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2781U - 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2781U
CN217732781U CN202221196600.6U CN202221196600U CN217732781U CN 217732781 U CN217732781 U CN 217732781U CN 202221196600 U CN202221196600 U CN 202221196600U CN 217732781 U CN217732781 U CN 217732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gas
vinasse
discharge port
rice hull
white spir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66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明建
李云玉
任荣杰
郭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CE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CE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CE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CEP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966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2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2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2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废水储罐、酒糟堆场单元、酒糟烘干分离机、厌氧发酵罐、沼气净化单元、沼液沼渣分离单元、沼气罐、沼液及沼渣回收单元、蒸汽锅炉、稻壳热解炉、稻壳灰回收单元;废水储罐、酒糟烘干分离机与厌氧发酵罐的进口管道连接;厌氧发酵罐的沼液沼渣排放口与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进口管道连接;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沼液排放口与回收单元管道连接;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沼液排放口与回收单元的连接管道上还设回流管道与所述厌氧发酵罐连接。本申请节约了投资、药剂和能源消耗,降低企业环保成本,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包括白酒酿造工艺中锅底废水、窖低废水、酒糟二次发酵废水和丢糟堆场渗滤液等,混合后的酿酒废水具有COD、氨氮和总磷含量高的特点,因而废水处理流程长,投资大,药剂和能源消耗大,成本高,废水处理达标困难。
目前高浓度酿酒废水的工业化处理主要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液中,氨氮含量低、营养价值少,很难用在有机农业上,导致沼液必须按照废水来处理,又由于沼液产量大,导致处理投资大,成本高,难以发挥出经济效益。
白酒酒糟包括浓香型白酒酒糟和清香型白酒酒糟,其是白酒生产中的副产品,产量大而且集中。白酒酒糟中通常含有稻壳,由于稻壳无法直接参与厌氧消化,因此若稻壳含量较高会直接影响酒糟的厌氧发酵效果,导致厌氧发酵罐利用率低;而且由于厌氧消化不充分,厌氧反应后形成的沼渣还需要进一步好氧发酵分解有机物,才能作为有机肥用于有机农业,酒糟资源化利用程度低,酒糟价值低。因此白酒酒糟也是白酒行业的环保难点。
CN103992010A公开一种酒糟与酿酒废水联合处理工艺,其是把酒糟用酿酒废水和脱氨后的沼液浸泡,得到的浸出液通过吹脱脱氨,氨氮含量降到800mg/L以下,再进行低氨氮浓度的厌氧发酵处理。该方法将酒糟与酿酒废水联合处理,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而且有效处理固体酒糟,减少污染,节约能耗。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由于氨氮浓度过高会导致厌氧发酵运行不稳定,因此上述方法在厌氧发酵处理前增设吹脱吹脱工序,通过脱氨以降低废水的氨氮浓度。该方法虽实现了酿酒废水的厌氧发酵处理,但实质仍然是对低氨氮浓度废水的处理,且由于增设吹脱工序,增加了投资成本;而且沼液中氨氮浓度低,营养价值不高,沼液肥价格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与高浓度酿酒废水的联合处理方法,该方法既实现了高氨氮浓度的酿酒废水直接厌氧发酵处理的目的,又提高了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的厌氧发酵效果;而且,所得沼液及沼渣中有机物含量低,氨氮含量高,相应用于沼液肥及有机肥的价值也较高。此外,该方法处理设备更少、工艺更简单、投资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浓度酿酒废水和高稻壳浓度的白酒酒糟的联合处理方法,包括:
