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1440U - 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及加热卷烟烟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及加热卷烟烟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1440U
CN217791440U CN202221404551.0U CN202221404551U CN217791440U CN 217791440 U CN217791440 U CN 217791440U CN 202221404551 U CN202221404551 U CN 202221404551U CN 217791440 U CN217791440 U CN 217791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garette
microwave
core section
heating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045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佳椿
陈东栋
任宏杰
贺小军
李岩
董航哲
张敖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erospace Rate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erospace Rate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erospace Rate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erospace Rate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045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1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1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1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Cigar And Cigarette Tobacco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及加热卷烟烟具,包括设置在一端的经微波加热可形成烟雾的烟芯段,烟芯段与外界空间相连通的进气口;进气口上覆盖有底托,底托连接有向烟芯段内部凸出的辐射部。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通过底托覆盖烟芯段的进气口,并在托底上设置了向烟芯段内延伸的辐射部,在能够实现将微波传导至烟芯段内并对烟丝进行加热的同时,将微波加热卷烟的进气口覆盖,使烟芯段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碳化脱落的烟丝和加热产生的焦油分别被底托承接,避免落入加热微波加热卷烟的微波腔内,从而保证了烟具微波腔的干净卫生;同时,也避免了焦油与固定在微波腔内的加热组件发生粘连,导致微波加热卷烟难以拔出。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及加热卷烟烟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烟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及加热烟卷烟具。
背景技术
香烟燃烧时会产生烟雾,由于香烟燃烧时温度较高,最高温度可以超过800℃,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烟雾会包含大量有害物质,烟雾弥漫在空气中形成二手烟,二手烟会对吸烟者周围的人群造成伤害。并且香烟燃烧时会有明火,部分烟民吸食完香烟后并未将烟头彻底灭火,容易引起火灾,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
随着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的出现,让广大烟民有了更多的选择。加热不燃烧电子烟是以“加热不燃烧”为理念所设计的一种烟具,与传统香烟相比,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的工作温度要远远低于传统香烟燃烧时的温度,加热不燃烧电子烟仅仅对烟叶进行加热,让烟叶散发出烟草香味,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的工作温度通常在250℃至350℃范围内,而烟叶在温度低于350℃时不会燃烧,避免了产生传统香烟燃烧时产生的有害物质,同时不会在空气中形成二手烟,减少了对周围人群的伤害。
