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9671U - 自动调光镜、后视镜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自动调光镜、后视镜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39671U CN217739671U CN202222109787.8U CN202222109787U CN217739671U CN 217739671 U CN217739671 U CN 217739671U CN 202222109787 U CN202222109787 U CN 202222109787U CN 217739671 U CN217739671 U CN 2177396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liquid crystal
- state
- retardation
- mirr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自动调光镜、后视镜及汽车,液晶盒层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液晶盒层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过程中,液晶盒层中的液晶分子在一平面中旋转,固定延迟层的光轴垂直于平面:液晶盒层处于第一状态,液晶盒层内液晶分子处于水平排列状态,液晶盒层的延迟量和固定延迟层的延迟量相等;液晶盒层处于第二状态,液晶盒层内液晶分子处于预设排列角度排列状态,以保证固定延迟层的延迟量和液晶盒层的延迟量相减等于四分之一光波长的奇数倍;液晶盒层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响应时间小于200ms。通过选择合适的液晶盒层厚度,使得液晶盒层的响应时间小于现有技术中电色镜的响应时间,减少视觉盲区时间,提升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光镜、后视镜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后视镜使用一般的镜子材料,驾驶员观看镜子的显像清晰度明显受后方光强度的影响,白天较清晰,夜间后方有强光照射,经后视镜的反射,光会刺激驾驶员的眼睛,使人感到刺眼,影响行车视线,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电色镜,属于电化学显示,通过施加电压使电色镜的电色层光学性能改变,减弱后视镜对光的反射能力,以达到不刺眼的目的,但是响应时间很慢,由于无法看清路面车况,驾驶员容易在这段响应时间内发生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调光镜、后视镜及汽车,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自动调光的功能,并且有效提高镜子的响应时间。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调光镜,包括按照入射光路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偏光层、固定延迟层、液晶盒层和反射层,所述液晶盒层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液晶盒层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过程中,所述液晶盒层中的液晶分子在一平面中旋转,所述固定延迟层的光轴垂直于所述平面:
当所述液晶盒层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液晶盒层内液晶分子处于水平排列状态,所述液晶盒层的延迟量和所述固定延迟层的延迟量相等;
当所述液晶盒层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液晶盒层内液晶分子处于预设排列角度排列状态,以保证所述固定延迟层的延迟量和所述液晶盒层的延迟量相减等于四分之一光波长的奇数倍;
所述液晶盒层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时间小于 200ms。
优选地,所述液晶盒层的厚度位于3.5μm~6.5μm之间。
优选地,所述偏光层的吸收轴方向与所述固定延迟层的光轴方向成45度或者135度。
优选地,所述液晶盒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还包括贴合层,所述贴合层用于连接所述液晶盒层和所述反射层。
优选地,所述贴合层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
优选地,所述液晶盒层按照入射光路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一取向层、液晶层、第二取向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玻璃基板,所述第一取向层与所述第二取向层的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固定延迟层包括延迟膜和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用于连接所述液晶盒层和所述延迟膜。
