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0842U - 一种新型信号发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信号发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0842U
CN217740842U CN202221133858.1U CN202221133858U CN217740842U CN 217740842 U CN217740842 U CN 217740842U CN 202221133858 U CN202221133858 U CN 202221133858U CN 217740842 U CN217740842 U CN 217740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hell
usb terminal
fool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338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engn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engn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engn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engn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338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40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0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0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信号发射器,其包括外壳、安装座和USB端子座,外壳形成有容置腔,外壳设置有连通容置腔的连接口,外壳两侧分别设置有按压卡爪,安装座通过连接口安装在容置腔内,安装座靠近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安装座远离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卡扣,弹性卡扣卡合于外壳上,USB端子座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凸台,USB端子座远离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状结构,USB端子座套设在连接口外,USB端子座两侧分别设置有卡耳,卡耳与按压卡爪卡接。本实用新型中卡耳具有导向槽,卡耳与按压卡爪卡接时,卡爪主体容纳于导向槽内,卡爪自由端位于卡耳主体外,卡爪自由端的可受力面积增大,使得拆除USB端子座和外壳时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信号发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发射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信号发射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传输技术逐渐从有线传输转为无线传输,从而有效解决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受线长限制的影响。在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中,必然会需要一信号发射器来作为信号发射主体,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信号发射器大多采用USB公母端子的连接方式来实现供电或数据传输,其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拆装较为麻烦,影响使用体验。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信号发射器,其包括外壳、安装座和USB端子座,所述外壳、安装座和USB端子座同轴设置,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外壳设置有连通容置腔的连接口,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按压卡爪,所述安装座靠近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安装座远离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USB端子座靠近外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凸台,所述USB端子座远离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状结构,所述USB端子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耳,所述安装座通过连接口安装在容置腔内,所述弹性卡扣卡合于外壳上,所述USB端子座通过容纳腔套设在连接口外,且所述凸台伸入至容置腔内,所述卡耳与按压卡爪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卡爪包括卡爪主体、卡凸和卡爪自由端,所述卡凸设置在所述卡爪主体背离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卡爪自由端位于按压卡爪远离所述连接口的一端,所述卡耳上对应卡凸的位置设置有卡孔,所述卡耳设置在所述USB端子座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卡耳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USB端子座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槽的开口朝向USB端子座的轴线,所述卡耳与按压卡爪卡接时,所述卡爪主体容纳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卡爪自由端位于所述卡耳外。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第二环状结构,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环状结构的不同侧,所述弹性卡扣自所述第二环状结构宽度方向的两侧朝向远离连接口的一侧延伸,所述连接口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弹性卡扣对应的缺口,所述弹性卡扣卡合于外壳时,所述弹性卡扣位于所述缺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内具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与第一环状结构连通,所述第二环状结构所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与容置腔连通,当所述卡耳与按压卡爪卡接时,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设置在偏离容纳腔中心轴线的位置上,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位于所述第二环状结构所围成的区域内,所述防呆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座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防呆结构包括第一防呆结构和第二防呆结构,所述第一防呆结构和第二防呆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防呆结构和第二防呆结构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距离不同,当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轴线相同时,所述凸台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防呆结构和第二防呆结构之间的空间伸入容置腔内,当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轴线不同时,所述凸台被所述第一防呆结构和第二防呆结构之间的空间限制在所述容纳腔外。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环状结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防呆筋,所述外壳的内壁对应所述防呆筋的位置开设有防呆槽,在所述安装座朝向容置腔安装时,若所述防呆筋未与防呆槽对齐,所述弹性卡扣不与所述外壳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外壁形成有环状凸起,所述按压卡爪自所述环状凸起朝远离所述连接口的方向延伸,当所述USB端子座套设在连接口外时,所述 USB端子座的端部与所述环状凸起抵触。
