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2195U - 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2195U
CN220062195U CN202320974212.4U CN202320974212U CN220062195U CN 220062195 U CN220062195 U CN 220062195U CN 202320974212 U CN202320974212 U CN 202320974212U CN 220062195 U CN220062195 U CN 220062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groups
inner support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742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身改
姚雄
周红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eike Cooling And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eike Cooling And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eike Cooling And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eike Cooling And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742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2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2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2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包括壳体以及制冷系统,所述壳体架设在地面上,制冷系统配置在所述壳体内部,还包括用于构成分段式内托架体结构的内托机构、用于对制冷系统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以及用于对制冷系统进行减震的减震机构,内托机构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限位机构对应制冷系统位于内托机构一端,减震机构位于内托机构远离限位机构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有内托机构,通过其拼装式结构组成冷水机的内托架体,提升冷水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设有限位机构,可以对制冷系统进行限位,防止安装或者工作过程中制冷系统偏移或者脱落现象而影响螺杆冷水机的工作状态,设有减震机构,可以对循环水泵进行减震。

Description

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杆冷水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螺杆式冷水机因其关键部件-压缩机采用螺杆式故名螺杆式冷水机,机组由蒸发器出来的状态为的气体冷媒;经压缩机绝热压缩以后,变成高温高压状态。被压缩后的气体冷媒,在冷凝器中,等压冷却冷凝,经冷凝后变化成液态冷媒,再经节流阀膨胀到低压,变成气液混合物。其中低温低压下的液态冷媒,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物质的热量,重新变成气态冷媒。气态冷媒经管道重新进入压缩机,开始新的循环。这就是冷冻循环的四个过程,也是螺杆式冷水机的主要工作原理。冷水机组又称为:冷冻机、制冷机组、冰水机组、冷却设备,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体重轻、换热效率高的优点,并配置低转速的大叶轴流风机,可以有效降低运行噪音,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冷却效率高。而现有的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在安装过程中,往往先集装在一固定外形的框架上,然后通过运输设备、起吊设备并配合人工去完成冷水机组的移动及定点位安装,而安装过程中由于冷水机内部部件结构较大,其与框架之间的连接点较为薄弱,容易出现偏移或者脱落现象,影响螺杆冷水机的工作状态。
申请号为:202222490169.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具体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框的顶部设置有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且位于支撑框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支撑滑板。然而该种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虽然便于拆装,但是其组成部件与框架之间的连接点较为薄弱,容易出现偏移或者脱落现象而影响螺杆冷水机的工作状态,其缺少对其组成部件进行限位的支撑结构,不利于冷水机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包括壳体以及制冷系统,所述壳体架设在地面上,制冷系统配置在所述壳体内部,还包括用于构成分段式内托架体结构的内托机构、用于对制冷系统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以及用于对制冷系统进行减震的减震机构,内托机构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限位机构对应制冷系统位于内托机构一端,减震机构位于内托机构远离限位机构的一端。
内托机构包括内托端板、内托支杆以及内托连接环,所述内托端板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内托端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两端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内托支杆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内托支杆首尾相连依次设置在两组所述内托端板之间,所述内托连接环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内托连接环分别设置在若干组所述内托支杆的连接处且与对应的所述内托支杆套接,若干组所述内托支杆之间通过所述内托连接环进行连接。