优选地,所述反射层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高于85%。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视镜,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自动调光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第二方面提供的后视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调光镜、后视镜和汽车,该自动调光镜通过液晶盒层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转变实现自动调光的功能,入射光线经过偏光层后得到特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由于当液晶盒层处于第一状态下固定延迟层和液晶盒层的延迟量相等,且固定延迟层的光轴与液晶盒层中液晶分子所在平面保持垂直,线偏振光经过固定延迟层和液晶盒层后,偏振方向并不会发生改变,线偏振光照射到反射层后再次经过液晶盒层、固定延迟层,以与射入的线偏振光相同的偏振方向从偏光层射出,从而达到镜面反射效果,该自动调光镜在第一状态下可以实现对光的反射功能;当液晶盒层处于第二状态时,固定延迟层和液晶盒层的延迟量相互搭配,满足特定条件,且固定延迟层的光轴与液晶盒层中液晶分子所在平面保持垂直,线偏振光经过固定延迟层和液晶盒层后得到左圆偏振光,左圆偏振光在反射层的作用下得到右圆偏振光,右圆偏振光再次经过液晶盒层、固定延迟层后得到出射线偏振光,出射线偏振光与入射线偏振光偏振方向相反的,出射线偏振光被偏光层阻挡无法射出,从而达到光线变暗的效果,该自动调光镜在第二状态下可以减弱光强,实现调光功能。另外,该自动调光镜的响应时间小于200ms,从而使得该自动调光镜在遇到强光照射变暗时只需要小于200ms的响应时间,这与现有技术中电色镜的响应时间相比,大大减少了过渡时间,从而减少了使用者的视觉盲区时间,提升了使用者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调光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晶盒层处于第一状态下自动调光镜使用的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晶盒层处于第二状态下自动调光镜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调光镜中液晶盒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自动调光镜中各光轴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偏光层; 2,固定延迟层;
3,液晶盒层; 4,反射层;
5,第一玻璃基板; 6,第一导电层;
7,第一取向层; 8,液晶层;
9,第二取向层; 10,第二导电层;
11,第二玻璃基板; 12,延迟膜。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调光镜,该自动调光镜在不接通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可以当做镜子使用,在接通外部电源的情况下,自动调光镜变暗,可以避免强光对人眼的刺激,并且该自动调光镜的响应时间快。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调光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自动调光镜包括按照入射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偏光层1、固定延迟层2、液晶盒层3和反射层4,所述液晶盒层3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液晶盒层3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过程中,所述液晶盒层3中的液晶分子在一平面中旋转,所述固定延迟层2的光轴垂直于所述平面:当所述液晶盒层3 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液晶盒层3内液晶分子处于水平排列状态,所述液晶盒层3的延迟量和所述固定延迟层2的延迟量相等;当所述液晶盒层3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液晶盒层3内液晶分子处于预设排列角度排列状态,以保证所述固定延迟层2的延迟量和所述液晶盒层3的延迟量相减等于四分之一光波长的奇数倍;所述液晶盒层3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时间小于200ms。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自动调光镜按照入射光路方向依次包括偏光层1、固定延迟层2、液晶盒层3和反射层4,也就是说在入射光照射到该自动调光镜上时,先照射到偏光层1,然后固定延迟层2,再照射到液晶盒层3,最后照射到反射层4,偏光层1、固定延迟层2、液晶盒层3和反射层4可以是通过胶水紧紧粘连在一块,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一块,各层之间也可以留出适当缝隙,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偏光层1主要是用来对入射光进行筛选,允许特定偏振方向的光通过,而其它偏振方向的光被吸收,偏光层1可以是常见的偏振片,偏振片具有小巧轻便的特点;也可以是由若干偏振分光棱镜组成的偏振转换器,偏振转换器具有偏振精度高的优点;偏光层1还可以是其它可以对光实现偏振的装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固定延迟层2可以通过双折性性质改变通过光波的偏振状态,通常位于偏光层1和液晶盒层3之间,以保持高对比度;该固定延迟层2可以是常见的传统光学延迟膜,也可以是其它在光学延迟膜上进行各种优化改进的延迟膜,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液晶盒层3可以看做液晶盒,该液晶盒层3包括两种状态: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不同状态下液晶盒层3中液晶分子的排列角度、排列方向是不同的,从而不同状态下液晶盒层3的延迟量也是不同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自动调光镜外接电源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转变,也可以是通过其它方式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改变,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外接电源来实现进行举例说明,即液晶盒层3与外部电源连接。
