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9583U - 桁架梁、装配式框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 Google Patents

桁架梁、装配式框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9583U
CN217759583U CN202221675497.3U CN202221675497U CN217759583U CN 217759583 U CN217759583 U CN 217759583U CN 202221675497 U CN202221675497 U CN 202221675497U CN 217759583 U CN217759583 U CN 217759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ord
web
wing plate
upper chord
mem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54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保生
宝鼎晶
袁富贵
丁斌
唐小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6754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9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9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9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桁架梁、装配式框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包括:上弦杆;下弦杆,所述下弦杆与所述上弦杆间隔相对设置;多个中间竖杆,多个所述中间竖杆并排间隔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之间,且多个所述中间竖杆的排布方向为所述上弦杆以及所述下弦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以及腹杆,所述腹杆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之间,且所述腹杆与所述上弦杆以及所述下弦杆呈夹角布置;所述上弦杆、所述下弦杆、所述中间竖杆和所述腹杆均采用薄壁型槽钢构件。由此便可完成对桁架梁施工现场的装配式建造,且组装成型后的桁架梁形成为薄壁型钢龙骨结构,受力性能和载荷承载稳定性优良,抗弯和抗剪切的能力强,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桁架梁、装配式框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桁架梁、装配式框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建筑是一种采用冷弯薄壁型钢龙骨构件模块化装配建造的建筑。冷弯薄壁型钢龙骨一般由厚度为0.5~3毫米的镀铝锌镁钢板或带钢在工厂的数字化冷弯成型机中连续生产完成。冷弯薄壁型钢龙骨再通过各种自攻螺钉或自钻自攻螺钉等螺钉制作成建筑的各种部件,如墙、梁、柱、楼板、楼梯、屋架、楼盖、门窗等。然后再将各种建筑模块部件通过自攻螺钉或自钻自攻螺钉等螺钉建造成房屋建筑。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建筑的生产和施工过程均为干作业,噪声、粉尘和建筑垃圾排放小,建造速度快、效率高、人工投入少,抗震效果好,造型轻灵美观,室内布局灵活。薄壁型钢龙骨结构建筑的构件全部为镀铝锌材质,配有防水、保温、隔热、隔音材料,有效的避免了钢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锈蚀难题。因此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建筑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装配式绿色建筑,是国家大力推广的装配式建筑。
目前,冷弯薄壁型钢龙骨结构主要应用于建筑物的1-6层中,薄壁型钢龙骨骨架两边装有结构板,能够形成坚固的“密肋式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有着优越的抗地震和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但是,现有的薄壁型钢结构建筑没有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也即薄壁型钢龙骨结构建筑都是由单片型钢龙骨组成密肋结构承受荷载,没能组成框架结构体系承受荷载,结构受力性能欠佳,承载载荷稳定性差,现场装配速度慢,影响施工效率和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桁架梁、装配式框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受力性能和载荷承载稳定性差,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桁架梁,其包括:
上弦杆;
下弦杆,所述下弦杆与所述上弦杆间隔相对设置;
多个中间竖杆,多个所述中间竖杆并排间隔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之间,且多个所述中间竖杆的排布方向为所述上弦杆以及所述下弦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以及
腹杆,所述腹杆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之间,且所述腹杆与所述上弦杆以及所述下弦杆呈夹角布置;其中,所述上弦杆、所述下弦杆、所述中间竖杆和所述腹杆均采用薄壁型槽钢构件。
上述方案中,上弦杆、下弦杆、中间竖杆和腹杆均能够在厂家预制成型后,再运抵施工现场进行直接拼装,因为四者均采用薄壁型槽钢构件,采用数字化冷弯成型机方便加工成型,成型质量高,结构强度好,具体地,首先将上弦杆与下弦杆间隔相对设置,而后将多个中间竖杆采用自攻自钻螺钉连接至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再将腹杆采用自攻自钻螺钉连接至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并使腹杆与上弦杆以及下弦杆呈夹角布置,从而可使腹杆提升对上弦杆和下弦杆的支撑能力。由此便可完成对桁架梁施工现场的装配式建造,且组装成型后的桁架梁形成为薄壁型钢龙骨结构,受力性能和载荷承载稳定性优良,抗弯和抗剪切的能力强,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弦杆包括上腹板、第一上翼板和第二上翼板,所述第一上翼板和所述第二上翼板间隔相对的设置于所述上腹板的宽度两侧,所述上腹板远离所述下弦杆设置,所述中间竖杆和所述腹杆均与所述第一上翼板和所述第二上翼板连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弦杆包括下腹板、第一下翼板和第二下翼板,所述第一下翼板和所述第二下翼板间隔相对的设置于所述下腹板的宽度两侧,所述下腹板远离所述上弦杆设置,所述中间竖杆和所述腹杆均与所述第一下翼板和所述第二下翼板连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竖杆分别与所述上腹板和所述下腹板相垂直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所述中间竖杆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腹杆,且该两个腹杆的倾斜方向不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桁架梁还包括第一端部竖杆,所述第一端部竖杆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第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桁架梁还包括第二端部竖杆,所述第二端部竖杆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第二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腹杆、所述中间竖杆、所述第一端部竖杆和所述第二端部竖杆的腹板高度小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腹板高度。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桁架梁。
