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8752U - 盖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盖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8752U
CN217768752U CN202222116073.XU CN202222116073U CN217768752U CN 217768752 U CN217768752 U CN 217768752U CN 202222116073 U CN202222116073 U CN 202222116073U CN 217768752 U CN217768752 U CN 217768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plate assembly
insulator
assembly according
grou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60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豫青
刘建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160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8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8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8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及终端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盖板组件包括绝缘体和天线结构;天线结构包括辐射部、馈电部和接地部;辐射部埋设于绝缘体内,馈电部和接地部一端与辐射部电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绝缘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将天线结构集成在盖板组件内,减少了天线结构的空间占用,辐射部埋设在盖板组件的绝缘体内,具有良好的布局空间和净空环境,能够实现较大的辐射带宽。

Description

盖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等终端设备需要支持的频段越来越多,在项目开发阶段能留给天线的位置却没有明显的增加,在频段及天线数量增加的同时,还要保证天线性能,对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天线设计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及终端设备,能够解决终端设备内天线设计要求更高的问题。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绝缘体和天线结构;
所述天线结构包括辐射部、馈电部和接地部;
所述辐射部埋设于所述绝缘体内,所述馈电部和所述接地部一端与所述辐射部电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绝缘体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辐射部在所述绝缘体内沿至少一个方向延伸,所述馈电部和所述接地部沿所述至少一个方向间隔地连接于所述辐射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辐射部为平板形,所述馈电部和/或所述接地部为所述辐射部的边缘折弯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体具有内装配面,所述内装配面用于使所述绝缘体与终端设备连接;
所述馈电部和所述接地部延伸至所述内装配面;在所述绝缘体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状态,所述馈电部和所述接地部分别与所述终端设备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辐射部与所述内装配面的间距L1的取值范围为1.0mm-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辐射部与所述内装配面的间距L1的取值为1.2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天线结构通过嵌件注塑工艺加工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体为塑料材质,所述辐射部为金属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体具有外装配面,所述外装配面与所述内装配面相对布置;
所述盖板组件包括金属体,所述金属体与所述外装配面连接,所述金属体与所述辐射部耦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辐射部与所述金属体的间距L2的取值范围为1.0mm-1.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辐射部与所述金属体的间距L2的取值为1.19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体设有至少一个避让部,所述辐射部埋设于所述至少一个避让部以外的所述绝缘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装饰体,所述至少一个装饰体与所述外装配面或所述金属体远离所述绝缘体的表面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盖板组件,以及设备本体;
所述设备本体包括摄像头模组、射频模块和地板,所述盖板组件盖设于所述摄像头模组上;
所述馈电部与所述射频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接地部与所述地板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具有内装配面和至少一个避让部;
所述摄像头模组的至少部分表面与所述内装配面连接,所述摄像头模组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避让部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包括绝缘体和天线结构,天线结构包括辐射部、馈电部和接地部,辐射部埋设在绝缘体内,馈电部和接地部的一端与辐射部电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绝缘体的外部,实现辐射部的馈电和接地。将天线结构集成在盖板组件内,减少了天线结构的空间占用,辐射部埋设在盖板组件的绝缘体内,具有良好的布局空间和净空环境,能够实现较大的辐射带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性能曲线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天线结构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00、盖板组件;200、设备本体;2001、摄像头模组;2002、射频模块;2003、地板;
1、绝缘体;11、内装配面;12、外装配面;13、避让部;
2、天线结构;21、辐射部;22、馈电部;23、接地部;24、加固部;
3、金属体;
4、装饰体;
5、透光件。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可理解为元器件物理接触并电导通;也可理解为线路构造中不同元器件之间通过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铜箔或导线等可传输电信号的实体线路进行连接的形式。“通信连接”可以指电信号传输,包括无线通信连接和有线通信连接。无线通信连接不需要实体媒介,且不属于对产品构造进行限定的连接关系。“连接”、“相连”均可以指一种机械连接关系或物理连接关系,即A与B连接或A与B相连可以指,A与B之间存在紧固的构件(如螺钉、螺栓、铆钉等),或者A与B相互接触且A与B难以被分离。
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相关技术中,面对频段和天线数量增加,通常采用边框天线、FPC天线、LDS天线,但是上述天线存在占用空间大、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将天线结构集成在盖板组件内,减少了天线结构的空间占用,辐射部埋设在盖板组件的绝缘体内,具有良好的布局空间和净空环境,能够实现较大的辐射带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通信技术的终端设备:蓝牙(blue tooth,BT)通信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通信技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通信技术、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for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信技术、宽频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通信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以及未来其他通信技术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一方面,请参考图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100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100的结构剖视图。