当外部电源断开时,此时液晶盒层3处于第一状态,液晶盒层3的液晶分子处于水平排列状态,由于在实际情况中误差的存在,液晶分子无法完全保持水平,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晶分子与液晶盒层3之间的角度小于预设倾斜角度时均认为该液晶分子处于水平状态,预设倾斜角度根据精度控制要求常取值为2度、5度和10度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另外地,液晶盒层3的延迟量和固定延迟层2的延迟量是相等的,由于实际情况中制作工艺误差的存在,两者的延迟量无法保证完全相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液晶盒层3的延迟量和固定延迟层2的延迟量之差在预设误差范围之内,可以看做液晶盒层3的延迟量和固定延迟层2的延迟量是相等的;预设误差范围可以根据多次试验得到,通常取值为30nm、35nm、40nm、45nm和50nm等,当预设误差范围为40nm时效果是最佳的。同时在第一状态下固定延迟层2的光轴和液晶盒层3中液晶分子所在平面保持垂直的。
当外部电源接通,且电源电压大于液晶盒层3的阈值电压时,液晶盒层3 处于第二状态,液晶盒层3中的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转动,转动方向倾向于与电场方向平行,液晶分子最终以预设排列角度排列,该预设排列角度与所加电源的大小有关;同时,由于电压大小会影响液晶分子的排列角度,因此在电源电压的加持下液晶盒层3的延迟量也会发生改变,具体改变量与所加电源电压的大小相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源电压大小满足以下要求:在该电源电压接通的情况下,固定延迟层2的延迟量和液晶盒层3的延迟量相减等于四分之一光波长的奇数倍。并且在第二状态下固定延迟层2 的光轴和液晶盒层3中液晶分子所在平面保持垂直。只有在满足该要求的情况下,线偏振光经过固定延迟层2和液晶盒层3后才会变为圆偏振光。
液晶盒层3由第一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的响应时间小于200ms,该响应时间与液晶盒层3厚度相关,响应时间的大小变化与液晶盒层3的厚度平方成反比,通过选择合适的液晶盒层3厚度,使得液晶盒层3的响应时间小于 200ms。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液晶盒层3厚度,使得液晶盒层3的响应时间小于200ms,从而使得该自动调光镜在遇到强光照射变暗时只需要小于200ms的响应时间,这与现有技术中电色镜的响应时间相比,大大减少了过渡时间,从而减少了使用者的视觉盲区时间,提升了使用者的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反射层4用于对光线进行反射,具有一般的镜面反射特性,即圆偏振光入射时,出射为圆偏振光并且旋向发生改变,比如入射左旋圆偏振光,出射时变成右旋圆偏振光;线偏振光入射时,不改变出射光的偏振状态,比如水平线偏振光入射,出射时仍然是水平线偏振光。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晶盒层处于第一状态下自动调光镜使用的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不接通电源的情况下,该自动调光镜处于第一状态,入射光可以看做是平行照射到偏光层1,部分特定偏振方向的入射光可以透过该偏光层1,得到线偏振光,而其它偏振方向的入射光被吸收,线偏振光先后照射到固定延迟层2和液晶盒层3。为了更好地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偏光层1的吸收轴方向为135度和透过轴方向为45度为例进行说明。也就是偏振方向为45度的入射光能透过偏光层1,得到偏振方向为45度线偏振光,该自动调光镜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固定延迟层2的延迟量和液晶盒层3 的延迟量是相同的,并且固定延迟层2的光轴和液晶盒层3中液晶分子所在平面保持垂直,即固定延迟层2的光轴方向为0度,这样线偏振光经过固定延迟层2和液晶盒层3后,其偏振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线偏振光照射到反射层4,经过反射层4的反射后得到出射线偏振光,该出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依然为45度,出射线偏振光依次经过液晶盒层3和固定延迟层2,得到的是依然是偏振方向为45度的出射线偏振光,其偏振方向与偏光层1的透光轴方向相同,因此可以从偏光层1透过照射出去,从而达到镜面反射效果,该自动调光镜在第一状态下可以实现对光的反射功能。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晶盒层处于第二状态下自动调光镜的使用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液晶盒层3处于第二状态,入射光可以看做是平行照射到偏光层1,部分特定偏振方向的入射光可以透过该偏光层1,得到线偏振光,而其它偏振方向的入射光被吸收,线偏振光先后照射到固定延迟层2和液晶盒层3。为了更好地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偏光层 1的吸收轴方向为135度和透过轴方向为45度为例进行说明。也就是偏振方向为45度的入射光能透过偏光层1,得到偏振方向为45度线偏振光,在液晶盒层3处于第二状态下,固定延迟层2的延迟量和液晶盒层3的延迟量相互搭配,满足特定条件,并且固定延迟层2的光轴和液晶盒层3中液晶分子所在平面保持垂直,线偏振光经过固定延迟层2和液晶盒层3之后,偏振状态发生改变,入射线偏振光变成左旋圆偏振光,左旋圆偏振光经过反射层4的镜面反射层4反射之后旋转方向发生改变,变成右旋圆偏振光,该右旋圆偏振光再次经过液晶盒层3、固定延迟层2后变为出射线偏振光,该出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入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反,由于出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偏光片的透光轴方向不同,因此出射线偏振光被偏光层1阻挡无法射出,从而达到光线变暗的效果,该自动调光镜在第二状态下可以减弱光强,实现调光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调光镜,该自动调光镜通过液晶盒层3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转变实现自动调光的功能,当液晶盒层3处于第一状态时,入射光线经过偏光层1后得到特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由于第一状态下固定延迟层2和液晶盒层3的延迟量相等,且固定延迟层2的光轴与液晶盒层3中液晶分子所在平面保持垂直,线偏振光经过固定延迟层2和液晶盒层3后,偏振方向并不会发生改变,线偏振光照射到反射层4后再次经过液晶盒层3、固定延迟层2,以与射入的线偏振光相同的偏振方向从偏光层1 