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8630U - 一种端板、电池模组和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板、电池模组和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8630U
CN217788630U CN202221339200.6U CN202221339200U CN217788630U CN 217788630 U CN217788630 U CN 217788630U CN 202221339200 U CN202221339200 U CN 202221339200U CN 217788630 U CN217788630 U CN 217788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hole
end plate
battery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92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新强
秦忠荣
孙慧
廖宇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v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92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8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8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8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板、电池模组和电池。端板包括主体板和固定座,主体板上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沿第一方向的两个内侧壁均内凹形成有导向槽。固定座包括滑块、弹性件和顶柱,滑块可拆卸地安装于容置槽内,滑块沿第一方向的两个侧壁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沿滑块的安装方向延伸并与对应的导向槽滑动配合。滑块的底端开设有安装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顶柱和安装孔的内壁相连,顶柱可伸缩地穿设于安装孔内。当滑块装入容置槽时,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以推动顶柱抵压于容置槽的内底壁,并使导向块抵紧于导向槽。电池模组和电池通过上述的端板,实现了固定座的稳定安装,提高了电池模组和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端板、电池模组和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板、电池模组和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以及用于固定多个电芯的端板和扎带,多个电芯并排连接到一起,相邻的电芯之间通过铝排串联或并联形成电芯组,两个端板安装于电芯组的两端。端板的容置槽内安装有固定座,铝排的输出端与外部的连接铜排依次叠置于固定座上,并通过螺栓将铝排的输出端与连接铜排锁紧。固定座可以为铝排与连接铜排提供绝缘保护。
现有的端板上,固定座通过卡接方式固定于端板的容置槽内,为了方便固定座的顺利拆装,固定座与容置槽之间为间隙配合。当铝排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到固定座后,在螺栓的拉紧力的作用下固定座的底端会与端板脱离接触,导致固定座在实际工况(例如强震动工况)中容易发生上下晃动或脱落,并带动铝排同步晃动,影响铝排与电芯的可靠连接,降低了电池模组与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亟需一种端板、电池模组和电池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板、电池模组和电池,以实现固定座的稳定安装,避免发生晃动或脱落,从而提高电池模组和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端板,包括:
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第一方向的两个内侧壁均内凹形成有导向槽;以及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滑块、弹性件和顶柱,所述滑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滑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个侧壁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沿所述滑块的安装方向延伸并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块的底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柱和所述安装孔的内壁相连,所述顶柱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当所述滑块装入所述容置槽时,所述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以推动所述顶柱抵压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底壁,并使所述导向块抵紧于所述导向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柱具有空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顶柱沿其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顶柱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顶柱的第二端能够抵压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底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孔为阶梯孔,包括同轴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顶柱的第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有挡环,所述第一孔的径向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挡环的径向截面面积,所述挡环的径向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径向截面面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柱的第一端还具有分隔缺口,所述分隔缺口贯穿所述顶柱的第一端并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当所述分隔缺口闭合时,所述挡环的径向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孔的径向截面面积,以使所述挡环能够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一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柱沿其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所述分隔缺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块顶部的边缘向外水平延伸有限位部;当所述滑块装入所述容置槽后,所述限位部盖设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有挡板,所述滑块的顶部、限位部与两个所述挡板围设成U型槽;
所述固定座还包括螺套,所述滑块的顶部预埋有所述螺套,所述螺套被配置为能够与螺栓固定连接,以使电池模组的连接排与输出排相连接并固定于所述U型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块、所述限位部与两个所述挡板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的端板。
