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4749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4749U
CN212874749U CN202022025376.1U CN202022025376U CN212874749U CN 212874749 U CN212874749 U CN 212874749U CN 202022025376 U CN202022025376 U CN 202022025376U CN 212874749 U CN212874749 U CN 212874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sheet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 radiator
disposed
main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253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致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253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4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4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4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主板、壳体、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主板上设置有多个接地点和多个馈电点,多个馈电点连接多种类型的信号源,壳体包括中框和基板,中框围绕基板设置,基板包括内表面,中框包括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和第三内侧面。第一天线辐射体设置在内表面、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和第三内侧面上,第二天线辐射体设置在内表面和第三内侧面上。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通过与主板连接,实现对多种频段的射频信号的传输。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的迭代升级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电子设备内部需要设计对应的天线才能收发多种频段的通信网络,但是在电子设备内部设置有摄像头、马达等器件,导致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较为狭小,导致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较低,不能满足对多种频段信号进行传输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能够实现传输多频段的射频信号。该电子设备包括:
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多个接地点和多个馈电点,所述多个馈电点连接多种类型的信号源;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基板和中框,所述中框围绕所述基板设置,所述基板包括内表面,所述中框包括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和第三内侧面;
第一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设置在所述内表面、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和第三内侧面上,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主板上对应的第一接地点连接,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主板上对应的第一馈电点连接,所述第三弹片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金属接地点连接;
第二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设置在所述内表面和所述第三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包括第四弹片、第五弹片和第六弹片,所述第四弹片和所述主板上对应的第二接地点连接,所述第五弹片和所述主板上对应的第二馈电点连接,所述第六弹片和所述主板上对应的第四接地点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主板上设置多个接地点和馈电点,在基板和中框上设置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基板包括内表面,中框包括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和第三内侧面。其中,第一天线辐射体设置在内表面、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和第三内侧面上,第一天线辐射体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第一弹片与主板上对应的第一接地点连接,第二弹片与所述主板上对应的第一馈电点连接,第三弹片与电子设备的金属接地点连接。其中,第二天线辐射体设置在内表面和第三内侧面上,第二天线辐射体包括第四弹片、第五弹片和第六弹片,第四弹片和主板上对应的第二接地点连接,第五弹片和主板上对应的第二馈电点连接,第六弹片和主板上对应的第四接地点连接。从而实现传输多频段的射频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辐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天线辐射体的工作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天线辐射体的工作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0、壳体20、主板30以及电池40。
其中,显示屏10设置在壳体2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其中,显示屏1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可以理解的,显示屏10可以包括显示面以及与所述显示面相对的非显示面。所述显示面为所述显示屏10朝向用户的表面,也即所述显示屏10在电子设备100上用户可见的表面。所述非显示面为所述显示屏10朝向电子设备100内部的表面。其中,所述显示面用于显示信息,所述非显示面不显示信息。
可以理解的,显示屏10上还可以设置盖板,以对显示屏1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1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其中,所述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从而用户可以透过盖板观察到显示屏10显示的内容。可以理解的,所述盖板可以为蓝宝石材质的玻璃盖板。
壳体20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以便于容纳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等,同时对电子设备内部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密封和保护作用。例如,电子设备100的摄像头、主板、振动马达都功能组件都可以设置在壳体20内部。可以理解的,所述壳体20可以包括中框、基板、前壳和电池盖。
