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9816U - 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9816U
CN220489816U CN202321988817.5U CN202321988817U CN220489816U CN 220489816 U CN220489816 U CN 220489816U CN 202321988817 U CN202321988817 U CN 202321988817U CN 220489816 U CN220489816 U CN 220489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heat exchanger
support rod
frame
lim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88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航
伊朋
孙广顺
耿方
刘乃华
张宇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88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9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9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9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机组的安装装置,提出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包括:所述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及第四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相互对称的安装于换热机组总安装架的底部;所述第三支撑架与所述第四支撑架相互对称的安装于换热机组总安装架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第三支撑架,在拆卸板式换热器时,只需要拆下螺母,再将第一护板、第二护板拆下即可,非常实用方便,如果需要对板式换热器进行清洗,只需要拆下螺母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机组的安装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板式换热器一般需要每两年清洗一次,清洗时需要将板式换热器拆开进行清洗,使其中一侧的护板向外移动,以将翅片拆下进行清洗,拆卸时需要将各个螺杆拆开,而螺杆较多比较繁琐;
且支撑立柱与两侧的护板是连接在一起的,如果需要更换不仅需要将所有的螺杆拆下,还需要将支撑立柱拆下,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第三支撑架,在拆卸板式换热器时,只需要拆下螺母,再将第一护板、第二护板拆下即可,非常实用方便,如果需要对板式换热器进行清洗,只需要拆下螺母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护板及所述第二护板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上;
所述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及第四支撑架;
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相互对称的安装于换热机组总安装架的底部;
所述第三支撑架与所述第四支撑架相互对称的安装于换热机组总安装架的顶部;
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护板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下滑槽与第二下滑槽,所述第二护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三下滑槽与第四下滑槽;
所述第一下滑槽及所述第三下滑槽与所述第一支撑架配合,所述第二下滑槽及所述第四下滑槽与所述第二支撑架配合;
所述第一护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上滑槽与第二上滑槽,所述第二护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三上滑槽与第四上滑槽;
所述第一上滑槽及所述第三上滑槽与所述第三支撑架配合,所述第二上滑槽及所述第四上滑槽与所述第四支撑架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及第四支撑架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下支撑杆、第二下支撑杆及第一下横杆,所述第一下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下支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总安装架上,所述第一下横杆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下支撑杆及第二下支撑杆上;
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三下支撑杆、第四下支撑杆及第二下横杆,所述第三下支撑杆与所述第四下支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总安装架上,所述第二下横杆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三下支撑杆及第四下支撑杆上;
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第一上支撑杆、第二上支撑杆及第一上横杆,所述第一上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上支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总安装架上,所述第一上横杆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上支撑杆及第二上支撑杆上;
所述第四支撑架包括第三上支撑杆、第四上支撑杆及第二上横杆,所述第三上支撑杆与所述第四上支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总安装架上,所述第二上横杆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三上支撑杆及第四上支撑杆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一下限位台及第二下限位台,所述第二下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三下限位台及第四下限位台,所述第一上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一上限位台及第二上限位台,所述第二上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三上限位台及第四上限位台;
所述第一下滑槽、第二下滑槽、第三下滑槽、第四下滑槽、第一上滑槽、第二上滑槽、第三上滑槽及第四上滑槽均为阶梯滑槽;
所述第一下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一下限位台上,所述第一下限位台对所述第一下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下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三下限位台上,所述第三下限位台对所述第二下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三下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二下限位台上,所述第二下限位台对所述第三下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四下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四下限位台上,所述第四下限位台对所述第四下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上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一上限位台上,所述第一上限位台对所述第一上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上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三上限位台上,所述第三上限位台对所述第二上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三上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二上限位台上,所述第二上限位台对所述第三上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四上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四上限位台上,所述第四上限位台对所述第四上滑的内侧槽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一下连接螺纹及第二下连接螺纹,所述第二下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三下连接螺纹及第四下连接螺纹,所述第一上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一上连接螺纹及第二上连接螺纹,所述第二上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三上连接螺纹及第四上连接螺纹;
所述第一下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一下螺母,所述第一下螺母对所述第一下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下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二下螺母,所述第二下螺母对所述第二下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三下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三下螺母,所述第三下螺母对所述第三下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四下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四下螺母,所述第四下螺母对所述第四下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上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一上螺母,所述第一上螺母对所述第一上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上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二上螺母,所述第二上螺母对所述第二上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三上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三上螺母,所述第三上螺母对所述第三上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四上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四上螺母,所述第四上螺母对所述第四上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滑槽、第二上滑槽、第三上滑槽及第四上滑槽均为开口向上的滑槽;