目前微波技术已经被应用到电子烟领域,在电子烟中设置微波发生装置301和微波天线,采用微波加热方式进行加热能有效地提高电子烟的安全性。但现有微波加热卷烟的烟芯段为敞口设置,在加热过程中,会出现碳化的烟丝落入微波腔内;同时,还会出现加热产生的焦油从进气口滴落到微波腔内、粘在微波天线上,形成残留杂质,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再者,卷烟微波加热卷烟外部为卷烟纸包裹,加热微波加热卷烟的过于依赖加热卷烟烟具的微波腔体内的金属材质形成的屏蔽体,当金属层老化或破裂,会出现漏磁的情况,降低对微波加热卷烟的加热效率,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及加热烟卷烟具,通过在微波加热卷烟的进气口上对应覆盖托底,并在托底上设置传导微波的微波天线,在保证能够通过微波对微波加热卷烟进行加热的前提下,解决了微波加热卷烟加热过程中会在微波腔内形成残留的问题;并且,在卷烟纸和烟芯段之间设置金属的屏蔽层,以解决微波加热方式中,对于微波腔的金属层过于依赖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包括设置在一端的经微波加热可形成烟雾的烟芯段,烟芯段与外界空间相连通的进气口;进气口上覆盖有底托,底托连接有向烟芯段内部凸出的辐射部。通过底托覆盖烟芯段的进气口,并在托底上设置了向烟芯段内延伸的辐射部,在能够实现将微波传导至烟芯段内并对烟丝进行加热的同时,将微波加热卷烟的进气口覆盖,使烟芯段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碳化脱落的烟丝和加热产生的焦油分别被底托承接,避免落入加热微波加热卷烟的微波腔内,从而保证了加热卷烟烟具微波腔的干净卫生;同时,也避免了焦油与固定在微波腔内的加热组件发生粘连,令微波加热卷烟难以拔出。
进一步的,底托与烟芯段进气口处的外周密封相连;底托上分布有贯穿的进气孔,烟芯段通过进气口与各进气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底托于靠近烟芯段一侧连接有焊盘,底托通过焊盘与辐射部固定相连;底托至少与焊盘相连的部分为金属结构,该相连的部分贯穿底托设置。
进一步的,辐射部由烟芯段的进气口向烟芯段内部延伸;烟芯段的远离进气口一端的端面没过在辐射部的延伸端设置;辐射部的主体结构为片状结构、或为柱状结构。
进一步的,辐射部的延伸端为沿延伸方向凸出的锥形结构;烟芯段远离进气口一端的端面与辐射部的延伸端配合设置,为向微波加热卷烟内部凸出的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辐射部的主体由金属材料构成;或者,辐射部的主体由非金属材料构成,表面敷设有条形的金属带线,金属带线与底托相连。
进一步的,微波加热卷烟的外周包裹有卷烟纸;卷烟纸与烟芯段之间设置有屏蔽层。
进一步的,微波加热卷烟的烟芯段同轴的连接有支撑段,烟芯段与支撑端贴合设置;支撑段与卷烟纸之间设置有屏蔽层。
进一步的,屏蔽层为卷绕烟芯段外周表面形成的筒状的金属基材。
一种加热烟卷烟具,内部设置有微波发生装置;包括供如上所述的微波加热卷烟对应安装的套筒,套筒内腔的底部设置有传导部;传导部与底托对应贴合设置;微波发生装置通过传导部与底托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底托覆盖烟芯段的进气口,并在托底上设置了向烟芯段内延伸的辐射部,在能够实现将微波传导至烟芯段内并对烟丝进行加热的同时,将微波加热卷烟的进气口覆盖,使烟芯段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碳化脱落的烟丝和加热产生的焦油分别被底托承接,避免落入加热烟卷烟具的微波腔内,从而保证了加热卷烟烟具微波腔的干净卫生;同时,也避免了焦油与固定在微波腔内的加热组件发生粘连,令微波加热卷烟难以拔出;并且,通过金属基材制成的屏蔽层将烟芯段的外周完全包裹,令微波加热卷烟自身形成微波腔,当微波导入至烟芯段内时,通过屏蔽层即可保证微波不会出现逃逸现象,从而解决了微波加热卷烟对套筒腔内壁的屏蔽体的依赖。
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加热卷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微波加热卷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加热卷烟与加热卷烟烟具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片状辐射部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柱状辐射部的一种优选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烟芯段;102、支撑段;103、降温段;104、过滤段;105、屏蔽层;106、卷烟纸;201、底托;202、辐射部;203、焊盘;204、进气孔;205、金属带线;221、辐射套筒;222、辐射固定杆;223、导体贴片;301、微波发生装置;302、传导部;303、套筒。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游”和“下游”用于描述使用者抽吸微波加热卷烟时,根据本实用新型就空气流通微波加热卷烟的各段结构方向而言的相对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微波加热卷烟,由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经微波加热可形成烟雾的烟芯段101、用于对烟芯段101形成支撑的支撑段102、对烟雾进行降低烟雾温度的降温段103和过滤段104,烟芯段101所在一端端面设置为进气口、相对的过滤段104所在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出气口;微波加热卷烟的各段结构同径同轴设置,使微波加热卷烟为一外周平齐的柱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微波加