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7217U -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37217U CN217737217U CN202221844576.2U CN202221844576U CN217737217U CN 217737217 U CN217737217 U CN 217737217U CN 202221844576 U CN202221844576 U CN 202221844576U CN 217737217 U CN217737217 U CN 2177372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ste heat
- frame
- incinerator
- heat recovery
- recover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焚烧炉和回收组件,所述焚烧炉下端焊接有底座,用于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的所述回收组件设置于焚烧炉外部,且回收组件包括承接框、进水口、输送管、海绵层、热水管、出水口和阀门,所述承接框左侧上端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右侧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内壁设置有海绵层,且海绵层内部安装有热水管,所述热水管末端开设有出水口。该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采用多个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够避免余热回收设备投入成本高,设备占地面积大且运行时维护难度高的状况,同时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和土地使用率,且具有导热的性能,将余热高效率回收,避免清洁能源的浪费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焚烧炉中排出的余热,常见的回收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当预热助燃的统计,预热染料和被加工物品,用来提升锅炉的效率,降低燃料消耗。也可以将回收的余热回收用于生产蒸汽和热水,转化后再利用。
如申请号:CN202022648750.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废气进气管、焚烧炉、废气出气管、抽风机、列管式换热器、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储罐,废气进气管经过列管式换热器内部通入焚烧炉中,焚烧炉内部设有蓄热体、喷火头、燃气管,废气出气管固定连接焚烧炉和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吹风机、空气进气管、缓冲箱、换热管、储气室、空气出气管、出气口,空气压缩机固定安装在列管式换热器上,通过空气出气管连接空气压缩储罐,所述空气压缩储罐包括排气口、排水口、压力表、泄压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余热回收效率高,投入成本低。
类似于上述申请的废气焚烧处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装置在对余热进行回收时虽然能够高效率利用余热,但是存在回收余热时所需投入的成本较高,且设备占地面积大,运行时维护难度高的问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焚烧炉和回收组件,所述焚烧炉下端焊接有底座,用于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的所述回收组件设置于焚烧炉外部,且回收组件包括承接框、进水口、输送管、海绵层、热水管、出水口和阀门,所述承接框左侧上端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右侧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内壁设置有海绵层,且海绵层内部安装有热水管,所述热水管末端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右侧安装有阀门,所述承接框内侧设置有用于焚烧炉余热回收时导热的导热组件,所述承接框下端安装有用于余热回收装置固定的固定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等距分布于承接框外表面,且出水口与输送管呈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框、固定块、铝制导热环、承接块和石墨层,所述导热框内部左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右侧连接有铝制导热环,所述铝制导热环右侧固定有承接块,且承接块右侧固定有石墨层。
进一步的,所述铝制导热环等距分布于焚烧炉外侧,且铝制导热环与焚烧炉呈全包围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框、限位块和固定座,所述固定框内部两侧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焚烧炉外壁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右侧设置有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卡块、负极磁块、卡槽和正极磁块,所述卡块内部固定有负极磁块,所述承接框表面开设有卡槽,且卡槽内部设置有正极磁块。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与卡槽相卡合,且卡块等距分布于焚烧炉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采用多个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够避免余热回收设备投入成本高,设备占地面积大且运行时维护难度高的状况,同时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和土地使用率,且具有导热的性能,将余热高效率回收,避免清洁能源的浪费情况,同时具有固定回收设备的性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回收组件的设置,能够在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使用时,利用焚烧炉外部的回收组件将余热进行高效利用,避免能源浪费,承接框上端的进水口将所需加热的水排放至输送管内部,通过输送管内壁的海绵层对热水管内部的热水进行保温处理,打开出水口处的阀门将水放出即可,有效利用了余热,达到了降低运行成本且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的效果,提高设备使用时的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组件的设置,能够在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使用时,利用焚烧炉外部的导热组件将余热高效传递到输送管内部,经由导热框限位内部零部件,通过固定块将铝制导热环与承接块相固定,铝制导热环将热量扩散传送,经由紧贴承接框的石墨层,达到高效导热的目的,避免清洁能源的浪费情况。