还包括内托支架,所述内托支架对应若干组所述内托支杆设有若干组,每组所述内托支架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架片组成,若干组所述内托支架分别设置在若干组所述内托支杆的上端中部且与对应的所述内托支杆固定连接。
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支杆、管路卡箍、限位连接杆以及器具卡箍,所述限位支杆设置在位于一端的所述内托支杆的下部且与对应的所述内托支杆固定连接,所述管路卡箍设置在所述限位支杆的下部且与所述限位支杆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管路卡箍的下部且与所述管路卡箍固定连接,所述器具卡箍设置在所述限位连接杆的下部且与所述限位连接杆固定连接。
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支架、减震横梁以及减震组件,所述减震支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减震支架并排间隔设置在远离所述限位支杆的所述内托支杆下部且与对应的所述内托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横梁设置在两组所述减震支架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减震支架固定连接,减震组件配置在两组所述减震支架的下部。
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安装环、减震套装环以及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安装环设置在两组所述减震支架的下部且与所述减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套装环设置在所述减震安装环的内侧且与所述减震安装环同心设置,所述减震套装环与所述减震安装环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减震弹簧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减震弹簧均匀间隔环设在所述减震安装环与所述减震套装环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减震安装环以及所述减震套装环固定连接。
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压缩机以及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下部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器具卡箍卡装在所述蒸发器的外侧,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并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下部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机通过管路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冷凝器对应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上部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连通且通过节流阀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冷凝器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冷凝器并排间隔设置且其下部与对应的所述内托支架贴合设置,所述冷凝器为翅片式冷凝器。
还包括循环水泵以及散热风扇,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下部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对应若干组所述冷凝器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散热风扇并排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部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还包括散热侧板以及散热网罩,所述散热侧板设有两组,每组所述散热侧板由若干块并排间隔设置的侧板组成,两组所述散热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下部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侧板上设有若干组翅型散热流道,所述散热网罩设有两组,每组所述散热网罩由若干块并排间隔设置的网罩组成,两组所述散热网罩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上部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网罩与所述冷凝器对应设置。
还包括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端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压缩机、所述循环水泵以及所述散热风扇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设有内托机构,通过其拼装式结构组成冷水机的内托架体,便于拆装的同时可以为冷水机内部部件提供一定的支撑,提升冷水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设有限位机构,可以对制冷系统进行限位,防止安装或者工作过程中制冷系统偏移或者脱落现象而影响螺杆冷水机的工作状态,便于冷水机内部部件的安装,设有减震机构,可以对循环水泵进行减震,降低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以减少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托机构、限位机构以及减震机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冷水机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性连接图。
