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4592U -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4592U
CN217764592U CN202221794131.8U CN202221794131U CN217764592U CN 217764592 U CN217764592 U CN 217764592U CN 202221794131 U CN202221794131 U CN 202221794131U CN 217764592 U CN217764592 U CN 217764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shell
plate
plate hea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941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大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7941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4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4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4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包括底座、支撑座、固定板、板式换热器主体、移动板、螺纹柱、螺母、过滤机构以及连通机构;其中所述底座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底座左端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侧贴合有板式换热器主体,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右侧贴合有移动板,所述固定板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右端螺纹套接有螺母,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顶端左侧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底端左侧固定连通有废水管,所述连通管通过连通机构与过滤机构固定连通;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壳、过滤网、收集壳、限位环以及下料壳。该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板式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现有板式换热器结构较为简单,且过滤装置固定,当过滤装置内杂质积攒一定程度时会造成过滤装置堵塞,影响换热器的正常使用,降低板式换热器整体的实用性,影响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板式换热器结构较为简单,且过滤装置固定,当过滤装置内杂质积攒一定程度时会造成过滤装置堵塞,影响换热器的正常使用,降低板式换热器整体的实用性,影响使用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包括底座、支撑座、固定板、板式换热器主体、移动板、螺纹柱、螺母、过滤机构以及连通机构;其中所述底座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底座左端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侧贴合有板式换热器主体,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右侧贴合有移动板,所述固定板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右端螺纹套接有螺母,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顶端左侧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底端左侧固定连通有废水管,所述连通管通过连通机构与过滤机构固定连通;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壳、过滤网、收集壳、限位环以及下料壳,所述过滤壳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过滤壳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底侧设置有螺纹连接在过滤壳底侧的收集壳,所述收集壳底端侧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所述收集壳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料壳。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座位于底座底侧表面四个拐角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在底座顶侧表面,且移动板与板式换热器主体侧表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侧表面开设有的若干个螺纹柱,相邻所述螺纹柱之间等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与过滤壳底侧内壁固定连接的角度为三十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固定套接在收集壳顶端侧表面,且限位环顶侧表面与过滤壳底侧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壳顶端螺纹贯穿过滤壳底侧表面,且收集壳顶端与过滤壳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机构包括固定管、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以及固定螺栓,所述固定管固定连通在过滤壳右侧表面,所述固定管右侧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表面螺纹贯穿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二连接盘右侧贴合有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固定套接在连通管左端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栓末端贯穿第二连接盘与第一连接盘表面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管右端与连通管左端连通。