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7811U - 防缠绕分条整经机 - Google Patents

防缠绕分条整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7811U
CN217757811U CN202221522710.7U CN202221522710U CN217757811U CN 217757811 U CN217757811 U CN 217757811U CN 202221522710 U CN202221522710 U CN 202221522710U CN 217757811 U CN217757811 U CN 217757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
warping
fixedly connected
frame
silk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227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学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aitao Textile Finis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aitao Textile Finis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aitao Textile Finis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aitao Textile Finis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227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7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7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7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经机技术领域的防缠绕分条整经机,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表面卷筒支架,所述卷筒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收卷筒,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紧架和张力架,所述张力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转动套接有张力辊筒,所述张力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套。通过一号压缩弹簧的弹力推动滑套、支撑杆和张力辊筒上滑,便于对张力辊筒表面丝线张力调节的作用,避免丝线的张力松弛,在收卷时缠绕在一起的现象,通过定位组件可对张力辊筒的位置和丝线的张力进行定位的作用,避免丝线的张力较小,收卷时缠绕,也同时避免丝线的张力较大,容易使丝线绷断的作用。

Description

防缠绕分条整经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经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防缠绕分条整经机。
背景技术
整经机主要分为分批整经机和分条整经机两大类,整经机用于整经,在整经机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多条丝线整合一排,便于缠绕在收卷筒的表面,如授权公开号为CN212451815 U所公开的一种防缠绕分条整经机,其虽然调节了收卷筒两端的速度保持一致,来防止丝线张力不足、产生缠绕,但仍此方式造价成本较多,且只能对一定范围内的张力进行调节,但由于丝线在整经的过程中,丝线张力的松弛度,使不可控的,从而仍然不具有对根据丝线的张力,来调节的功能,为此我们提出防缠绕分条整经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防缠绕分条整经机,具有根据丝线不用张力的大小进行调节的作用,避免丝线松弛,缠绕一起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防缠绕分条整经机,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表面卷筒支架,所述卷筒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收卷筒,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紧架和张力架,所述张力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转动套接有张力辊筒,所述张力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套,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有一端与滑套连接的一号压缩弹簧,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与滑套固定连接,所述张力架的一侧设有定位组件。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紧架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轴,两个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组件,两个所述弹性组件之间设有整经架,所述整经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排列的整经筒,所述整经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整经杆,多个所述整经杆的底端插在整经筒的内部,两个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套有一端与整经架连接的二号压缩弹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紧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压辊,所述压紧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压辊,所述固定压辊的一端与移动压辊相抵触。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套的一侧表面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张力架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和插槽的内部设有插杆。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轴一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三号压缩弹簧,所述三号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杆,所述整经架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杆的一端设在安装孔的内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张力架内壁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套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压辊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整经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一号压缩弹簧的弹力推动滑套、支撑杆和张力辊筒上滑,从而可便于对张力辊筒表面丝线的张力进行调节的作用,避免丝线的张力松弛,在收卷时缠绕在一起的现象,通过定位组件可对张力辊筒的位置和丝线的张力进行定位的作用,避免丝线的张力较小,收卷时缠绕,也同时避免丝线的张力较大,容易使丝线绷断的作用;
2、通过弹性组件可对不同型号的整经架进行快速安装拆卸的作用,通过拉动连接板时,可使整经杆的一端脱离整经筒,从而可便于对多个丝线的穿过,避免单个进行穿线,提高穿线效率,整经杆的一端设在整经筒内部时,可避免在收卷丝线时,多条丝线混合缠绕在一起,避免影响丝线收卷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张力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经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卷筒支架;3、收卷筒;4、压紧架;5、张力架;6、支撑杆;7、张力辊筒;8、滑杆;9、滑套;10、一号压缩弹簧;11、定位杆;12、支撑轴;13、固定板;14、整经架;15、整经筒;16、移动杆;17、连接板;18、整经杆;19、挡板;20、二号压缩弹簧;21、固定压辊;22、移动压辊;23、限位槽;24、限位杆;25、整经凹槽;26、插槽;27、定位孔;28、插杆;29、三号压缩弹簧;30、推板;31、弹性杆;32、安装杆;3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防缠绕分条整经机,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卷筒支架2,卷筒支架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收卷筒3,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紧架4和张力架5,张力架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表面转动套接有张力辊筒7,张力架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8,滑杆8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套9,滑杆8的表面套有一端与滑套9连接的一号压缩弹簧10,支撑杆6的两端均与滑套9固定连接,张力架5的一侧设有定位组件;
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套9的一侧表面的定位杆11,定位杆11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插槽26,张力架5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定位孔27,定位孔27和插槽26的内部设有插杆2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收卷筒3对多条丝线收卷过程中出现丝线张力不足时,通过使插杆28的一端脱离定位孔27和插槽26内部时,通过一号压缩弹簧10的弹力推动了滑套9滑动在滑杆8的表面,滑套9带动了支撑杆6和张力辊筒7向上滑动,通过张力辊筒7带动表面的多条丝线向上滑动时,从而会使张力辊筒7表面松弛的丝线进行拉紧,避免丝线的张力松弛的作用,调节完成后,把插杆28的一端插在定位杆11内部的插槽26内,从而可对张力辊筒7位置的定位,从而可便于丝线的张力调节的作用。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压紧架4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轴12,两个支撑轴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组件,两个弹性组件之间设有整经架14,整经架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排列的整经筒15,整经架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杆16,两个移动杆1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整经杆18,多个整经杆18的底端插在整经筒15的内部,两个移动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9,两个移动杆16的表面套有一端与整经架14连接的二号压缩弹簧20。