图中:1、壳体;2、内托端板;3、内托支杆;4、内托连接环;5、内托支架;6、限位支杆;7、管路卡箍;8、限位连接杆;9、器具卡箍;10、减震支架;11、减震横梁;12、减震安装环;13、减震套装环;14、减震弹簧;15、蒸发器;16、压缩机;17、冷凝器;18、循环水泵;19、散热风扇;20、散热侧板;21、散热网罩;22、电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包括壳体1以及制冷系统,壳体1架设在地面上,制冷系统配置在壳体1内部,还包括用于构成分段式内托架体结构的内托机构、用于对制冷系统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以及用于对制冷系统进行减震的减震机构,内托机构布置在壳体1内部,限位机构对应制冷系统位于内托机构一端,减震机构位于内托机构远离限位机构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内托机构包括内托端板2、内托支杆3以及内托连接环4,内托端板2设有两组,两组内托端板2对称设置在壳体1内部两端且与壳体1固定连接,内托支杆3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内托支杆3首尾相连依次设置在两组内托端板2之间,内托连接环4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内托连接环4分别设置在若干组内托支杆3的连接处且与对应的内托支杆3套接,若干组内托支杆3之间通过内托连接环4进行连接,内托机构通过内托端板2、内托支杆3以及内托连接环4配合,构成分段式内托架体结构,其中,内托端板2用于作为冷水机内侧端部的支撑结构以将内托支杆3装配在壳体1内部,内托支杆3用于构成分段式内托架体结构的主体部分,内托连接环4用于将若干组内托支杆3进行连接,从而构成分段式内托架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内托机构、限位机构以及减震机构配合示意图如图2所示。
还包括内托支架5,内托支架5对应若干组内托支杆3设有若干组,每组内托支架5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架片组成,若干组内托支架5分别设置在若干组内托支杆3的上端中部且与对应的内托支杆3固定连接,其中,内托支架5用于作为内托架体结构上的支架部分,从而为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17提供辅助支撑,提升其在安装以及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支杆6、管路卡箍7、限位连接杆8以及器具卡箍9,限位支杆6设置在位于一端的内托支杆3的下部且与对应的内托支杆3固定连接,管路卡箍7设置在限位支杆6的下部且与限位支杆6固定连接,限位连接杆8设置在管路卡箍7的下部且与管路卡箍7固定连接,器具卡箍9设置在限位连接杆8的下部且与限位连接杆8固定连接,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支杆6、管路卡箍7、限位连接杆8以及器具卡箍9配合,对制冷系统中的部件进行限位,防止部件出现偏移或者脱落现象,其中,限位支杆6用于为管路卡箍7提供安装支撑并将管路卡箍7与内托支杆3进行连接,管路卡箍7用于为制冷系统中的管路提供限位支撑,限位连接杆8用于为器具卡箍9提供安装支撑并将器具卡箍9与管路卡箍7进行连接,器具卡箍9用于为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15提供现为支撑。
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支架10、减震横梁11以及减震组件,减震支架10设有两组,两组减震支架10并排间隔设置在远离限位支杆6的内托支杆3下部且与对应的内托支杆3固定连接,减震横梁11设置在两组减震支架10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组减震支架10固定连接,减震组件配置在两组减震支架10的下部,减震机构通过减震支架10、减震横梁11以及减震组件配合,对制冷系统中的循环水泵18进行减震,其中,减震支架10用于为减震组件提供安装支撑并将减震组件与内托支杆3连接,减震横梁11用于提升两组减震支架10的稳定性,减震组件用于对制冷系统中的循环水泵18进行减震。
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安装环12、减震套装环13以及减震弹簧14,减震安装环12设置在两组减震支架10的下部且与减震支架10固定连接,减震套装环13设置在减震安装环12的内侧且与减震安装环12同心设置,减震套装环13与减震安装环12之间留有间距,减震弹簧14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减震弹簧14均匀间隔环设在减震安装环12与减震套装环13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减震安装环12以及减震套装环13固定连接,减震组件通过减震安装环12、减震套装环13以及减震弹簧14配合,对制冷系统中的循环水泵18进行减震,其中,减震安装环12与减震套装环13共同构成双重环架结构,从而为循环水泵18提供减震支撑,减震弹簧14用于将减震安装环12与减震套装环13进行弹性连接以构成双重环架结构,本实用新型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15、压缩机16以及冷凝器17,蒸发器15设置在壳体1内侧下部且与壳体1固定连接,器具卡箍9卡装在蒸发器15的外侧,压缩机16与蒸发器15并列设置在壳体1内侧下部且与壳体1固定连接,压缩机16通过管路与蒸发器15连通,冷凝器17对应蒸发器15设置在壳体1内侧上部且与壳体1固定连接,冷凝器17通过管路与压缩机16连通且通过节流阀与蒸发器15连通,冷凝器17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冷凝器17并排间隔设置且其下部与对应的内托支架5贴合设置,冷凝器17为翅片式冷凝器17,制冷系统通过蒸发器15、压缩机16以及冷凝器17配合,对冷媒的状态进行改变,从而对进入冷水机组中的被冷物质进行制冷,其中,蒸发器15用于放出气态冷媒,压缩机16用于将冷媒转变为高温高压状态,冷凝器17用于对冷媒进行等压冷却冷凝,使冷媒变为液态冷媒,其制冷原理为:蒸发器15释放状态为气体的冷媒,气态冷媒进入压缩机16中并经过绝热压缩以后,变为高温高压状态的气态冷媒,高温高压状态的气态冷媒进入冷凝器17进行等压冷却冷凝,经冷凝后变化成液态冷媒,并经由节流阀膨胀到低压状态,变成气液混合物,其中低温低压下的液态冷媒在蒸发器15中吸收被冷物质的热量,重新变成气态冷媒并经由管路进入压缩机16,开始新的循环。
还包括循环水泵18以及散热风扇19,循环水泵18设置在壳体1内侧下部且与壳体1固定连接,散热风扇19对应若干组冷凝器17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散热风扇19并排间隔设置在壳体1上部且与壳体1固定连接,其中,循环水泵18用于作为冷水机组中的驱动设备以对被冷物质进行输送,散热风扇19用于将翅片式冷凝器17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散热。
还包括散热侧板20以及散热网罩21,散热侧板20设有两组,每组散热侧板20由若干块并排间隔设置的侧板组成,两组散热侧板20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下部且与壳体1固定连接,散热侧板20上设有若干组翅型散热流道,散热网罩21设有两组,每组散热网罩21由若干块并排间隔设置的网罩组成,两组散热网罩21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上部且与壳体1固定连接,散热网罩21与冷凝器17对应设置,其中,散热侧板20用于为壳体1的两侧下部提供防护并通过其上设置的翅型散热流道满足制冷系统的散热需求,散热网罩21用于为壳体1的两侧上部提供防护并为冷凝器17提供散热通道,本实用新型冷水机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4所示。