进一步的,包括密封圈,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环形凸起的一侧,所述环形凹槽靠近连接口,所述环形凹槽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外壳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形成有固板槽,所述外壳内壁远离所述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卡板槽,所述信号发射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置有USB 公端子,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板槽内,所述USB公端子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内,在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电路板插入至所述卡板槽内。
进一步的,包括USB母端子,所述USB母端子位于所述凸台内的第一安装通孔,当所述卡耳与按压卡爪卡接时,所述USB母端子与所述USB公端子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信号连接器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新型信号连接器中,卡耳具有导向槽,卡耳与按压卡爪卡接时,卡爪主体容纳于导向槽内,卡爪自由端位于卡耳主体外,卡爪自由端的可受力面积增大,通过这种设计,使得拆除USB端子座和外壳,不仅可以方便使用者识别和按压卡爪自由端,还大大节省了力气;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新型信号连接器中,安装座安装在容置腔内时,弹性卡扣卡合于外壳上,弹性卡扣容纳于缺口内,缺口贯穿连接口的边缘,弹性卡扣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外表面平齐,按压部的可受力面积较大,当需要拆卸所述安装座时,通过按压所述弹性卡扣的按压部,弹性卡扣发生形变,限位凸起脱离所述第二缺口的限位,进而可以顺利且方便的将所述安装座从所述外壳的容置腔内取出;
(3)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新型信号连接器中,USB端子安装座内的凸台与安装座内的防呆结构能够相互配合进行防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发射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发射器的外壳在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发射器的外壳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发射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发射器的安装座在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发射器的安装座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发射器的安装座在又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发射器的安装座安装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发射器的安装座安装电路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发射器的USB端子座在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信号发射器的USB端子座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安装座;3、USB端子座;4、连接口;5、第一缺口; 6、第二缺口;7、环状凸起;8、按压卡爪;9、卡爪主体;10、卡凸;11、卡爪自由端;12、第一卡板凸起;13、第二卡板凸起;14、卡板槽;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开关结构;18、触摸凸起;19、导光柱;20、固定部; 21、弹性卡扣;22、第二环状结构;23、第二安装通孔;24、按压部;25、限位凸起;26、防呆筋;27、防呆槽;28、第一防呆结构;29、第二防呆结构; 30、凸条;31、固板槽;32、电路板;33、USB公端子;34、凸起;36、第一压板结构;37、第二压板结构;38、压板凸起;39、凸台;40、第一环状结构;41、卡耳;42、导向槽;43、第一安装通孔;44、密封圈;45、环形凹槽;46、螺母;47、密封垫;48、螺纹结构;49、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使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信号发射器,其包括外壳1、安装座2和 USB端子座3,所述外壳1、安装座2和USB端子座3同轴设置。
请参阅图2,所述外壳1优选为长盒状结构,所述外壳1内形成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开口为连通容置腔的连接口4,所述连接口4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包括第一缺口5和第二缺口6,所述第一缺口5贯穿所述连接口4的边缘,所述第一缺口5和第二缺口6连通,所述第二缺口6 位于所述外壳1远离所述连接口4的一侧,所述第二缺口6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缺口5的长度。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外壳1外壁形成有环状凸起7,所述环状凸起7上设置有按压卡爪8,且所述按压卡爪8设置在外壳1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按压卡爪8自所述环状凸起7朝远离所述连接口4的方向延伸,所述按压卡爪8 包括卡爪主体9、卡凸10和卡爪自由端11,所述卡凸10设置在所述卡爪主体 9背离所述外壳1的一侧,所述卡凸10上具有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卡爪自由端 11连接在所述卡爪主体9的一侧,所述卡爪自由端11位于所述按压卡爪8远离所述连接口4的一端,所述卡爪自由端11上形成有若干粗糙的台阶面,以此增加按压的摩擦力,可以方便使用者识别和按压所述按压卡爪8。
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外壳1内壁远离所述连接口4的一端设置有长板结构,请参阅图5,图中示例的展示所述长板结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壁的两侧,所述长板结构上凸设有第一卡板凸起12和第二卡板凸起13,所述第一卡板凸起12和第二卡板凸起13间隔设置形成卡板槽14,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15和若干第二通孔16,所述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位于所述外壳1 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通孔15和若干个第二通孔16优选分别沿所述外壳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通孔15为类U形,使所述外壳1在其侧壁上形成开关结构17。图中所展示的类U形由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直线通孔和一个半圆通孔组成,两条直线通孔之间形成开关结构17的弹性支撑部,所述半圆通孔内形成开关结构17的按压位。在所述开关结构17的按压位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有具有设定形状的触摸凸起18,可以方便使用者识别和按压所述开关结构 17。所述第二通孔16为沉孔设计,所述第二通孔16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通孔16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通孔16内压合有导光柱19。