热卷烟的进气口上覆盖有底托201,底托201连接有向烟芯段101内部凸出的辐射部202;与烟芯段101的进气口对应设置的底托201;底托201与烟芯段101进气口处的外周密封相连;底托201上开设有贯穿的进气孔204,烟芯段101通过进气口与各进气孔204相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底托201覆盖烟芯段101的进气口,并在托底上设置了向烟芯段101内延伸的辐射部202,在保证能够实现将微波传到至烟芯段101内的情况下,将微波加热卷烟的进气口覆盖,使烟芯段101在加热过程中,令碳化脱落的烟丝和加热产生的焦油分别被底托201承接,避免落入加热微波加热卷烟的微波腔内,从而保证了加热卷烟烟具微波腔的干净卫生;同时,也避免了焦油与固定在微波腔内的加热组件发生粘连,令微波加热卷烟难以拔出;相应地,为了保证进气顺畅,底托201上开设了的进气孔204,避免进气量不够导致烟芯段101无法正常产生气体,并且,进气孔204孔径较小,可防止渣滓和焦油通过进气孔204流出,通过分布设置多个进气孔204,即使在出现个别进气孔204堵塞时,也可保证顺畅进气,避免烟丝无法进行正常加热形成烟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烟芯段101内的烟芯可以为任一的卷烟烟芯,包括但不仅限于薄片烟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托201于靠近烟芯段101一侧连接有焊盘203,底托201通过焊盘203与辐射部202固定相连;底托201至少与焊盘203相连的部分为金属结构,该相连的部分贯穿底托201设置;优选的,底托201整体为金属结构。
对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波加热微波加热卷烟的技术,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微波导入到烟芯段101中,并对烟芯段101中的烟芯进行辐射加热,令烟芯生成烟气;而微波的传导则需要通过设置相连的金属结构,将加热卷烟烟具中设置的微波生成装置生成的微波通过金属材质的结构导入到焊盘203和辐射部202上,通过辐射部202将微博释放,以对烟芯段101的烟芯进行加热。
如图4和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加热卷烟烟具,包括供微波加热卷烟安装的套筒303腔,套筒303内腔底部设置有传导部302,传导部302为金属制品;传导部302与底托201对应贴合设置;微波发生装置301通过传导部302与底托201相连。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将底托201与焊盘203相连的部分设置为金属结构,通过将托底的金属结构与加热卷烟烟具的传导部302贴合相连,令微波加热卷烟的辐射部202和加热卷烟烟具的微波发生装置301相连通,令微波可通过各金属结构的部件传导至辐射部202上,以对微波加热卷烟的烟芯段101进行加热。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微波加热卷烟与加热卷烟烟具连接,托底整体设置为金属结构,从而可避免用户在想套筒303腔内插入微波加热卷烟时,需要将底托201金属结构的部分对准加热卷烟烟具的传导部302,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辐射部202由烟芯段101的进气口向烟芯段101内部延伸;烟芯段101的远离进气口一端的端面覆盖在辐射部202的延伸端上;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辐射部202的延伸端为沿延伸方向凸出的锥形结构,在生产过程中,锥形端部可方便辐射部202的插入烟芯段101内,同时,还增大了辐射部202的辐射面积,对烟芯的加热更均匀、提升对微波加热卷烟的加热效率;烟芯段101远离进气口一端的端面与辐射部202的延伸端配合设置,为向微波加热卷烟内部凸出的锥形结构,支撑段102与烟芯段101相连的端面与烟芯段101锥形端对应向自身内部凹陷设置,从而实现与烟芯段101的锥形端面贴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辐射部202的主体结构为柱状结构,柱状的辐射部202为直筒状金属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柱状的辐射部202包括辐射套筒221,在辐射套筒221内部设有与辐射套筒221同轴设置的辐射固定杆222,辐射固定杆222和辐射套筒221之间设有导体贴片223;导体贴片223的一端与焊盘203相连。
优选的,导体贴片223为长条片,长条片以螺旋方式环绕在辐射固定杆222外部。
另一种优选的,导体贴片223为波形片,波形片的纵轴沿辐射套筒221轴向方向延伸,波形片环绕辐射固定杆222形成筒状的导体贴片223,波形片为方波形,波形片沿着辐射套筒221轴向方向的长度与辐射固定杆222的长度相等;
再一种优选的,导体贴片223包括多个与辐射套筒221同轴设置的扇环,扇环沿着辐射套筒221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扇环沿着周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扇环相邻的上方的扇环和下方的扇环的端部连接,所述各扇环的开口方向分别相同。
