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77612U - 一种模具通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通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77612U
CN217777612U CN202123359623.2U CN202123359623U CN217777612U CN 217777612 U CN217777612 U CN 217777612U CN 202123359623 U CN202123359623 U CN 202123359623U CN 217777612 U CN217777612 U CN 217777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core
die
mould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596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Fengjin Mol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Fengjin Mol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Fengjin Mol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Fengjin Mol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596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77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77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77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通牙结构,所述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其中,所述前模仁设有多个前模芯子,所述后模仁设有与所述多个前模芯子一一对应的多个牙套,所述前模芯子的端面内凹成圆锥台形,所述牙套的端面呈圆锥台形并与所述前模芯子的端面紧密接合,以形成通牙结构。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毛边和堵牙现象,无需进行额外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通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具通牙结构。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一种产品100,该产品具有内螺纹。这种产品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其端面处的螺牙101经常会出现毛边,容易造成螺牙堵死,需要进行再处理,一方面增加了工作量,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另一方面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模具通牙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具通牙结构,所述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其中,所述前模仁设有多个前模芯子,所述后模仁设有与所述多个前模芯子一一对应的多个牙套,所述前模芯子的端面内凹成圆锥台形,所述牙套的端面呈圆锥台形并与所述前模芯子的端面紧密接合,以形成通牙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牙套的端面的圆锥角为15度。
进一步地,所述牙套具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插设有牙芯。
进一步地,所述前模芯子的头部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平面的数量为一个,并且所述第一定位平面与所述前模芯子的芯轴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牙套的安装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平面的数量为二个并且镜像对称。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很好地解决了毛边和堵牙现象,无需进行额外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通牙结构的模具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通牙结构的牙套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通牙结构的前模芯子的立体图;
图5是产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2,其中,图1示出了具有通牙结构的模具的剖视图。模具包括前模仁1和后模仁2,前模仁1和后模仁2分别固定在前模板5和后模板5上,并且其之间形成有两排共8个成型腔10,可用于一次成型8个产品100。其中,前模仁1设有8个前模芯子3,前模芯子3插设在成型腔中。后模仁2设有与多个前模芯子3一一对应的8个牙套4,牙套4的螺牙部分位于成型腔10中。当然,成型腔10的数量不限于所示实施例。前模芯子3的端面(即,前端面)31内凹成圆锥台形,并且牙套4的端面41(即后端面)呈圆锥台形并与前模芯子3的端面31紧密接合,以形成通牙结构。由于端面41是斜面,因此成型后产品100在端面处的螺牙101变成薄片,顺着螺牙形状,这样模具不会有薄铁,并且由于螺牙101变成薄片,配合件可以通牙旋过,产品不会存在毛边和堵牙现象,无需进行额外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牙套4的端面41的圆锥角与螺牙的牙型有关。在螺牙的角度a为60度的情况下,牙套4的端面41的圆锥角b为15度。
如图1和3所示,牙套4的端面41为倾斜圆环。即,牙套4具有中心通孔42,所述中心通孔42插设有牙芯7。牙芯7设有与模具的垫板8的冷却通道连通的冷却通道,对牙套4和牙芯7进行冷却。为了方便牙套4定位安装,牙套4的安装部43设有一对镜像对称的定位平面431。安装部43的外径比牙套4的芯轴大,以形成两个限位肩台。定位平面431与牙套4的芯轴相切。应该理解,定位平面431的数量不限于所示实施例中。
在所示实施例在,牙套4靠近螺牙部分的一段芯轴部分44(即,位于后模仁2中的芯轴部分)的直径递减,以方便定位。
如图4所示,前模芯子3的头部32具有一个定位平面321,该定位平面321与前模芯子3的芯轴33相切。通过该定位平面321,前模芯子3可以方便地定位安装在前模仁1中。也就是说,前模仁1中设有与前模芯子3大小形状一致的沉头孔。应该理解,定位平面32的数量不限于所示实施例中。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模具通牙结构,所述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设有多个前模芯子,所述后模仁设有与所述多个前模芯子同轴一一对应的多个牙套,所述前模芯子的端面内凹成圆锥台形,所述牙套的端面呈圆锥台形并与所述前模芯子的端面紧密接合,以形成通牙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通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的端面的圆锥角为15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通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具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插设有牙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通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芯子的头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平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通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平面的数量为一个,并且所述第一定位平面与所述前模芯子的芯轴相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通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的安装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平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通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平面的数量为二个并且镜像对称。
CN202123359623.2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模具通牙结构 Active CN217777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9623.2U CN217777612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模具通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9623.2U CN217777612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模具通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77612U true CN217777612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3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59623.2U Active CN217777612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模具通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77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1522A (zh) 能够调整尺寸及形状的模具
CN217777612U (zh) 一种模具通牙结构
CN210061698U (zh) 一种橡胶密封件模具
CN212193990U (zh) 一种螺纹型芯
CN102825729A (zh) 一种电动工具马达座模具
CN208825512U (zh) 一种汽车异形结构恒温器下罩体压铸件
CN210462433U (zh) 金属注射成型直后座
CN206500604U (zh) 一种改进型弯管生产压铸模具
CN216989718U (zh) 铁路接触网用固定底座锻压模具
CN220720126U (zh) 分体组合式高精度定位模具
CN217346448U (zh) 一种防止进胶牛角出毛边的模具
CN220049907U (zh) 一种电力金具球窝的锻压成型模具
CN20968271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机械模具
CN212021525U (zh) 一种免拆装模头的电缆堵头产品模具
CN214442948U (zh) 一种整体式高齿散热齿压铸模具结构
CN215550565U (zh) 工具电极及加工设备
CN211279549U (zh) 一种热流道模具的成型结构
CN211467258U (zh) 一种螺牙埋入成型模具
CN214477663U (zh) 一种分段拔模的电池壳体结构
CN213593509U (zh) 一种多腔注射橡胶护套模具
CN219543909U (zh) 一种模具斜销结构
CN210880679U (zh) 塑胶模具及其内抽芯结构
CN217301185U (zh) 一种压铸内嵌螺柱及相应的模具
CN211727429U (zh) 一种带小镶件的水套镶块
CN219820450U (zh) 一种多模高效的螺丝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