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1415U - 驱动电机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机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1415U
CN217741415U CN202221977427.3U CN202221977427U CN217741415U CN 217741415 U CN217741415 U CN 217741415U CN 202221977427 U CN202221977427 U CN 202221977427U CN 217741415 U CN217741415 U CN 217741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core
spray
motor shaft
pipe
oi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74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宣
杨永琛
薛勇
凌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74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41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1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1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驱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电机及汽车,所述驱动电机包括:机壳、电机轴、转子芯体、转子支架和喷淋装置,所述机壳具有容置腔,所述电机轴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转子芯体具有轴向孔,所述转子芯体通过所述轴向孔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且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转子芯体和电机轴之间形成间隙,所述转子支架支撑在所述电机轴和所述转子芯体之间,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喷淋冷却所述转子芯体内侧。本申请中,转子支架支撑在电机轴和转子芯体之间,使转子芯体和电机轴之间形成间隙,喷淋装置通过此间隙喷淋冷却转子芯体内侧,使转子芯体内部冷却降温,从而缩小转子芯体的内外温差大。

Description

驱动电机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驱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电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驱动电机工作时电机转子、定子槽以及定子绕组等部位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能对电机转子、定子槽以及定子绕组等部位进行有效的冷却降温,则会导致驱动电机许用温度升高,驱动电机的整体性能降低,如电机功率、扭矩密度降低,电机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效率降低。目前,驱动电机的冷却结构无法冷却电机转子内部,电机转子内外温差大,导致驱动电机许用温度升高,影响驱动电机的整体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机及汽车,以减小电机转子内外温差,提高电机许用温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包括:
机壳,具有容置腔;
电机轴,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转子芯体,具有轴向孔,所述转子芯体通过所述轴向孔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且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转子芯体和电机轴之间形成间隙;
转子支架,支撑在所述电机轴和所述转子芯体之间;
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喷淋冷却所述转子芯体内侧。
可选的,所述转子支架包括支撑部,在轴向方向,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轴向孔内且与所述转子芯体的两个端面均形成间隔,所述喷淋装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转子芯体和电机轴之间形成的间隙内。
可选的,所述喷淋装置至少设置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部两侧。
可选的,所述机壳包括壳体和前端盖,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环绕所述底板设置的侧板,所述前端盖设置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一端,在轴向方向,部分所述喷淋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板内侧,部分所述喷淋装置安装在所述前端盖内侧。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淋油管和第二喷淋油管,所述第一喷淋油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喷淋油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子芯体和电机轴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所述第二喷淋油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二喷淋油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子芯体和电机轴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所述第一喷淋油管和所述第二喷淋油管位于所述转子芯体和电机轴之间形成的间隙内部分均设置有喷淋孔。