上述方案中,上弦杆、下弦杆、中间竖杆和腹杆均能够在厂家预制成型后,再运抵施工现场进行直接拼装,因为四者均采用薄壁型槽钢构件,采用数字化冷弯成型机方便加工成型,成型质量高,结构强度好,具体地,首先将上弦杆与下弦杆间隔相对设置,而后将多个中间竖杆采用自攻自钻螺钉连接至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再将腹杆采用自攻自钻螺钉连接至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并使腹杆与上弦杆以及下弦杆呈夹角布置,从而可使腹杆提升对上弦杆和下弦杆的支撑能力。由此便可完成对桁架梁施工现场的装配式建造,且组装成型后的桁架梁形成为薄壁型钢龙骨结构,受力性能和载荷承载稳定性优良,抗弯和抗剪切的能力强,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
上述方案中,上弦杆、下弦杆、中间竖杆和腹杆均能够在厂家预制成型后,再运抵施工现场进行直接拼装,因为四者均采用薄壁型槽钢构件,采用数字化冷弯成型机方便加工成型,成型质量高,结构强度好,具体地,首先将上弦杆与下弦杆间隔相对设置,而后将多个中间竖杆采用自攻自钻螺钉连接至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再将腹杆采用自攻自钻螺钉连接至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并使腹杆与上弦杆以及下弦杆呈夹角布置,从而可使腹杆提升对上弦杆和下弦杆的支撑能力。由此便可完成对桁架梁施工现场的装配式建造,且组装成型后的桁架梁形成为薄壁型钢龙骨结构,受力性能和载荷承载稳定性优良,抗弯和抗剪切的能力强,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桁架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部分爆炸结构图;
图4为C字型的上弦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U字型的上弦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桁架梁;10、上弦杆;11、上腹板;12、第一上翼板;13、第二上翼板;20、下弦杆;30、中间竖杆;40、腹杆;50、第一端部竖杆;60、第二端部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一种桁架梁100,其包括:上弦杆10、下弦杆20、多个中间竖杆30以及腹杆40。所述下弦杆20与所述上弦杆10间隔相对设置;多个所述中间竖杆30并排间隔连接于所述上弦杆10和所述下弦杆20之间,且多个所述中间竖杆30的排布方向为所述上弦杆10以及所述下弦杆20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腹杆40连接于所述上弦杆10和所述下弦杆20之间,且所述腹杆40与所述上弦杆10以及所述下弦杆20呈夹角布置;其中,所述上弦杆10、所述下弦杆20、所述中间竖杆30和所述腹杆40均采用薄壁型槽钢构件。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可选地,上述的薄壁型槽钢构件可以是C字型薄壁槽钢、U字型薄壁槽钢等其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其中,h为腹板高度,b为翼板宽度,a为卷边高度,t为壁厚。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中,上弦杆10、下弦杆20、中间竖杆30和腹杆40均能够在厂家预制成型后,再运抵施工现场进行直接拼装,因为四者均采用薄壁型槽钢构件,采用数字化冷弯成型机方便加工成型,成型质量高,结构强度好,具体地,首先将上弦杆10与下弦杆20间隔相对设置,而后将多个中间竖杆30采用自攻自钻螺钉连接至上弦杆10和下弦杆20之间,再将腹杆40采用自攻自钻螺钉连接至上弦杆10与下弦杆20之间,并使腹杆40与上弦杆10以及下弦杆20呈夹角布置,从而可使腹杆40提升对上弦杆10和下弦杆20的支撑能力。由此便可完成对桁架梁100施工现场的装配式建造,且组装成型后的桁架梁100形成为薄壁型钢龙骨结构,受力性能和载荷承载稳定性优良,抗弯和抗剪切的能力强,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弦杆10包括上腹板11、第一上翼板12和第二上翼板13,所述第一上翼板12和所述第二上翼板13间隔相对的设置于所述上腹板11的宽度两侧,所述上腹板11远离所述下弦杆20设置,所述中间竖杆30和所述腹杆40均与所述第一上翼板12和所述第二上翼板13连接固定。
如此安装后,中间竖杆30和腹杆40能够被包裹在上弦杆10的腔体内,且中间竖杆30和腹杆40分别与上腹板11、第一上翼板12和第二上翼板13三面接触,接触支撑面积大,连接稳定可靠,且结构受力性能得到加强。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弦杆20包括下腹板、第一下翼板和第二下翼板,所述第一下翼板和所述第二下翼板间隔相对的设置于所述下腹板的宽度两侧,所述下腹板远离所述上弦杆10设置,所述中间竖杆30和所述腹杆40均与所述第一下翼板和所述第二下翼板连接固定。
如此安装后,中间竖杆30和腹杆40能够被包裹在下弦杆20的腔体内,且中间竖杆30和腹杆40分别与下腹板、第一下翼板和第二下翼板三面接触,接触支撑面积大,连接稳定可靠,且结构受力性能得到加强。
较佳地,所述中间竖杆30分别与所述上腹板11和所述下腹板相垂直连接。这样一来中间竖杆30对上腹板11和下腹板的支撑效果更好,有助于提升桁架梁100的载荷承载能力以及抗剪抗弯性能。
当然,其它实施例中中间竖杆30也可以是与上腹板11和下腹板呈一定夹角连接的,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即可。
进一步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任意一个所述中间竖杆30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腹杆40,且该两个腹杆40的倾斜方向不相同。如此两个腹杆40可对中间竖杆30形成双侧等力支撑,且可以增加连接在上弦杆10与下弦杆20之间的腹杆40数量,进一步加强腹杆40对上弦杆10和下弦杆20的支撑力,提升桁架梁100的整体结构强度。
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桁架梁100还包括第一端部竖杆50,所述第一端部竖杆50连接于所述上弦杆10和所述下弦杆20的第一端。所述桁架梁100还包括第二端部竖杆60,所述第二端部竖杆60连接于所述上弦杆10和所述下弦杆20的第二端。第一端部竖杆50和第二端部竖杆60能够封装桁架梁100的长度方向两端,并进一步将上弦杆10和下弦杆20连接组装为一体,提升桁架梁100整体结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第一端部竖杆50和第二端部竖杆60还提供连接部位,方便不同桁架梁100进行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腹杆40、所述中间竖杆30、所述第一端部竖杆50和所述第二端部竖杆60的腹板高度小于所述上弦杆10和所述下弦杆20的腹板高度。因而各部件尺寸作适应性设计,更加方便进行快速、有效组装。