其中,中框用于为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例如,所述中框上可以设置凹槽、凸起等结构,以便于安装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或功能组件。可以理解的,中框的材质可以包括非金属材料,例如陶瓷或塑胶等。
所述电池盖与所述中框连接。例如,所述电池盖可以通过诸如双面胶等粘接剂贴合到中框上以实现与中框的连接。其中,电池盖用于与所述中框、所述显示屏10共同将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密封在电子设备100内部,以对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电池盖可以一体成型。在电池盖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电池盖上形成后置摄像头安装孔等结构。可以理解的,电池盖的材质也可以包括非金属材料,例如陶瓷或塑胶等。
主板30设置在所述壳体20内部。例如,主板30可以安装在壳体20的中框上,以进行固定,并通过电池盖将主板30密封在电子设备内部。具体的,所述主板可以安装在承载板的一侧,以及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承载板的另一侧。其中,主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其中,所述主板30上还可以集成有处理器、摄像头、耳机接口、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马达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10可以电连接至主板30,以通过主板30上的处理器对显示屏10的显示进行控制。
电池40设置在壳体20内部。例如,电池40可以安装在壳体20的中框上,以进行固定,并通过电池盖将电池40密封在电子设备内部。同时,电池40 电连接至所述主板30,以实现电池40为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主板30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40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器件。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中框20包括基板210和中框220,其中基板210包括内表面211,内表面211也就是朝向电子设备100内部的一面。中框220包括第一内侧面 221、第二内侧面222和第三内侧面223,第一内侧面221、第二内侧面212和第三内侧面223都是朝向电子设备100内部的面。其中,中框220和基板210 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例如塑胶、陶瓷等。中框220和基板210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工艺来铸造,从而加强电子设备100整体的机身强度,防止损坏。
在电子设备100内部,可以设置天线辐射体,天线辐射体可以设置在内表面211、第一内侧面221、第二内侧面222、第三内侧面223上。天线辐射体可以是FPC天线、LDS天线等类型的天线。天线辐射体连接在主板30上的信号源,能够实现对多种类型信号的辐射和接收,从而实现在电子设备100 的多频段的通信。
但是由于电子设备100内部空间比较狭小,需要对电子设备100内部的各个器件进行位置设计以及对天线辐射体的位置设计,保证天线辐射体的净空区域,从而天线辐射体的辐射性能。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辐射体。具体请参阅图3,图3 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辐射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天线辐射体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5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60。第一天线辐射体50包括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第二天线辐射体60包括第三部分61和第四部分62。
其中,第二部分52和第一部分51耦合形成第一寄生天线来传输射频信号。第一部分51分布设置在基板的内表面211、第二内侧面212、第三内侧面213上,第二部分52分布设置在内表面211、第一内侧面221上。也就是说,第一天线辐射体50在内表面211、第一内侧面221、第二内侧面222、第三内侧面223上具有覆盖。
第四部分62和第三部分61耦合形成第二寄生天线来传输射频信号。第三部分61分布设置在内表面211和第三内侧面223上,第四部分62设置在内表面211上。也就是说,第二天线辐射体60在内表面211和第三内侧面223上均有覆盖。
请继续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天线辐射体50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天线辐射体50包括第一弹片511、第二弹片512和第三弹片521,其中,第一弹片511、第二弹片512设置在第一部分51上,第三弹片521设置在第二部分上。第一弹片511、第二弹片512和第三弹片521均分布在基板210 的内表面211上。第一天线辐射体50可以是FPC天线。
其中,第一弹片511和第三弹片521为接地弹片,第一弹片511和第三弹片521在电子设备100内有对应的接地点。第二弹片512为馈电弹片,第二弹片512通过与馈电点连接实现对外界辐射射频信号。
请继续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天线辐射体60的结构示意图。
第二天线辐射体60包括第四弹片611、第五弹片612、第六弹片621。第四弹片611、第五弹片612设置在第三部分61上,第六弹片621设置在第四部分62上,第四弹片611、第五弹片612、第六弹片621均分布在基板210的内表面211上。第二天线辐射体60可以是FPC天线。
其中,第四弹片611和第六弹片621为接地弹片,第四弹片611和第六弹片621在电子设备100的主板30上有对应的接地点。第五弹片612为馈电弹片,在电子设备100的主板30上有对应的馈电点,第五弹片612通过与馈电点连接实现对外界辐射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天线辐射体60距离其周围环境金属材料间距不小于1mm,为了获得较好的辐射性能,第四弹片611、第五弹片612、第六弹片621周边金属净空区域的直径不小于1.5mm。
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请继续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图6是从电子设备100屏幕朝向电子设备100后盖的正视图。其中电子设备100内部设置有主板30,主板30上集成有处理器、调制解调器、信号生成器等器件,同时在主板30上设置有多个馈电点和多个接地点,每一个馈电点可以连接具有多种频段信号的信号源。
其中,该信号源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TE信号、WiFi信号、5G信号等。