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过滤机构以及连通机构,解决了现有板式换热器结构较为简单,且过滤装置固定,当过滤装置内杂质积攒一定程度时会造成过滤装置堵塞,影响换热器的正常使用,降低板式换热器整体的实用性,影响使用的问题,将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贴合,旋转固定螺栓,固定螺栓末端贯穿第二连接盘以及第一连接盘螺纹连接,便于将第一连接盘以及第二连接盘固定连接,便于固定管以及连通管的连通,便于进水操作,通过将移动板夹持在板式换热器主体表面,旋转螺母,通过螺母将移动板夹紧,通过固定板与移动板的配合下,便于将板式换热器主体进行固定,方便板式换热器主体的使用,通过进水管将水注入过滤壳中,通过过滤壳内的过滤网进行杂质过滤,过滤的杂质通过下料壳注入收集壳中,同时过滤杂质后的水通过固定管注入连通管中,通过连通管将水注入板式换热器主体中,方便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收集壳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座;3、移动板;4、固定板;5、螺纹柱;6、螺母;7、板式换热器主体;8、连通管;9、第一连接盘;10、第二连接盘;11、固定螺栓;12、下料壳;13、固定管;14、过滤壳;15、过滤网;16、进水管;17、限位环;18、收集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包括底座1、支撑座2、固定板4、板式换热器主体7、移动板3、螺纹柱5、螺母6、过滤机构以及连通机构;其中所述底座1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底座1左端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右侧贴合有板式换热器主体7,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7右侧贴合有移动板3,所述固定板4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柱5,所述螺纹柱5右端螺纹套接有螺母6,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7顶端左侧固定连通有连通管8,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7底端左侧固定连通有废水管,所述连通管8通过连通机构与过滤机构固定连通,通过将移动板3夹持在板式换热器主体7表面,旋转螺母6,通过螺母6将移动板3夹紧,通过固定板4与移动板3的配合下,便于将板式换热器主体7进行固定,方便板式换热器主体7的使用;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壳14、过滤网15、收集壳18、限位环17以及下料壳12,所述过滤壳14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6,所述过滤壳14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5,所述过滤网15底侧设置有螺纹连接在过滤壳14底侧的收集壳18,所述收集壳18底端侧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17,所述收集壳18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料壳12,通过进水管16将水注入过滤壳14中,通过过滤壳14内的过滤网15进行杂质过滤,过滤的杂质通过下料壳12注入收集壳18中,同时过滤杂质后的水通过固定管13注入连通管8中,通过连通管8将水注入板式换热器主体7中,方便操作使用。
所述支撑座2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座2位于底座1底侧表面四个拐角位置处,便于底座1的支撑;所述移动板3滑动连接在底座1顶侧表面,且移动板3与板式换热器主体7侧表面紧密贴合,便于使用;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7侧表面开设有的若干个螺纹柱5,相邻所述螺纹柱5之间等距分布;所述过滤网15与过滤壳14底侧内壁固定连接的角度为三十度;所述限位环17固定套接在收集壳18顶端侧表面,且限位环17顶侧表面与过滤壳14底侧表面贴合;所述收集壳18顶端螺纹贯穿过滤壳14底侧表面,且收集壳18顶端与过滤壳14内腔连通;所述连通机构包括固定管13、第一连接盘9、第二连接盘10以及固定螺栓11,所述固定管13固定连通在过滤壳14右侧表面,所述固定管13右侧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连接盘10,所述第二连接盘10表面螺纹贯穿有固定螺栓11,所述第二连接盘10右侧贴合有第一连接盘9,所述第一连接盘9固定套接在连通管8左端表面,将第一连接盘9与第二连接盘10贴合,旋转固定螺栓11,固定螺栓11末端贯穿第二连接盘10以及第一连接盘9螺纹连接,便于将第一连接盘9以及第二连接盘10固定连接,便于固定管13以及连通管8的连通,便于进水操作;所述固定螺栓11末端贯穿第二连接盘10与第一连接盘9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管13右端与连通管8左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将第一连接盘9与第二连接盘10贴合,旋转固定螺栓11,固定螺栓11末端贯穿第二连接盘10以及第一连接盘9螺纹连接,便于将第一连接盘9以及第二连接盘10固定连接,便于固定管13以及连通管8的连通,便于进水操作,通过将移动板3夹持在板式换热器主体7表面,旋转螺母6,通过螺母6将移动板3夹紧,通过固定板4与移动板3的配合下,便于将板式换热器主体7进行固定,方便板式换热器主体7的使用,通过进水管16将水注入过滤壳14中,通过过滤壳14内的过滤网15进行杂质过滤,过滤的杂质通过下料壳12注入收集壳18中,同时过滤杂质后的水通过固定管13注入连通管8中,通过连通管8将水注入板式换热器主体7中,方便操作使用,满足工作者的使用需求。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1.该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将第一连接盘9与第二连接盘10贴合,旋转固定螺栓11,固定螺栓11末端贯穿第二连接盘10以及第一连接盘9螺纹连接,便于将第一连接盘9以及第二连接盘10固定连接,便于固定管13以及连通管8的连通,便于进水操作。
2.通过将移动板3夹持在板式换热器主体7表面,旋转螺母6,通过螺母6将移动板3夹紧,通过固定板4与移动板3的配合下,便于将板式换热器主体7进行固定,方便板式换热器主体7的使用。