将白酒酒糟堆放后进行烘干,分离,得到去稻壳后的白酒酒糟;
将经堆放及去稻壳处理后的白酒酒糟与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混合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及沼渣;同时通过对白酒酒糟的堆放时间、白酒酒糟与酿酒废水的混合比例、发酵温度、厌氧发酵体系的固含量及氨氮含量的控制,实现厌氧发酵处理的稳定运行;
对分离所得稻壳进行热解,得到热解气和稻壳灰。
本实用新型基于高稻壳白酒酒糟的特点,对其先进行堆放,使酒糟酸化,并进行一定程度厌氧发酵,从而可缩短后须混合体系的厌氧发酵时间,并提高后续厌氧发酵运行的稳定性;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烘干处理去除稻壳,减少其对后续厌氧发酵的影响。
同时,通过调整白酒酒糟的堆放时间、烘干时间、厌氧发酵体系的混合比例、发酵温度、厌氧发酵体系的固含量及氨氮含量之间的匹配关系,进一步提高发酵运行的稳定性,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较简单的工艺实现高氨氮酿酒废水的厌氧处理化,并提高沼液及沼渣的资源利用价值。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对所得稻壳进行热解,热解气可与沼气共同作为能源使用;而热解所得稻壳灰则和沼渣用于生产有机农产品,实现了综合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白酒酒糟包括浓香型白酒酒糟和清香型白酒酒糟,其稻壳含量在50~85%之间,含水率在60-70%之间。
进一步地,研究表明,酒糟堆场堆放时间对厌氧发酵的时间影响因素也很大;堆放时间越长,相应后续的厌氧发酵时间越短,但堆放时间过长,处理效率下降,也不符合工厂生产要求。为此,结合酒厂生产情况、堆放对后续厌氧发酵的影响作用,本实用新型控制白酒酒糟的堆放时间为10-90天。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烘干处理控制白酒酒糟含水率,以实现稻壳与酒糟的有效分离。研究表明,含水率过高,会导致厌氧发酵固含量浓度难以提高及厌氧发酵效率低等问题,而含水率过低,又会导致烘干能耗高等问题;基于综合考虑,本实用新型控制烘干处理后的白酒酒糟含水率在10~50%之间,优选为15~30%。
进一步地,所述白酒酒糟与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的混合过程中,还包括将前批次厌氧发酵所得沼液部分回流加入混合发酵体系中,其一是可以减少沼液排放量,减少后续处理;其二是随着沼液长期回流运行,厌氧发酵体系中发酵菌种被长期驯化,厌氧发酵系统的越来越稳定,系统可以在高达6000mg/L的高氨氮浓度下运行;同时随着氨氮浓度越来越高,沼液作为沼液肥的利用价值也随之提高。
但同时,随着沼液不断回流,混合发酵体系中氨氮浓度越来越高,过高的氨氮浓度会抑制厌氧发酵效果,延长发酵时间。为此,本实用新型控制所述白酒酒糟、酿酒废水、回流沼液的混合的质量比为1:(2~10):(0~10)。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发酵体系中,控制氨氮含量不超过6000mg/L,优选在2000~6000mg/L之间。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合理控制体系中氨氮的浓度,实现了高氨氮废水的厌氧发酵稳定处理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发酵体系中,控制含固量在6~15%之间。研究表明,厌氧发酵罐中含固量越高,发酵时间越长,不利于废水处理效率的提高;含固量越低,发酵相应时间越短,处理效果容易下降。为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控制体系中含固量,既保证了处理效果,又尽可能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可以用常温(20℃~25℃)厌氧发酵、中温(33℃~37℃)厌氧发酵、高温(55℃~57℃)厌氧发酵;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发酵时间越短;但温度过高也存在能耗较大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综合考虑,优选中温发酵,温度33℃~37℃,时间在12-45天。
进一步地,所述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的COD为3~10万mg/L、氨氮为2000~6000mg/L,总氮为2000~6000mg/L,pH值在3~5之间。
所述酿酒废水包括锅底废水、窖低废水、酒糟二次发酵废水、丢糟堆场渗滤液;其中:
锅底废水COD在3~6万mg/L、总氮在400~1000mg/L之间;
