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6090U - 缓冲机构及离合器液压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缓冲机构及离合器液压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6090U
CN217736090U CN202221689587.8U CN202221689587U CN217736090U CN 217736090 U CN217736090 U CN 217736090U CN 202221689587 U CN202221689587 U CN 202221689587U CN 217736090 U CN217736090 U CN 217736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cavity
buffer
sleeve
buffer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895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895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6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6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6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机构及离合器液压系统和车辆,其中,缓冲机构包括连接形成有腔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腔体内设有缓冲膜,而将腔体分隔为位于缓冲膜两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设有与缓冲膜连接的支撑件,以及位于支撑件和第一壳体之间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承接于流入第二腔体内的流体的冲击,缓冲膜变形能够使支撑件先压缩第一弹簧,后压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机构,缓冲膜承接冲击力并使支撑件压缩第一弹簧,当冲击力较大,支撑件继而压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流体对缓冲膜的冲击力能够与弹簧的弹性支撑力实现动态平衡,以使缓冲机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从而提高缓冲机构的缓冲效果。

Description

缓冲机构及离合器液压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离合器液压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受到发动机振动激励的影响会诱发发动机的曲轴轴向振动。不同车型、制造工艺的一致性、发动机不同的转速状态均会造成振动情况的差异。较大的发动机曲轴端振动,会以液体脉冲形态通过离合液压管路传递至离合器踏板,引起离合踏板振动,从而影响驾驶的舒适性。为了防止离合踏板的振动,通常采用缓冲阀对离合液压管路中的液体脉冲进行吸收,以降低液体脉冲的幅度。
现有的汽车离合液压管路用缓冲阀,通常依赖固定的缓冲腔体对离合液压管路中的液体脉冲进行缓冲,或者通过带有弹性盖体的缓冲腔对离合液压管路中的液体脉冲进行缓冲。该缓冲形式仅能满足一定液压状态下的液体脉冲的缓冲,缓冲腔体的体积变化不够,缓冲效果较差。驾驶人在操作离合踏板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仍会感觉到离合踏板振动,导致驾驶舒适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缓冲机构,以使其具有较好的缓冲冲击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缓冲机构,包括连接形成有腔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缓冲膜,而将所述腔体分隔为位于所述缓冲膜两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与所述缓冲膜连接的支撑件,以及位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承接于流入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流体的冲击,所述缓冲膜变形能够使所述支撑件先压缩所述第一弹簧,后压缩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上设有能够收容所述第一弹簧的凹槽,部分的所述支撑件插置于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缓冲膜连接的支撑板,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一侧的套筒;所述套筒插置于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套筒外,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套筒内,并设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弹簧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缓冲膜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球冠形膜片。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豁口;多个所述豁口于所述套筒的周向间隔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用于引导自进液口流进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流体流向所述缓冲膜,和/或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流体流向出液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机构,流体进入到第二腔体内并冲击缓冲膜,缓冲膜承接冲击力并使支撑件压缩第一弹簧,当冲击力还能使支撑件继续移动时,支撑件继而压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如此,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支撑力能够与流体对缓冲膜的冲击力实现动态平衡,以使缓冲机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从而提高缓冲机构的缓冲效果。
(2)套筒插置于凹槽中,便能够沿着凹槽的布置方向移动,以便套筒能够顺利压缩第一弹簧。(3)缓冲膜连接支撑板,便能够快速的推动支撑板和套筒运动,从而使套筒压缩第一弹簧,以缓冲流体的冲击力。
(4)第一弹簧套设在套筒外,套筒受到冲击力先压缩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位于套筒内,使得支撑件压缩第一弹簧后,随着冲击力的增大,套筒将进一步压缩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共同作用,可以更好的缓冲流体的冲击力从而提高缓冲效果。
(5)第一弹簧的长度大于第二弹簧的长度,可使套筒先压缩第一弹簧,后压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而便于逐级减缓冲击力。
