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6766U - 一种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26766U
CN217726766U CN202220894855.3U CN202220894855U CN217726766U CN 217726766 U CN217726766 U CN 217726766U CN 202220894855 U CN202220894855 U CN 202220894855U CN 217726766 U CN217726766 U CN 217726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moving
punching
stamp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948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文凯
张森
栗秋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mp Branch Of Fuao Auto Parts Co ltd
Faw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mp Branch Of Fuao Auto Parts Co ltd
Faw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mp Branch Of Fuao Auto Parts Co ltd, Fawer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mp Branch Of Fuao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948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26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26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26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设计冲压设备领域。所述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包括:主体,用于放置工件;冲压组件,包括多个面向所述工件设置的子压头;以及移动组件,与所述主体连接且与所述冲压组件连接,能够被动力源驱动以带动所述冲压组件朝向所述工件移动。通过主体能够放置固定工件,再通过将移动组件与主体连接且将冲压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使得本装置形成为整体式结构,有效解决了各部件间适应性差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各部件更换时的繁琐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冲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是指通过专用的冲压设备来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而卷边是工件能够冲压成型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卷边是指将工件的边缘区域弯折,以对工件的边部进行强化并提高工件的整体刚度。
现有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设备多为分体式即其各部件例如压头等均单独与冲压设备主体连接,如此使得现有的冲压设备结构复杂且各部件安装困难,而为了保证工件的冲压质量,在安装上述冲压设备的各个部件时,对同心度等具有较高的要求;此外,不同的部件之间也存在匹配度的问题,即各个部件只能应用在特定的冲压设备上,对不同的冲压设备适应能力较差。而各部件对冲压设备较差的适应能力以及较繁琐的安装要求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以解决现有冲压设备各部件间的适应能力较差且安装繁琐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包括:
主体,用于放置工件;
冲压组件,包括多个面向所述工件设置的子压头;以及
移动组件,与所述主体连接且与所述冲压组件连接,所述移动组件能够被动力源驱动以带动所述冲压组件朝向所述工件移动。
优选地,每个所述子压头面向所述工件的一端形成有冲压端,所述冲压端包括顺次连接的引导部和冲压部。
优选地,所述引导部包括初始引导部和过程引导部,所述过程引导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初始引导部和所述冲压部连接;
所述初始引导部为与竖直方向形成有角度的面,所述初始引导部朝向所述工件侧倾斜;所述过程引导部为弧面,所述弧面的球心位于所述工件所在侧。
优选地,所述冲压部形成为用于冲压所述工件的冲压面。
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导向杆以及与所述导向杆连接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能够被所述动力源以驱动在所述导向杆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冲压组件连接,所述移动板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导向杆连接的导向孔。
优选地,所述移动部还包括与所述导向杆相适配的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设置于所述导向杆和所述导向孔之间。
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移动部面向所述工件的一端相连接;当所述弹簧回弹以带动所述移动部沿背离所述工件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冲压组件与所述工件之间的距离增大。
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部在所述移动部的移动方向上的两端的至少第一子限位件和第二子限位件。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和所述冲压组件分别形成有彼此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有定位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通过主体能够放置固定工件,再通过将移动组件与主体连接且将冲压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使得本冲压装置形成为整体式结构,有效解决了各部件间适应性差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各部件更换时的繁琐步骤。而通过移动组件能够带动冲压组件同步移动,完成对工件的冲压。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子压头的示意图。
图标:1-主体;10-安装孔;11-基座;2-工件;20-加工部位;30-导向杆;31-弹簧;32-第一子限位部;33-第二子限位部;34-移动板;35-直线轴承;350-圆柱段;351-连接段;36-定位孔;4-压头;40-子压头;401-初始引导部;402-过程引导部;403-冲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可以包括:主体1、与该主体1连接的移动组件以及与移动组件连接的冲压组件。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的上述组件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体1为类长方体状,其顶部为平整的或平坦的平面以便于工件2以及下述移动组件的安装,并且平整的平面也能够更便于下述压头4对工件2的冲压,即该主体1仅被用作对下述移动组件等起支撑作用的底座,因此其形状、大小等均没有具体的限制。此外,在主体1上还形成有安装孔10,以便于本冲压装置的安装固定,例如可以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10以将冲压装置安装到预定部位。