长期演进LTE信号是基于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停通信系统)技术标准进行传输的长期演进LTE信号,其用于接入无线通讯网络,以实现无线通讯。长期演进LTE 信号可以分为低频射频信号(Low band,简称LB)、中频射频信号(Middle band,简称MB)、高频射频信号(High band,简称HB),其中,L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700MHz至960MHz,M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1710MHz至2170MHz,H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2300MHz至2690MHz;Wi-Fi信号为基于Wi-Fi技术进行无线传输的信号,其用于接入无线局域网络,以实现网络通信,Wi-Fi信号包括频率为2.4GHz频段、5GHz频段的Wi-Fi信号;5G信号用于接入无线通讯网络,以实现无线通讯,5G信号至少包括频率范围为N78(3.3GHz~3.6GHz)、N79(4.8GHz~5GHz)、N1(1710MHz~2170Mhz)、N41(2515MHz~2675Mhz) 的5G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板30上设置有第一接地点31、第一馈电点32。第一部分51的第一弹片511连接在第一接地点31上,第二弹片512连接在第一馈电点3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52的第三弹片521可以与电子设备100的其他金属接地点连接。该金属接地点可以不设置在主板30上,可以设置在其他金属器件上,比如将金属接地点设置在前壳的金属材料上。从而节省主板30的面,同时能够增大第二部分52与其他器件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大第二部分52的净空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辐射体50可以接收GPS信号(Global 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其频率范围为1.2GHz~1.6GHz,具体的可以接收GPS信号的L5频段信号,其频率范围为(1176.45±1.023)MHz。第一天线辐射体50还可以传输LTE信号低频、中频和高频信号。
例如,第一馈电点32可以传输LTE信号的824-960Mhz的低频段信号、 1710-2690Mhz的中高频段信号的信号源,通过第二弹片512将电流传输至第一天线辐射体50,第一天线辐射体50将LTE信号的低频信号、中频信号、高频信号辐射出去,同时可以接收LTE信号的低频信号、中频信号、高频信号,实现对LTE信号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馈电点32和第二弹片512之间设置有串联的合路器M1和电容C1,其中,合路器M1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馈电点32上,合路器M1的输出端连接在电容C1的输入端上,电容C1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二弹片 512上。合路器M1可以将GPS信号的L5频段信号、LTE信号的低频信号、中频信号、高频信号的多路信号整合到一起,再通过串联的电容C1进行馈电。从而实现第一天线辐射体50对GPS信号的L5频段信号、LTE信号的低频信号、中频信号、高频信号的传输。
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第一天线辐射体50的工作方式,请参阅图7,图7 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天线辐射体50的工作示意图。
如图7所示,从第二弹片512来传输电流,电流沿着第一部分51传输至A 点,则这一部分电流流过的辐射体,用于传输GPS信号的L5频段信号。
电流从第二弹片512开始传输,电流传输至B点,从第二弹片512到B点这一部分的天线辐射体可以用于传输LTE信号的低频信号。
第一天线辐射体50的第一部分51的第二弹片512到C点的这一部分枝节和第二部分52耦合,形成寄生天线,通过天线寄生的方式,第二弹片512到 C点的这一部分枝节和第二部分52耦合可以传输LTE信号的中频信号。
第一部分51和第二部分52耦合形成寄生天线,第二部分52的第三弹片 521到D点这一部分枝节,可以用于传输LTE信号的高频段信号。
第一天线辐射体50通过上述工作方式,实现对LTE信号的低频段信号、中频段信号、高频段信号以及GPS信号的L5频段信号的传输。
请继续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板30上还设置有第二接地点33、第二馈电点34、第三接地点35。第二天线辐射体60的第四弹片611与第二接地点33连接,第二馈电点34与第二天线辐射体60的第五弹片612连接,第二天线辐射体60的第六弹片621与第三接地点35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天线辐射体60可以传输5G信号的N78(3.3GHz~ 3.6GHz)、N79(4.8GHz~5GHz)、N1(1710MHz~2170Mhz)、N41 (2515MHz~2675Mhz)等多个频率范围的信号。
例如,通过第二馈电点34与第五弹片612连接,从而输送5G信号源,第二天线辐射体60通过多个接地点的设置,能够对多个频段的5G信号进行传输。
同时,在第三内侧面上,第二天线辐射体60和第一天线辐射体50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第二天线辐射体60和第一天线辐射体50不会发生干扰,同时增大第二天线辐射体60和第一天线辐射体50的天线净空区域,从而最大化释放第二天线辐射体60和第一天线辐射体50的辐射性能。
为了更加准确的了解第二天线辐射体60的工作方式,请参阅图8,图8 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天线辐射体60的工作示意图。
当第五弹片612接收到信号源时,电流会向E点、F点传输,E点到F点这一部分枝节,可以用于传输5G信号的N1频段的信号。同时,第五弹片612 到E点这一部分枝节,可以用于传输5G信号的N41频段的信号。而第四弹片 611到F点这一部分枝节,用于传输5G信号的N78频段的信号。
第二天线辐射体60的第三部分61和第四部分62耦合形成寄生天线,第四部分62可以传输5G信号的N79频段的信号。
从而使得第二天线辐射体60实现对5G信号N1、N41、N78、N79频段的信号的传输。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中是从背离第二内侧面222的方向朝向第二内侧面22的视角,也就是从电子设备100的底部朝向顶部的方向。
电子设备100在底部上设置有孔洞23和孔洞24,孔洞23可以为耳机孔,或者存放手写笔的插孔,孔洞24可以为充电孔或者链接其他电子设备的连接孔。相应的,为了实现孔洞23和孔洞24,还需要对电子设备100的天线辐射体进行设计。
由于第一天线辐射体50部分设置在第二内侧面222上,可以第一天线辐射体50的第一部分51一部分设置在第二内侧面,而在孔洞23和孔洞24所在的地方,可以通过对第一部分51部分枝节进行挖空,或者将部分直接弯折至内表面211上,即实现了孔洞23和孔洞24的设计,同时,通过对第一部分 51的挖空、弯折,能够使得第一天线辐射体50的第一部分51拥有足够的天线净空区域,以提升第一天线辐射体50的辐射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天线辐射体5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60在电子设备100内部的合理设计,使得第一天线辐射体5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60 拥有足够的净空区域,从而实现对多种频段射频信号的良好辐射性能,最终提升了电子设备的通信质量。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多个接地点和多个馈电点,所述多个馈电点连接多种类型的信号源;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基板和中框,所述中框围绕所述基板设置,所述基板包括内表面,所述中框包括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和第三内侧面;