射出,从而达到镜面反射效果,该自动调光镜在第一状态下可以实现对光的反射功能;当液晶盒层3处于第二状态时,入射光线经过偏光层1后得到特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由于第二状态下固定延迟层2和液晶盒层3的延迟量满足特定条件,且固定延迟层2的光轴与液晶盒层3中液晶分子所在平面保持垂直,线偏振光经过固定延迟层2和液晶盒层3后得到左圆偏振光,左圆偏振光在反射层4的作用下得到右圆偏振光,右圆偏振光再次经过液晶盒层3、固定延迟层2后变为与入射线偏振光偏振方向相反的出射线偏振光,出射线偏振光被偏光层1阻挡无法射出,从而达到光线变暗的效果,该自动调光镜在第二状态下可以减弱光强,实现调光功能。另外,通过选择合适的液晶盒层3厚度,使得液晶盒层3的响应时间小于200ms,从而使得该自动调光镜在遇到强光照射变暗时只需要小于200ms的响应时间,这与现有技术中电色镜的响应时间相比,大大减少了过渡时间,从而减少了使用者的视觉盲区时间,提升了使用者的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液晶盒层3的厚度位于3.5μm~6.5μm 之间。
具体地,该液晶盒层3的厚度位于3.5μm~6.5μm之间,由于液晶盒层3的厚度会影响到液晶盒层3的响应时间,综合考虑到实际生产线的要求和液晶盒层3的响应时间,3.5μm~6.5μm之间的液晶盒层3厚度是比较合适的,实验证明,当液晶盒层3的厚度处于该区间时,液晶盒层3的响应时间小于100ms,与现有技术中有色镜的响应时间相比,大大降低了该响应时间,提升了该自动调光镜的使用体验。具体取值可以为3.5μm、3.7μm、4μm、4.2μm、4.5μm、 4.8μm、5μm、5.2μm、5.5μm、5.8μm、6μm、6.2μm和6.5μm,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偏光层1的吸收轴方向与所述固定延迟层2的光轴方向成45度或者135度。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偏光层1的吸收轴方向和固定延迟层2的光轴方向成45度或者135度。经过实验证明,当偏光层1的吸收轴方向和固定延迟层2的光轴方向成45度或者135度时,该自动调光镜的调光效果最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偏光层1具有吸收轴和透过轴两根轴线,偏光层1阻挡吸光轴方向的线偏振光线经过,允许透过轴方向的线偏振光透过,吸收轴和透过轴互相垂直,上面实施例中所说的特定角度就是透过轴对应的角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液晶盒层3和所述反射层4之间还包括贴合层,所述贴合层用于连接所述液晶盒层3和所述反射层4。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晶盒层3和反射层4之间还包括贴合层,该贴合层可以是框贴合或者是全贴合,框贴合时中间是空气,四周是框贴合胶;全贴合可以是水胶,可以是OCA,也可以是OCF,或者其他能够用于连接并且透光的粘合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本申请通过贴合层粘合液晶盒层3和反射层4,可以使得液晶盒层3和反射层4之间紧紧粘连在一起,使得该自动调光镜更加结实。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贴合层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贴合层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为了减少光线损失,一般大于98%。贴合层仅做连接和透光作用,不影响经过的光的偏振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液晶盒层3按照入射光路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5、第一导电层6、第一取向层7、液晶层8、第二取向层9、第二导电层10和第二玻璃基板11,所述第一取向层7与所述第二取向层9的方向相反。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调光镜中液晶盒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液晶盒层3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包括第一玻璃基板5、第一导电层 6、第一取向层7、液晶层8、第二取向层9、第二导电层10和第二玻璃基板 11,第一取向层7和第二取向层9的方向相反,具体可以通过摩擦或者光取向的方式实现第一取向层7和第二取向层9按相反方向排列。液晶盒层3是通过电压控制液晶分子排列方式来实现对光的控制,在在两片镀有透明电极的平板玻璃基板上分别涂上第一取向层7和第二取向层9,中间填充液晶材料,即可得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液晶盒层3,两个平板玻璃基板分别为第一玻璃基板5和第二玻璃基板11,两个透明电极分别为第一导电层6和第二导电层10,中间填充的液晶材料即为液晶层8。当该液晶盒层3两端的电压为0时,液晶分子水平排列,又由于液晶盒层3的延迟量和固定延迟量相互搭配,固定延迟层2的光轴也和液晶盒层3中液晶分子所在平面保持垂直的搭配设置,从而可以保持光的偏振状态;当该液晶盒层3的两端电源与预设值时,液晶分子在玻璃基板之间按预设排列角度排列,又由于加压后的液晶盒层3的延迟量和固定延迟量相互搭配,固定延迟层2的光轴也和液晶盒层3中液晶分子所在平面保持垂直,使得线偏振光经过固定延迟层2和液晶盒层3后偏振方向发生改变,由线偏振光变为圆偏振光。