3.通过进水管16将水注入过滤壳14中,通过过滤壳14内的过滤网15进行杂质过滤,过滤的杂质通过下料壳12注入收集壳18中,同时过滤杂质后的水通过固定管13注入连通管8中,通过连通管8将水注入板式换热器主体7中,方便操作使用。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申请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座(2)、固定板(4)、板式换热器主体(7)、移动板(3)、螺纹柱(5)、螺母(6)、过滤机构以及连通机构;其中所述底座(1)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底座(1)左端顶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右侧贴合有板式换热器主体(7),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7)右侧贴合有移动板(3),所述固定板(4)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柱(5),所述螺纹柱(5)右端螺纹套接有螺母(6),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7)顶端左侧固定连通有连通管(8),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7)底端左侧固定连通有废水管,所述连通管(8)通过连通机构与过滤机构固定连通;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壳(14)、过滤网(15)、收集壳(18)、限位环(17)以及下料壳(12),所述过滤壳(14)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6),所述过滤壳(14)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5),所述过滤网(15)底侧设置有螺纹连接在过滤壳(14)底侧的收集壳(18),所述收集壳(18)底端侧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17),所述收集壳(18)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料壳(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数目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座(2)位于底座(1)底侧表面四个拐角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滑动连接在底座(1)顶侧表面,且移动板(3)与板式换热器主体(7)侧表面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7)侧表面开设有的若干个螺纹柱(5),相邻所述螺纹柱(5)之间等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5)与过滤壳(14)底侧内壁固定连接的角度为三十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17)固定套接在收集壳(18)顶端侧表面,且限位环(17)顶侧表面与过滤壳(14)底侧表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壳(18)顶端螺纹贯穿过滤壳(14)底侧表面,且收集壳(18)顶端与过滤壳(14)内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机构包括固定管(13)、第一连接盘(9)、第二连接盘(10)以及固定螺栓(11),所述固定管(13)固定连通在过滤壳(14)右侧表面,所述固定管(13)右侧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连接盘(10),所述第二连接盘(10)表面螺纹贯穿有固定螺栓(11),所述第二连接盘(10)右侧贴合有第一连接盘(9),所述第一连接盘(9)固定套接在连通管(8)左端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11)末端贯穿第二连接盘(10)与第一连接盘(9)表面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3)右端与连通管(8)左端连通。
CN202221794131.8U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 Active CN217764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4131.8U CN217764592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4131.8U CN217764592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4592U true CN217764592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72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94131.8U Active CN217764592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4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64592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
CN215732029U (zh) 一种含假电池模块的电池模组及包括其的软包电池
CN213543306U (zh) 一种带多隔流板面积可调的板式换热器
CN210833171U (zh) 一种带有伸缩结构的板式换热器
CN211552550U (zh) 一种具有防结垢功能的板式换热器
CN217131938U (zh) 一种便于安装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
CN216085019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450692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六相电机驱动控制器
CN211138218U (zh) 一种草药压榨装置
CN217015534U (zh) 一种废弃定影液过滤装置
CN212205757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16038963U (zh) 一种渐紧式净化深层滤芯结构
CN215505715U (zh) 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设备
CN220056386U (zh) 一种反渗透净水设备
CN218648017U (zh) 水冷方形铝壳锂电池模组和新能源车辆
CN215002172U (zh) 一种双向进风风道结构
CN211879459U (zh) 一种电池的电芯固定模组
CN220489816U (zh) 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
CN214537564U (zh) 一种矩形箱体板式换热器端板
CN214913408U (zh) 一种热交换式分离塔器
CN218895696U (zh) 一种高效板式换热机组
CN213543308U (zh) 一种卧式结构的全焊接板式换热器
CN213569750U (zh) 分体式模块化厨下净水机
CN217921570U (zh) 一种反渗透膜组装装置
CN216287607U (zh) 一种核废水精处理混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