所述第一下滑槽、第二下滑槽、第三下滑槽及第四下滑槽均为开口向下的滑槽。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上还同时设置有多个紧固螺杆。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第三支撑架,在拆卸板式换热器时,只需要拆下螺母,再将第一护板、第二护板拆下即可,非常实用方便,如果需要对板式换热器进行清洗,只需要拆下螺母即可,有效简化了结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的安装有板式换热器时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的结构后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的去掉换热片时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的结构后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的换热器的第一护板的主视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第一护板的结构左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的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的换热器的第二护板的结构右视图;
图8为图1所示的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的去掉螺母时的结构主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的结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9,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护板A与第二护板B,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护板及所述第二护板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上;
所述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三支撑架3及第四支撑架4;
所述第一支撑架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相互对称的安装于换热机组总安装架C的底部;
所述第三支撑架3与所述第四支撑架4相互对称的安装于换热机组总安装架C的顶部;
所述第一护板A与所述第二护板B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护板A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下滑槽A1与第二下滑槽A2,所述第二护板B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三下滑槽B1与第四下滑槽B2;
所述第一下滑槽A1及所述第三下滑槽B1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配合,所述第二下滑槽A2及所述第四下滑槽B2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配合;
所述第一护板A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上滑槽A3与第二上滑槽A4,所述第二护板B的顶部设置有第三上滑槽B3与第四上滑槽B4;
所述第一上滑槽A3及所述第三上滑槽B3与所述第三支撑架3配合,所述第二上滑槽A4及所述第四上滑槽B4与所述第四支撑架4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9,所述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三支撑架3及第四支撑架4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支撑架1包括第一下支撑杆11、第二下支撑杆12及第一下横杆13,所述第一下支撑杆11与所述第二下支撑杆12对称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总安装架C上,所述第一下横杆13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下支撑杆11及第二下支撑杆12上;
所述第二支撑架2包括第三下支撑杆21、第四下支撑杆22及第二下横杆23,所述第三下支撑杆21与所述第四下支撑杆22对称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总安装架C上,所述第二下横杆23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三下支撑杆21及第四下支撑杆22上;
所述第三支撑架3包括第一上支撑杆31、第二上支撑杆32及第一上横杆33,所述第一上支撑杆31与所述第二上支撑杆32对称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总安装架C上,所述第一上横杆33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上支撑杆31及第二上支撑杆32上;
所述第四支撑架4包括第三上支撑杆41、第四上支撑杆42及第二上横杆43,所述第三上支撑41杆与所述第四上支撑杆42对称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总安装架C上,所述第二上横杆43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三上支撑杆41及第四上支撑杆44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9,所述第一下支撑杆13上对称设置有第一下限位台131及第二下限位台132,所述第二下支撑杆23上对称设置有第三下限位台231及第四下限位台232,所述第一上支撑杆33上对称设置有第一上限位台331及第二上限位台332,所述第二上支撑杆43上对称设置有第三上限位台431及第四上限位台432;
所述第一下滑槽A1、第二下滑槽A2、第三下滑槽B1、第四下滑槽B2、第一上滑槽A3、第二上滑槽A4、第三上滑槽B3及第四上滑槽B4均为阶梯滑槽;
所述第一下滑槽A1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一下限位台131上,所述第一下限位台对所述第一下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下滑槽A2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三下限位台231上,所述第三下限位台231对所述第二下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三下滑槽B1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二下限位台132上,所述第二下限位台对所述第三下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四下滑槽B2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四下限位台232上,所述第四下限位台对所述第四下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上滑槽A3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一上限位台331上,所述第一上限位台对所述第一上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上滑槽A4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三上限位台431上,所述第三上限位台对所述第二上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三上滑槽B3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二上限位台332上,所述第二上限位台对所述第三上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四上滑槽B4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四上限位台432上,所述第四上限位台对所述第四上滑的内侧槽进行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9,所述第一下支撑杆13上对称设置有第一下连接螺纹1301及第二下连接螺纹1302,所述第二下支撑杆23上对称设置有第三下连接螺纹2301及第四下连接螺纹2302,所述第一上支撑杆33上对称设置有第一上连接螺纹3301及第二上连接螺纹3302,所述第二上支撑杆43上对称设置有第三上连接螺纹4301及第四上连接螺纹4302;
所述第一下连接螺纹1301上配合有第一下螺母13011,所述第一下螺母对所述第一下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下连接螺纹1302上配合有第二下螺母13021,所述第二下螺母对所述第二下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三下连接螺纹2301上配合有第三下螺母23011,所述第三下螺母对所述第三下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四下连接螺纹2302上配合有第四下螺母23021,所述第四下螺母对所述第四下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上连接螺纹3301上配合有第一上螺母33011,所述第一上螺母对所述第一上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上连接螺纹3302上配合有第二上螺母33021,所述第二上螺母对所述第二上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三上连接螺纹4301上配合有第三上螺母43011,所述第三上螺母对所述第三上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四上连接螺纹4302上配合有第四上螺母43021,所述第四上螺母对所述第四上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9,所述第一上滑槽A3、第二上滑槽A4、第三上滑槽B3及第四上滑槽B4均为开口向上的滑槽;
所述第一下滑槽A1、第二下滑槽A2、第三下滑槽B1及第四下滑槽B2均为开口向下的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9,所述第一护板A与所述第二护板B上还同时设置有多个紧固螺杆D。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9,安装前安装时,先将换热片组装好,然后将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分别通过各自的滑槽安装在四个滑杆上,然后实用螺母进行固定即可,需要清洗时将螺母拆下即可,需要拆卸更换时只需要将螺母拆下即可将第一护板及第二护板拆下进行更换,同时将换热片拆下进行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护板及所述第二护板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及第四支撑架;
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相互对称的安装于换热机组总安装架的底部;
所述第三支撑架与所述第四支撑架相互对称的安装于换热机组总安装架的顶部;