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在第一导电层6和第一取向层7之间、第二导电层10和第二取向层9之间均增加一个绝缘层,通过该绝缘层可以防止外部噪声电场对液晶分子的排列产生影响,使得液晶盒层3对光的控制更加稳定,从而使得该自动调光镜对光的调光作用更加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固定延迟层2包括延迟膜12和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用于连接所述液晶盒层3和所述延迟膜12。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延迟层2包括延迟膜12和粘合层,粘合层用于连接液晶盒层3和延迟膜12,一般为压敏胶,也可以是上述用于全贴合的粘合胶,如OCA等。延迟膜12具有光轴,上述固定延迟层2的光轴即为此处延迟膜12的光轴,固定延迟层2的延迟量即为此处延迟膜12的延迟量,其光轴方向和液晶盒层3中液晶分子所在平面保持垂直。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自动调光镜中各光轴状态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偏光层1 的透光轴方向为45度,延迟膜12光轴方向为0度,液晶盒层3中液晶分子方向为90度,此种状态下,该自动调光镜的效果最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反射层4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高于85%。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反射层4为金属层,金属层可以是银、铝和金等。反射层4对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高于85%,为了达到更好的镜面反射效果,反射层4对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一般高于98%。反射层4具备一般镜面反射的特性,即:圆偏振光入射时,出射为圆偏振光并且旋向发生改变,比如入射左旋圆偏振光,出射时变成右旋圆偏振光;线偏振光入射时,不改变出射光的偏振状态,比如水平线偏振光入射,出射时仍然是水平线偏振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后视镜,该后视镜包括上述提供的一种自动调光镜,该自动调光镜常常被用在后视镜中,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该后视镜还包括光强检测器、开关电源、控制器和自动调光镜,控制器分别与光强检测器和开关电源的一端连接,开关电源的另一端与自动调光镜连接,光强检测器检测到照射到该后视镜入射光的实时光强后,将该实时光强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实时光强与光强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实时光强不大于该光强阈值,说明遇到的不是强光,则该开关电源断开,使得自动调光镜处于第一状态,实现镜面反射的功能,可以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来车;如果实时光强大于该光强阈值,则该开关电源导通,使得自动调光镜处于第二状态,减弱光线的反射,从而避免反射光刺眼,影响驾驶员判断路况,并且切换时间快速,不会影响驾驶员行驶。其中,上述所说到的入射光主要为车内的灯光、后方车辆发出的照明光和外界光线等。该后视镜可以是包括凹面和凸面的,比如柱面、球面、椭球面、抛物面等等中曲面的任意组合,该后视镜也可以应用于具有不同反射方向或凹凸曲率特性的两个或更多个不同镜面组合起来的组合后视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提供的一种后视镜,该后视镜安装可以安装在汽车内部,与安装在汽车尾部的摄像头连接,在不同的环境光下,通过该后视镜可以自动调节减少反光,使得后视镜显示的图像更加清晰,并且响应速度更快,与现有的电色镜相比,提高了该汽车的安全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调光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入射光路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偏光层、固定延迟层、液晶盒层和反射层,所述液晶盒层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液晶盒层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过程中,所述液晶盒层中的液晶分子在一平面中旋转,所述固定延迟层的光轴垂直于所述平面;
当所述液晶盒层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液晶盒层内液晶分子处于水平排列状态,所述液晶盒层的延迟量和所述固定延迟层的延迟量相等;
当所述液晶盒层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液晶盒层内液晶分子处于预设排列角度排列状态,所述固定延迟层的延迟量和所述液晶盒层的延迟量相减等于四分之一光波长的奇数倍;
