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6414U - 一种制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6414U
CN217746414U CN202220712419.XU CN202220712419U CN217746414U CN 217746414 U CN217746414 U CN 217746414U CN 202220712419 U CN202220712419 U CN 202220712419U CN 217746414 U CN217746414 U CN 217746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dissipation channel
air
air inlet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24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光明
张敏
荣龙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124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46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6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6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氧机,制氧机包括壳体、分子筛塔以及散热风扇,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分子筛塔与散热风扇均设于容纳腔内,壳体开设有分别连通于容纳腔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出风口,第一进风口连通于出风口以形成第一散热通道,第一端与第二端均处于第一散热通道内,散热风扇设于第一散热通道内且驱动外界的风流经第一进风口、第一端、第二端以及出风口,第二进风口连通于出风口以形成第二散热通道,第二端处于第二散热通道内,散热风扇设于第二散热通道内且驱动外界的风流经第二进风口、第二端以及出风口,即可对分子筛塔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进行散热,从而提高了分子筛塔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制氧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制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氧机。
背景技术
制氧机是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对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提纯,使其达到医用治疗浓度的一种医疗呼吸治疗设备,并主要用于改善心肺功能不全或尘肺病以及其他原因导致肺功能受到损害、呼吸困难需要长期吸氧的人员使用,亦也可作为家庭医疗产品使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记忆力和人体活力。
而目前制氧机只开设有一个进风口,并通过该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对制氧机内的工作组件进行散热,但这种散热方式只能兼顾到分子筛塔部分结构的散热,导致无法及时散发出分子筛塔在运行时整体结构的热量,从而影响分子筛塔的使用状态,减少其使用寿命,进而减少制氧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制氧机,旨在通过在壳体内形成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以对分子筛塔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进行散热,解决了现有的制氧机只能对分子筛塔部分结构进行散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氧机,所述制氧机包括壳体、分子筛塔以及散热风扇,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分子筛塔与所述散热风扇均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壳体开设有分别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定义所述分子筛塔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于所述出风口以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均处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且驱动外界的风流经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出风口,以向外界散出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热量,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于所述出风口以形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二端处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内,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内且驱动外界的风流经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出风口,以向外界散出所述第二端的热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处于所述容纳腔的顶部空间,所述第一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并连通于所述顶部空间,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所述第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端处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空间,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并连通于所述底部空间,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所述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制氧机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底部空间,并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散热风扇装设于所述压缩机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端,所述压缩机处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且处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机壳和压缩机机体,所述机壳的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机壳的顶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并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装设所述散热风扇,所述压缩机机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分别连通于所述安装腔,以使所述压缩机机体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于所述安装腔内交汇形成第三散热通道。
可选地,定义所述壳体具有前后方向,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散热风扇、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前后方向呈并排设置。
可选地,所述散热风扇为轴流风扇。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处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进风过滤结构。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过滤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内形成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以对分子筛塔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进行散热,如此即可通过对分子筛塔的整体结构进行散热,从而提高了分子筛塔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制氧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制氧机 33 第二端