结合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100,盖板组件100包括绝缘体1和天线结构2。
天线结构2包括辐射部21、馈电部22和接地部23;辐射部21埋设于绝缘体1内,馈电部22和接地部23一端与辐射部21电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绝缘体1的外部。
本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包括绝缘体1和天线结构2,天线结构2包括辐射部21、馈电部22和接地部23,辐射部21埋设在绝缘体1内,馈电部22和接地部23的一端与辐射部21电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绝缘体1的外部,实现辐射部21的馈电和接地。
本实施例中将天线结构2集成在盖板组件100内,减少了天线结构2的空间占用,辐射部21埋设在盖板组件100的绝缘体1内,具有良好的布局空间和净空环境,能够实现较大的辐射带宽。
结合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部21在绝缘体1内沿至少一个方向延伸,馈电部22和接地部23沿至少一个方向间隔地连接于辐射部21。
盖板组件100中的绝缘体1,原本是作为终端设备中结构件的一部分,主要起到支撑、限位和防护其它功能模组(例如摄像头模组2001、主板模组等),将辐射部21埋设在绝缘体1内,即不会对绝缘体1的固有结构、功能造成影响,又可以充分利用绝缘体1内部体积,以容纳辐射部21,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天线方案,空间利用率大大提升。
又因绝缘体1的绝缘特性,辐射部21埋设其内,距离终端设备中其它损耗层较远,能够在周围空域获得良好的净空区域,辐射部21的辐射能量不受干扰,能够发挥较好的辐射性能。
结合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部21为平板形,馈电部22和/或接地部23为辐射部21的边缘折弯形成。
示例性地,辐射部21为冲压(stamping)、注塑、机加工等方式形成的平板形(或片状)的天线结构2。
馈电部22和接地部23通过辐射部21的边缘折弯形成,结构简单,加工生产方便,馈电部22和接地部23的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好。
示例性地,辐射部21上设有至少一个加固部24,加固部24例如为开设在辐射部21上的孔、槽等结构,能够增加辐射部21与绝缘体1的抓紧力,提高盖板组件100的强度。
参考图8所示,辐射部21沿两个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延伸的距离L3的取值范围为25mm-35mm,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距离L4的取值范围为4mm-5mm。
进一步的,L3的取值为27mm,L4的取值为4.6mm。
结合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体1具有内装配面11,内装配面11用于使绝缘体1与终端设备连接。馈电部22和接地部23延伸至内装配面11;绝缘体1与终端设备连接状态下,馈电部22和接地部23分别与终端设备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绝缘体1的内装配面11能够与终端设备装配连接,与此同时,馈电部22和接地部23实现与终端设备的电性连接,盖板组件100的装配与天线结构2的馈电/接地连接同步完成,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部21与内装配面11的间距L1的取值范围为1.0mm-1.5mm,其中辐射部21与内装配面11的间距L1可参考图1、6、7。
进一步的,辐射部21与内装配面11的间距L1的取值为1.21mm。
本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利用绝缘体1的内装配面11与终端设备内的其它功能模块(例如摄像头模组2001)装配连接,这些功能模块中难免会出现金属损耗层,如果距离较近,会压缩辐射部21的净空区域,对辐射部21的辐射造成干扰。本实施例将辐射部21与内装配面11保持上述距离,能够有效上述问题的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体1和天线结构2通过嵌件注塑工艺加工成型。嵌件注塑工艺,又称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指在模具内装入预先准备的异材质嵌件(例如天线结构2)后注入熔融的材料(例如熔融态的绝缘体1),熔融的材料与嵌件接合固化,制成一体化产品的成型工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体1为塑料材质,辐射部21为金属材质。
示例性地,塑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酰胺(又称尼龙,Nylon)、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玻璃纤维(Fiber Glass,FG)、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乙醚(Polyether)、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等等。上述任意一种材料或任意几种材料的组合均可以用于形成本实施例。
另一示例性地,辐射部21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铝合金、镁合金等等。
结合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体1具有外装配面12,外装配面12与内装配面11相对布置;盖板组件100包括金属体3,金属体3与外装配面12连接,金属体3与辐射部21耦合连接。
本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还包括位于绝缘体1的外装配面12的金属体3,金属体3能够作为盖板组件100的结构加固,或为终端设备提供金属色泽的外观装饰效果,辐射部21与金属体3耦合连接,从而辐射部21在向外辐射能量时,金属体3能够产生响应的耦合电流,耦合电流的方向与辐射部21的电流方向相同,从而能够增强辐射部21的辐射效率,并能进一步的增加辐射部21的辐射带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部21与金属体3的间距L2的取值范围为1.0mm-1.5mm。其中,辐射部21与外装配面12的间距L1可参考图6、7。
进一步的,辐射部21与金属体3的间距L2的取值为1.19mm。
辐射部21与金属体3的间距,对两者的耦合连接具有重要影响,当辐射部21和金属体3的间距L2满足上述取值时,耦合效果最好。
结合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体1设有至少一个避让部13,辐射部21埋设于至少一个避让部13以外的绝缘体1内。盖板组件100的主要功能决定了辐射部21在绝缘体1内的位置,需要避让终端设备的其它功能模块,从而能够防止天线结构2与其它功能模块的相互干扰。
结合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装饰体4,至少一个装饰体4与外装配面12,或金属体3远离绝缘体1的表面连接。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板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透明件,该透明件与至少一个避让部13位置对应,从而能够为终端设备内的其它功能模组提供透光通道。
请参考图5所示,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2的性能曲线图。图中可以看出,天线回波损耗峰值为-23dB,总效率峰值为-7.5dB,性能和边框天线较为一致,并且带宽较宽。无论对于B32(1.45GHz 1.49GHz)还是N75(1432MHz-1517MHz),边带效率都能保持在-7.5dB至-8dB之间。
另一方面,请参考图6、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天线结构2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6、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100,以及设备本体200。
设备本体200包括摄像头模组2001、射频模块2002和地板2003,盖板组件100盖设于摄像头模组2001上;馈电部22与射频模块2002电性连接,接地部23与地板2003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100,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技术效果。