窖低废水COD在5~10万mg/L、总氮在3000~8000mg/L之间;
酒糟二次发酵废水COD在8~12万mg/L、总氮在4000~8000mg/L之间;
丢糟堆场渗滤液COD在10~20万mg/L、总氮在3000~8000mg/L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热解的温度为400~700℃,优选为500~600℃。
作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协同处理方法,包括:
(1)将白酒生产中的多种处理废水混合,得到高浓度酿酒废水;
(2)将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进行堆场,烘干,分离,得到稻壳及去稻壳的白酒酒糟;
(3)将去稻壳后的白酒酒糟、混合后的高浓度废水和前一批次沼液混合进行厌氧发酵;
(4)厌氧发酵系统产生的沼气经沼气净化系统净化后进入沼气储罐利用;
(5)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和沼渣混合物进入固液分离系统进行分离,沼液一部分回流到厌氧发酵系统,其余部分进入沼液储罐综合利用,沼渣用于生产有机肥;
(6)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离出的稻壳进入稻壳热解系统热解;
(7)热解气和净化后的沼气进入锅炉系统生产蒸汽,供生产使用;
(8)稻壳灰用于生产有机肥或进一步综合利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联合处理装置,用于实现上述联合处理工艺。所述联合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储罐、酒糟堆场单元、酒糟烘干分离机、厌氧发酵罐、沼气净化单元、沼液沼渣分离单元、沼气罐、沼液及沼渣回收单元、蒸汽锅炉、稻壳热解炉、稻壳灰回收单元;
其中:
所述废水储罐、酒糟烘干分离机与所述厌氧发酵罐的进口管道连接;
所述废水储罐与白酒生产工艺中锅底水排放口、窖底水排放口、酒糟二次发酵水排放口和丢糟堆场渗滤液排放口管道连接,用于收集各中排放废水;
所述酒糟烘干分离机通过所述酒糟堆场单元与白酒生产工艺中副产酒糟排放口管道连接;
所述厌氧发酵罐的沼液沼渣排放口与所述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进口管道连接;所述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沼液排放口、沼渣排放口分别与回收单元管道连接;其中,所述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沼液排放口与回收单元的连接管道上还设回流管道与所述厌氧发酵罐连接,用于沼液的部分回流利用;
所述厌氧发酵罐的沼气排放口与所述沼气净化单元管道连接;所述沼气净化单元的排放口通过沼气罐与所述蒸汽锅炉管道连接;
所述酒糟烘干分离机的稻壳排放口通过所述稻壳热解炉与所述蒸汽锅炉管道连接;
所述稻壳热解炉的稻壳灰排放口与所述稻壳灰回收单元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联合资源化利用,既能够充分利用白酒酒糟资源,又可使含有高浓度COD、氨氮和总磷的高浓度酿酒废水直接进行厌氧发酵处理,避免常规废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所述联合工艺不但节约了投资、药剂和能源消耗,大幅降低企业环保成本和废水处理达标难度,而且高浓度酿酒废水和酒糟发酵后的沼液和沼渣进入有机农业用于生产有机农产品,稻壳灰也实现了综合利用,实现稻壳含量高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废水的资源最大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步骤如下:
(1)将白酒生产中的各种废水,包括锅底废水、窖低废水、酒糟二次发酵废水和丢糟堆场渗滤液送入废水储罐混合,得到pH值在3~5之间的高浓度酿酒废水;
所得高浓度酿酒废水的COD为3万mg/L、氨氮含量为2000mg/L,总氮含量为2000mg/L;
(2)将稻壳含量为60%的浓香型白酒酒糟进入酒糟堆场,酒糟堆放时间为120天;再从酒糟堆场进入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离,分离的去稻壳酒糟进入厌氧发酵系统,所述的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离出的稻壳及去稻壳酒糟含水率为30%;
(3)将去稻壳酒糟、混合后的高浓度废水进入厌氧发酵系统混合发酵;混合质量比为1:10;混合体系中液氨氮含量为2000mg/L;含固量为6%;采用中温(33℃~37℃)厌氧发酵20天;
(4)厌氧发酵系统产生的沼气经沼气净化系统净化后进入沼气储罐利用;
(5)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和沼渣混合物进入固液分离系统进行分离,沼液一部分回流到厌氧发酵系统,其余部分进入沼液储罐综合利用,沼渣用于生产有机肥;
(6)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离出的稻壳进入稻壳热解系统热解;热解温度为500℃;
