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0571U - 一种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0571U
CN217750571U CN202221164087.2U CN202221164087U CN217750571U CN 217750571 U CN217750571 U CN 217750571U CN 202221164087 U CN202221164087 U CN 202221164087U CN 217750571 U CN217750571 U CN 217750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late
positioning surface
supporting plate
mechanism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640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aji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aji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aji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aji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640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0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0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0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料机构,包括托料支架、托板以及定位板,所述托板安装于所述托料支架上,托板上形成为第一定位面,所述定位板凸设于所述托板上,所述定位板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垂直;所述托板可沿所述第一定位面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托料支架可沿所述第二定位面的延伸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其可在托料支架上设置托板,通过托板的第一定位面以及定位板的第二定位面对工件的底端面以及侧面进行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的家具加工工艺需要多种工艺,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需要对工件进行铣削、钻孔、打磨、切割等操作。而在加工时,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现有的机床上为了提高加工效率,通常会设置上料机构对工件进行上料,而在上料后为了工件能够稳定加工,因而需要对工件进行初定位,以便于后期上料至加工机床后进行定位加工。
但是,现有的上料机构在上料时,通常都是直接上料至机架上,然后再依次推送,由于机架整体上装配的零件较多,因而在长久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整体更换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机构,其可在托料支架上设置托板,通过托板的第一定位面以及定位板的第二定位面对工件的底端面以及侧面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上料机构,包括托料支架、托板以及定位板,所述托板安装于所述托料支架上,托板上形成为第一定位面,所述定位板凸设于所述托板上,所述定位板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垂直;所述托板可沿所述第一定位面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托料支架可沿所述第二定位面的延伸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面高于所述托料支架沿第一定位面延伸的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第二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的衔接处设有圆弧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均形成有所述第二定位面,两侧第二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的衔接处均设有所述圆弧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上设有多个定位板,多个定位板在所述第一定位面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托料支架上设滑动部,所述托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一定位面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滑动部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部为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滑槽并螺接在托架支架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手柄。
进一步地,该上料机构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托料支架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气缸以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托料支架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在进行上料时,可以将工件放置在托料支架的托板上,托板的第一定位面可以承托工件的底端,定位板的第二定位面可以承托工件的侧面,在托板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定位推送,定位效果好,上料效率高。且工件的底端由托板的第一定位面承托,不直接由托料支架承托,因而在工件上料过程中可以减少托料直接的磨损,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结构视图;
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托料支架;20、托板;21、第一定位面;22、圆弧凹槽;23、滑槽;24、螺杆;25、调节手柄;30、定位板;31、第二定位面;40、驱动件;41、气缸;42、连接块;5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上料机构,包括托料支架10、托板20以及定位板30,将托板20安装于托料支架10上,具体托板20上形成为第一定位面21,而定位板30凸设于托板20上,在定位板30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面31,第二定位面31与第一定位面21垂直,该托板20可沿第一定位面21的延伸方向运动,而托料支架10可沿第二定位面31的延伸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面21形成于托板20的顶端面,而第二定位面31形成为定位板30的侧面,在工件50上料时,可以将工件50放置在托料支架10的托板20上,托板20的第一定位面21可以承托工件50的底端,定位板30的第二定位面31可以承托工件50的侧面,即供工件50的侧面抵靠,在推送工件50时,可以通过驱使托板20在托料支架10上左右移动,在托板20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对工件50进行定位推送,定位效果好,上料效率高。
此外,由于定位板设于托板上,因而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为整体结构,因而托板整体移动时,由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抵靠的工件可以同步运动,同步性更好,且不会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不会出现相对移动,定位效果更好。
而工件50的底端由托板20的第一定位面21承托,不直接由托料支架10承托,因而在工件50上料过程中可以减少托料直接的磨损,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上述上料机构应用于加工机床上,托板20的第一定位面21和定位板30上的第二定位面31定位的工件50可以由托板20推送至与机床上加工刀对应位置进行加工,而托料支架10的上下运动则可带动托板20上下运动,带动托板20上定位好的工件50与加工刀高度位置对应即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定位面21高于托料支架10沿第一定位面21延伸的端面,就托板20的顶端面可以伸出于托料支架10的顶端面,在工件50由第一定位面21承托后,工件50的底端面可以与托料支架10的端面形成一定的间隔,避免工件50的底端面落在托料支架10上。