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第三喷淋油管,所述第三喷淋油管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上设置有入油口,所述侧板或所述底板靠近所述侧板位置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容置腔。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设置在所述侧板和所述转子芯体之间,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定子组件一侧具有置管槽,所述第三喷淋油管设置在所述置管槽内,所述第三喷淋油管上设置有喷淋孔,用于冷却所述定子组件。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定子组件和第四喷淋油管,所述定子组件设置在所述侧板和所述转子芯体之间,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定子组件一侧具有置管槽,所述第四喷淋油管设置在所述置管槽内,所述第四喷淋油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道或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四喷淋油管上设置有喷淋孔,用于冷却所述定子组件。
可选的,所述转子支架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所述转子芯体套设在所述外筒上,所述内筒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
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电机;
车轮;
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车轮和所述驱动电机。
本申请公开的驱动电机及汽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转子支架支撑在电机轴和转子芯体之间,使转子芯体和电机轴之间形成间隙,喷淋装置通过此间隙喷淋冷却转子芯体内侧,使转子芯体内部冷却降温,从而缩小转子芯体的内外温差大,提高驱动电机的许用温度升高,进而提升驱动电机的整体性能。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电机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盖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喷淋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机壳;110、壳体;111、底板;112、侧板;113、第一流道;114、入油口;115、出油口;116、置管槽;120、前端盖;121、第二流道;
200、电机轴;
300、转子芯体;
400、转子支架;410、支撑部;420、外筒;430、内筒;440、环槽结构;
500、喷淋装置;510、第一喷淋油管;520、第二喷淋油管;530、第三喷淋油管;540、第四喷淋油管;
600、定子组件;610、定子芯体;620、定子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电机剖视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中驱动电机包括:机壳100、电机轴200、转子芯体300、转子支架400和喷淋装置500。
其中,机壳100具有呈圆柱形的容置腔,电机轴200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置腔内。转子芯体300呈圆柱形并具有轴向孔,转子芯体300通过轴向孔套设在电机轴200上且转子芯体300位于容置腔内,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形成间隙。转子支架400支撑在电机轴200和转子芯体300之间,形成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的间隙。喷淋装置500设置在容置腔内并喷淋冷却油,冷却转子芯体300内侧。
需要说明的是,转子芯体300设置在机壳100的容置腔内,电机轴200部分设置在机壳100的容置腔内,也就是说,轴向方向,电机轴200的长度大于转子芯体300的长度,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形成的间隙为转子芯体300的轴向孔的内侧面与电机轴200之间区域。喷淋装置500喷淋冷却转子芯体300内侧,喷淋装置500可以直接向转子芯体300的内侧喷淋冷却油,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向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形成的间隙喷淋冷却油,冷却油向转子芯体300的内侧溅射或通过电机轴200旋转将冷却油甩向转子芯体300的内侧,具体视情况而定。电机轴200和机壳100还设置有轴承,轴承用于减小电机轴200的旋转阻力,轴承包括深沟球轴承。
本申请中,转子支架400支撑在电机轴200和转子芯体300之间,使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形成间隙,喷淋装置500通过此间隙喷淋冷却转子芯体300内侧,使转子芯体300内部冷却降温,从而缩小转子芯体300的内外温差大,提高驱动电机的许用温度升高,进而提升驱动电机的整体性能。将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汽车,可提高汽车的性能。
通过喷淋冷却转子芯体300内侧,可以使转子芯体300迅速降温,转子芯体300散热性能好,磁钢过热退磁的风险低,可以减少转子芯体300中重稀土材料,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电机轴200高速旋转,可将冷却油从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的间隙中甩出来,用于冷却定子组件600。