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端板,包括主体板和固定座,固定座包括滑块、弹性件和顶柱。当滑块装入主体板的容置槽时,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以推动顶柱抵压于容置槽的内底壁,并使导向块抵紧于导向槽,从而锁定了滑块在容置槽内的位置,实现了固定座的稳定安装,避免固定座在实际工况中发生脱落或晃动,从而避免固定座与铝排同步晃动,实现了铝排与电芯的可靠连接。此外,固定座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端板,使得电池模组能够在实际工况下保持铝排与电芯的可靠连接,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电池模组,使得电池能够在实际工况下保持铝排与电芯的可靠连接,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板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座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件与顶柱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和标号如下:
100、端板;10、主体板;101、容置槽;102、导向槽;20、固定座;
1、滑块;11、限位部;12、挡板;13、安装孔;131、第一孔;132、第二孔;14、导向块;15、第三孔;
2、弹性件;
3、顶柱;31、挡环;32、分隔缺口;
4、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绝缘片和端板等。其中,多个电芯并排设置组成电芯组,电芯组沿其排列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端板,端板与电芯之间放置有绝缘片。相邻的电芯之间通过铝排串联或并联,端板上安装有固定座,铝排的输出端与外部的连接铜排依次叠置于固定座上,并通过螺栓锁紧。
现有的端板在螺栓拉紧力的作用下,固定座的底端会与端板脱离接触,导致固定座在实际工况中容易发生上下晃动或脱落,并带动铝排同步晃动,影响铝排与电芯的可靠连接,降低了电池模组与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端板100,该端板100包括主体板10和固定座20,主体板10上开设有容置槽101,电池模组的连接排(上述的铝排)与输出排(上述的连接铜排)通过固定座20相连。容置槽101沿第一方向的两个内侧壁均内凹形成有导向槽102。固定座20包括滑块1、弹性件2和顶柱3,滑块1可拆卸地安装于容置槽101内,滑块1沿第一方向的两个侧壁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导向块14,导向块14沿滑块1的安装方向延伸并与对应的导向槽102滑动配合。滑块1的底端开设有安装孔13。弹性件2的两端分别与顶柱3和安装孔13的内壁相连,顶柱3可伸缩地穿设于安装孔13内。当滑块1装入容置槽101时,弹性件2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以推动顶柱3抵压于容置槽101的内底壁,并使导向块14抵紧于导向槽102。
当滑块1装入主体板10的容置槽101时,由于弹性件2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顶柱3在弹性件2恢复力的推动下抵压于容置槽101的内底壁,并使导向块14抵紧于导向槽102,从而锁定了滑块1在容置槽101内的位置,实现了固定座20的稳定安装,避免固定座20在实际工况中从主体板10上脱落或晃动,从而避免固定座20与铝排同步晃动,实现了铝排与电芯的可靠连接。此外,固定座20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本低。
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端板100,使得电池模组能够在实际工况下保持铝排与电芯的可靠连接,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2为弹簧,廉价易得,成本较低。当然,弹性件2还可为弹片或弹性橡胶等。顶柱3通过弹簧抵接于容置槽101的内底壁。当弹簧处于初始状态时,至少部分顶柱3位于安装孔13的外部。当滑块1装入主体板10的容置槽101时,顶柱3受压并压缩弹簧,使得部分顶柱3能够缩回安装孔13内。
本实施例的第一方向为滑块1的长度方向,即图1和图4中的X轴方向。滑块1的宽度方向为图4中Y轴方向,同时Y轴方向也是固定座20的安装方向,滑块1的高度方向为图4中Z轴方向,也称为竖直方向。当固定座20沿Y轴方向滑动地装入主体板10的容置槽101时,导向块14滑动地装入对应的导向槽102内,以对固定座20的安装过程起导向限位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弹性件2沿Z轴方向延伸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2的弹性恢复力的方向为Z轴方向。当固定座20安装到位后,顶柱3在弹性件2的恢复力的作用下始终抵压于容置槽101的内底壁,以实现固定座20沿Z轴方向的顶升,从而使得导向块14的上端面抵压于导向槽102的内壁,实现了固定座20的锁紧定位,从而使固定座20与主体板10保持可靠地连接。当固定座20在实际工况,例如强振动工况时,弹性件2能够适应性地调整自身的伸缩量,使得顶柱3能够沿安装孔13的轴向(Z轴方向)往复移动并始终抵压在容置槽101的内底壁。
如图1~图3所示,顶柱3具有空腔,弹性件2设置于空腔内。顶柱3沿其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顶柱3的第一端具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开口。顶柱3的第二端能够抵压于容置槽101的内底壁。
具体地,弹性件2通过开口装入空腔内,以实现弹性件2的稳定安装,同时实现了弹性件2与顶柱3在安装孔13内的紧凑安装。弹性件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空腔内,另一端抵接于安装孔13的内壁。
如图2所示,安装孔13为阶梯孔,具体包括同轴连通的第一孔131和第二孔132,顶柱3的第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有挡环31,第一孔131的径向截面面积大于挡环31的径向截面面积,挡环31的径向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孔132的径向截面面积。由于第一孔131和第二孔132之间具有阶梯面,阶梯面能够对顶柱3的挡环31起到阻挡限位作用,从而限定顶柱3沿安装孔13轴向的移动极限,避免顶柱3完全滑出安装孔13(或第二孔132)。
如图3所示,顶柱3的第一端还具有分隔缺口32,分隔缺口32贯穿顶柱3的第一端并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当分隔缺口32闭合时,挡环31的径向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孔132的径向截面面积,以使挡环31能够依次穿设于第二孔132和第一孔131,通过分隔缺口32实现顶柱3的快速安装。本实施例的顶柱3采用弹性材质的塑料注塑成型,当顶柱3第一端受到径向收紧力时,分隔缺口32发生闭合,使得挡环31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孔132的径向尺寸,然后将顶柱3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孔132后装入第一孔131内。当挡环31进入第一孔131后解除径向收紧力,分隔缺口32重新打开,顶柱3恢复至初始尺寸。上述径向收紧力可以通过人手握住顶柱3的第一端或者通过装夹工具向顶柱3施加获得。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分隔缺口32的闭合难度,减少施加的径向收紧力的大小,顶柱3沿其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分隔缺口32。本实施例的顶柱3上分布有两个分隔缺口32,两个分隔缺口32中心对称分布。当然,分隔缺口32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四个或五个以上。
如图1和图4所示,滑块1顶部的边缘向外水平延伸有限位部11。当滑块1装入容置槽101后,限位部11盖设于容置槽101的开口端。本实施例的限位部1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滑块1的横截面面积,当滑块1装入容置槽101时,限位部11抵接于容置槽101的开口端,以起到导向定位作用,提高了固定座20的组装效率。
进一步地,限位部1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有挡板12,滑块1的顶部、限位部11与两个挡板12围设成U型槽。固定座20还包括螺套4,滑块1的顶部预埋有螺套4,螺套4被配置为能够与螺栓固定连接,以使电池模组的连接排与输出排相连接并固定于U型槽内。具体地,滑块1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孔15,螺套4封装于第三孔15内,螺套4的顶部具有法兰盘,法兰盘位于U型槽的底壁。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排与输出排均开设有通孔,当连接排与输出排依次叠置于U型槽内部时,螺套4的螺纹孔与两个通孔同轴连通,螺栓依次穿过两个通孔后与螺套4螺纹连接,以将连接排、输出排和螺套4固定连接。U型槽两端的挡板12能够为连接排与输出排的电连接提供可靠的绝缘保护,同时能够起到限位作用,便于连接排与输出排的叠置安装。