进一步地,还可在定位板30的第二定位面31与第一定位面21的衔接处设有圆弧凹槽22,具体的是,圆弧凹槽22可以是设置在托板20的的第一定位面21上,圆弧凹槽22可以延伸至定位板30的第二定位面31上,在工件50抵靠时,工件50的转角处可以由圆弧凹槽22避让,避免因转角的不平整等情况而出现抵靠不稳。
更进一步地,上述定位板30的两侧均形成有第二定位面31,且两侧的第二定位面31与第一定位面21的衔接处均设有圆弧凹槽22,即在工件50放置时,工件50可以由定位板30的两侧进行工件50抵靠定位,装夹上料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还可在托板20上设有多个定位板30,而多个定位板30可在第一定位面21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可以在托板20的第一定位面21上可以间隔分布多个第一定位面21,可以用个供多个工件50定位抵靠,同时对多个工件50进行定位上料。
当然,上述定位板30与托板20的装配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螺栓等结构进行装配,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可以在托料支架10上设滑动部,对应在托板20上设有滑槽23,将滑槽23沿第一定位面21的延伸方向延伸,在进行托板20与托料支架10进行装配时,可以将滑动部滑动的安装于滑槽23内,如此,在托板20左右移动时,托料支架10的滑动部可以在滑槽23内滑动,引导托板20沿第一定位面21滑动,移动过程稳定。
当然,也可以是在托料支架10上设置滑槽23,对应在托板20上设置滑动部,同样滑动部滑动的安装在滑槽23内,通过托板20滑动,滑动部可以在滑槽23内滑动,引导托板20稳定运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滑动部为螺杆24,将螺杆24的一端穿过滑槽23并螺接在托架支架上,而螺杆24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手柄25,在此结构基础上,在需要调整托板20的左右移动时,可以通过调节手柄25转动螺杆24,螺杆24可以相对托板20远离,使得托板20得以松动,托板20便可相对脱离支架移动,而在托板20的左右位置调整到位后,可以通过调节手柄25转动螺杆24靠近托板20,使托板20与托料支架10夹紧,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移动。
具体的是,可以在螺杆24外螺接螺母,螺母可以在螺杆24转动过程中靠近或者远离托板20,在靠近托板20运动后,螺母可以将托板20抵紧在托料支架10上。
进一步地,该上料机构还包括驱动件40,驱动件40可以带动托料支架10运动,如此,托料支架10的上下运动可以通过驱动件40控制,自动化程度更高。
更具体的是,上述驱动件40包括气缸41以及连接块42,将连接块42与托料支架10连接,而连接块42与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如此,可以通过气缸41的活塞杆伸缩,带动连接块42上下运动,而连接块42上下运动则可带动与连接块42连接的托料支架10上下运动,驱动结构简单且稳定。
具体的是,上述托料支架10的两侧均可安装有上述驱动件40,驱动件40则可以是以加工机床的机体为装配基础进行安装。
当然,上述驱动件40也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丝杆传动机构、电动滑台等其他现有技术中的直线运动输出结构来实现。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料支架、托板以及定位板,所述托板安装于所述托料支架上,托板上形成为第一定位面,所述定位板凸设于所述托板上,所述定位板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垂直;所述托板可沿所述第一定位面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托料支架可沿所述第二定位面的延伸方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面高于所述托料支架沿第一定位面延伸的端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第二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的衔接处设有圆弧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均形成有所述第二定位面,两侧第二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的衔接处均设有所述圆弧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设有多个定位板,多个定位板在所述第一定位面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支架上设滑动部,所述托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一定位面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滑动部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滑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为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滑槽并螺接在托架支架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有调节手柄。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上料机构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托料支架运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气缸以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托料支架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CN202221164087.2U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上料机构 Active CN217750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4087.2U CN217750571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4087.2U CN217750571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0571U true CN217750571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5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64087.2U Active CN217750571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05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30004226B1 (ko) 측면 가공기
CN210281501U (zh) 一种数控立式机床的工装夹具
CN210967185U (zh) 一种龙门刨槽机
CN211360811U (zh) 一种刨槽机刀架和包含该刀架的刨槽机
CN109262321B (zh) 基于cnc加工的柔性夹具
CN217750571U (zh) 一种上料机构
CN211639117U (zh) 一种具有多面加工功能的切削装置
CN211589367U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的输送装置
KR100932540B1 (ko) 다면을 가공하는 복합 가공기
CN215150636U (zh) 悬臂式开孔机
CN213532063U (zh) 一种板材加工中心
JP4557535B2 (ja) パレット交換装置
CN112548245B (zh) 一种线切割机
CN101912998B (zh) 一种切断机
CN212977548U (zh) 一种用于高精度平板切割机的气动夹具平台
CN210160475U (zh) 一种侧面铣床
EP3760399B1 (en) Multiple spindle robot fixation device, processing system
CN211760096U (zh) 机床刀具伺服驱动系统
CN2887503Y (zh) 模板倒角机床
CN201728431U (zh) 一种切断机
CN207971461U (zh) 一种小五金厂用简易自动铣床
CN207205425U (zh) 锯口出料夹持装置
CN219787576U (zh) 一种可以补偿刀具磨耗的数控机床上下料装置
CN104875289A (zh) 一种碳块开槽机床
CN212918601U (zh) 一种机床用输送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