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5324U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5324U
CN217785324U CN202221075341.1U CN202221075341U CN217785324U CN 217785324 U CN217785324 U CN 217785324U CN 202221075341 U CN202221075341 U CN 202221075341U CN 217785324 U CN217785324 U CN 217785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unit
heat exchange
duct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53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柯
暨文伟
黄钰浩
黄雅霄
莫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753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5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5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5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新风模块和换热器,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新风风道和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的换热风道,所述新风模块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引入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换热器用以对从所述新风风道流至所述换热风道内的新风进行换热;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舒适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一般设有单独的新风模块,该新风模块通过新风管道,将室外的新风引进室内。但是,传统的空调室内机所产生的新风是不经过室内换热器,使得该新风与室内的空气存在温度差,导致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舒适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新风模块和换热器,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新风风道和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的换热风道;所述新风模块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引入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换热器用以对从所述新风风道流至所述换热风道内的新风进行换热。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二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换热风道包括第一换热风道和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二换热风道;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所述第一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和所述第二风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将所述换热风道分隔形成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风道。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安装于壳体内的风门,所述风门用于阻隔或连通所述新风风道和换热风道。
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和所述轴流风机运行;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全新风模式时,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门和所述第一风口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混风模式时,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门、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处于打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循环制冷模式,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循环制冷模式时,所述离心风机停止运行,所述轴流风机运行;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处于打开状态;所述风门和所述进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空气从所述第二风口流至所述第一风口。
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循环制热模式,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循环制冷模式时,所述离心风机停止运行,所述轴流风机运行;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处于打开状态;所述风门和所述进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空气从所述第一风口流至所述第二风口。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且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风口和/或所述第二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说的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新风模块和换热器,所述壳体内设有新风风道和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的换热风道;所述新风模块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引入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换热器用以对从所述新风风道流至所述换热风道内的新风进行换热。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有壳体、新风模块和换热器,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新风风道和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的换热风道,所述新风模块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引入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换热器用以对从所述新风风道流至所述换热风道内的新风进行换热;如此,新风模块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引入新风风道内,换热器用以对从新风风道流至换热风道内的新风进行换热,从而改变新风的温度,使得用户感到舒适,进而提高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零件爆炸图;
图3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7为图6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处于全新风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剖视图;
图10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处于混风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处于循环制冷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处于循环制热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1267796000003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1267796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一般设有单独的新风模块,该新风模块通过新风管道,将室外的新风引进室内。但是,传统的空调室内机所产生的新风是不经过室内换热器,使得该新风与室内的空气存在温度差,导致空调室内机的舒适性较差。