(6)缓冲膜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并且缓冲膜为球冠形膜片,在受到流体的冲击力时,缓冲膜上的凸起部分更易于在压力作用下变形,而便于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
(7)套筒侧壁上的多个豁口,一方面能够减轻套筒的重量,另一方面也便于套筒的布置。
(8)导流部的设置,能够引导从进液口进入依次流经缓冲膜和出液口的流体,以提高缓冲机构的缓冲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离合器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管路,所述液压管路中设有如上所述的缓冲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离合器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液压系统及汽车,通过应用如上的缓冲机构,可以避免行驶过程中离合踏板的振动,进而提高乘员的驾驶舒适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缓冲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缓冲机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缓冲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离合器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缓冲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壳体;10、第一腔体;100、凹槽;11、第二腔体;110、进液口;111、出液口;
2、第二壳体;3、缓冲膜;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
60、套筒;600、豁口;601、阻挡面;61、支撑板;
7、导流板;8、快接插头;
9、离合踏板;90、离合总泵油路;91、液压管路;92、离合执行油路;93、缓冲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缓冲机构,整体结构上,其包括连接形成有腔体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腔体内设有缓冲膜3,而将腔体分隔为位于缓冲膜3两侧的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11;第一腔体10内设有与缓冲膜3连接的支撑件,以及位于支撑件和第一壳体1之间的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承接于流入第二腔体11内的流体的冲击,缓冲膜3变形能够使支撑件先压缩第一弹簧4,后压缩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
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缓冲机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缓冲机构一般是应用在车辆的离合器液压系统中,当然,缓冲机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布置在其他设备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优选采用圆形壳体以便装配固定,当然,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动。
另外,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以便于二者的安装。具体的,第一壳体1可与第二壳体2可采用扣合的方式固定,或者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也可以采用螺栓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
并且,结合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前述的缓冲膜3安装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具体的,缓冲膜3可以压装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或者,缓冲膜3可以焊接在第一壳体1上。
并且,缓冲膜3优选采用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球冠形膜片,如本实施例中,缓冲膜3中部朝向第二腔体11凸起设置,而使得缓冲膜3呈球冠形。如此,在受到流体的冲击力时,缓冲膜3上的凸起部分更易于在压力作用下变形。在此缓冲膜3的材料还可采用弹簧钢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根据具体需求确定即可。
可以理解的,由于缓冲膜3整体厚度较薄且缓冲膜3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因此在缓冲膜3受到流体的冲击力也即液压脉冲时,缓冲膜3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并在流体的冲击力下推动支撑件运动,随后支撑件压缩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以缓冲流体的冲击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流体是从第二腔体11进入的,也就是说,缓冲膜3受到冲击力后,缓冲膜3的呈球冠形的凸起位置向着第一腔体10的方向产生凹陷,如此便可推动位于第一腔体10内的支撑件运动。
为了便于较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缓冲机构,以下先参照图3至图5对缓冲机构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具体的,支撑件包括与缓冲膜3连接的支撑板61,以及连接于支撑板61一侧的套筒60,第一弹簧4套设在套筒60外,并设置在支撑板61和第一壳体1之间。此外,第一腔体10的底壁上设有能够收容第一弹簧4的凹槽100,部分的套筒60插置于凹槽100中,如此在缓冲阀工作过程中,利于支撑件顺利的相对第二壳体2往复运动。
其中,凹槽100的深度可以大于支撑件的长度,因第一弹簧4的支撑作用,使得支撑件能够部分伸出凹槽100,如此利于提供较大的变形空间。
由于凹槽100用于布置支撑件和第一弹簧4以及第二弹簧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凹槽100整体呈圆柱状。并且,支撑件在未受到冲击力时,是通过第一弹簧4的支撑作用使支撑件部分插置于凹槽100中的,因此当支撑件受到冲击力时才能够压缩第一弹簧4来缓冲冲击力。
由于第一弹簧4套设在套筒60外,为保证支撑板61能够顺利压缩第一弹簧4,支撑板61的直径大于套筒60的直径,并且,支撑板61相较于套筒60突出的部分,形成有能够正对于凹槽100底壁的、与第一弹簧4抵接的阻挡面601,阻挡面601能够在运动时对第一弹簧4进行压缩。
本实施例中,缓冲膜3与支撑件可采用点焊连接,并且,支撑件在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的弹性作用下,能够为缓冲膜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而缓冲膜3连接支撑板61,便能够快速的推动支撑板61和套筒60运动,从而使套筒60压缩第一弹簧4,以缓冲流体的冲击力。
另外,第一弹簧4在未被压缩的状态下,第一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61和凹槽100的底壁抵接,以此便可以在缓冲膜3受到冲击力时,迅速的推动支撑件运动压缩第一弹簧4。可以理解的,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弹簧4靠近支撑板61的一端可以焊接在支撑板61上,或者,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焊接在凹槽100的底壁上,从而将套筒60固定。为便于支撑件的加工制作,支撑板61和套筒60采用一体成型设计。