3、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能够在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使用时,利用焚烧炉外部的固定组件将承接框与焚烧炉进行限位固定,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固定框固定在设置于焚烧炉底部,经由固定框内部两侧的限位块将承接框与焚烧炉位置限定的同时达到固定的效果,固定座固定在焚烧炉外表面,利用固定座上的卡块与承接框上的卡槽相卡合,经由卡块内的负极磁块与卡槽内部的正极磁块磁力相吸,提高固定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导热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固定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焚烧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焚烧炉;2、底座;3、回收组件;301、承接框;302、进水口;303、输送管;304、海绵层;305、热水管;306、出水口;307、阀门;4、导热组件;401、导热框;402、固定块;403、铝制导热环;404、承接块;405、石墨层;5、固定组件;501、固定框;502、限位块;503、固定座;504、卡块;505、负极磁块;506、卡槽;507、正极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焚烧炉1和回收组件3,焚烧炉1下端焊接有底座2,用于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的回收组件3设置于焚烧炉1外部,且回收组件3包括承接框301、进水口302、输送管303、海绵层304、热水管305、出水口306和阀门307,承接框301左侧上端开设有进水口302,且进水口302右侧连接有输送管303,输送管303内壁设置有海绵层304,且海绵层304内部安装有热水管305,热水管305末端开设有出水口306,且出水口306右侧安装有阀门307。输送管303等距分布于承接框301外表面,且出水口306与输送管303呈螺纹连接。利用焚烧炉1外部的回收组件3将余热进行高效利用,避免能源浪费,承接框301上端的进水口302将所需加热的水排放至输送管303内部,通过输送管303内壁的海绵层304对热水管305内部的热水进行保温处理,打开出水口306处的阀门307将水放出即可,有效利用了余热,达到了降低运行成本且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的效果,提高设备使用时的便捷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承接框301内侧设置有用于焚烧炉余热回收时导热的导热组件4,导热组件4包括导热框401、固定块402、铝制导热环403、承接块404和石墨层405,导热框401内部左侧设置有固定块402,且固定块402右侧连接有铝制导热环403,铝制导热环403右侧固定有承接块404,且承接块404右侧固定有石墨层405。铝制导热环403等距分布于焚烧炉1外侧,且铝制导热环403与焚烧炉1呈全包围结构。利用焚烧炉1外部的导热组件4将余热高效传递到输送管303内部,经由导热框401限位内部零部件,通过固定块402将铝制导热环403与承接块404相固定,铝制导热环403将热量扩散传送,经由紧贴承接框301的石墨层405,达到高效导热的目的,避免清洁能源的浪费情况;
如图1和图3所示,承接框301下端安装有用于余热回收装置固定的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框501、限位块502和固定座503,固定框501内部两侧安装有限位块502,焚烧炉1外壁固定有固定座503,且固定座503右侧设置有卡块504,固定组件5还包括卡块504、负极磁块505、卡槽506和正极磁块507,卡块504内部固定有负极磁块505,承接框301表面开设有卡槽506,且卡槽506内部设置有正极磁块507。卡块504与卡槽506相卡合,且卡块504等距分布于焚烧炉1外部。利用焚烧炉1外部的固定组件5将承接框301与焚烧炉1进行限位固定,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固定框501固定在设置于焚烧炉1底部,经由固定框501内部两侧的限位块502将承接框301与焚烧炉1位置限定的同时达到固定的效果,固定座503固定在焚烧炉1外表面,利用固定座503上的卡块504与承接框301上的卡槽506相卡合,经由卡块504内的负极磁块505与卡槽506内部的正极磁块507磁力相吸,提高固定时的稳定性。
综上,该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使用时,首先,利用焚烧炉1外部的固定组件5将承接框301与焚烧炉1进行限位固定,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固定框501固定在设置于焚烧炉1底部,经由固定框501内部两侧的限位块502将承接框301与焚烧炉1位置限定的同时达到固定的效果,固定座503固定在焚烧炉1外表面,利用固定座503上的卡块504与承接框301上的卡槽506相卡合,经由卡块504内的负极磁块505与卡槽506内部的正极磁块507磁力相吸,提高固定时的稳定性,接着,利用焚烧炉1外部的导热组件4将余热高效传递到输送管303内部,经由导热框401限位内部零部件,通过固定块402将铝制导热环403与承接块404相固定,铝制导热环403将热量扩散传送,经由紧贴承接框301的石墨层405,达到高效导热的目的,避免清洁能源的浪费情况,最后,利用焚烧炉1外部的回收组件3将余热进行高效利用,避免能源浪费,承接框301上端的进水口302将所需加热的水排放至输送管303内部,通过输送管303内壁的海绵层304对热水管305内部的热水进行保温处理,打开出水口306处的阀门307将水放出即可,有效利用了余热,达到了降低运行成本且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的效果,提高设备使用时的便捷性。