值得一说的是,传统的空调室内机的新风模块所引进的新风不不经过换热器。例如,在冬天时,新风的温度相对于室内的空气的温度较低时,此时,新风不经过换热器进行换热直接进入到室内,从而使用户感到寒冷,进而使用户感到不舒适。在夏天时,新风的温度相对与室内的温度较高时,此时,新风不经过换热器进行换热直接进入到室内,从而使用户感到严热,进而使用户感到不舒适。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10的实施例,该空调室内机10可解决空调室内机10舒适性较差的问题。在一下实施例中,主要以空调室内机10为例进行说明介绍,其他需要该空调室内机10 的情况可参照实施。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1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10包括壳体100、新风模块和换热器200,其中,所述壳体 100内设有新风风道101和与所述新风风道101连通的换热风道102;所述新风模块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引入所述新风风道101内;所述换热器200设于所述换热风道102内,所述换热器200用以对从所述新风风道101流至所述换热风道102内的新风进行换热。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新风模块包括离心风机500,离心风机500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引流至新风风道101中。由于新风风道101与换热风道102 连通,所以,新风也会流向换热风道102,然后换热风道102可将新风导流至换热器200的进风侧,从而使得换热器200可改变新风的温度,使用户感到舒适,进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的舒适性。当然,换热风道102可设置有风机将新风导流至换热器200的进风侧,该风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此外,由于空气的流动性较好,合理地设置换热器200的位置也可使得新风流向换热器200的进风侧。对于换热器200的位置,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空调室内机10 还可以设置有较为密闭的通道,使得新风流向换热器200,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新风模块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引入新风风道101内,换热器200用以对从新风风道101流至换热风道102内的新风进行换热,从而改变新风的温度,使得用户感到舒适,进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通过设置有壳体100、新风模块和换热器 200,其中,所述壳体100内设有新风风道101和与所述新风风道101连通的换热风道102,所述新风模块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引入所述新风风道101内,所述换热器200设于所述换热风道102内,所述换热器200用以对从所述新风风道101流至所述换热风道102内的新风进行换热;如此,新风模块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引入新风风道101内,换热器200用以对从新风风道101流至换热风道102内的新风进行换热,从而改变新风的温度,使得用户感到舒适,进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的舒适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进风口103、第一风口104和第二风口105,所述进风口103与所述新风风道101连通;所述第一风口104 和所述第二风口105与所述换热风道102连通,所述第一风口104位于所述壳体100的上方,所述第二风口105位于所述壳体100的下方。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03与新风风道101连通之外,还与室外连通,使得新风从进风口103进入到新风风道101中。第一风口104可将换热风道102和室内连通,第二风口105也可将换热风道102和室内连通。由于第一风口104位于壳体100的上方,第二风口105位于壳体100的下方,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例如,用户可只控制第一风口104打开,从而避免了第一风口104直吹;或者,用户可只控制第二风口105打开,从而使得空气更快地与用户接触;亦或者,用户可同时控制第一风口104和第二风口105打开,从而使得新风快速地流向室内。
对于第一风口104和第二风口105的作用,由于该空调室内机10具有较多运行模式,所以,第一风口104的作用可为进风或者出风,同理,第二风口105的作用可为进风或者出风,第一风口104和第二风口105的作用应根据空调室内机10的运行模式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此外,正是由于第一风口104和第二风口105具有多种作用,才使得空调室内机10具有多种运行模式,从而使得空调室内机10的功能得到拓展。
请参阅图4和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风道102包括第一换热风道102a和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102a连通的第二换热风道102b;所述换热器200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102a,所述第一换热风道102a与所述第一风口104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风道102b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102a和所述第二风口105连通。具体地,第一换热风道102a远离新风风道101设置,第二换热风道102b靠近新风风道101设置。第二换热风道102b与新风风道101连通,有利于新风与室内的空气进行混合。此外,为了避免空气损失,第一换热风道102a的空气可从第一风口104排出,第二换热风道102b的空气可从第二风口105排出。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10还包括轴流风机300,所述轴流风机300将所述换热风道102分隔形成所述第一换热风道102a和所述第二换热风道102b。具体地,第二换热风道102b还起到了缓冲新风的作用,避免新风冲击到轴流风机300。
此外,当新风和室内的空气位于第二换热风道102b时,可提前对新风进行混合。例如,在冬天时,室内的空气从第二风口105进来时,室内的空气可对新风进行预热,从而提高新风的温度,进而节省新风的能源。
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10还包括安装于壳体100内的风门400,所述风门400用于阻隔或连通所述新风风道101和换热风道102。具体地,当空调室内机10不需要用到新风风道101时,可以使用风门400将新风风道101和换热风道102隔断,避免空气引流至新风风道101,从而避免了风量损耗。当空调室内机10需要引进新风时,空调室内机10可以使用风门400将新风风道101和换热风道102连通,从而将新风引流至换热风道 102,进而增大了风量。当然,该风门400可设置为一密闭阀门,具体应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6和图7,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新风模块包括离心风机 500;所述空调室内机10具有全新风模式、混风模式、循环制冷模式和循环制热模式。
请参阅图8和图9,当所述空调室内机10处于全新风模式时,离心风机 500和轴流风机300处于运行状态,进风口103、风门400和第一风口104处于打开状态,第二风门400处于关闭状态。在该模式下,空调室内机10只从室外引入新风。该新风在离心风机500的作用下,自进风口103流向新风风道101,然后在轴流风机300的作用下自新风风道101进入到换热风道102。当新风进入到换热风道102时,用户还可以控制换热器200是否打开,从而调节新风的温度。
请参阅图10和图11,当所述空调室内机10处于混风模式时,离心风机 500和轴流风机300处于运行的状态,进风口103、风门400、第一风口104 和第二风口105处于打开状态。在该模式下,空调室内机10可从室外引入新风以及同时从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该新风在离心风机500的作用下,自进风口103流向新风风道101,然后再轴流风机300的作用下自新风风道101 进入到换热风道102。同时,室内的空气在轴流风机300的作用下,自第二风口105进入换热风道102与新风混合,最后,第一风口104再将位于换热风道102的新风和室内空气排出室内。
请参阅图12和图13,当所述空调室内机10处于循环制冷模式时,离心风机500处于停止工作状态,轴流风机300处于运行状态,进风口103和风门400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风口104和第二风口105处于打开状态。在该模式下,空调室内机10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该室内的空气在轴流风机300 的作用下,自第二风口105进入到换热风道102中,然后再从换热风道102 流向第一风口104,最后从第一风口104排出。在夏天时,在该模式下对空气进行制冷,由于空气时自下往上流通,从而避免了冷风直吹。
请参阅14和图15,当所述空调室内机10处于循环制热模式时,离心风机500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轴流风机300处于运行状态,进风口103和风门400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风口104和第二风口105处于打开状态。在该模式下,空调室内机10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该室内的空气在轴流风机 300的作用下,自第一风口104进入到换热风道102中,然后再从换热风道 102流向第二风口105,最后从第二风口105排出。在冬天时,在该模式下,第二风口105将换热后的制热气流以合适的角度输送到室内,实现室内循环制热。此时制热气流整体向下吹出,有利于热风落地,舒适性好。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10还包括导风板600,所述导风板60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00上,且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风口104和/或所述第二风口105。具体地,导风板600可转动地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一风口104;或者,导风板600可转动地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二风口105;亦或者,导风板600可转动地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一风口104和第二风口105,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此外,可以利用电机来驱动导风板600来实现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换热器200设于轴流风机300的上方。具体地,换热器 200包括第一换热部和与第一换热部连接的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与第二换热部呈夹角设置,从而增大了换热器20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换热器200的换热效率。