第一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设置在所述内表面、第一内侧面、第二内侧面和第三内侧面上,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主板上对应的第一接地点连接,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主板上对应的第一馈电点连接,所述第三弹片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金属接地点连接;
第二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设置在所述内表面和所述第三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包括第四弹片、第五弹片和第六弹片,所述第四弹片和所述主板上对应的第二接地点连接,所述第五弹片和所述主板上对应的第二馈电点连接,所述第六弹片和所述主板上对应的第四接地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包括:
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内表面、第二内侧面和第三内侧面上;
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内表面、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上,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耦合形成第一寄生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三弹片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弹片之间设置有串联的合路器和电容,所述合路器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馈电点上,所述合路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电容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弹片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所述前壳包括金属材料,所述金属接地点设置在所述前壳的金属材料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包括:
第三部分,设置在所述内表面和第三内侧面上;
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耦合形成第二寄生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弹片和所述第五弹片设置在所述第三部分上,所述第六弹片设置在所述第四部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与周围金属材料的距离大于1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和所述基板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用于传输LTE信号的低频信号、中频信号、高频信号以及GPS信号的L5频段信号;
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传输5G信号的N1、N41、N78、N79频段的信号。
CN202022025376.1U 2020-09-15 2020-09-15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2874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25376.1U CN212874749U (zh) 2020-09-15 2020-09-15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25376.1U CN212874749U (zh) 2020-09-15 2020-09-15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4749U true CN212874749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97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25376.1U Active CN212874749U (zh) 2020-09-15 2020-09-15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4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05993U (zh) 天线辐射体及电子设备
CN108470977B (zh) 天线组件、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10622A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10622A (zh) 天线辐射体、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2874749U (zh) 电子设备
US11990968B2 (en) Radio frequenc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4378862U (zh) 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12874748U (zh) 电子设备
CN212062668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067147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436848A (zh) 调谐电路、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2448133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16389703U (zh) 一种低辐射天线组件、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35967B (zh) 电子设备
CN112542692B (zh) 电子设备
CN112886245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212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204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18448435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2571326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787077B (zh) 天线辐射体及电子设备
CN112635968B (zh) 电子设备
CN112467402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886203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2886243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