结合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100具有内装配面11和至少一个避让部13;摄像头模组2001的至少部分表面与内装配面11连接,摄像头模组2001的至少部分与至少一个避让部13位置对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射频模块2002和地板2003分别集成于线路板上,该线路板包括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 board,FPC)、软硬结合板等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等。电子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手(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5G网络中的电子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电子设备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包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显示模组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的“若干个”、“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至少两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100)包括绝缘体(1)和天线结构(2);
所述天线结构(2)包括辐射部(21)、馈电部(22)和接地部(23);
所述辐射部(21)埋设于所述绝缘体(1)内,所述馈电部(22)和所述接地部(23)一端与所述辐射部(21)电性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绝缘体(1)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部(21)在所述绝缘体(1)内沿至少一个方向延伸,所述馈电部(22)和所述接地部(23)沿所述至少一个方向间隔地连接于所述辐射部(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部(21)为平板形,所述馈电部(22)和/或所述接地部(23)为所述辐射部(21)的边缘折弯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1)具有内装配面(11),所述内装配面(11)用于使所述绝缘体(1)与终端设备连接;
所述馈电部(22)和所述接地部(23)延伸至所述内装配面(11);在所述绝缘体(1)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状态,所述馈电部(22)和所述接地部(23)分别与所述终端设备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部(21)与所述内装配面(11)的间距L1的取值范围为1.0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部(21)与所述内装配面(11)的间距L1的取值为1.2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1)和所述天线结构(2)通过嵌件注塑工艺加工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1)为塑料材质,所述辐射部(21)为金属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1)具有外装配面(12),所述外装配面(12)与所述内装配面(11)相对布置;
所述盖板组件(100)包括金属体(3),所述金属体(3)与所述外装配面(12)连接,所述金属体(3)与所述辐射部(21)耦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部(21)与所述金属体(3)的间距L2的取值范围为1.0mm-1.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部(21)与所述金属体(3)的间距L2的取值为1.19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1)设有至少一个避让部(13),所述辐射部(21)埋设于所述至少一个避让部(13)以外的所述绝缘体(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装饰体(4),所述至少一个装饰体(4)与所述外装配面(12)或所述金属体(3)远离所述绝缘体(1)的表面连接。
1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100),以及设备本体(200);
所述设备本体(200)包括摄像头模组(2001)、射频模块(2002)和地板(2003),所述盖板组件(100)盖设于所述摄像头模组(2001)上;
所述馈电部(22)与所述射频模块(2002)电性连接,所述接地部(23)与所述地板(2003)电性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100)具有内装配面(11)和至少一个避让部(13);
所述摄像头模组(2001)的至少部分表面与所述内装配面(11)连接,所述摄像头模组(2001)的至少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避让部(13)位置对应。
CN202222116073.XU 2022-08-11 2022-08-11 盖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217768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6073.XU CN217768752U (zh) 2022-08-11 2022-08-11 盖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6073.XU CN217768752U (zh) 2022-08-11 2022-08-11 盖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8752U true CN217768752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79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6073.XU Active CN217768752U (zh) 2022-08-11 2022-08-11 盖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8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331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ar cover, rear co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1675002B1 (ko) 내장형 안테나 장치 및 안테나 성능 향상 방법
US20110050508A1 (en) Dual-band cavity-backed antenna for integrated desktop computer
US20060145934A1 (en) Built-in antenna module including a bluetooth radiator in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CN201667386U (zh) 一种耦合式馈入天线及其手机
KR20130108752A (ko) 통신용 전자 장치를 위한 내장형 안테나 장치
CN210780900U (zh) 终端设备
CN112490628B (zh) 电子设备
US1128979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994134A (zh) 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US10122069B2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N106357854B (zh) 移动终端的导电盖体、移动终端的壳体及移动终端
CN217768752U (zh) 盖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EP2725767B1 (en)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metal perimeter including a planar user input component
CN210692756U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池盖
CN210607598U (zh) 一种全金属后壳的智能终端
KR101428792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
CN113497348B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2018502B (zh) 一种通讯设备壳体组件、通讯设备和制造方法
CN219040731U (zh) 终端设备
CN107369900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EP3343694B1 (en) Antenna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212874749U (zh) 电子设备
CN21395913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8525734U (zh)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