请参阅16和图17,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还包括第一过滤网 800,该第一过滤网80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风口104处。具体地,壳体100 包括前面板110,并且前面板110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风口104和第二风口 105之间。当第一过滤网800积累较多地灰尘时,用户可转动打开前面板 110,将第一过滤网800抽取出来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从而提高对空气的过滤效率。此外,第一过滤网800为可对灰尘过滤的过滤网,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18,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还包括第二过滤网900,第二过滤网900用于对新风进行过滤,将新风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从而提高新风的洁净性。具体地,该第二过滤网900设置于离心风机500地进风口 103和新风管700的连通处,从而对新风进行过滤。此外,壳体100的上方设有避让槽,用户可将第二过滤网900从避让槽中抽取出来,从而对第二过滤网900进行清洁或更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该空调室内机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新风风道和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的换热风道;
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用于将室外的新风引入所述新风风道内;以及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换热器用以对从所述新风风道流至所述换热风道内的新风进行换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二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风道包括第一换热风道和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连通的第二换热风道;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所述第一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和所述第二风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将所述换热风道分隔形成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风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安装于壳体内的风门,所述风门用于阻隔或连通所述新风风道和换热风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和所述轴流风机运行;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全新风模式时,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门和所述第一风口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混风模式时,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门、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处于打开状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循环制冷模式,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循环制冷模式时,所述离心风机停止运行,所述轴流风机运行;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处于打开状态;所述风门和所述进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空气从所述第二风口流至所述第一风口。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循环制热模式,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循环制冷模式时,所述离心风机停止运行,所述轴流风机运行;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处于打开状态;所述风门和所述进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空气从所述第一风口流至所述第二风口。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且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风口和/或所述第二风口。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221075341.1U 2022-05-06 2022-05-06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7785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5341.1U CN217785324U (zh) 2022-05-06 2022-05-06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5341.1U CN217785324U (zh) 2022-05-06 2022-05-06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5324U true CN217785324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9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5341.1U Active CN217785324U (zh) 2022-05-06 2022-05-06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5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4176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00190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657495B (zh) 空调内机
WO2021244097A1 (zh) 窗式空调器
CN207196710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771516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7327920A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
CN21778532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59194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402695U (zh) 空调一体机
CN21500192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622138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59196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76540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864872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716692U (zh) 空调混风结构及具有该空调混风结构的空调
CN212252878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09763306U (zh) 空调器
CN113803791A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CN21744181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15449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71516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71517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67239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51102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