参见图1所示,喷淋装置500至少部分位于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形成的间隙内。
需要说明的是,喷淋装置500可设置在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形成的间隙内,但不限于此,也可将喷淋装置500设置在转子芯体300的轴向孔的口部,向转子芯体300的内侧喷淋冷却油,也就是说,在喷淋装置500能够喷淋到转子芯体300的内侧前提下,喷淋装置500的位置可任意设置。
喷淋装置500设置在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方便直接向转子芯体300内侧喷淋冷却油,直接喷淋冷却效率高,可以减少冷却油用量,因此可以选择小功率的油泵供油,从而降低驱动电机的制造成本。
示例的,转子支架400包括支撑部410,在轴向方向,支撑部410完全位于转子芯体300的轴向孔内且与转子芯体300的两个端面均形成间隔,也就是说,支撑部410位于转子芯体300的轴向孔靠中间的位置,支撑部410两侧形成环槽结构440。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410可完全位于转子芯体300的轴向孔内,但不限于此,支撑部410也可部分位于转子芯体300的轴向孔内,也就是说,支撑部410仅一侧形成环槽结构440。
支撑部410完全位于转子芯体300的轴向孔内且与转子芯体300的两个端面均形成间隔,在支撑部410两侧形成环槽结构440,支撑稳定性更好,电机轴200高速旋转时,转子芯体300受到平衡的支撑力,不容易产生径向抖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子支架400包括外筒420和内筒430,转子芯体300套设在外筒420上,内筒430套设在电机轴200上,支撑部410设置在外筒420和内筒430之间,支撑部410位于外筒420和内筒430轴向上靠中间的位置,转子支架400两端形成前文提及的环槽结构440。转子芯体300、电机轴200与转子支架400均相对固定,例如可采用过盈连接或键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转子支架400可一体成型,也就是说,外筒420、内筒430以及支撑部410为一个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支撑部410可位于外筒420和内筒430轴向上靠中间的位置,但不限于此。例如,支撑部410制作成圆环状且在外筒420和内筒430轴向设置两个,两个支撑部410左右对称,可以稳定地支撑起外筒420和内筒430,喷淋装置500也可通过支撑部410上的孔伸入转子芯体300的轴向孔内,喷淋冷却油冷却转子芯体300的内侧。
转子支架400包括外筒420和内筒430,转子芯体300套设在外筒420上,内筒430套设在电机轴200上,支撑部410设置在外筒420和内筒430之间,通过外筒420支撑转子芯体300,通过内筒430支撑电机轴200,支撑接触面更大,支撑结构更稳定。
参见图1所示,喷淋装置500至少设置两个且分别位于支撑部410两侧,具体是位于支撑部410两侧的环槽结构440中。
需要说明的是,喷淋装置500可至少设置两个且分别位于支撑部410两侧,但不限于此,喷淋装置500也可设置一个且位于支撑部410一侧,也就是说,在一个环槽结构440中设置喷淋装置500。当喷淋装置500设置在支撑部410一侧时,可通过支撑部410连通其两侧的环槽结构440,例如支撑部410设计成条状且环绕内筒430间隔设置多个,喷淋装置500喷出的冷却油可通过支撑部410进入另一环槽结构440中,冷却转子芯体300的内侧。
喷淋装置500至少设置两个且分别位于支撑部410两侧,支撑部410两侧的环槽结构440可以不连通,支撑部410的结构更简单,同时两个环槽结构440中分别设置两个喷淋装置500,同时向转子芯体300的内侧喷淋冷却油,可以减小转子芯体300两端温差。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机壳100包括壳体110和前端盖120,其中壳体110包括底板111和环绕底板111设置的侧板112,底板111和侧板112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置腔,前端盖120设置在侧板112远离底板111一端,以封闭容置腔。在轴向方向,部分喷淋装置500安装在底板111内侧,部分喷淋装置500安装在前端盖120内侧。
需要说明的是,喷淋装置500安装在底板111或前端盖120上,但不限于此,喷淋装置500也可以安装在侧板112或定子芯体610上,具体可视情况而定。
部分喷淋装置500安装在底板111内侧,部分喷淋装置500安装在前端盖120内侧,方便从机壳100两端进油和出油,冷却油的进出通道结构更简单。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流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盖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流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喷淋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至图8所示,底板111上设置有第一流道113,前端盖120上设置有第二流道121。喷淋装置500包括第一喷淋油管510和第二喷淋油管520。第一喷淋油管510一端连通第一流道113,第一喷淋油管510另一端封闭并延伸至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形成的间隙内,也就是说,第一喷淋油管510另一端延伸至环槽结构440内,向转子芯体300内侧喷淋冷却油。第一喷淋油管510设置两个且以电机轴200为中心对称设置。
相应的,第二喷淋油管520一端连通第二流道121,第二喷淋油管520另一端封闭并延伸至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形成的间隙内,也就是说,第二喷淋油管520另一端延伸至另一环槽结构440内,向转子芯体300内侧喷淋冷却油。第二喷淋油管520设置两个且以电机轴200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喷淋油管510和第二喷淋油管520位于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形成的间隙内部分均设置有喷淋孔,也就是位于环槽结构440内部分设置有喷淋孔。第一喷淋油管510和第二喷淋油管520均与转子芯体300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喷淋装置500可包括第一喷淋油管510和第二喷淋油管520,但不限于此,喷淋装置500还可包括喷头。第一喷淋油管510和第二喷淋油管520位于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形成的间隙内部分均可设置喷淋孔,但不限于此,第一喷淋油管510和第二喷淋油管520位于转子芯体300和电机轴200之间形成的间隙以外部分也可设置喷淋孔,用于喷油冷却定子绕组620或转子绕组。