还包括电控单元22,电控单元22设置在壳体1的一端且与壳体1固定连接,电控单元22与压缩机16、循环水泵18以及散热风扇19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电性连接图如图5所示。
工作原理:
对冷水机内部制冷系统进行安装时,先将内托端板2装配在壳体1内部两端,之后将内托支杆3通过内托连接环4组装配置在两组内托端板2之间以构成壳体1内部的内托架体结构,之后将制冷系统中的各部件装配在壳体1内部,通过管路卡箍7以及器具卡箍9对制冷系统中的管路以及蒸发器15进行限位,通过减震套装环13套装在循环水泵18外侧并将减震支架10固定在对应的内托支杆3上,为循环水泵18提供减震支撑,之后将散热侧板20以及散热网罩21装配在壳体1的两侧,以完成冷水机的装配,内托机构、限位机构以及减震机构可以防止制冷系统出现偏移或者脱落的现象,安装过程中内托机构、限位机构以及减震机构为制冷系统提供辅助支撑,提升制冷系统的装配效率,工作过程中内托机构、限位机构以及减震机构为制冷系统提供辅助支撑,保证制冷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有内托机构,通过其拼装式结构组成冷水机的内托架体,便于拆装的同时可以为冷水机内部部件提供一定的支撑,提升冷水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设有限位机构,可以对制冷系统进行限位,防止安装或者工作过程中制冷系统偏移或者脱落现象而影响螺杆冷水机的工作状态,便于冷水机内部部件的安装,设有减震机构,可以对循环水泵进行减震,降低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以减少其产生的噪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包括壳体(1)以及制冷系统,所述壳体(1)架设在地面上,制冷系统配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构成分段式内托架体结构的内托机构、用于对制冷系统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以及用于对制冷系统进行减震的减震机构,内托机构布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限位机构对应制冷系统位于内托机构一端,减震机构位于内托机构远离限位机构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其特征在于,内托机构包括内托端板(2)、内托支杆(3)以及内托连接环(4),所述内托端板(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内托端板(2)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两端且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内托支杆(3)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内托支杆(3)首尾相连依次设置在两组所述内托端板(2)之间,所述内托连接环(4)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内托连接环(4)分别设置在若干组所述内托支杆(3)的连接处且与对应的所述内托支杆(3)套接,若干组所述内托支杆(3)之间通过所述内托连接环(4)进行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托支架(5),所述内托支架(5)对应若干组所述内托支杆(3)设有若干组,每组所述内托支架(5)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架片组成,若干组所述内托支架(5)分别设置在若干组所述内托支杆(3)的上端中部且与对应的所述内托支杆(3)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支杆(6)、管路卡箍(7)、限位连接杆(8)以及器具卡箍(9),所述限位支杆(6)设置在位于一端的所述内托支杆(3)的下部且与对应的所述内托支杆(3)固定连接,所述管路卡箍(7)设置在所述限位支杆(6)的下部且与所述限位支杆(6)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连接杆(8)设置在所述管路卡箍(7)的下部且与所述管路卡箍(7)固定连接,所述器具卡箍(9)设置在所述限位连接杆(8)的下部且与所述限位连接杆(8)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其特征在于,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支架(10)、减震横梁(11)以及减震组件,所述减震支架(10)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减震支架(10)并排间隔设置在远离所述限位支杆(6)的所述内托支杆(3)下部且与对应的所述内托支杆(3)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横梁(11)设置在两组所述减震支架(10)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减震支架(10)固定连接,减震组件配置在两组所述减震支架(10)的下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其特征在于,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安装环(12)、减震套装环(13)以及减震弹簧(14),所述减震安装环(12)设置在两组所述减震支架(10)的下部且与所述减震支架(10)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套装环(13)设置在所述减震安装环(12)的内侧且与所述减震安装环(12)同心设置,所述减震套装环(13)与所述减震安装环(12)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减震弹簧(14)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减震弹簧(14)均匀间隔环设在所述减震安装环(12)与所述减震套装环(13)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减震安装环(12)以及所述减震套装环(13)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其特征在于,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15)、压缩机(16)以及冷凝器(17),所述蒸发器(15)