容纳软管的容纳腔,至少部分所述出风通道设置于容纳腔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清洁设备,包括限定有容置空间的壳体。卧式清洁设备还包括脏污回收系统,其包括干湿电机、回收箱和抽吸管道,干湿电机产生抽吸气流将脏污回收到回收箱内。容置空间内限定有电机出风道,电机出风道包括主出风道和冷却出风道。软管支架安装于壳体,软管支架限定有出风通道,主出风道的出风口和/或冷却出风道的出风口与出风通道相连通,以将气流排出壳体外。通过软管支架对电机出风进行引流,避免气流直接吹向四周,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同时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卧式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角度下卧式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卧式清洁设备去掉上壳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卧式清洁设备漏出电机内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角度下卧式清洁设备漏出电机内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卧式清洁设备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图;
图7为另一角度下卧式清洁设备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图;
图8为图7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软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电机内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另一角度下电机内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8,图3中的X方向为设备的长度方向,Y方向为宽度方向,Z方向为高度方向图中公开了一种卧式清洁设备100,卧式清洁设备100包括壳体3,壳体3内限定有容置空间,卧式清洁设备100还包括清洁液供给系统和脏污回收系统。清洁液供给系统包括清洁液箱2和供给管路,用于将清洁液供给到待清洁表面或刮擦件。脏污回收系统包括干湿电机4、回收箱1和抽吸管道,干湿电机4产生抽吸气流将脏污回收到回收箱1内。卧式清洁设备100中一般包括主风道和冷却风道,主风道由电机内部风道和电机外部风道组成,一般地,电机外部风道包括电机进风道和电机出风道。冷却风道由电机内冷却风道和电机外冷却风道。电机外冷却风道包括冷却进风道68和冷却出风道66。关于电机内部的风道,本申请中不做详述,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设计。本申请详细介绍电机外部的风道。容置空间内限定有电机出风道,电机进风道包括主进风道67和冷却进风道68。电机出风道包括主出风道65和冷却出风道66。主出风道65包括与主出风道65对应第一出口31和第二出口32。第一出口31朝向待清洁表面,第二出口32的出风方向与第一出口31的出风方向之间呈预设角度。同样,冷却出风道66可包括与冷却出风道66对应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图中未示出)。第一出口31朝向待清洁表面,可以有效将集聚到壳体3内的液体(量极少)排放到待清洁表面,第二出口32的出风方向与第一出口31的出风方向呈一定的角度,即排出的气流不正对着待清洁表面,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因为壳体3和待清洁表面之间的空间比较小,如果电机排出的气流全部朝向待清洁表面,那么气流冲击到待清洁表面,会产生很大的噪音。采用两个出口将电机出风道的气流进行分流,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同时可以避免水汽被吹向四周。
进一步地,第一出口31的出风方向基本垂直于待清洁表面,即朝向待清洁表面。第二出口32的出风方向基本平行于待清洁表面,即尽可能地避免气流吹到待清洁表面上。采用两个出口相对垂直的出风方式,既可以较小噪音,又可以分散气流,避免气流过于集中而喷到周围的物体上。
参考图1-9,卧式清洁设备100还包括安装于壳体3的软管支架8,软管支架8限定有与第二出口32流体连通的出风通道35。主出风道65的出风口和/或冷却出风道66的出风口与出风通道35相连通,以将气流排出壳体3外。也即是软管支架8安装于第二出口32处。从第二出口32流出的气流通过出风通道35排出壳体3外。参考图9,软管支架8限定有容纳软管7的容纳腔81,至少部分出风通道35设置于容纳腔81下方。出风通道35的截面为弧形,正好包裹容纳腔81的一部分,采用弧形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小软管支架8的体积,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出风通道35的出风面积。第一出口可以设置在软管支架8上,还可以设置在软管支架8附近或者壳体3的底壁上。
出风通道35的出风方向与第二出口32的出风方向基本垂直。参考图8,第二出口32一般设置为沿设备的宽度方向出风,出风通道35的出风方向与卧式清洁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基本平行。出风通道35的出风方向沿长度方向延伸,确保气流在设备周围,避免气流吹到四周。
参考图8和9,出风通道35包括第一出风口33和第二出风口34。第一出风口33的出风方向基本垂直于待清洁表面。第二出风口34的出风方向基本平行于待清洁表面。第二出风口34的出风方向与卧式清洁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基本平行。
参考图8和9,出风通道35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36和第二通道37,主出风道65的出风口与第一通道36相连通,冷却出风道66的出风口与第二通道37相连通。将主出风道65和冷却出风道66单独设置,可以避免两股气流互相干扰。
参考图10和11,为了限定壳体3内的风道,卧式清洁设备100还包括电机内罩41,干湿电机4设置于电机内罩41,电机内罩41和壳体3之间限定部分冷却风道。电机内罩41限定有至少部分主出风道65和至少部分冷却出风道66,部分主出风道65和部分冷却出风道66相邻设置。