(7)热解气和净化后的沼气进入锅炉系统生产蒸汽,供生产使用;
(8)稻壳灰用于生产有机肥或进一步综合利用。
结果显示,所述厌氧发酵罐可持续产生沼气,且产气量稳定,说明厌氧发酵稳定运行;同时所得沼液的COD为10000mg/L、氨氮含量为3000mg/L,总氮含量为3300mg/L,沼气中甲烷平均含量为7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步骤如下:
(1)将白酒生产中的各种废水,包括锅底废水、窖低废水、酒糟二次发酵废水和丢糟堆场渗滤液送入废水储罐混合,得到pH值在3~5之间的高浓度酿酒废水;
所得高浓度酿酒废水的COD为50000mg/L、氨氮含量为3000mg/L,总氮含量为3000mg/L;
(2)将稻壳含量为70%的清香型白酒酒糟进入酒糟堆场,酒糟堆放时间为90天;再从酒糟堆场进入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离,分离的去稻壳酒糟进入厌氧发酵系统,所述的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离出的稻壳及去稻壳酒糟含水率为20%;
(3)将去稻壳酒糟、混合后的高浓度废水及前一批次沼液进入厌氧发酵系统混合发酵;混合质量比为1:10:1;混合体系中液氨氮含量为3000mg/L;含固量为6%;采用中温(33℃~37℃)厌氧发酵20天;
(4)厌氧发酵系统产生的沼气经沼气净化系统净化后进入沼气储罐利用;
(5)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和沼渣混合物进入固液分离系统进行分离,沼液一部分回流到厌氧发酵系统,其余部分进入沼液储罐综合利用,沼渣用于生产有机肥;
(6)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离出的稻壳进入稻壳热解系统热解;热解温度为500℃;
(7)热解气和净化后的沼气进入锅炉系统生产蒸汽,供生产使用;
(8)稻壳灰用于生产有机肥或进一步综合利用。
结果显示,所述厌氧发酵罐可持续产生沼气,且产气量稳定,说明厌氧发酵稳定运行;同时所得沼液的COD为10000mg/L、氨氮含量为4000mg/L,总氮含量为4200mg/L,沼气中甲烷平均含量为7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步骤如下:
(1)将白酒生产中的各种废水,包括锅底废水、窖低废水、酒糟二次发酵废水和丢糟堆场渗滤液送入废水储罐混合,得到pH值在3~5之间的高浓度酿酒废水;
所得高浓度酿酒废水的COD为60000mg/L、氨氮含量为4000mg/L,总氮含量为4200mg/L;
(2)将稻壳含量为70%的清香型白酒酒糟进入酒糟堆场,酒糟堆放时间为60天;再从酒糟堆场进入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离,分离的去稻壳酒糟进入厌氧发酵系统,所述的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离出的稻壳及去稻壳酒糟含水率为15%;
(3)将去稻壳酒糟、混合后的高浓度废水及前一批次沼液进入厌氧发酵系统混合发酵;混合质量比为1:10:5;混合体系中液氨氮含量为4000mg/L;含固量为7%;采用中温(33℃~37℃)厌氧发酵20天;
(4)厌氧发酵系统产生的沼气经沼气净化系统净化后进入沼气储罐利用;
(5)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和沼渣混合物进入固液分离系统进行分离,沼液一部分回流到厌氧发酵系统,其余部分进入沼液储罐综合利用,沼渣用于生产有机肥;
(6)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离出的稻壳进入稻壳热解系统热解;热解温度为550℃;
(7)热解气和净化后的沼气进入锅炉系统生产蒸汽,供生产使用;
(8)稻壳灰用于生产有机肥或进一步综合利用。
结果显示,所述厌氧发酵罐可持续产生沼气,且产气量稳定,说明厌氧发酵稳定运行;同时所得沼液的COD为12000mg/L、氨氮含量为5500mg/L,总氮含量为5800mg/L,沼气中甲烷平均含量为76%。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步骤如下:
(1)将白酒生产中的各种废水,包括锅底废水、窖低废水、酒糟二次发酵废水和丢糟堆场渗滤液送入废水储罐混合,得到pH值在3~5之间的高浓度酿酒废水;
所得高浓度酿酒废水的COD为80000mg/L、氨氮含量为5000mg/L,总氮含量为5300mg/L;
(2)将稻壳含量为70%的清香型白酒酒糟进入酒糟堆场,酒糟堆放时间为10天;再从酒糟堆场进入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离,分离的去稻壳酒糟进入厌氧发酵系统,所述的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离出的稻壳及去稻壳酒糟含水率为20%;
(3)将去稻壳酒糟、混合后的高浓度废水及前一批次沼液进入厌氧发酵系统混合发酵;混合质量比为1:5:5;混合体系中液氨氮含量为5000mg/L;含固量为10%;采用中温(33℃~37℃)厌氧发酵20天;
(4)厌氧发酵系统产生的沼气经沼气净化系统净化后进入沼气储罐利用;