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侧下部且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器具卡箍(9)卡装在所述蒸发器(15)的外侧,所述压缩机(16)与所述蒸发器(15)并列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侧下部且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机(16)通过管路与所述蒸发器(15)连通,所述冷凝器(17)对应所述蒸发器(15)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侧上部且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器(17)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16)连通且通过节流阀与所述蒸发器(15)连通,所述冷凝器(17)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冷凝器(17)并排间隔设置且其下部与对应的所述内托支架(5)贴合设置,所述冷凝器(17)为翅片式冷凝器(1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水泵(18)以及散热风扇(19),所述循环水泵(18)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侧下部且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19)对应若干组所述冷凝器(17)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散热风扇(19)并排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部且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侧板(20)以及散热网罩(21),所述散热侧板(20)设有两组,每组所述散热侧板(20)由若干块并排间隔设置的侧板组成,两组所述散热侧板(20)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两侧下部且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散热侧板(20)上设有若干组翅型散热流道,所述散热网罩(21)设有两组,每组所述散热网罩(21)由若干块并排间隔设置的网罩组成,两组所述散热网罩(21)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两侧上部且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网罩(21)与所述冷凝器(17)对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单元(22),所述电控单元(2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端且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电控单元(22)与所述压缩机(16)、所述循环水泵(18)以及所述散热风扇(19)均电性连接。
CN202320974212.4U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 Active CN220062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4212.4U CN220062195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4212.4U CN220062195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2195U true CN22006219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5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74212.4U Active CN220062195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2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6879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箱式变电站
CN210892233U (zh) 一种螺杆式冷水机组
CN220062195U (zh) 一种内托型风冷式螺杆冷水机
CN1222742C (zh) 斯特林制冷循环系统
CN112783287A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CN112065724A (zh) 一种螺杆机降温装置
CN102759227A (zh) 一种制冷回路用降膜式蒸发器
CN111237167A (zh) 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散热装置
CN212057531U (zh) 一种空调外机散热减震节电结构及空调器
CN101761989A (zh) 低噪音型超薄顶置式变频方舱空调
CN211953311U (zh) 一种含压缩机的制冷设备及其散热降噪结构
CN212543129U (zh) 一种新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柜装置
CN214663090U (zh) 一种用于冷凝器的右支架
CN215176139U (zh) 一种风冷螺杆冷水机组
CN101349467A (zh) 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媒管
CN217785882U (zh) 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塔
CN221780952U (zh) 一种船用模块式水冷冷水机组
CN112283982A (zh) 一种蒸发式吸收器及其吸收式制冷系统
CN112113076A (zh) 一种便于拆修维护的降温式螺杆机组
CN117968306B (zh) 一种集成式节能制冷设备
CN218915464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防护装置
CN216868678U (zh) 室外机、中间构造及包装构造
CN221076830U (zh) 一种风冷式冷凝机组
CN21872250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制冷机组
CN218400118U (zh)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紧凑式置顶冷暖一体式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