通过上述设置,辐射套筒221和辐射固定杆222,将导体贴片223设置在辐射套筒221和辐射固定杆222之间,使用辐射固定杆222和辐射套筒221来对导体贴片223进行夹持,将导体贴片223固定在辐射套筒221和辐射固定杆222之间,提高导体贴片223的稳固性,避免导体贴片223发生松动,令导体贴片223能够稳定的将烟芯段101的烟芯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辐射部202的主体结构为片状结构;辐射部202的主体由金属构成,通过金属将微波直接扩散到烟芯段101中,可使微波最大化利用,微波加热卷烟加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辐射部202的主体由非金属材料构成,表面敷设有条形的金属带线205,导体材料与底托201相连;上述非金属材料优选的为陶瓷,其它耐热材料也可制造;金属带线205位于辐射部202的中间段位置,贴附于辐射部202上,通过与底托201的焊盘203相连将微波传导至烟芯段101中,对烟芯进行加热;相对于全金属材质的辐射部202,以陶瓷为主体的辐射部202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减少辐射部202插入烟芯段101时出现主体变形、断裂损坏情况的发生,同时陶瓷造价便宜、生产方便,并不会提升生产成本。
优选的,为了提升对微波加热卷烟的加热效率,金属带线205可以设置为波形,以提升金属带线205的表面积,提升微波的扩散效率。
优选的,金属带线205可印刷于辐射部202表面,避免在微波加热卷烟加工过程中发生金属带线205脱落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微波加热卷烟的外周包裹有卷烟纸106;卷烟纸106与烟芯段101之间设置有屏蔽层105;支撑段102与卷烟纸106之间设置有屏蔽层105;屏蔽层105为卷绕烟芯段101外周表面形成的筒状的金属基材。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金属基材制成的屏蔽层105将烟芯段101的外周完全包裹,令微波加热卷烟自身形成微波腔,当微波导入至烟芯段101内时,通过屏蔽层105即可保证微波不会出现逃逸现象;并且,相对于套筒303腔形成的屏蔽层105,微波加热卷烟内设置的屏蔽层105内部空间更紧凑,微波更密集,进一步提升了对微波加热卷烟的加热效率;由此,加热卷烟烟具的套筒303腔内壁不必一定通过金属材料制成,凡是耐热材料均可作为制作套筒303腔内壁的材料,减少了加热卷烟烟具套筒303腔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屏蔽层105所使用的金属基材为铁片等硬金属制成的筒状结构,以加强微波加热卷烟上游的结构强度,避免在运输或用户取拿过程中,不慎将微波加热卷烟前端弯折,导致微波加热卷烟无法正常使用。
另一优选的,屏蔽层105所使用的金属基材为铝箔等柔性金属,通过卷绕在微波加热卷烟上构成屏蔽层105;方便了微波加热卷烟的生产制造;同时柔性金属延展性好,可压制成很薄的片状,在保证对微波的屏蔽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对空间的占用,缩小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微波加热卷烟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批量将辐射部202通过焊盘203与底托201焊接,以备用;
步骤二、将支撑段102和烟芯段101相贴合,并沿外周覆盖屏蔽层105;
步骤三、将辐射部202插入烟芯段101内,并令底托201贴合的覆盖在烟芯段101的进气口上;
步骤四、将过滤段104、降温段103和支撑段102依序贴合相接,并将上述各段一起卷入卷烟纸106中,以组成微波加热卷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包括设置在一端的经微波加热可形成烟雾的烟芯段(101),烟芯段(101)与外界空间相连通的进气口;其特征在于,进气口上覆盖有底托(201),底托(201)连接有向烟芯段(101)内部凸出的辐射部(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其特征在于,底托(201)与烟芯段(101)进气口处的外周密封相连;底托(201)上分布有贯穿的进气孔(204),烟芯段(101)通过进气口与各进气孔(20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其特征在于,底托(201)于靠近烟芯段(101)一侧连接有焊盘(203),底托(201)通过焊盘(203)与辐射部(202)固定相连;
底托(201)至少与焊盘(203)相连的部分为金属结构,该相连的部分贯穿底托(20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其特征在于,辐射部(202)由烟芯段(101)的进气口向烟芯段(101)内部延伸;烟芯段(101)的远离进气口一端的端面没过在辐射部(202)的延伸端设置;
辐射部(202)的主体结构为片状、或为柱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其特征在于,辐射部(202)的延伸端为沿延伸方向凸出的锥形结构;
烟芯段(101)远离进气口一端的端面与辐射部(202)的延伸端配合设置,为向微波加热卷烟内部凸出的锥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其特征在于,辐射部(202)的主体由金属材料构成;
或者,辐射部(202)的主体由非金属材料构成,表面敷设有条形金属带线(205),金属带线(205)一端与底托(20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其特征在于,微波加热卷烟的外周包裹有卷烟纸(106);卷烟纸(106)与烟芯段(101)之间设置有屏蔽层(1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其特征在于,微波加热卷烟的烟芯段(101)同轴的连接有支撑段(102),烟芯段(101)与支撑端贴合设置;
