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5882U -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5882U
CN217785882U CN202221717414.2U CN202221717414U CN217785882U CN 217785882 U CN217785882 U CN 217785882U CN 202221717414 U CN202221717414 U CN 202221717414U CN 217785882 U CN217785882 U CN 217785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radyseism
cooling tower
cooling efficiency
gett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74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ze Kao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ze Kao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ze Kao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ze Kao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74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5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5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5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盖板,且所述吸气装置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盖板连接的导向管,所述吸气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缓震装置,所述缓震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缓震网格,且所述固定壳体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有益效果:通过吸气装置快速的吸入空气从而使空气由上至下在装置内部移动,当水流从固定盖板上端的进水管进入装置内部时,通过水流的重力使缓震装置不端的震动,从而有效的使缓震网格将水流分散,从而通过由上至下的水流将其快速的冷却使其落入集水槽的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
现有的冷却塔通常是通过将水流排入管道,通过管道的雾化使其变成细小的水珠,从而通过风扇对其散热,但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水雾的流失,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盖板,且所述吸气装置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盖板连接的导向管,所述吸气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缓震装置,所述缓震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缓震网格,且所述固定壳体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固定壳体连接的驱动壳,所述驱动壳的内部中部设置有传动电机,且所述传动电机的上端设置有传动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吸气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壳体活动连接的驱动环,所述驱动环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相配合的外齿环,且所述驱动环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橡胶扇叶,且所述驱动环的中部设置有内安装管。
进一步的,所述缓震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内安装管内壁中部的联通管,且所述联通管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滑动槽,且所述联通管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同步桩,且所述同步桩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相配合的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联通管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同步桩连接的缓震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盖板的内部中部设置有连接筒,且连接筒与固定盖板通过若干支撑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盖板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固定壳体的下端设置有集水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壳体的设置便于装置部件的安装,通过吸气装置快速的吸入空气从而使空气由上至下在装置内部移动,当水流从固定盖板上端的进水管进入装置内部时,通过水流的重力使缓震装置不端的震动,从而有效的使缓震网格将水流分散,从而通过由上至下的水流将其快速的冷却使其落入集水槽的内部,通过传动装置的设置驱动吸气装置工作,通过传动电机的设置驱动传动齿轮转动,从而通过传动齿轮的设置驱动外齿环,从而使驱动环转动,从而使橡胶扇叶与内安装管同步同时转动,从而使吸气装置吸入气体,从而达到冷却液体的目的,通过联通管与滑动槽的设置便于安装同步桩与滑块,当水流向下移动时通过水流的撞击时缓震网格向下移动,从而使同步桩与滑块向下移动,从而通过联通管内部空气的作用使联通管下端的同步桩向下移动,同时通过缓震弹簧的设置将其顶起,从而在通过空气柱使上端的同步桩向上移动,从而使装置内部两端的缓震网格分别震动,从而有效的分散进入装置的水流,从而配合吸气装置吸入的空气对其进行冷却,从而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冷却效率,并且有效的防止水资源的流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的吸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的缓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壳体;2、吸气装置;3、固定盖板;4、导向管;5、缓震装置;6、缓震网格;7、传动装置;8、驱动壳;9、传动电机;10、传动齿轮;11、驱动环;12、外齿环;13、橡胶扇叶;14、内安装管;15、联通管;16、滑动槽;17、同步桩;18、滑块;19、缓震弹簧;20、连接筒;21、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包括固定壳体1,所述固定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吸气装置2,所述吸气装置2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盖板3,且所述吸气装置2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盖板3连接的导向管4,所述吸气装置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缓震装置5,所述缓震装置5的一侧设置有缓震网格6,且所述固定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7。
通过固定壳体1的设置便于装置部件的安装,通过吸气装置2快速的吸入空气从而使空气由上至下在装置内部移动,当水流从固定盖板3上端的进水管进入装置内部时,通过水流的重力使缓震装置5不端的震动,从而有效的使缓震网格6将水流分散,从而通过由上至下的水流将其快速的冷却使其落入集水槽的内部,通过传动装置7的设置驱动吸气装置2工作。
实施例二:
如图1-3所示,所述传动装置7包括与所述固定壳体1连接的驱动壳8,所述驱动壳8的内部中部设置有传动电机9,且所述传动电机9的上端设置有传动齿轮10。所述吸气装置2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壳体1活动连接的驱动环11,所述驱动环11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10相配合的外齿环12,且所述驱动环11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橡胶扇叶13,且所述驱动环11的中部设置有内安装管14。所述缓震装置5包括位于所述内安装管14内壁中部的联通管15,且所述联通管15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滑动槽16,且所述联通管15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同步桩17,且所述同步桩17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16相配合的滑块18。所述联通管15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同步桩17连接的缓震弹簧19。所述固定盖板3的内部中部设置有连接筒20,且连接筒20与固定盖板3通过若干支撑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盖板3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固定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集水槽21。
