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5398U - 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5398U
CN217765398U CN202123358700.2U CN202123358700U CN217765398U CN 217765398 U CN217765398 U CN 217765398U CN 202123358700 U CN202123358700 U CN 202123358700U CN 217765398 U CN217765398 U CN 217765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box
battery case
helium
cavity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587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凯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ongke Rui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licheng Wux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licheng Wux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licheng Wux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587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5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5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5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包括电池壳放置单元,所述电池壳放置单元包括测试箱、密封盖、安装板,所述测试箱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氦气进口单元,所述氦气进口单元包括通气管道和密封头,所述通气管道固定连接在所述测试箱的内壁,所述通气管道远离所述测试箱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头;电池壳小口对接单元,所述电池壳小口对接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测试箱内壁的滑轨,所述滑轨内限位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测试箱上设置有用于使得所述滑块上下移动的运转机构。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可以上下移动的滑块配合L型槽和斜槽使得安装板做L型运动轨迹,使得即便于电池壳的安装,也便于电池壳小口的密封对接。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
背景技术
对消费类电子行业来说,锂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很高(应用于手机,手表,蓝牙耳机等智能装备),如果电池存在泄漏,锂离子溶液接触到空气,则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因此,电池制造商需要对锂电池做密封性检测。针对具体生产工艺而言,电池制造商需要对电池外壳原材料、电池外壳以及电池成品分别做密封性检测,以保证质量。
电池外壳可以理解为一个封闭的小腔体,腔体上面有一个小孔(注液孔)。密封性检测的目的是检测除注液孔以外,电池外壳是否有泄漏,该测试采用氦检技术。常规的检测步骤如下:
1.把电池放入密闭的检测腔体内
2.用真空泵把检测腔体抽真空(因为电池注液孔的存在,电池内部被同步抽真空)
3.把注液孔堵住,通过注液孔往电池内部注入氦气(此时电池内部是氦气,外部是真空状态,如果电池有泄漏,氦气会进入真空检测腔体)
4.氦检仪开始检测腔体内氦气的浓度,以此判断密封性是否达标
5.注液孔松开,电池内氦气释放到测试腔体,真空泵将测试腔体和电池内部再次抽真空
6.腔体内注入氮气(破除真空状态),打开腔体将电池取出。
在使用该方法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第3步骤进行将注液孔堵住,此步骤如果设计的不是非常合理,会极大的浪费成本或实用效果降低,且在第1步放入电池时,在箱内直接放入比较麻烦。为此,我们设置一种机构可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包括:
电池壳放置单元,所述电池壳放置单元包括测试箱、密封盖、安装板,所述测试箱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测试箱内,所述测试箱内设置有氦检仪;
氦气进口单元,所述氦气进口单元包括通气管道和密封头,所述通气管道固定连接在所述测试箱的内壁,所述通气管道远离所述测试箱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头;
电池壳小口对接单元,所述电池壳小口对接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测试箱内壁的滑轨,所述滑轨内限位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轨内开设有L型槽,所述滑块开设有斜槽,所述L型槽和斜槽共同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电池壳的安装板,所述测试箱上设置有用于使得所述滑块上下移动的运转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道内开设有用于与电池壳小口相通的第一腔体,所述通气管道的外壁开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有用于进氦气或者用于抽真空的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运转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测试箱上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柱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远离所诉连接杆的一侧与所述滑块的底部铰接,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L型槽的横端置于竖端的下方,所述斜槽与水平面呈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匚型板,所述匚型板将电池壳卡住。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设置的可以上下移动的滑块配合L型槽和斜槽使得安装板做L型运动轨迹,使得即便于电池壳的安装,也便于电池壳小口的密封对接。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整体偏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测试箱;2、转动柱;3、连接杆;4、铰接杆;5、滑轨;6、L型槽;7、滑块;8、斜槽;9、滑动柱;10、安装板;11、匚型板;12、电机;13、密封盖;14、通气管道;15、第一腔体;16、密封头;17、第二腔体;18、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3示出。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包括电池壳放置单元,电池壳放置单元包括测试箱1、密封盖13、安装板10,测试箱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13,安装板10设置在测试箱1内,测试箱1内设置有氦检仪;
氦气进口单元,氦气进口单元包括通气管道14和密封头16,通气管道14固定连接在测试箱1的内壁,通气管道14远离测试箱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头16;
电池壳小口对接单元,电池壳小口对接单元包括固定在测试箱1内壁的滑轨5,滑轨5内限位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轨5内开设有L型槽6,滑块7开设有斜槽8,L型槽6和斜槽8共同滑动连接有滑动柱9,滑动柱9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电池壳的安装板10,测试箱1上设置有用于使得滑块7上下移动的运转机构。对接电池壳小口是相对比较复杂的,为此我们设计一种机构来简化对接的难度。首先打开密封盖13,启动运转机构,运转机构带动滑块7上下移动,通过滑轨5的限位使得滑块7是竖直上下的,再通过L型槽6和斜槽8的配合,使得滑动柱9做L型的运动,滑动柱9带动安装板10做L型运动轨迹,在安装板10在最高处时,即此时在测试箱1外,进行稳定的安置电池壳,并将电池壳的下口对好位置,此时安装板10竖直向下移动,进入测试箱1内,此时可以通过贯穿的通气管道14进行抽真空,然后在抽真空结束后,安装板10做横向运动,使得安装上的电池壳的小口与通气管道14的密封头相互挤压,进行四周密封,然后此时通气管道14余电池壳的小口相连通,此时进行充入氦气,然后氦检仪进行检测是否漏气。
具体的,通气管道14内开设有用于与电池壳小口相通的第一腔体15,通气管道14的外壁开设有第二腔体17,第二腔体17与第一腔体15相连通,第二腔体17相连通有用于进氦气或者用于抽真空的气管18。气管18可与外界的真空泵和氦气泵连通,中间通过阀门控制是进氦气还是抽真空。通过两个第一腔体15和第二腔体17使得可以对电池壳进行抽真空或者充入氦气。
