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2004U - 一种垫片防护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垫片防护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2004U
CN217732004U CN202221937988.0U CN202221937988U CN217732004U CN 217732004 U CN217732004 U CN 217732004U CN 202221937988 U CN202221937988 U CN 202221937988U CN 217732004 U CN217732004 U CN 217732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ket
protection sleeve
sleeve body
hole
transpor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79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德占
赵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Ic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Beijing Co ltd
Zhongke Ai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Ai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Ai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Ai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379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2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2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2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垫片防护套,涉及垫片技术领域,以解决因运输安装过程中,垫片表面残留有颗粒污染物,导致颗粒污染物混入超高纯和高纯气体的气路输送系统的气流中。所述垫片防护套包括防护套本体,以及开设于防护套本体上的通孔;通孔与垫片相匹配,且防护套本体的厚度不小于垫片的厚度,在垫片的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垫片卡设在通孔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垫片防护套用于减少在安装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或者运输夹持工具等与垫片之间接触的次数,减少颗粒污染物附着于垫片表面,在垫片安装至超高纯和高纯气体的气路输送系统后,减少对气路系统中的气流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垫片防护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垫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垫片防护套。
背景技术
垫片是两个物体之间的机械密封结构,通常用以防止两个物体之间受到压力、腐蚀、和管路自然地热胀冷缩泄漏等情况。
通常在超高纯或高纯气体的气路输送系统的管路连接处,也需要垫片保证气路输送系统的密封性,此时气路输送系统中的气流会接触到垫片。
而在垫片的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或者运输夹持工具等均会直接与垫片接触,导致垫片表面残留有颗粒污染物,此时,在将受到污染的垫片安装至超高纯和高纯气体的气路输送系统后,颗粒污染物可能混入气路系统中的气流,使得气路系统中的超高纯和高纯气体受到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垫片防护套,用于减少在安装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或者运输夹持工具等与垫片之间接触的次数,减少颗粒污染物附着于垫片表面,从而在垫片安装至超高纯和高纯气体的气路输送系统后,减少对气路系统中的气流的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垫片防护套,包括防护套本体,以及开设于防护套本体上的通孔;
通孔与垫片相匹配,且防护套本体的厚度不小于垫片的厚度,在垫片的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垫片卡设在通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垫片防护套包括防护套本体,以及开设于防护套本体上的通孔,在垫片的运输安装过程中,垫片卡设于与垫片相匹配的通孔中,工作人员或者运输夹持工具等与垫片防护套直接接触,通过垫片防护套控制垫片的运动,直至运输或安装到指定位置后,再拆卸垫片防护套,减少了工作人员或者运输夹持工具等与垫片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工作人员或者运输夹持工具上的颗粒污染物附着在垫片表面;再者,防护套本体的厚度不小于垫片的厚度,在运输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减少垫片与运输设备的接触。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垫片防护套能够减少工作人员或者运输夹持工具上的颗粒污染物附着在垫片表面,从而在垫片安装至超高纯和高纯气体的气路输送系统后,减少对气路系统中的气流的污染。
可选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防护套本体的厚度大于垫片的厚度。
可选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通孔开设于防护套本体的中心处。
可选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防护套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沿通孔的周向设置在防护套本体上,且与通孔相连通。
可选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防护套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凹槽沿通孔的周向均匀设置在防护套本体上。
可选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垫片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防护套本体内侧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凸起,在垫片的运输及安装过程中,第一凸起与第二凹槽卡接。
可选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防护套本体内侧沿周向设置有第三凹槽,在垫片的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垫片的外侧卡接于第三凹槽内。
可选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垫片防护套的材料为软质材料。
可选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垫片防护套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
可选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垫片防护套的外周为圆形、矩形、椭圆形或三角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安装有垫片的气路输送系统管路;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垫片防护套与垫片的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垫片防护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垫片防护套;11-防护套本体;111-第一凹槽;12-通孔;2-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垫片的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或者运输夹持工具等均会与垫片接触,导致垫片表面残留有颗粒污染物,请参阅图1,在超高纯或高纯气体的气路输送系统管路连接处,气流与所用的垫片表面会有一定的接触,当所用的垫片表面残留有颗粒污染物时,颗粒污染物可能混入气路系统中的气流,使得气体不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垫片防护套1包括防护套本体11,以及开设于防护套本体11上的通孔12;通孔12与垫片2相匹配,且防护套本体11的厚度不小于垫片2的厚度,在垫片2的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垫片2卡设在通孔12中。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先将垫片2卡设于通孔12内,然后工作人员或运输、夹持工具与垫片防护套1直接接触,通过控制垫片防护套1运动从而将垫片2运输至待安装部位,然后对垫片2预夹紧后,将垫片防护套1拆离垫片2。
通过上述垫片防护套1的结构和具体实施过程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垫片防护套1包括防护套本体11,以及开设于防护套本体11上的通孔12,在垫片2的运输安装过程中,垫片2卡设于与垫片2相匹配的通孔12中,工作人员或者运输夹持工具等与垫片防护套1直接接触,通过垫片防护套1控制垫片2的运动,直至运输或安装到指定位置后,再拆卸垫片防护套1,减少了工作人员或者运输夹持工具等与垫片2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工作人员或者运输夹持工具上的颗粒污染物附着在垫片2表面;再者,防护套本体11的厚度不小于垫片2的厚度,在运输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减少垫片2与运输设备的接触。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垫片防护套1能够减少工作人员或者运输夹持工具上的颗粒污染物附着在垫片2表面,从而在垫片2安装至超高纯和高纯气体的气路输送系统后,减少对气路系统中的气流的污染。