结合图4所示,第二弹簧5位于套筒60内,并设于支撑板61和凹槽100的底壁之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簧5的长度小于第一弹簧4的长度,并且第二弹簧5的长度大于套筒60的长度,以使套筒60能够压缩第二弹簧5。由于第二弹簧5位于套筒60内,第一弹簧4套设在套筒60外,因此能够知道的是,第二弹簧5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4的直径。通过采用如上结构,能够逐级减小缓冲力,以在各种行驶状态下离合踏板9均无振动感,从而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优选的,第二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61上。在此,第二弹簧5靠近支撑板61的一端可以点焊在支撑板61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弹簧5的长度小于第一弹簧4,当缓冲膜3受到流体的冲击力时,缓冲膜3推动套筒60运动并先压缩第一弹簧4,而随着冲击力的增加,套筒60继续运动,继而能够压缩第二弹簧5,在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的共同作用下,冲击力对缓冲膜3的推动力与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的弹性支撑力以及缓冲膜3自身变形所产生的的弹力实现动态平衡,从而可以提高缓冲机构的缓冲效果。
为便于套筒60与第一壳体1之间的装配,套筒60远离支撑板61的一端设有多个豁口600,多个豁口600于套筒60的周向间隔排布。基于豁口600的设置,一方面,豁口600能够减轻套筒60的重量。另一方面,豁口600使得套筒60远离支撑板61的一端形成有多个自由端。
同时套筒60的自由端也使套筒60自身具有一定弹性,使本发明具有三个阶段性的缓冲,如套筒60自身弹性的缓冲,第一弹簧4的缓冲以及第二弹簧5的缓冲,且这三个阶段性的缓冲呈线性变化,以可进一步使各种行驶状态下离合踏板9均无振动感,提高驾驶舒适性。当套筒60的外壁受到挤压力时,套筒60上的多个自由端能够向着套筒60中心收拢,以便将套筒60安装在凹槽100中。
本实施例中,关于第二腔体11中流体的流向具体结合图4所示,第二腔体11内设有导流部,在此,导流部具体为位于第二腔体11中的导流板7,导流板7竖直设置,第二腔体11上连通有对称布置的进液口110和出液口111,可以理解的,流体从进液口110进入并从出液口111流出。
其中,导流板7用于引导自进液口110流进第二腔体11内的流体流向缓冲膜3,以及引导第二腔体11内的流体流向出液口111,导流板7能够实现对流体的导向,以提高缓冲机构的缓冲效果。
在此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导流部除了可采用导流板7,还可采用其他结构,比如其为块状的导流结构,其可为内部中空的结构也可为实体结构,调整该导流结构的外壁形状,比如设置为弧形、波浪形等均可,以可较好的将流进第二腔体11内的流体引向缓冲膜3,或者可较好的引导第二腔体11内的流体流出,以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
如上结构,本实施例的缓冲机构,缓冲膜3在液压脉冲的影响下产生形变,引起第一腔体10内容积的增加,由此可对液压脉冲形成抵消和吸收。最终,液压脉冲对缓冲膜3的推动力与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的弹性支撑力以及缓冲膜3自身变形所产生的的弹力实现动态平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缓冲机构,其结构可参照图7中所示,该缓冲机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缓冲机构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弹簧4设在套筒60和凹槽100的底壁之间,且第一弹簧4的高度小于第二弹簧5的高度,并且第一壳体1和支撑件之间设有阻止支撑件脱出凹槽100的防脱结构。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凹槽100的深度小于支撑件的长度,并且在第一弹簧4的支撑下使支撑件能够部分伸出凹槽100外,如此利于提供较大的变形空间,并且,支撑件向凹槽100内部运动至极限位置,仍可使支撑件的部分伸于凹槽100外,而便于支撑件工作过程中顺利的往复滑动。
由于凹槽100用于布置支撑件和第一弹簧4以及第二弹簧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凹槽100整体呈圆柱状。并且,支撑件在未受到冲击力时,是通过第一弹簧4的支撑作用使支撑件位于凹槽100中的,因此当支撑件受到冲击力时才能够压缩第一弹簧4来缓冲冲击力。在此,前述防脱结构的作用则是用于保证支撑件位于凹槽100中,以保证支撑件能够顺利压缩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承接并缓冲来自液体的冲击力。
另外,第一弹簧4优选固定在凹槽100的底壁上或支撑件上,也就是说,第一弹簧4可以采用点焊的方式固定在凹槽100的底壁上,以使支撑件能够压缩第一弹簧4。此外,第一弹簧4还可与支撑件固定,例如,第一弹簧4可以固定在支撑件的端部,也能够保证支撑件压缩第一弹簧4。结合图4中缓冲机构的示意位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弹簧4固定在凹槽100的底壁上,如此便可在支撑件位于凹槽100中滑动时,支撑件能够先压缩第一弹簧4以缓冲冲击力。
第二弹簧5优选固定在凹槽100的底壁上或支撑件上,但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弹簧5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4的直径,同时第二弹簧5的长度需要大于第一弹簧4的长度,通过采用如上结构,能够逐级减小缓冲力,以在各种行驶状态下离合踏板9均无振动感,从而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前述的防脱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壳体1上的限位部,和设于支撑件上的限位配合部,限位部挡置在限位配合部的一侧,而阻止支撑件脱出凹槽10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限位部优选采用形成在凹槽100内壁上的限位凸台12,限位凸台12呈环形,且限位凸台12位于凹槽100的顶端。
另外,支撑件上的限位配合部优选为形成在套筒60上的限位突起601,限位突起601也呈环形,且限位突起601的其一侧面能够与限位凸台12抵接,以实现支撑件和凹槽100之间的限位。
当套筒60的外壁受到挤压力时,套筒60上的多个自由端能够向着套筒60中心收拢,以使套筒60上的自由端能够穿过并卡置在限位凸台12一侧。本实施例的缓冲机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缓冲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离合器液压系统,其包括液压管路91,液压管路91中设有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缓冲机构93。
具体而言,结合图1和图6,离合器液压系统还包括与液压管路91相连的液压踏板9,缓冲机构93位于液压管路91上,且液压管路91与缓冲机构93的进液口110相连,并且,缓冲机构93的出液口111处设有快插接头8以与离合执行油路92连接,在液压踏板9上还连接有离合总泵油路9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液压踏板9、离合总泵油路90、液压管路91和离合执行油路92均为车辆现有零部件。缓冲机构93能够吸收液压管路91中的液压脉冲,减小传递到离合踏板9的液压脉冲的幅度。