支撑段(102)与卷烟纸(106)之间设置有屏蔽层(1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其特征在于,屏蔽层(105)为卷绕烟芯段(101)外周表面形成的筒状的金属基材。
10.一种加热卷烟烟具,内部设置有微波发生装置(301);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微波加热卷烟对应安装的套筒(303),套筒(30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传导部(302);传导部(302)与底托(201)对应贴合设置;微波发生装置(301)通过传导部(302)与底托(201)相连。
CN202221404551.0U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及加热卷烟烟具 Active CN217791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4551.0U CN217791440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及加热卷烟烟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4551.0U CN217791440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及加热卷烟烟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1440U true CN217791440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9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04551.0U Active CN217791440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及加热卷烟烟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1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0167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US20220175045A1 (en)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and heating assembly thereof
CN107373770B (zh) 一种板状储油并发热的电子烟
CN105852216A (zh) 以金属丝网为导液介质的电子烟雾化芯
CN215347057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
CN211910527U (zh) 加热器以及包括该加热器的烟具
WO2024103882A1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发热结构
CN105146761A (zh) 非接触电热丝的电子烟雾化芯
CN112841726A (zh) 加热器以及包括该加热器的烟具
CN113180307A (zh) 一种微波天线及电子烟
CN217743173U (zh) 微波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7791440U (zh) 一种微波加热卷烟及加热卷烟烟具
CN112021678A (zh) 一种在折叠气道感应加热的发烟装置
CN205831069U (zh) 以金属丝网为导液介质的电子烟雾化芯
CN205040656U (zh) 非接触电热丝电子烟雾化芯
EP4079169A1 (en)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WO2024103881A1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结构、发热体和发热体制备方法
WO2021232250A1 (zh) 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加热不燃烧烟具
CN111449301A (zh) 一种非接触式加热空气电子烟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547287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加热结构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2590298U (zh) 一种在折叠气道感应加热的发烟装置
CN212325392U (zh) 加热装置及加热不燃烧烟具
WO2020015738A1 (zh) 一种用于香烟烘烤发热管的单片式均热发热膜
CN208192134U (zh) 一种管式烘焙加热器
EP4000433B1 (en) Smoke generating device for induction heating in folding air chan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