请参阅图1,所述安装座2通过连接口4安装在容置腔内,所述安装座2 靠近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20,所述安装座2远离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卡扣21,所述安装座2还设置有第二环状结构22,所述弹性卡扣21与所述固定部20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环状结构22的不同侧,所述弹性卡扣21自所述第二环状结构22宽度方向的两侧向远离连接口4的一侧延伸,请参阅图6至图7,所述第二环状结构22所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23,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位于所述安装座2的偏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弹性卡扣21包括按压部24和设置在所述按压部24两侧的限位凸起 25,所述按压部24设置在所述弹性卡扣21远离所述第二环状结构22的自由侧,所述按压部24的有较大的厚度,所述限位凸起25上具有倾斜的导向面,
所述安装座2安装在容置腔内时,所述弹性卡扣21卡合于所述外壳1上,所述弹性卡扣21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弹性卡扣21容纳于所述第一缺口5和第二缺口6内,所述限位凸起25被限位在所述第二缺口6内,且所述弹性卡扣 21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平齐,按压部24的可受力面积较大,当需要拆卸所述安装座2时,通过按压所述弹性卡扣21的按压部24,所述弹性卡扣21发生形变,所述限位凸起25脱离所述第二缺口6的限位,进而可以顺利且方便的将所述安装座2从所述外壳1的容置腔内取出。
请参阅图7和图8,所述第二环状结构22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防呆筋 26,请参阅图3,所述外壳1的内壁对应所述防呆筋26的位置开设有防呆槽27,其中,在所述安装座2朝容置腔内安装时,若所述防呆筋26未与防呆槽27对齐,所述防呆卡扣不与所述外壳1卡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二环状结构22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防呆筋26的数量不同,与所述外壳1内壁的两侧的防呆槽27数量对应,进行防呆。防止所述安装座2安装在所述容置腔时方向错误。
请参阅图6,所述安装座2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位于所述第二环状结构22所围成的区域内,所述防呆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座2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防呆结构包括第一防呆结构28和第二防呆结构29,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和第二防呆结构29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 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和第二防呆结构29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 的距离不同,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呆结构为长板状,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和第二防呆结构29均包括防呆主体以及防呆主体宽度方向两侧的凸条30,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上的凸起34 和所述第二防呆结构29上的凸起3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两侧凸条 30的间距和第二防呆结构29两侧凸条30的间距不同,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 两侧凸条30的间距大于第二防呆结构29两侧凸条30的间距。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述固定部2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的两侧,所述固定结构形成有固板槽31,所述信号发射器还包括电路板32,所述电路板32的一端设置有USB公端子33,所述USB公端子33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内,所述电路板32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起34,所述凸起34分别卡入固定结构的的固板槽31内。在所述安装座2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电路板 32插入至卡板槽14内。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所述安装座2设置有固定部20的一侧还设置有压板结构,所述压板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的周围,所述压板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座2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压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板结构36和至少一个第二压板结构37,所述第一压板结构36和第二压板结构37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的两侧,所述第一压板结构36和第二压板结构37均为长条状,所述第一压板结构36上设置有压板凸起38,所述压板凸起38位于所述第一压板结构36靠近所述第二压板结构37 的一侧,所述压板凸起38朝向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倾斜形成导向面,所述第二压板结构37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所述USB公端子33位于第二安装通孔23时,所述第一压板结构36和第二压板结构37将所述USB公端子33进行卡紧。可以有效保证所述电路板32安装在安装座2的安装牢靠性。
请参阅图11和图12,所述USB端子座3靠近外壳1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凸台39,如图1所示,所述USB端子座3远离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状结构40,所述USB端子座3通过容纳腔套设在连接口4 外,且所述凸台39伸入至容置腔内,所述USB端子座3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耳41,所述卡耳41自所述USB端子座3朝向所述连接口4延伸,所述按压卡爪8上设置有卡凸10,所述卡耳41上设置有卡孔49,所述卡孔49 设置在所述卡耳41对应所述卡凸10的位置上,所述卡耳41与按压卡爪8卡接。所述卡耳41具有导向槽42,所述导向槽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USB端子座3 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槽42的开口朝向所述USB端子座3的轴线,所述卡耳41与按压卡爪8卡接时,所述卡爪主体9容纳于所述导向槽42内,所述卡爪自由端11位于所述卡耳41外,所述卡爪自由端11的可受力面积增大,通过这种设计,使得拆除USB端子座3和外壳1,可以方便使用者识别和按压所述卡爪自由端11。