在此还需补充说明的是,实施例一中的缓冲机构93,除了可应用于图6所示的液压管路91中,当然还可用于其他能够缓冲流体冲击的管路中。
同时,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离合器液压系统。本实施例的离合器液压系统和车辆,通过采用如实施例一的缓冲机构93,采用一个缓冲机构93,占用的空间较小,还可节约成本,也可避免行驶过程中离合踏板9的振动,进而提高乘员的驾驶舒适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连接形成有腔体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
所述腔体内设有缓冲膜(3),而将所述腔体分隔为位于所述缓冲膜(3)两侧的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11);
所述第一腔体(10)内设有与所述缓冲膜(3)连接的支撑件,以及位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一壳体(1)之间的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
承接于流入所述第二腔体(11)内的流体的冲击,所述缓冲膜(3)变形能够使所述支撑件先压缩所述第一弹簧(4),后压缩所述第一弹簧(4)和所述第二弹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体(10)的底壁上设有能够收容所述第一弹簧(4)的凹槽(100),部分的所述支撑件插置于所述凹槽(10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缓冲膜(3)连接的支撑板(61),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板(61)一侧的套筒(60);
所述套筒(60)插置于所述凹槽(100)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簧(4)套设在所述套筒(60)外,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1)和所述第一壳体(1)之间;
所述第二弹簧(5)位于所述套筒(60)内,并设于所述支撑板(61)和所述凹槽(100)的底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簧(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弹簧(5)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膜(3)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
所述缓冲膜(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球冠形膜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60)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豁口(600);
多个所述豁口(600)于所述套筒(60)的周向间隔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腔体(11)内设有导流部;
所述导流部用于引导自进液口(110)流进所述第二腔体(11)内的流体流向所述缓冲膜(3),和/或所述第二腔体(11)内的流体流向出液口(111)。
9.一种离合器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管路(91),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管路(91)中设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机构(9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器液压系统。
CN202221689587.8U 2022-06-30 2022-06-30 缓冲机构及离合器液压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7736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9587.8U CN217736090U (zh) 2022-06-30 2022-06-30 缓冲机构及离合器液压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9587.8U CN217736090U (zh) 2022-06-30 2022-06-30 缓冲机构及离合器液压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6090U true CN217736090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3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89587.8U Active CN217736090U (zh) 2022-06-30 2022-06-30 缓冲机构及离合器液压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6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02853B1 (en) Vibration-isolating apparatus
EP1870613B1 (en) Vibration isolator
US9404544B2 (en) Slave cylinder for a vibration-damped hydraulic force transmission system, particularly a hydraulic clutch actuating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JP2005273684A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10216629A (ja) 防振装置
JP2006258217A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CN217736090U (zh) 缓冲机构及离合器液压系统和车辆
JP2007071313A (ja) 防振装置
JP2010048282A (ja) 防振装置
JP4723958B2 (ja) 防振装置
JP5069200B2 (ja) 防振装置
CN117366123A (zh) 缓冲阀及离合器液压系统和车辆
JP2010031988A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4932610B2 (ja) 防振装置
JPS60113835A (ja) 防振装置
JP2009144845A (ja) 防振装置
CN109312790B (zh) 离合器控制装置
JP2007120566A (ja) 防振装置
JP2013170660A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6266425A (ja) 能動型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336299B2 (ja) 防振装置
JPH0756314B2 (ja) 防振装置
JPH09257090A (ja) 防振装置
JP2009144844A (ja) 防振装置
JP2009281536A (ja) 防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