综上之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其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桁架梁100。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桁架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弦杆;
下弦杆,所述下弦杆与所述上弦杆间隔相对设置;
多个中间竖杆,多个所述中间竖杆并排间隔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之间,且多个所述中间竖杆的排布方向为所述上弦杆以及所述下弦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以及
腹杆,所述腹杆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之间,且所述腹杆与所述上弦杆以及所述下弦杆呈夹角布置;其中,所述上弦杆、所述下弦杆、所述中间竖杆和所述腹杆均采用薄壁型槽钢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包括上腹板、第一上翼板和第二上翼板,所述第一上翼板和所述第二上翼板间隔相对的设置于所述上腹板的宽度两侧,所述上腹板远离所述下弦杆设置,所述中间竖杆和所述腹杆均与所述第一上翼板和所述第二上翼板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杆包括下腹板、第一下翼板和第二下翼板,所述第一下翼板和所述第二下翼板间隔相对的设置于所述下腹板的宽度两侧,所述下腹板远离所述上弦杆设置,所述中间竖杆和所述腹杆均与所述第一下翼板和所述第二下翼板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桁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竖杆分别与所述上腹板和所述下腹板相垂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梁,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中间竖杆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腹杆,且该两个腹杆的倾斜方向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梁还包括第一端部竖杆,所述第一端部竖杆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桁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梁还包括第二端部竖杆,所述第二端部竖杆连接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桁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所述中间竖杆、所述第一端部竖杆和所述第二端部竖杆的腹板高度小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腹板高度。
9.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桁架梁。
10.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框架结构。
CN202221675497.3U 2022-07-01 2022-07-01 桁架梁、装配式框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Active CN217759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5497.3U CN217759583U (zh) 2022-07-01 2022-07-01 桁架梁、装配式框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5497.3U CN217759583U (zh) 2022-07-01 2022-07-01 桁架梁、装配式框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9583U true CN217759583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96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5497.3U Active CN217759583U (zh) 2022-07-01 2022-07-01 桁架梁、装配式框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9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7603B (zh) 装配式轻钢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231647C (zh) 蜂窝状夹芯结构及装有这种板的建筑结构
CN203080965U (zh) 智能钢结构抗震别墅
US20040231276A1 (en) Structural formwork member
CN112796411B (zh) 箱板装配式钢结构地下梁式转换构造
CN111794421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楼板装配方法
CN217759583U (zh) 桁架梁、装配式框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CN115198962A (zh) 桁架梁、装配式框架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KR200289680Y1 (ko) 스틸하우스 골조의 조립 구조
CN218508818U (zh) 结构柱及建筑物
CN215670528U (zh) 一种新型钢混组合波纹腹板h型钢梁节点连接结构
CN214884823U (zh) 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和装配式屋面结构
CN212656383U (zh) 模块化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咬合钢梁框架
RU70907U1 (ru)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й каркас малоэтажного здания
JP4651976B2 (ja) スチールハウス
CN218292477U (zh) 龙骨结构及建筑物
CN214696146U (zh) 一种木柱的钢构连接件
CN217299377U (zh) 装配式波纹板钢筋混凝土耗能剪力墙
CN219621940U (zh) 一种部分包覆的钢-混凝土组合桁架
CN217299410U (zh) 一种次梁与主梁纵横向交错布置的大跨度钢结构楼盖
CN214833507U (zh) 一种轻钢轻混凝土连接结构
CN213296663U (zh) 一种可拆卸装配式钢结构房屋
CN213539297U (zh) 桁架和具有其的楼板
CN218116866U (zh) 复合墙板及其安装结构、装配式墙体
CN215330459U (zh) 立柱、梁柱连接结构及房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