通过传动电机9的设置驱动传动齿轮10转动,从而通过传动齿轮10的设置驱动外齿环12,从而使驱动环11转动,从而使橡胶扇叶13与内安装管14同步同时转动,从而使吸气装置2吸入气体,从而达到冷却液体的目的,通过联通管15与滑动槽16的设置便于安装同步桩17与滑块18,当水流向下移动时通过水流的撞击时缓震网格6向下移动,从而使同步桩17与滑块18向下移动,从而通过联通管15内部空气的作用使联通管15下端的同步桩17向下移动,同时通过缓震弹簧19的设置将其顶起,从而在通过空气柱使上端的同步桩17向上移动,从而使装置内部两端的缓震网格6分别震动,从而有效的分散进入装置的水流,从而配合吸气装置2吸入的空气对其进行冷却,从而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冷却效率,并且有效的防止水资源的流失。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固定壳体1的设置便于装置部件的安装,通过吸气装置2快速的吸入空气从而使空气由上至下在装置内部移动,当水流从固定盖板3上端的进水管进入装置内部时,通过水流的重力使缓震装置5不端的震动,从而有效的使缓震网格6将水流分散,从而通过由上至下的水流将其快速的冷却使其落入集水槽的内部,通过传动装置7的设置驱动吸气装置2工作,通过传动电机9的设置驱动传动齿轮10转动,从而通过传动齿轮10的设置驱动外齿环12,从而使驱动环11转动,从而使橡胶扇叶13与内安装管14同步同时转动,从而使吸气装置2吸入气体,从而达到冷却液体的目的,通过联通管15与滑动槽16的设置便于安装同步桩17与滑块18,当水流向下移动时通过水流的撞击时缓震网格6向下移动,从而使同步桩17与滑块18向下移动,从而通过联通管15内部空气的作用使联通管15下端的同步桩17向下移动,同时通过缓震弹簧19的设置将其顶起,从而在通过空气柱使上端的同步桩17向上移动,从而使装置内部两端的缓震网格6分别震动,从而有效的分散进入装置的水流,从而配合吸气装置2吸入的空气对其进行冷却,从而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冷却效率,并且有效的防止水资源的流失。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气装置快速的吸入空气从而使空气由上至下在装置内部移动,当水流从固定盖板上端的进水管进入装置内部时,通过水流的重力使缓震装置不端的震动,从而有效的使缓震网格将水流分散,从而通过由上至下的水流将其快速的冷却使其落入集水槽的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壳体(1),所述固定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吸气装置(2),所述吸气装置(2)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盖板(3),且所述吸气装置(2)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盖板(3)连接的导向管(4),所述吸气装置(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缓震装置(5),所述缓震装置(5)的一侧设置有缓震网格(6),且所述固定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7)包括与所述固定壳体(1)连接的驱动壳(8),所述驱动壳(8)的内部中部设置有传动电机(9),且所述传动电机(9)的上端设置有传动齿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装置(2)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壳体(1)活动连接的驱动环(11),所述驱动环(11)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10)相配合的外齿环(12),且所述驱动环(11)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橡胶扇叶(13),且所述驱动环(11)的中部设置有内安装管(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装置(5)包括位于所述内安装管(14)内壁中部的联通管(15),且所述联通管(15)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滑动槽(16),且所述联通管(15)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同步桩(17),且所述同步桩(17)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槽(16)相配合的滑块(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通管(15)的内部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同步桩(17)连接的缓震弹簧(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板(3)的内部中部设置有连接筒(20),且连接筒(20)与固定盖板(3)通过若干支撑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盖板(3)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固定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集水槽(21)。
CN202221717414.2U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 Active CN217785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7414.2U CN217785882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7414.2U CN217785882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5882U true CN217785882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39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7414.2U Active CN217785882U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58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90528B (zh) 电池组设备
CN113597226A (zh)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供冷节能装置
CN108667213A (zh) 一种随动散热减震电机
CN111857293A (zh) 一种虹吸式区块链服务器用水循环散热系统
CN217785882U (zh)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
CN215810389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养釜余热回用装置
CN114448152A (zh) 一种可长时间运行的高效恒温驱动电机
CN112783287A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18069972U (zh) 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光伏储能锂电池
CN212584027U (zh) 一种冷却塔风机隔振结构
CN114423241A (zh) 一种用于图形工作站的节能液冷模组
CN114678191A (zh) 油浸式并联电抗器
CN114268206A (zh) 一种双定子发电机
CN218179707U (zh) 一种冷却塔风机隔震结构
CN219371999U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
CN219345094U (zh) 一种离心泵
CN212723868U (zh) 一种大数据任务调度装置
CN217380720U (zh) 一种耐高温的柴油发电机组
CN216286472U (zh) 一种中心服务器高效散热设备
CN219993954U (zh) 一种具有外部散热结构的离心式消防排烟风机
CN215595713U (zh) 一种沼气发电机组冷却装置
CN220062195U (zh) 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
CN220673533U (zh)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户外冷却塔用电机
CN214532170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降噪机房
CN211503754U (zh) 一种低噪音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