通过弹性组件对不同型号的整经架14进行安装的作用,通过拉动连接板17带动移动杆16滑动在整经架14的内部,使整经杆18的一端脱离整经筒15的内部,然后把多条丝线一起穿过连接板17的下方,然后通过使单条丝线分布在两个整经筒15之间后,松开连接板17,通过二号压缩弹簧20的弹力推动挡板19和移动杆16滑动,从而,拉动整经杆18的一端插在整经筒15的内部,从而可快速对多条丝线整理的作用,避免丝线缠绕,混乱,影响收卷。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压紧架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压辊21,压紧架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压辊22,固定压辊21的一端与移动压辊22相抵触。
通过移动压辊22压在固定压辊21的表面,从而可便于对多条丝线压紧的作用,避免丝线混乱的情况。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弹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轴12一端的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内部设有三号压缩弹簧29,三号压缩弹簧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30,推板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杆31,弹性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杆32,整经架14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33,安装杆32的一端设在安装孔33的内部。
通过三号压缩弹簧29的弹力推动了推板30的滑动,推板30推动了弹性杆31滑动在固定板13的内部,弹性杆31的滑动推动了安装杆32的一端插在整经架14两侧的安装孔33内部,从而可便于对不同型号的整经架14安装更换的作用。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张力架5内壁的一侧设有限位槽23,滑套9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4,限位杆24的一端滑动连接在限位槽23的内部。
通过限位槽23和限位杆24可便于对滑套9位置限位的作用。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移动压辊2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整经凹槽25。
通过移动压辊22表面的多个整经凹槽25可对多条丝线限位和整理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防缠绕分条整经机,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卷筒支架(2),所述卷筒支架(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收卷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紧架(4)和张力架(5),所述张力架(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表面转动套接有张力辊筒(7),所述张力架(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套(9),所述滑杆(8)的表面套有一端与滑套(9)连接的一号压缩弹簧(10),所述支撑杆(6)的两端均与滑套(9)固定连接,所述张力架(5)的一侧设有定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分条整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架(4)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轴(12),两个所述支撑轴(1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组件,两个所述弹性组件之间设有整经架(14),所述整经架(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排列的整经筒(15),所述整经架(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杆(16),两个所述移动杆(1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整经杆(18),多个所述整经杆(18)的底端插在整经筒(15)的内部,两个所述移动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9),两个所述移动杆(16)的表面套有一端与整经架(14)连接的二号压缩弹簧(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分条整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架(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压辊(21),所述压紧架(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压辊(22),所述固定压辊(21)的一端与移动压辊(22)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分条整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套(9)的一侧表面的定位杆(11),所述定位杆(11)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插槽(26),所述张力架(5)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定位孔(27),所述定位孔(27)和插槽(26)的内部设有插杆(2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缠绕分条整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轴(12)一端的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的内部设有三号压缩弹簧(29),所述三号压缩弹簧(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30),所述推板(3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杆(31),所述弹性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杆(32),所述整经架(14)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33),所述安装杆(32)的一端设在安装孔(3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分条整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架(5)内壁的一侧设有限位槽(23),所述滑套(9)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4),所述限位杆(24)的一端滑动连接在限位槽(23)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缠绕分条整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压辊(2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整经凹槽(25)。
CN202221522710.7U 2022-06-17 2022-06-17 防缠绕分条整经机 Active CN217757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2710.7U CN217757811U (zh) 2022-06-17 2022-06-17 防缠绕分条整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2710.7U CN217757811U (zh) 2022-06-17 2022-06-17 防缠绕分条整经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7811U true CN217757811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93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22710.7U Active CN217757811U (zh) 2022-06-17 2022-06-17 防缠绕分条整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7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58548U (zh) 用于差别化纤维制备的卷绕机
CN211712286U (zh) 一种高速编织机卷绕机构
CN217757811U (zh) 防缠绕分条整经机
CN217102304U (zh) 一种高效自动缝纫机的卷布装置
CN113210468B (zh) 一种卷筒机
CN214827907U (zh) 一种涤纶丝卷绕装置
CN216106635U (zh)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设备
CN215103909U (zh) 一种缝纫机的拉线装置
CN114455386A (zh) 一种便于收卷的铝线拉丝机
CN110884946B (zh) 一种纱线卷收装置
CN218989580U (zh) 一种用于摇纱机的纱线打结装置
CN113046945B (zh) 一种用于刺绣机的刺绣机进线装置
CN214655601U (zh) 一种绕丝器
CN218262892U (zh) 一种用于喷气纺纱机的断头打结装置
CN216507348U (zh) 一种丝网印刷机的限位装置
CN220519767U (zh) 一种对位芳纶长丝复合并线机
CN218253550U (zh) 一种焊接送丝结构
CN220300013U (zh) 一种纺织机用导纱器
CN220617945U (zh) 倒筒机用防断线机构
CN218403090U (zh) 一种络筒机的拆装方便的络筒机构
CN220519836U (zh) 一种丝线收卷装置
CN218402935U (zh) 一种复卷机纸芯调节机构
CN212533324U (zh) 一种防断线的纬线架
CN220055863U (zh) 一种便于装取的卷筒固定座
CN218779092U (zh) 一种织布机用整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