(5)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和沼渣混合物进入固液分离系统进行分离,沼液一部分回流到厌氧发酵系统,其余部分进入沼液储罐综合利用,沼渣用于生产有机肥;
(6)酒糟烘干分离系统分离出的稻壳进入稻壳热解系统热解;热解温度为600℃;
(7)热解气和净化后的沼气进入锅炉系统生产蒸汽,供生产使用;
(8)稻壳灰用于生产有机肥或进一步综合利用。
结果显示,所述厌氧发酵罐可持续产生沼气,且产气量稳定,说明厌氧发酵稳定运行;同时所得沼液的COD为12000mg/L、氨氮含量为6000mg/L,总氮含量为6500mg/L,沼气中甲烷平均含量为78%。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试验了一系列采用其他运行参数的联合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对于高稻壳浓度的白酒酒糟而言,当其堆放时间、烘干程度、混合发酵体系的混合比例、氨氮含量及含固量的控制不匹配时,沼气产量不稳定,产生大量泡沫或化学沉淀等现象,说明厌氧发酵运行不稳定。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联合处理装置,用于实现实施例1-4所述联合处理工艺。所述联合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储罐、酒糟堆场单元、酒糟烘干分离机、厌氧发酵罐、沼气净化单元、沼液沼渣分离单元、沼气罐、沼液及沼渣回收单元、蒸汽锅炉、稻壳热解炉、稻壳灰回收单元;
其中:
所述废水储罐、酒糟烘干分离机与所述厌氧发酵罐的进口管道连接;
所述废水储罐与白酒生产工艺中锅底水排放口、窖底水排放口、酒糟二次发酵水排放口和丢糟堆场渗滤液排放口管道连接,用于收集各中排放废水;
所述酒糟烘干分离机通过所述酒糟堆场单元与白酒生产工艺中副产酒糟排放口管道连接;
所述厌氧发酵罐的沼液沼渣排放口与所述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进口管道连接;所述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沼液排放口、沼渣排放口分别与回收单元管道连接;其中,所述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沼液排放口与回收单元的连接管道上还设回流管道与所述厌氧发酵罐连接,用于沼液的部分回流利用;
所述厌氧发酵罐的沼气排放口与所述沼气净化单元管道连接;所述沼气净化单元的排放口通过沼气罐与所述蒸汽锅炉管道连接;
所述酒糟烘干分离机的稻壳排放口通过所述稻壳热解炉与所述蒸汽锅炉管道连接;
所述稻壳热解炉的稻壳灰排放口与所述稻壳灰回收单元管道连接。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水储罐、酒糟堆场单元、酒糟烘干分离机、厌氧发酵罐、沼气净化单元、沼液沼渣分离单元、沼气罐、沼液及沼渣回收单元、蒸汽锅炉、稻壳热解炉、稻壳灰回收单元;
其中:
所述废水储罐、酒糟烘干分离机与所述厌氧发酵罐的进口管道连接;所述厌氧发酵罐的沼液沼渣排放口与所述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进口管道连接;所述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沼液排放口与回收单元管道连接;其中,所述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沼液排放口与回收单元的连接管道上还设回流管道与所述厌氧发酵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储罐与白酒生产工艺中锅底水排放口、窖底水排放口、酒糟二次发酵水排放口和丢糟堆场渗滤液排放口的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糟烘干分离机通过所述酒糟堆场单元与白酒生产工艺中副产酒糟排放口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沼渣排放口与回收单元管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发酵罐的沼气排放口与所述沼气净化单元管道连接;所述沼气净化单元的排放口通过沼气罐与所述蒸汽锅炉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糟烘干分离机的稻壳排放口通过所述稻壳热解炉与所述蒸汽锅炉管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稻壳热解炉的稻壳灰排放口与所述稻壳灰回收单元管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储罐与白酒生产工艺中锅底水排放口、窖底水排放口、酒糟二次发酵水排放口和丢糟堆场渗滤液排放口管道连接;
所述酒糟烘干分离机通过所述酒糟堆场单元与白酒生产工艺中副产酒糟排放口管道连接;
所述沼液沼渣分离单元的沼渣排放口与回收单元管道连接;
所述厌氧发酵罐的沼气排放口与所述沼气净化单元管道连接;所述沼气净化单元的排放口通过沼气罐与所述蒸汽锅炉管道连接;
所述酒糟烘干分离机的稻壳排放口通过所述稻壳热解炉与所述蒸汽锅炉管道连接;