请参阅图11,所述凸台39内具有第一安装通孔43,所述第一安装通孔43 与第一环状结构40连通,当所述所述卡耳41与按压卡爪8卡接时,所述第一安装通孔43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的同轴设置。
所述信号发射器还包括USB母端子(图中未画出),所述USB母端子位于所述凸台39内的第一安装通孔43内,所述USB母端子连接有另一电路板 32,该电路板32可以与外部电源或总端连接,当所述USB端子座3的卡耳41与所述外壳1的按压卡爪8卡接时,所述USB母端子与所述USB公端子33 连接,可实现信号发射器电连通,进而能够实现正常工作。所述USB端子座3 的容纳腔套设在所述连接口4外,所述USB端子座3的端部与所述环状凸起 347抵触,防止所述USB端子座3套设过度。
请参阅图11,所述凸台39设置在偏离容纳腔中心轴线的位置上,安装所述安装座2时,当所述第一安装通孔43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轴线相同时,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两侧凸条30的间距大于所述凸台39的宽度,使得所述凸台39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和第二防呆结构29之间的空间伸入容置腔内,当所述第一安装通孔43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轴线不同时,所述第二防呆结构29两侧凸条30的间距小于所述凸台39的宽度,所述凸台39被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和第二防呆结构29之间的空间限制在所述容纳腔外,可以有效防止错插或误插而导致USB端子损坏。
请参阅图1,所述信号连接器包括密封圈44,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45,所述环形凹槽45位于所述环形凸起34的一侧,所述环形凹槽45 靠近所述连接口4,所述环形凹槽45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外壳1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密封圈44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45内。通过设置密封圈44可以保证在所述 USB端子座3与外壳1卡合时,所述USB端子座3与外壳1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信号连接器还包括螺母46和密封垫47,所述第一环状结构40的外壁面设置有螺纹结构48,所述螺母46安装在所述第一环状结构 40上,用于固定所述USB端子座3。所述密封垫47套设在所述第一环状结构 40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信号连接器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新型信号连接器中,卡耳具有导向槽,卡耳与按压卡爪卡接时,卡爪主体容纳于导向槽内,卡爪自由端位于卡耳主体外,卡爪自由端的可受力面积增大,通过这种设计,使得拆除USB端子座和外壳,可以非常方便使用者识别和按压所述卡爪自由端;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新型信号连接器中,安装座安装在容置腔内时,弹性卡扣卡合于外壳上,弹性卡扣容纳于缺口内,缺口贯穿连接口的边缘,弹性卡扣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外表面平齐,按压部的可受力面积较大,当需要拆卸所述安装座时,通过按压所述弹性卡扣的按压部,弹性卡扣发生形变,限位凸起脱离所述第二缺口的限位,进而可以顺利且方便的将所述安装座从所述外壳的容置腔内取出;
(3)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新型信号连接器中,USB端子安装座内的凸台与安装座内的防呆结构能够相互配合进行防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新型信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安装座(2)和USB端子座(3),所述外壳(1)、安装座(2)和USB端子座(3)同轴设置,所述外壳(1)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外壳(1)设置有连通容置腔的连接口(4),所述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按压卡爪(8),所述安装座(2)靠近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部(20),所述安装座(2)远离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卡扣(21),所述USB端子座(3)靠近外壳(1)的一侧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凸台(39),所述USB端子座(3)远离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状结构(40),所述USB端子座(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耳(41),
所述安装座(2)通过连接口(4)安装在容置腔内,所述弹性卡扣(21)卡合于外壳(1)上,所述USB端子座(3)通过容纳腔套设在连接口(4)外,且所述凸台(39)伸入至容置腔内,所述卡耳(41)与按压卡爪(8)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信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卡爪(8)包括卡爪主体(9)、卡凸(10)和卡爪自由端(11),所述卡凸(10)设置在所述卡爪主体(9)背离所述外壳(1)的一侧,所述卡爪自由端(11)位于按压卡爪(8)远离所述连接口(4)的一端,所述卡耳(41)上对应卡凸(10)的位置设置有卡孔(49),所述卡耳(41)设置在所述USB端子座(3)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卡耳(41)具有导向槽(42),所述导向槽(42)的长度方向与USB端子座(3)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导向槽(42)的开口朝向USB端子座(3)的轴线,所述卡耳(41)与按压卡爪(8)卡接时,所述卡爪主体(9)容纳于所述导向槽(42)内,所述卡爪自由端(11)位于所述卡耳(41)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信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上还设置有第二环状结构(22),所述弹性卡扣(21)与所述固定部(20)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环状结构(22)的不同侧,所述弹性卡扣(21)自所述第二环状结构(22)宽度方向的两侧朝向远离连接口(4)的一侧延伸,所述连接口(4)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弹性卡扣(21)对应的缺口,所述弹性卡扣(21)卡合于外壳(1)时,所述弹性卡扣(21)位于所述缺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信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9)内具有第一安装通孔(43),所述第一安装通孔(43)与第一环状结构(40)连通,所述第二环状结构(22)所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23),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与容置腔连通,当所述卡耳(41)与按压卡爪(8)卡接时,所述第一安装通孔(43)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