所述液晶盒层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时间小于200m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盒层的厚度位于3.5μm~6.5μ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层的吸收轴方向与所述固定延迟层的光轴方向成45度或者13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盒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还包括贴合层,所述贴合层用于连接所述液晶盒层和所述反射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层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自动调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盒层按照入射光路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一取向层、液晶层、第二取向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玻璃基板,所述第一取向层与所述第二取向层的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自动调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延迟层包括延迟膜和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用于连接所述液晶盒层和所述延迟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自动调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对可见光波段反射率高于85%。
9.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自动调光镜。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视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09787.8U CN217739671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自动调光镜、后视镜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09787.8U CN217739671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自动调光镜、后视镜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39671U true CN217739671U (zh) | 2022-11-04 |
Family
ID=83813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09787.8U Active CN217739671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自动调光镜、后视镜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39671U (zh) |
-
2022
- 2022-08-11 CN CN202222109787.8U patent/CN21773967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694861B2 (ja) | 電子的調光可能光学装置 | |
US10427606B2 (en) | Rearview mirror assemblies with anisotropic polymer laminates | |
US5157526A (en) | Unabsorbing type polariz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olarized light source using the same, and apparatu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 |
CN108303812B (zh) | 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后视镜 | |
US8282224B2 (en) | Rearview mirror assemblies with anisotropic polymer laminates | |
US7411637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rying the reflectance or transmittance of light | |
WO2021000824A1 (zh) | 防眩目后视镜及汽车 | |
US10486601B2 (en) | Polarized electro-optic element | |
US11453340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213092017U (zh) | 多层图像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 |
US20220187602A1 (en) |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head-up display system | |
CN114077052A (zh) | 多层图像显示装置、抬头显示器以及交通设备 | |
CN217739671U (zh) | 自动调光镜、后视镜及汽车 | |
CN211055041U (zh) | 可调光的反射镜、防眩光后视镜和汽车 | |
CN209858885U (zh) | 一种具有自动调光功能的后视镜 | |
KR20030091898A (ko) | 반사율 조절이 가능한 엘시디 미러 | |
CN106205502B (zh) | 一种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及其图像显示方法 | |
US7843404B2 (en) | Smart mirror apparatus using LCD panel | |
CN111913311A (zh) | 一种具有自动调光功能的后视镜 | |
KR200223068Y1 (ko) | 편광기술을 이용한 자동차용 눈부심 방지 장치 | |
JPS60233622A (ja) | 液晶防眩型反射鏡 | |
CN117826475A (zh) | 一种带有显示功能的电子后视镜 | |
Gross et al. | Mechanically Dimmable Mirrors | |
JPS60177301A (ja) | 車両用液晶防眩型反射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