具体的,运转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测试箱1上的转动柱2,转动柱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远离转动柱2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4,铰接杆4远离所诉连接杆3的一侧与滑块7的底部铰接,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柱2连接。电机12带动转动柱2转动,转动的转动柱2通过连接杆3和铰接杆4,再配合滑轨5使得滑块7上下移动。
具体的,L型槽6的横端置于竖端的下方,斜槽8与水平面呈锐角。提供一个具体的实施手段。
具体的,安装板10的顶部设置有匚型板11,匚型板11将电池壳卡住。匚型板11的设置使得更便于与通气管道14的密封连接。
具体的,密封盖13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使得整体测试装置更稳定。
本实施例中,对接电池壳小口是相对比较复杂的,为此我们设计一种机构来简化对接的难度。首先打开密封盖13,电机12带动转动柱2转动,转动的转动柱2通过连接杆3和铰接杆4,再配合滑轨5使得滑块7上下移动,通过滑轨5的限位使得滑块7是竖直上下的,再通过L型槽6和斜槽8的配合,使得滑动柱9做L型的运动,滑动柱9带动安装板10做L型运动轨迹,在安装板10在最高处时,即此时在测试箱1外,进行稳定的安置电池壳,并将电池壳的下口对好位置,此时安装板10竖直向下移动,进入测试箱1内,此时可以通过贯穿的通气管道14进行抽真空,然后在抽真空结束后,安装板10做横向运动,使得安装上的电池壳的小口与通气管道14的密封头相互挤压,进行四周密封,然后此时通气管道14与电池壳的小口相连通,此时进行充入氦气,然后氦检仪进行检测是否漏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壳放置单元,所述电池壳放置单元包括测试箱(1)、密封盖(13)、安装板(10),所述测试箱(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13),所述安装板(10)设置在测试箱(1)内,所述测试箱(1)内设置有氦检仪;
氦气进口单元,所述氦气进口单元包括通气管道(14)和密封头(16),所述通气管道(14)固定连接在所述测试箱(1)的内壁,所述通气管道(14)远离所述测试箱(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头(16);
电池壳小口对接单元,所述电池壳小口对接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测试箱(1)内壁的滑轨(5),所述滑轨(5)内限位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轨(5)内开设有L型槽(6),所述滑块(7)开设有斜槽(8),所述L型槽(6)和斜槽(8)共同滑动连接有滑动柱(9),所述滑动柱(9)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电池壳的安装板(10),所述测试箱(1)上设置有用于使得所述滑块(7)上下移动的运转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14)内开设有用于与电池壳小口相通的第一腔体(15),所述通气管道(14)的外壁开设有第二腔体(17),所述第二腔体(17)与第一腔体(15)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7)相连通有用于进氦气或者用于抽真空的气管(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转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测试箱(1)上的转动柱(2),所述转动柱(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远离所述转动柱(2)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4),所述铰接杆(4)远离所诉连接杆(3)的一侧与所述滑块(7)的底部铰接,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柱(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槽(6)的横端置于竖端的下方,所述斜槽(8)与水平面呈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的顶部设置有匚型板(11),所述匚型板(11)将电池壳卡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3)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CN202123358700.2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 Active CN217765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8700.2U CN217765398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8700.2U CN217765398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5398U true CN217765398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70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58700.2U Active CN217765398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5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95436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组件的氦质谱检漏设备
CN20261448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压检漏装置
JP2009527080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密封性検知装置
CN101552358A (zh) 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的封装壳
CN109459196A (zh) 电池包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
CN1851432A (zh) 充气隔室的抽空氦检及充注绝缘介质工艺方法
CN108871695B (zh) 一种锂电池注液前的测漏装置
CN101881689A (zh) 一种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密封性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217765398U (zh) 一种用于真空氦检仪的密封对接机构
CN115096516A (zh) 一种方壳电池双真空四腔气密性检测法及检测机
CN217738575U (zh) 一种用于检测产品气密性的真空氦检设备
CN205373988U (zh) 一种镁铝合金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6525351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密封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6292012U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7964187U (zh) 一种电动公交车电池外壳密封性检测设备
CN216309358U (zh) 一种铅蓄电池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07675382U (zh) 电池顶盖氦检测漏设备
CN213422548U (zh) 一种便于防撞保护的汽车零部件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4224792U (zh) 一种电池模拟高空低压试验箱
CN211877319U (zh) 一种新能源ev继电器测试治具
CN217738563U (zh) 一种高效锂电池真空氦检漏装置
CN217466131U (zh) 一种单体电芯气密性检查的智能装置
CN205157120U (zh) 一种漏气检测装置
CN105319036A (zh) 一种灌装瓶自动漏气检测设备
CN216483728U (zh) 一种路灯气密性测试箱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3

Address after: Factory Building No. 8, No. 98 Lu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Zhongke Ruil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2, building B, No. 8, Xintai Road,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before: Sailicheng (Wux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