Claims (7)
1.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焚烧炉(1)和回收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1)下端焊接有底座(2),用于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的所述回收组件(3)设置于焚烧炉(1)外部,且回收组件(3)包括承接框(301)、进水口(302)、输送管(303)、海绵层(304)、热水管(305)、出水口(306)和阀门(307),所述承接框(301)左侧上端开设有进水口(302),且进水口(302)右侧连接有输送管(303),所述输送管(303)内壁设置有海绵层(304),且海绵层(304)内部安装有热水管(305),所述热水管(305)末端开设有出水口(306),且出水口(306)右侧安装有阀门(307),所述承接框(301)内侧设置有用于焚烧炉余热回收时导热的导热组件(4),所述承接框(301)下端安装有用于余热回收装置固定的固定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303)等距分布于承接框(301)外表面,且出水口(306)与输送管(303)呈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4)包括导热框(401)、固定块(402)、铝制导热环(403)、承接块(404)和石墨层(405),所述导热框(401)内部左侧设置有固定块(402),且固定块(402)右侧连接有铝制导热环(403),所述铝制导热环(403)右侧固定有承接块(404),且承接块(404)右侧固定有石墨层(4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导热环(403)等距分布于焚烧炉(1)外侧,且铝制导热环(403)与焚烧炉(1)呈全包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框(501)、限位块(502)和固定座(503),所述固定框(501)内部两侧安装有限位块(502),所述焚烧炉(1)外壁固定有固定座(503),且固定座(503)右侧设置有卡块(5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还包括卡块(504)、负极磁块(505)、卡槽(506)和正极磁块(507),所述卡块(504)内部固定有负极磁块(505),所述承接框(301)表面开设有卡槽(506),且卡槽(506)内部设置有正极磁块(5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504)与卡槽(506)相卡合,且卡块(504)等距分布于焚烧炉(1)外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44576.2U CN217737217U (zh) | 2022-07-18 | 2022-07-18 |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44576.2U CN217737217U (zh) | 2022-07-18 | 2022-07-18 |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37217U true CN217737217U (zh) | 2022-11-04 |
Family
ID=83850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44576.2U Active CN217737217U (zh) | 2022-07-18 | 2022-07-18 |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37217U (zh) |
-
2022
- 2022-07-18 CN CN202221844576.2U patent/CN2177372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737217U (zh) |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0069830U (zh) | 一种高效节能的生物质锅炉 | |
CN115682770A (zh) | 复合式换热装置及方法 | |
KR101400110B1 (ko) | 고효율 온수가열기 | |
CN212400057U (zh) | 一种节能降耗模温机 | |
CN210463587U (zh) | 一种导热油加热器 | |
CN210858966U (zh) | 一种减少斯特林发电机吸热器温差的综合能源利用系统 | |
CN208795043U (zh) |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9193782U (zh) | 一种玻璃窑热循环节能系统 | |
CN109631139B (zh) | 一种二次加热系统 | |
CN221099427U (zh) | 一种提高热量的回收率的工业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 | |
CN218120200U (zh) | 一种节能器 | |
CN202630410U (zh) | 高效节能热风炉 | |
CN219494425U (zh) | 一种高效换热无动力太阳能集热装置 | |
CN1818495A (zh) | 取暖用锅炉 | |
CN211875982U (zh) | 一种橡胶加工用的锅炉 | |
CN220471729U (zh) | 一种旋风除尘器供暖装置 | |
CN215831877U (zh) | 新型金属管状电加热环保锅炉 | |
CN217686726U (zh) | 锅炉废气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 |
CN217685070U (zh) | 一种干式排渣机冷却装置 | |
CN219693933U (zh) | 一种电站锅炉烟气余热二次节能利用装置 | |
CN220067251U (zh) | 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 | |
CN216081029U (zh) | 一种阴极碳素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
CN221548713U (zh) | 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0292926U (zh) | 一种发动机烟气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