喷淋装置500包括第一喷淋油管510和第二喷淋油管520,底板111上设置有第一流道113,第一喷淋油管510一端连通第一流道113并向转子芯体300内侧喷淋冷却油,前端盖120上设置有第二流道121,第二喷淋油管520一端连通第二流道121并向转子芯体300内侧喷淋冷却油,喷淋装置500结构简单,方便制造。
参见图1至图8所示,驱动电机还包括第三喷淋油管530,第三喷淋油管530连通第一流道113和第二流道121,第三喷淋油管530数量为两个。第一流道113上设置有入油口114,底板111靠近侧板112位置设置有出油口115,出油口115连通容置腔。
冷却油通过入油口114进入第一流道113,部分冷却油通过第一喷淋油管510喷淋转子芯体300内侧,冷却油带走转子芯体300的热量后汇聚到容置腔的底部;部分冷却油通过第三喷淋油管530流入第二流道121,通过第二喷淋油管520喷淋转子芯体300内侧,冷却油带走转子芯体300的热量后同样汇聚到容置腔的底部,最终冷却油通过出油口115排出,形成冷却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出油口115可设置在底板111靠近侧板112位置,但不限于此,出油口115也可设置在侧板112上。第三喷淋油管530用于连通第一流道113和第二流道121,其具体数量和位置可视情况而定。
通过第三喷淋油管530连通第一流道113和第二流道121,可将入油口114设置于第一流道113,出油口115设置于底板111,这样设计,喷淋装置500进油通道结构更简单。
参见图1至图8所示,驱动电机还包括定子组件600,定子组件600包括定子芯体610以及穿设于定子芯体610的定子绕组620,定子绕组620两端伸出定子芯体610形成绕组端部。定子组件600设置在侧板112和转子芯体300之间,具体是定子芯体610装配在侧板112内侧并与转子芯体300之间形成气隙。侧板112靠近定子组件600一侧具有置管槽116,第三喷淋油管530设置在置管槽116内,第三喷淋油管530上设置有喷淋孔,用于冷却定子组件600。
需要说明的是,置管槽116可设置在侧板112的内侧壁,但不限于此,置管槽116也可设置在定子芯体610的外侧壁,具体视情况而定。第三喷淋油管530上设置有喷淋孔,用于冷却定子组件600,具体冷却部位包括定子芯体610的外侧以及位于定子芯体610两端的绕组端部。
侧板112靠近定子组件600一侧具有置管槽116,第三喷淋油管530设置在置管槽116内,第三喷淋油管530上设置有喷淋孔,通过第三喷淋油管530可以冷却定子芯体610以及定子芯体610两端的绕组端部,减小定子芯体610、定子芯体610两端的绕组端部以及转子芯体300之间的温差,提高驱动电机的许用温度升高,进而提升驱动电机的整体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淋装置500还包括第四喷淋油管540。定子组件600设置在侧板112和转子芯体300之间,侧板112靠近定子组件600一侧至少具有两个置管槽116,两个第四喷淋油管540分别设置在置管槽116内。第四喷淋油管540一端连通第一流道113且第四喷淋油管540上设置有喷淋孔,用于冷却定子组件600。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喷淋油管540上设置有喷淋孔,用于冷却定子组件600,具体冷却部位包括定子芯体610的外侧以及位于定子芯体610两端的绕组端部。第四喷淋油管540一端连通第一流道113,另一端封闭,但不限于此,第四喷淋油管540也可一端连通第二流道121,另一端封闭,具体视情况而定。第三喷淋油管530和第四喷淋油管540可沿侧板112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但不限于此,具体可视情况而定。
第三喷淋油管530和第四喷淋油管540沿侧板112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环绕定子组件600多点喷冷却油,可以减小定子组件600周向上不同部位温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驱动电机、车轮和传动机构,驱动电机提供动力,传动机构连接车轮和驱动电机,驱动车轮转动。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申请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具有容置腔;
电机轴,部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转子芯体,具有轴向孔,所述转子芯体通过所述轴向孔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且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转子芯体和电机轴之间形成间隙;
转子支架,支撑在所述电机轴和所述转子芯体之间;
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喷淋冷却所述转子芯体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支架包括支撑部,在轴向方向,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轴向孔内且与所述转子芯体的两个端面均形成间隔,所述喷淋装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转子芯体和电机轴之间形成的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至少设置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部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壳体和前端盖,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环绕所述底板设置的侧板,所述前端盖设置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