所述稻壳热解炉的稻壳灰排放口与所述稻壳灰回收单元管道连接。
CN202221196600.6U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 Active CN217732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6600.6U CN217732781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6600.6U CN217732781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2781U true CN217732781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3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6600.6U Active CN217732781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27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3163A (zh) * 2022-05-17 2022-08-05 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3163A (zh) * 2022-05-17 2022-08-05 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方法
CN114853163B (zh) * 2022-05-17 2024-01-09 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33179B (zh) 一种餐厨垃圾乳酸发酵生产废水反硝化碳源的方法
CN109912155B (zh) 一种畜禽粪水无害化处理的集成技术与应用方法
US8287732B2 (en) Integration of anaerobic digestion in an algae-based biofuel system
EP0641296B1 (en) Process for degrading organic matter
US11352596B2 (en) Method and plant for producing biogas from lignocellulose-containing biomass
AU2020102429A4 (en) Treatment device for high-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wastewater generated by using cassava as raw material to produce alcohol
CN106591379B (zh) 一种基于废水综合利用的酒精生产方法
CN102503019B (zh) 一种沼液回用实现沼液资源化的方法
CN102121034A (zh) 一种厌氧出水水资源化生产酒精的方法
CN101250005A (zh) 一种木薯酒糟厌氧处理方法
CN114378105B (zh) 一种餐厨垃圾与纤维素生物质协同的多级处理系统及方法
KR101565503B1 (ko) 가축분뇨 액비화 방법
CN110981099A (zh) 一种沼液、酒糟清液资源化处理并回用生产乙醇的方法
CN217732781U (zh) 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装置
US20110020862A1 (en) Biological solids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3735400A (zh) 一种白酒酿酒后产生的酒糟及高浓度废水耦合处理方法
CN103243123B (zh) 一种高值转化薯类酒糟的新型循环工艺
CN217732782U (zh) 一种稻壳含量高的白酒酒糟和高氨氮浓度酿酒废水的联合处理装置
CN217418322U (zh) 一种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的联合处理装置
CN114853164B (zh) 一种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联合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14853163A (zh) 一种高稻壳含量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协同处理方法
CN114853165B (zh) 一种稻壳含量高的白酒酒糟和高浓度酿酒废水的联合处理方法
CN106947783A (zh) 一种秸秆沼气半连续/连续发酵沼液回用预处理方法
CN201381258Y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CN214571449U (zh) 一种处理有机性污泥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