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护板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下滑槽与第二下滑槽,所述第二护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三下滑槽与第四下滑槽;
所述第一下滑槽及所述第三下滑槽与所述第一支撑架配合,所述第二下滑槽及所述第四下滑槽与所述第二支撑架配合;
所述第一护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上滑槽与第二上滑槽,所述第二护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三上滑槽与第四上滑槽;
所述第一上滑槽及所述第三上滑槽与所述第三支撑架配合,所述第二上滑槽及所述第四上滑槽与所述第四支撑架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及第四支撑架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下支撑杆、第二下支撑杆及第一下横杆,所述第一下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下支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总安装架上,所述第一下横杆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下支撑杆及第二下支撑杆上;
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三下支撑杆、第四下支撑杆及第二下横杆,所述第三下支撑杆与所述第四下支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总安装架上,所述第二下横杆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三下支撑杆及第四下支撑杆上;
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第一上支撑杆、第二上支撑杆及第一上横杆,所述第一上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上支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总安装架上,所述第一上横杆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上支撑杆及第二上支撑杆上;
所述第四支撑架包括第三上支撑杆、第四上支撑杆及第二上横杆,所述第三上支撑杆与所述第四上支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换热机组总安装架上,所述第二上横杆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三上支撑杆及第四上支撑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一下限位台及第二下限位台,所述第二下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三下限位台及第四下限位台,所述第一上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一上限位台及第二上限位台,所述第二上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三上限位台及第四上限位台;
所述第一下滑槽、第二下滑槽、第三下滑槽、第四下滑槽、第一上滑槽、第二上滑槽、第三上滑槽及第四上滑槽均为阶梯滑槽;
所述第一下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一下限位台上,所述第一下限位台对所述第一下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下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三下限位台上,所述第三下限位台对所述第二下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三下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二下限位台上,所述第二下限位台对所述第三下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四下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四下限位台上,所述第四下限位台对所述第四下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上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一上限位台上,所述第一上限位台对所述第一上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上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三上限位台上,所述第三上限位台对所述第二上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三上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二上限位台上,所述第二上限位台对所述第三上滑槽的内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四上滑槽的大端安装于所述第四上限位台上,所述第四上限位台对所述第四上滑的内侧槽进行限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一下连接螺纹及第二下连接螺纹,所述第二下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三下连接螺纹及第四下连接螺纹,所述第一上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一上连接螺纹及第二上连接螺纹,所述第二上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三上连接螺纹及第四上连接螺纹;
所述第一下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一下螺母,所述第一下螺母对所述第一下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下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二下螺母,所述第二下螺母对所述第二下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三下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三下螺母,所述第三下螺母对所述第三下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四下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四下螺母,所述第四下螺母对所述第四下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上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一上螺母,所述第一上螺母对所述第一上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上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二上螺母,所述第二上螺母对所述第二上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三上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三上螺母,所述第三上螺母对所述第三上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所述第四上连接螺纹上配合有第四上螺母,所述第四上螺母对所述第四上滑槽的外侧进行限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滑槽、第二上滑槽、第三上滑槽及第四上滑槽均为开口向上的滑槽;
所述第一下滑槽、第二下滑槽、第三下滑槽及第四下滑槽均为开口向下的滑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上还同时设置有多个紧固螺杆。
CN202321988817.5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 Active CN220489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8817.5U CN220489816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8817.5U CN220489816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9816U true CN220489816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40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8817.5U Active CN220489816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9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89816U (zh) 一种换热机组用换热器支撑装置
CN11141607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集成结构
CN210833171U (zh) 一种带有伸缩结构的板式换热器
CN212567042U (zh) 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
CN216308703U (zh) 一种生产二乙二醇的板式换热结构
CN217241233U (zh) 一种方便快速安装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CN217131938U (zh) 一种便于安装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
CN208769140U (zh) 一种金属文件柜
CN215955770U (zh) 交流低压固定式开关柜
CN212645429U (zh) 一种便于维护清理的空气散热器
CN211903852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01230431Y (zh) 水冷功率模块
CN213543304U (zh) 一种宽流道低阻力的板式换热器
CN220959741U (zh) 板式换热器
CN218159998U (zh) 一种带安装结构的电容器
CN218846996U (zh) 一种高效u型管容积式换热器
CN217604795U (zh) 一种密闭式冷却塔的专用收水器
CN212648065U (zh) 一种立式模块快速装卸式电容固定结构
CN220204285U (zh) 一种led屏幕框架生产用型材连接机构
CN213880776U (zh) 一种方便除尘的高低压电器设备
CN219041065U (zh) 一种mini配电箱
CN218034608U (zh) 一种换热器的翅片管结构
CN21375453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线路选择器
CN211953335U (zh) 一种风冷式冷凝器
CN217764592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改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