一端,在轴向方向,部分所述喷淋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板内侧,部分所述喷淋装置安装在所述前端盖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淋油管和第二喷淋油管,所述第一喷淋油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喷淋油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子芯体和电机轴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所述第二喷淋油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二喷淋油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子芯体和电机轴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所述第一喷淋油管和所述第二喷淋油管位于所述转子芯体和电机轴之间形成的间隙内部分均设置有喷淋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第三喷淋油管,所述第三喷淋油管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上设置有入油口,所述侧板或所述底板靠近所述侧板位置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容置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设置在所述侧板和所述转子芯体之间,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定子组件一侧具有置管槽,所述第三喷淋油管设置在所述置管槽内,所述第三喷淋油管上设置有喷淋孔,用于冷却所述定子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定子组件和第四喷淋油管,所述定子组件设置在所述侧板和所述转子芯体之间,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定子组件一侧具有置管槽,所述第四喷淋油管设置在所述置管槽内,所述第四喷淋油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流道或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四喷淋油管上设置有喷淋孔,用于冷却所述定子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支架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所述转子芯体套设在所述外筒上,所述内筒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电机;
车轮;
传动机构,连接所述车轮和所述驱动电机。
CN202221977427.3U 2022-07-28 2022-07-28 驱动电机及汽车 Active CN217741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7427.3U CN217741415U (zh) 2022-07-28 2022-07-28 驱动电机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7427.3U CN217741415U (zh) 2022-07-28 2022-07-28 驱动电机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1415U true CN217741415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7427.3U Active CN217741415U (zh) 2022-07-28 2022-07-28 驱动电机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41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6450B (zh) 一种轮毂电机及轮毂电机散热系统
US8403087B2 (en) Outer-rotor type motor and outer-rotor type in-wheel motor
CN108512363A (zh) 一种油冷电机
CN112234771A (zh) 一种牵引电动机的油冷冷却结构
CN216751437U (zh) 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
CN114629297B (zh) 一种液冷电机
CN213879562U (zh) 一种油冷电机的转子冷却回路
CN220325430U (zh) 一种空心轴、转子组件及其电机
CN217741415U (zh) 驱动电机及汽车
CN213879489U (zh) 一种油冷电机的机壳冷却回路
CN111371236B (zh) 一种高转矩圆周回形水路的高效高散热永磁轮毂电机装置
CN110868022B (zh) 一种油冷电机结构、主驱电机及电机冷却系统
CN210404939U (zh) 电机以及车辆
CN115360849B (zh) 飞轮储能系统
CN112564422A (zh) 一种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的外转子水冷冷却结构
CN208738934U (zh) 电机、压缩机及空调
CN114337114A (zh) 一种具有油液驱动喷淋结构的油冷扁线电机
CN214380519U (zh) 一种复合油冷电机
CN216904451U (zh) 外转子轮毂电机
CN113890249B (zh) 电机组件及电机冷却系统
JP2023154344A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の冷却構造
CN215528837U (zh) 一种双定子永磁电机冷却结构和电机
CN209786979U (zh) 一种油冷电机
CN216121978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转子及驱动电机
CN220732469U (zh) 一种油冷电机转子的油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