10 壳体 50 散热风扇
10a 第一进风口 70 压缩机
10b 第二进风口 71 机壳
10c 出风口 73 压缩机机体
30 分子筛塔 80 进风过滤结构
31 第一端 90 出风过滤结构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氧机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所示,该制氧机100包括壳体10、分子筛塔30以及散热风扇50,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分子筛塔30与散热风扇50均设于容纳腔内,壳体10开设有分别连通于容纳腔的第一进风口10a、第二进风口10b以及出风口10c,定义分子筛塔30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1与第二端33,第一进风口10a连通于出风口10c以形成第一散热通道,第一端31与第二端33均处于第一散热通道内,散热风扇50设于第一散热通道内且驱动外界的风流经第一进风口10a、第一端31、第二端33以及出风口10c,以向外界散出第一端31与第二端33的热量,第二进风口10b连通于出风口10c以形成第二散热通道,第二端33处于第二散热通道内,散热风扇50设于第二散热通道内且驱动外界的风流经第二进风口10b、第二端33以及出风口10c,以向外界散出第二端33的热量。
在一实施例中,制氧机100包括壳体10、分子筛塔30以及散热风扇50,可以理解的是,外界的空气由压缩机70加压后进入分子筛塔30,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等会被分子筛塔30所吸附,从而流出的气体即为高纯度的氧气,进而可以供吸氧人员使用,因此在制氧过程中,分子筛塔30会产生热量,若没及时把分子筛塔30的热量排出,会影响分子筛塔30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制氧机100的使用寿命;此外,散热风扇50可以选用轴流风扇、离心风扇或者涡轮风扇,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具体的散热需求和生产成本进行选择,只要能够驱动外界的风流流动且带走热量的风扇类型均可以选用,同时对于散热风扇50的数量也不作具体限定,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作过多阐述;在此说明,第一散热通道与第二散热通道的风流流向可以参考图1至图3的虚线箭头标识。
具体地,第一进风口10a、第二进风口10b与出风口10c之间大致呈T型设置,亦可以呈Y型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散热通道以及第二散热通道,相比较现有的制氧机100只能对分子筛塔30的部分结构进行散热,本申请能够使得分子筛塔30的第一端31与第二端33的热量均能较好地被排出壳体10的外部,即分子筛塔30整体结构均能较好地散热。
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该第一端31处于容纳腔的顶部空间,第一进风口10a设于壳体10的顶部,并连通于顶部空间,第一进风口10a对应第一端31。
在一实施例中,分子筛塔30在壳体10的投影大致为长方形,分子筛塔30沿其长度方向设于容纳腔内,即第一端31会位于容纳腔内的顶部空间,因此将第一进风口10a开设于壳体10的顶部,且对应第一端31,能够使得风流从第一进风口10a流入时,能够流经第一端31并且带走其热量,实现将第一端31置于第一散热通道内,实现对第一端31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该第二端33处于容纳腔的底部空间,第二进风口10b设于壳体10的底部,并连通于底部空间,第二进风口10b对应第二端33。
在一实施例中,分子筛塔30的第二端33即为分子筛塔30的安装端,即在分子筛塔30子筛塔沿其长度方向设于容纳腔内的情况下,第二端33会处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空间,因此将第二进风口10b开设于壳体10的底部,且对应第二端33,能够使得风流从第二进风口10b流入时,能够流经第二端33并且带走其热量,实现将第二端33置于第二散热通道内,且第二端33也会置于第一散热通道内,实现对第二端33的组合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该制氧机100还包括压缩机70,压缩机70设于底部空间,并与第二端33连接,散热风扇50装设于压缩机70靠近第二进风口10b的一侧,压缩机70位于散热风扇50的出风端,压缩机70处于第一散热通道内,且处于第二散热通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制氧机100还包括压缩机70,可以理解的是,压缩机70用于压缩空气,有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就会产出一定体积的氧气,进而将氧气送进分子筛塔30内,因此压缩机70在运行过程中亦会产生相应的热量;当压缩机70的顶端与第二端33连接,且其靠近第二进风口10b的一侧装设有散热风扇50,即压缩机70位于散热风扇50的出风端,所以压缩机70能够同时处于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内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该压缩机70包括机壳71和压缩机机体73,机壳71的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机壳71的顶部连接于第二端33,并靠近第二进风口10b的一侧装设散热风扇50,压缩机机体73设于安装腔内,第一散热通道与第二散热通道分别连通于安装腔,以使压缩机机体73分别处于第一散热通道与第二散热通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压缩机70包括机壳71和压缩机机体73,可以理解的是,机壳71内的安装腔会与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连通,以使得风流能穿过安装腔后进而流向出风口10c;第二端33与机壳71的顶部连接,即第二端33的出风口10c会与机壳71的入风口连接,进而第二端33的热量亦会流向安装腔内,同时压缩机机体73所散发的热量会大多聚集于安装腔内,因此压缩机机体73的热量也会通过第一散热通道与第二散热通道散出。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该第一散热通道与第二散热通道于安装腔内交汇形成第三散热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通道与第二散热通道在安装腔内交汇形成第三散热通道,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散热通道对于第二端33与压缩机70的整体散热相比较分散散热的效果会更好,进而提高制氧机100的整体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结合图1所示,定义壳体10具有前后方向,第二进风口10b、散热风扇50、压缩机70以及出风口10c沿前后方向呈并排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10b、散热风扇50、压缩机70以及出风口10c沿前后方向呈并排设置,能够使得第二进风口10b所进来的风流散热效果最好,即缩短第二散热通道的长度,使得风流的流量损失最小化。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散热风扇50为轴流风扇。
在一实施例中,当选用轴流风扇作为散热风扇50的类型时,即第二散热通道为主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为辅散热通道,因此轴流风扇能够使主散热通道的长度进一步缩小,从而使得风流的流量损失更小,相比较选用离心风扇或者涡轮风扇作为散热风扇50,离心风扇或者涡轮风扇会使得第一散热通道变为主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变为辅散热通道,因此选用轴流风扇作为散热风扇50,同时第二散热通道为主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为辅散热通道,能够使得制氧机100的散热效果最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该第一进风口10a处和/或第二进风口10b处设有进风过滤结构80。