的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信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9)设置在偏离容纳腔中心轴线的位置上,所述安装座(2)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位于所述第二环状结构(22)所围成的区域内,所述防呆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座(2)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防呆结构包括第一防呆结构(28)和第二防呆结构(29),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和第二防呆结构(29)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和第二防呆结构(29)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的距离不同,当所述第一安装通孔(43)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轴线相同时,所述凸台(39)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和第二防呆结构(29)之间的空间伸入容置腔内,当所述第一安装通孔(43)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轴线不同时,所述凸台(39)被所述第一防呆结构(28)和第二防呆结构(29)之间的空间限制在所述容纳腔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信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状结构(22)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防呆筋(26),所述外壳(1)的内壁对应所述防呆筋(26)的位置开设有防呆槽(27),在所述安装座(2)朝向容置腔安装时,若所述防呆筋(26)未与防呆槽(27)对齐,所述弹性卡扣(21)不与所述外壳(1)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信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壁形成有环状凸起(7),所述按压卡爪(8)自所述环状凸起(7)朝远离所述连接口(4)的方向延伸,当所述USB端子座(3)套设在连接口(4)外时,所述USB端子座(3)的端部与所述环状凸起(7)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信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圈(44),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45),所述环形凹槽(45)位于所述环形凸起(34)的一侧,所述环形凹槽(45)靠近连接口(4),所述环形凹槽(45)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外壳(1)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密封圈(44)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45)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信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0)形成有固板槽(31),所述外壳(1)内壁远离所述连接口(4)的一端设置有卡板槽(14),所述信号发射器还包括电路板(32),所述电路板(32)的一端设置有USB公端子(33),所述电路板(3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板槽(31)内,所述USB公端子(33)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3)内,在所述安装座(2)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电路板(32)插入至所述卡板槽(1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信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SB母端子,所述USB母端子位于所述凸台(39)内的第一安装通孔(43),当所述卡耳(41)与按压卡爪(8)卡接时,所述USB母端子与所述USB公端子(33)连接。
CN202221133858.1U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新型信号发射器 Active CN217740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33858.1U CN217740842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新型信号发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33858.1U CN217740842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新型信号发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0842U true CN217740842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37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33858.1U Active CN217740842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新型信号发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40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2450B (zh) 具有双向插接功能的插头连接器
CN217469027U (zh) 一种插头插座组件
US656896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contacts
CN217740842U (zh) 一种新型信号发射器
US8282400B2 (en) Electronic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metal plate
CN210224453U (zh) 一种电连接器插头
CN214754361U (zh) 一种可换接口电连接装置及耳机转换接头
CN214013294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4899044U (zh) 一种具有防尘盖的usb端子座
CN214280336U (zh) 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连接器
CN214254911U (zh) 电连接器装置
US7182648B2 (en) Optical-electric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having coil spring
CN210248686U (zh) 可穿戴设备
US6503106B1 (en) Electric jack
CN219203512U (zh) 一种插座开关的导线安装结构
CN213753244U (zh) 一种连接器的插头
CN211628934U (zh) 一种peps启动按钮装置
CN214898974U (zh) 一种信号发射器
CN113131273A (zh) 一种可换接口电连接装置
CN214706420U (zh) 便于更换音频插头的音频连接器
CN214014768U (zh) 一种信号发射器的外壳
CN217522294U (zh) 增强插拔力的Type-C连接器
CN211208737U (zh) 可拆卸式连接器
CN217788845U (zh) 一种移动存储器
CN212571483U (zh) 导电线及充电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