参考图10和11,电机内罩41包括前罩42和后罩43。前罩42和后罩43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可以容纳干湿电机4。前罩42限定有电机主风道的进风口和51出风口52,后罩43限定有电机冷却风道的进风口61和出风口62。
参考图3,为了进一步地保护干湿电机4,卧式清洁设备100还包括设置于壳体3内的电机外罩44,电机内罩41设置于电机外罩44内。电机外罩44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用于安装水泵5、线路板、蒸汽发生器6中的一种或多种。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卧式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限定有容置空间;
脏污回收系统,其包括干湿电机、回收箱和抽吸管道,所述干湿电机产生抽吸气流将脏污回收到所述回收箱内;
所述容置空间内限定有电机出风道,所述电机出风道包括主出风道和冷却出风道;
软管支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软管支架限定有出风通道,所述主出风道的出风口和/或所述冷却出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通道相连通,以将气流排出所述壳体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通道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基本垂直于待清洁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基本平行于待清洁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卧式清洁设备的长度方向基本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通道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主出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冷却出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机内罩,所述干湿电机设置于电机内罩内,所述电机内罩和壳体之间限定部分冷却风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内罩包括前罩和后罩,所述前罩限定有电机主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后罩限定有电机冷却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内罩限定有至少部分主出风道和至少部分冷却出风道,所述部分主出风道和所述部分冷却出风道相邻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支架限定有容纳软管的容纳腔,至少部分所述出风通道设置于容纳腔下方。
CN202221889756.2U 2022-07-20 2022-07-20 卧式清洁设备 Active CN217792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9756.2U CN217792875U (zh) 2022-07-20 2022-07-20 卧式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9756.2U CN217792875U (zh) 2022-07-20 2022-07-20 卧式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2875U true CN217792875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9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89756.2U Active CN217792875U (zh) 2022-07-20 2022-07-20 卧式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2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16396B (zh) 湿式清洁装置
CN214434046U (zh) 带有自动卷线器的湿式清洁装置
WO2023124479A1 (zh) 一种回收箱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7792875U (zh) 卧式清洁设备
CN218074828U (zh) 卧式清洁设备
CN216876265U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回收箱
CN214433975U (zh) 带有柔性管的表面清洁装置
CN114054411A (zh) 一种表面清洁设备
CN215109702U (zh) 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风机组件和扫地机器人
CN208371718U (zh) 一种表面清洁器
CN217090582U (zh) 湿式清洁装置
CN215305529U (zh) 底座结构
CN216876264U (zh) 一种回收箱
CN217486328U (zh) 马达组件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8552204U (zh) 便携式湿式吸尘器
CN215016900U (zh) 一种清洁设备的排风装置和清洁设备
JP2002273140A (ja) 穀物乾燥機用集塵装置
CN113258721B (zh) 马达组件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5809023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8622461U (zh) 送风装置及智能座便器
CN215738698U (zh) 一种吸尘器及其动力总成
CN213711441U (zh) 一种扫地机的风机组件及扫地机
CN216628359U (zh) 卧式清洁设备
CN218684163U (zh) 一种使用轻便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6628360U (zh) 一种带有干湿电机的卧式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