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8980U - 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58980U CN217758980U CN202221590416.XU CN202221590416U CN217758980U CN 217758980 U CN217758980 U CN 217758980U CN 202221590416 U CN202221590416 U CN 202221590416U CN 217758980 U CN217758980 U CN 2177589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ground
- sliding
- foundation structure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技术领域,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包括地基本体,所述地基本体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地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地基本体的内部设置减震组件,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地基本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固定板,左侧两个所述固定板与右侧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该加强型地基结构,通过设置限位机构,使地基具备抗震的功能,达到对地基本体进行抗震的效果,从而使支撑板更加稳定,同时也能缓冲地基所受到的震力,进而提高了地基的抗震效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增加了地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
背景技术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和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
目前的地基结构的抗震能力较为单一,只能依靠单级抗震能力进行抗震,不仅抗震效果不佳,而且缓冲能力较差,容易使建筑物受到外力的冲击导致倒塌,给人们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故而提出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具备减震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地基结构的抗震能力较为单一,只能依靠单级抗震能力进行抗震,不仅抗震效果不佳,而且缓冲能力较差,容易使建筑物受到外力的冲击导致倒塌,给人们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包括地基本体,所述地基本体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地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地基本体的内部设置减震组件;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地基本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固定板,左侧两个所述固定板与右侧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外侧均套接有一号弹簧,两个所述滑杆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两个所述一号滑块的正面和背面均铰接有一号连接杆,所述固定块的正面与背面分别与正面两个一号连接杆和背面两个一号连接杆铰接,所述地基本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舱体,两个舱体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两个所述二号弹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限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对地基本体进行抗震的效果,从而使支撑板更加稳定,同时也能缓冲地基所受到的震力,进而提高了地基的抗震效果。
进一步,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数量为两个且开设在与支撑柱左右两侧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滑块,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滑动穿过二号滑块,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均套接有三号弹簧,两个所述二号滑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U型架,两个所述一号U型架的内部均铰接有二号连接杆,所述二号连接杆与地基本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对地基本体进行抗震的效果,从而使支撑柱更加稳定,减小支撑柱的晃动,增加了支撑柱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一号滑块的内部开设有一号滑动通孔,所述一号滑动通孔的大小与滑杆的大小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对支撑板进行支撑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地基本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U型架,两个所述二号U型架的内部与二号连接杆的一端铰接。
进一步,所述二号滑块的内部开设有二号滑动通孔,所述二号滑动通孔的内部与固定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舱体的顶部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的大小与限位杆的大小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限位杆上下运动时更加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加强型地基结构,通过设置限位机构,使地基具备抗震的功能,达到对地基本体进行抗震的效果,从而使支撑板更加稳定,同时也能缓冲地基所受到的震力,进而提高了地基的抗震效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增加了地基的实用性。
2、该加强型地基结构,通过设置减震组件,使地基具备抗震的功能,达到对地基本体进行抗震的效果,从而使支撑柱更加稳定,减小支撑柱的晃动,增加了支撑柱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抗震地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地基本体;2支撑板;3支撑柱;4固定块;5固定板;6滑杆;7一号弹簧;8一号滑块;9一号连接杆;10舱体;11二号弹簧;12二号连接杆;13限位板;14限位杆;15滑槽;16二号滑块;17固定杆;18三号弹簧;19一号U型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包括地基本体1,地基本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U型架,地基本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地基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地基本体1的内部设置减震组件。
减震机构包括与支撑板2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块4,地基本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固定板5,左侧两个固定板5与右侧两个固定板5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6,两个滑杆6的外侧均套接有一号弹簧7,两个滑杆6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8,一号滑块8的内部开设有一号滑动通孔,一号滑动通孔的大小与滑杆6的大小相适配,两个一号滑块8的正面和背面均铰接有一号连接杆9,固定块4的正面与背面分别与正面两个一号连接杆9和背面两个一号连接杆9铰接,地基本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舱体10,舱体10的顶部开设有限位通孔,两个舱体10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11,两个二号弹簧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3,达到对支撑板2进行支撑的效果,支撑板2的底部与限位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1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4,限位通孔的大小与限位杆14的大小相适配,使限位杆14上下运动时更加稳定。
具体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对地基本体1进行抗震的效果,从而使支撑板2更加稳定,同时也能缓冲地基所受到的震力,进而提高了地基的抗震效果。