具体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防护套本体11的厚度大于垫片2的厚度。当防护套本体11的厚度大于垫片2的厚度时,在运输过程中,防护套本体11与运输平面接触后,使垫片2与运输平面间有间隙,从而减少垫片2与运输平面的接触,进而减少对垫片2表面的污染。
具体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通孔12开设于防护套本体11的中心处。如此设置,更加便于垫片2的安装和垫片防护套1的拆卸。
具体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防护套本体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11,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11沿通孔12的周向设置在防护套本体11上,且与通孔12相连通。在需要拆卸垫片防护套1时,工作人员或者拆卸工具可通过第一凹槽111使垫片防护套1与垫片2分离。
具体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防护套本体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111,多个第一凹槽111沿通孔12的周向均匀设置在防护套本体11上。如此设置,工作人员或者拆卸工具可通过多个第一凹槽111,更加便于将垫片防护套1与垫片2分离。
具体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垫片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防护套本体11内侧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凸起。如此设置,在垫片2的运输及安装过程中,第一凸起与第二凹槽卡接,增强垫片2与垫片防护套1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防护套本体11内侧沿周向设置有第三凹槽,在垫片2的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垫片2的外侧卡接于第三凹槽内。如此设置,垫片2外侧能够卡接入防护套本体11上,且能够增强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垫片防护套1的材料为软质材料。如此设置,能够缓冲垫片2受到的力,对垫片2起到更好的保护,而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具体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垫片防护套1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聚四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较小的摩擦系数,能够保证垫片防护套1在使用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同时减少垫片防护套1对垫片2的磨损。
具体地,上述的垫片防护套中,垫片防护套1的外周为圆形、矩形、椭圆形或三角形。根据垫片2的实际安装需求,选用合适的形状,保证安装后,垫片防护套1易拆离垫片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垫片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防护套包括防护套本体,以及开设于所述防护套本体上的通孔;
所述通孔与所述垫片相匹配,且所述防护套本体的厚度不小于所述垫片的厚度,在垫片的运输及安装过程中,所述垫片卡设在所述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垫片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防护套本体的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沿所述通孔的周向设置在所述防护套本体上,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垫片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防护套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防护套本体内侧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凸起,在垫片的运输及安装过程中,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本体内侧沿周向设置有第三凹槽,在垫片的运输及安装过程中,所述垫片的外侧卡接于所述第三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防护套的材料为软质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垫片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防护套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防护套的外周为圆形、矩形、椭圆形或三角形。
CN202221937988.0U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垫片防护套 Active CN217732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7988.0U CN217732004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垫片防护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7988.0U CN217732004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垫片防护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2004U true CN217732004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50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7988.0U Active CN217732004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垫片防护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2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72214A (en) Easily centered gasket for raised flanges
CN217732004U (zh) 一种垫片防护套
KR101536588B1 (ko) 밀봉 구조
US4886301A (en) Quick disconnect with a position compensating seal
CN115929947A (zh) 一种三通阀
US5322330A (en) Quick disconnect with a position compensating seal
CN216112692U (zh) 一种焊接管连接头
WO2007019551A2 (en) A jacketed hose assembly and method
CN210531826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管件连接法兰
CN220600765U (zh) 一种可预紧的两级耦合无菌连接器
KR102563700B1 (ko) 연료 탱크 연통 시스템
CN206958426U (zh) 一种卡压式管道连接装置
CN220727404U (zh) 一种法兰及管道
CN101832434A (zh) 压缩空气管的连接装置及其应用
CN218883180U (zh) 一种固定支架
CN219530080U (zh) 一种管道密封件以及下进下出的分流柜
CN209762545U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管道泄漏的封堵帽及封堵装置
CN21991218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沟槽弯头
CN217488383U (zh) 一种新型组装热瓶外胆
JPH112331A (ja) コネクタの密封装置
CN210219008U (zh) 一种高密封贴合排气管
CN217583539U (zh) 密封接头组件
CN218063748U (zh) 一种阻燃型燃气波纹管
CN209781942U (zh) 密封连接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17152969U (zh) 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2

Address after: 101111, 3rd to 5th floors, Liandong Business Center, intersection of Jiachuang 2nd Road and Kechuang 5th Stree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ONGKE AIER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North IC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111 101-1422, Floor 4, Building 1, No. 55, Jiachuang Secon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ongzhou),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ZHONGKE AIER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