在一实施例中,进风过滤结构80的设置,能够使得外界风流从第一进风口10a和第二进风口10b进来容纳腔时,风流所携带的杂质,例如漂浮物等杂质,能够被进风过滤结构80所过滤,避免进入壳体10的内部,影响各个部件的运行,进风过滤结构80可以为过滤网等,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因此在此对于进风过滤结构80的过滤原理不作过多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该出风口10c处设有出风过滤结构90。
在一实施例中,出风过滤结构90的设置,能够使得风流从出风口10c流出外界时,风流所携带的杂质,例如漂浮物等杂质,能够被出风过滤结构90所过滤,出风过滤结构90可以为过滤网等,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因此在此对于出风过滤结构90的过滤原理不作过多阐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包括壳体、分子筛塔以及散热风扇;
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分子筛塔与所述散热风扇均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壳体开设有分别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定义所述分子筛塔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
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于所述出风口以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均处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且驱动外界的风流经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出风口,以向外界散出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热量;
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于所述出风口以形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二端处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内,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内且驱动外界的风流经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出风口,以向外界散出所述第二端的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处于所述容纳腔的顶部空间,所述第一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并连通于所述顶部空间,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所述第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处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空间,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并连通于所述底部空间,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所述第二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底部空间,并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散热风扇装设于所述压缩机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
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端,所述压缩机处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且处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机壳的顶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并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装设所述散热风扇;和
压缩机机体,所述压缩机机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分别连通于所述安装腔,以使所述压缩机机体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于所述安装腔内交汇形成第三散热通道。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壳体具有前后方向;
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散热风扇、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前后方向呈并排设置。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为轴流风扇。
9.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和/或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进风过滤结构。
10.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过滤结构。
CN202220712419.XU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制氧机 Active CN217746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2419.XU CN217746414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制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2419.XU CN217746414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制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6414U true CN217746414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1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2419.XU Active CN217746414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制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46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50331U (zh) 一种散热性架的ups不间断电源模组
CN217746414U (zh) 一种制氧机
CN207925909U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节能配电柜
CN208234552U (zh) 一种臭氧发生器
CN206593242U (zh) 冷风机
CN109868484A (zh) 一种气体产生装置
CN205566957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机房的散热电器柜
CN211912478U (zh) 一种呼吸器壳体及自生氧式呼吸器
CN213913086U (zh) 一种二氧化碳吸收装置
CN104555931B (zh) 制氧机
CN108398989B (zh) 一种计算机
CN217312633U (zh) 一种新型制氧机进出气结构
CN217939625U (zh) 制氧机
CN206133419U (zh) 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
CN217972602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制氧机
CN212799634U (zh) 一种自带过滤功能的制氧机系统
CN211912408U (zh) 一种呼吸机
CN214791829U (zh) 医用送风模块
CN218828690U (zh) 一种控制机柜的节能机构
CN216716506U (zh) 制氧机、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780456U (zh) 一种用于肠道冲灌器的臭氧发生器
CN217247859U (zh) 一种空气净化的制氧机
CN219953590U (zh) 一种空压机
CN209100359U (zh) 一种呼吸机的风机悬架结构
CN218820831U (zh) 一种双冷源等温除湿新风热量回收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