本实施例中,减震组件包括数量为两个且开设在与支撑柱3左右两侧的滑槽15,两个滑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滑块16,二号滑块16的内部开设有二号滑动通孔,两个滑槽15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滑动穿过二号滑块16,二号滑动通孔的内部与固定杆17的外侧滑动连接,两个固定杆17的外侧均套接有三号弹簧18,两个二号滑块1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U型架19,两个一号U型架19的内部均铰接有二号连接杆12,两个二号U型架的内部与二号连接杆12的一端铰接,二号连接杆12与地基本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铰接。
具体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对地基本体1进行抗震的效果,从而使支撑柱3更加稳定,减小支撑柱3的晃动,增加了支撑柱3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地震时,地基本体1出现变形,向下挤压支撑板2,支撑板2向下挤压固定块4和限位杆14,使得左侧一号连接杆9和右侧一号连接杆9相背运动,从而使得两个一号滑块8相背运动挤压一号弹簧7,一号弹簧7对一号滑块8的运动进行缓冲吸能,支撑板2向下挤压限位杆14,限位杆14向下挤压限位板13,限位板13向下挤压二号弹簧11,二号弹簧11对限位板13的运动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增加了支撑板2的稳定性,当支撑柱3左右晃动时,二号滑块16在固定杆17上向上挤压三号弹簧18,三号弹簧18产生张力对二号滑块16的运动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减少支撑柱3的晃动,增加了支撑柱3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地基的实用性。
Claims (6)
1.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包括地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本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地基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地基本体(1)的内部设置减震组件;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与支撑板(2)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块(4),所述地基本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固定板(5),左侧两个所述固定板(5)与右侧两个固定板(5)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6),两个所述滑杆(6)的外侧均套接有一号弹簧(7),两个所述滑杆(6)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8),两个所述一号滑块(8)的正面和背面均铰接有一号连接杆(9),所述固定块(4)的正面与背面分别与正面两个一号连接杆(9)和背面两个一号连接杆(9)铰接,所述地基本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舱体(10),两个舱体(10)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11),两个所述二号弹簧(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3),两个所述限位板(1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4),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与限位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数量为两个且开设在与支撑柱(3)左右两侧的滑槽(15),两个所述滑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滑块(16),两个所述滑槽(15)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滑动穿过二号滑块(16),两个所述固定杆(17)的外侧均套接有三号弹簧(18),两个所述二号滑块(1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U型架(19),两个所述一号U型架(19)的内部均铰接有二号连接杆(12),所述二号连接杆(12)与地基本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滑块(8)的内部开设有一号滑动通孔,所述一号滑动通孔的大小与滑杆(6)的大小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本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U型架,两个所述二号U型架的内部与二号连接杆(12)的一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滑块(16)的内部开设有二号滑动通孔,所述二号滑动通孔的内部与固定杆(17)的外侧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0)的顶部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的大小与限位杆(14)的大小相适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90416.XU CN217758980U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90416.XU CN217758980U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58980U true CN217758980U (zh) | 2022-11-08 |
Family
ID=83894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90416.XU Active CN217758980U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58980U (zh) |
-
2022
- 2022-06-24 CN CN202221590416.XU patent/CN2177589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857489U (zh) | 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 | |
CN217758980U (zh) | 一种加强型地基结构 | |
CN214783226U (zh) | 外设槽口预制空心桥梁墩柱与内陷承台连接结构 | |
CN210860260U (zh) |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加强结构 | |
CN210797907U (zh) | 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 | |
CN210421070U (zh) | 一种应用于桥梁施工的辅助桩柱 | |
CN108221644B (zh) | 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架 | |
CN213109248U (zh) | 一种建筑机械防撞机构 | |
CN207295702U (zh) | 一种预应力锚具 | |
CN110485420A (zh) | 一种自走式岩土工程勘察静压设备的平台支撑装置 | |
CN212052288U (zh) | 一种道路桥梁减震支座 | |
CN215830136U (zh) |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抗震结构 | |
CN214383923U (zh) | 水利工程施工用混凝土衬砌机 | |
CN112049896B (zh) | 一种挖掘机减震装置 | |
CN212377199U (zh) | 一种发电机组用底座的减震机构 | |
CN217897142U (zh) | 一种超长混凝土抗开裂地坪结构 | |
CN208169423U (zh) | 一种建筑设备用减振放置装置 | |
CN217711216U (zh) | 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 | |
CN219543660U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的高承压移动机构 | |
CN221608836U (zh) | 一种可在多种环境下工作的夯实设备 | |
CN213772843U (zh) | 一种组合式的公路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 |
CN211202020U (zh) | 一种地质勘探防坍塌装置 | |
CN218881215U (zh) | 一种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 |
CN214656740U (zh) | 水利施工振动压实装置 | |
CN219671724U (zh) | 一种自复位消能防震钢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