需说明的是,滑块1、限位部11与两个挡板1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提高了固定座20的结构强度和加工效率,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电池模组,使得电池能够在实际工况下保持铝排与电芯的可靠连接,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板(10),所述主体板(10)上开设有容置槽(101),所述容置槽(101)沿第一方向的两个内侧壁均内凹形成有导向槽(102);以及
固定座(20),所述固定座(20)包括滑块(1)、弹性件(2)和顶柱(3),所述滑块(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置槽(101)内,所述滑块(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个侧壁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导向块(14),所述导向块(14)沿所述滑块(1)的安装方向延伸并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102)滑动配合;所述滑块(1)的底端开设有安装孔(13);所述弹性件(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柱(3)和所述安装孔(13)的内壁相连,以使所述顶柱(3)可伸缩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3)内;当所述滑块(1)装入所述容置槽(101)时,所述弹性件(2)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以推动所述顶柱(3)抵压于所述容置槽(101)的内底壁,并使所述导向块(14)抵紧于所述导向槽(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3)具有空腔,所述弹性件(2)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顶柱(3)沿其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顶柱(3)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顶柱(3)的第二端能够抵压于所述容置槽(101)的内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3)为阶梯孔,包括同轴连通的第一孔(131)和第二孔(132),所述顶柱(3)的第一端向外水平延伸有挡环(31),所述第一孔(131)的径向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挡环(31)的径向截面面积,所述挡环(31)的径向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孔(132)的径向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3)的第一端还具有分隔缺口(32),所述分隔缺口(32)贯穿所述顶柱(3)的第一端并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当所述分隔缺口(32)闭合时,所述挡环(31)的径向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孔(132)的径向截面面积,以使所述挡环(31)能够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孔(132)和所述第一孔(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3)沿其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所述分隔缺口(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顶部的边缘向外水平延伸有限位部(11);当所述滑块(1)装入所述容置槽(101)后,所述限位部(11)盖设于所述容置槽(101)的开口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向上延伸有挡板(12),所述滑块(1)的顶部、限位部(11)与两个所述挡板(12)围设成U型槽;
所述固定座(20)还包括螺套(4),所述滑块(1)的顶部预埋有所述螺套(4),所述螺套(4)被配置为能够与螺栓固定连接,以使电池模组的连接排与输出排相连接并固定于所述U型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所述限位部(11)与两个所述挡板(1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9.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端板。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
CN202221339200.6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端板、电池模组和电池 Active CN217788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9200.6U CN217788630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端板、电池模组和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9200.6U CN217788630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端板、电池模组和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8630U true CN217788630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11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9200.6U Active CN217788630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端板、电池模组和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8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72115B1 (ko) 유동 방지부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US7507499B2 (en) Battery pack arrangements
CN112133858A (zh) 一种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电池包的设计方法
JP4965012B2 (ja) 車両用電池パック
US9287672B2 (en) Battery wiring module including a wire routing space disposed on a lid covering a bus bar
WO2011142201A1 (ja) カバー部材及び該カバー部材を備えた電源装置
KR20180058801A (ko) 돌출 슬롯 고정 수단에 맞물리는 레일을 갖는 배터리 케이스
JP2011049181A (ja) 車両用電池パック
CN102064333A (zh) 电池
US20220181747A1 (en) Inter-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JPWO2019021912A1 (ja) 結合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結合電池パック
JP4806924B2 (ja) 組電池
CN217788630U (zh) 一种端板、电池模组和电池
US20190044117A1 (en) Battery case
WO2021033920A1 (ko) 커넥터
US20230395918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5602988B (zh) 一种电池包
CN212485479U (zh) 一种端部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344206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固定支架
CN218300029U (zh) 一种端板、电池模组和电池
CN213093308U (zh) 一种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114256473A (zh) 封装壳体及具有其的电堆
KR20130003574A (ko) 차량의 배터리팩용 프로텍터
JP6772875B2 (ja) 蓄電装置
WO2020174616A1 (ja) エンドプレートの固定構造及びバッテ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