如图1所示,在主体1的顶部中央处设置有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2的基座11,该基座11的顶部形成有与工件2相适配的凹槽以用于放置工件2,同时该凹槽也能够对工件2起到定位的作用,从而方便压头4的冲压。也就是说,当加工者对同一批次的工件2进行冲压时,相关操作人员只需要将工件2依次放入凹槽中即可,如此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加工者的生产效率。而将工件2设置在基座11上并且将该基座11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主体1可拆卸地连接,使得在更换不同的工件2进行冲压加工时,能够简便地更换与工件2对应的基座11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基于上述功能,该基座11的形状等没有具体的限制,只要能够对工件2起到支撑、定位的效果即可,而其设置的位置只要保证工件2能够与下述压头4对应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压头4对工件2的冲压通过移动组件实现。如图1所示,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主体1的顶部的两个导向杆30,并且其二者分布于基座11的两侧以便支撑下述移动板34以及其上连接的冲压组件,从而使其二者能够始终处于稳定状态。该导向杆30与主体1的顶部垂直设置,以便于下述冲压组件沿导向杆30竖直向下移动时能够获得更大的冲力,从而更利于对工件2的冲压。此外,该移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两个移动杆上的移动板34,具体地,移动板34上形成有与导向杆30对应的导向孔,并且在导向孔内设置有直线轴承35,该直线轴承35与导向杆30的外径相适配并且被设置在导向杆30与导向孔之间,如此通过将直线轴承35和导向孔顺次套设在导向杆30上,能够降低移动板34与导向杆3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移动板34能够沿导向杆30顺畅地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直线轴承35除了形成有上述用于与导向杆30连接的圆柱段350,其还形成有用于与移动板34连接的连接段351。该连接段351为圆柱段350的外周端部环绕形成的圆环,并且当移动板34通过导向孔套设在直线轴承35的圆柱段350的外周时,该连接段351能够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移动板34的底部即其面对待加工的工件2的一侧连接,如此通过连接段351能够将直线轴承35稳定地设置在导向孔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该直线轴承35的型号、尺寸等均没有具体的限制,只要其能够与导向杆30配合即可。此外该连接段351形成的位置和大小等也没有限制,例如其可以在圆柱段350的中部形成;又或者例如该连接段351可以在圆柱段350的顶端形成,此时其可以与移动板34背离工件2的一侧连接,即只要能够将直线轴承35与移动板34连接,以便于移动板34的顺畅移动即可。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导向杆30的数量和位置等没有具体的限制,应根据实际情况例如移动板34的大小、冲压组件在移动板34上的位置等而定,即只要该导向杆30能够使移动板34始终保持平衡,从而以便于其上连接的冲压组件能够顺利完成对工件2的冲压即可。而移动板34的大小、形状等均没有具体要求,只要能够被动力源例如电机或液压装置等驱动在导向杆30上移动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移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导向杆30上的弹簧31,该弹簧31设置在移动板34面向工件2的一侧,从而当移动板34被驱动时能够挤压弹簧31以带动冲压组件朝向工件2移动,当工件2被冲压后,在弹簧31的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移动板34能够沿导杆背离工件2移动,即带动冲压组件远离工件2,以便于相关操作人员拿取加工好的工件2,并重新放置待加工的工件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导杆的两端还设置有限位部,其包括分别位于导杆顶端和底端的第一子限位部32和第二子限位部33,该第一子限位部32和第二子限位部33均形成为直径大于导向杆30的圆柱块。如此,通过第二子限位部33能够防止弹簧31被过度压缩,同时其也能够起到承托弹簧31的作用;而通过第一子限位部32则能够防止例如因弹簧31的回弹力过大导致的移动板34脱落等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限位部32和第二子限位部33的形状、大小等均没有具体限制,只要能够起到上述作用即可。此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弹簧31的底端可以仅与第二子限位部33贴合,也可以与其固定连接,只要其二者能够抵接以便弹簧31被压缩时能够获得足够的弹性力即可。同样地,弹簧31的顶端只要与移动板34或直线轴承35的连接段351抵接即可,如此通过该弹簧31也能够对移动板34起到支撑作用。弹簧31的外径大小和弹性系数等均没有具体限制,只要在弹簧31的恢复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移动板34远离工件2,从而使冲压组件远离工件2以便于相关操作人员的后续工作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移动板34上连接有冲压组件,通过该冲压组件实现工件2的冲压成形。具体地,该冲压组件包括多个面向工件2设置的子压头40,且上述多个子压头40集成于一体形成为压头4,即采用整体式的结构对工件2进行多点冲压,从而仅需要对工件2进行一次冲压即可达到工件2的成形效果,如此使得冲压后的工件2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也提高了工件2的压装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子压头40的数量以及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例如工件2的待加工部位20的数量和位置而定,即子压头40只要能够与工件2对应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多个子压头40集成的压头4与移动板34面向工件2的一侧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从而能够便于更换与不同的工件2对应的压头4,并且便于对压头4的维修等操作。此外,如图1所示,为了每个子压头40均能够准确地冲压其所对应的工件2的加工部位20,在移动板34和压头4上分别形成有彼此对应的定位孔36,进而再通过与定位孔36对应的定位销能够将压头4准确定位。然而压头4与移动板34的定位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移动板34和压头4彼此面对的侧部分别形成对应的凹部和凸部,从而通过凹凸配合将压头4定位后,再通过螺栓等将其二者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每个子压头40面向工件2的一端形成有冲压端,该冲压端包括顺次连接的初始引导部401、过程引导部402以及冲压部40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初始引导部401为与竖直方向形成有角度的平面,并且其朝向工件2被冲压的方向倾斜;而过程引导部402则为连接初始引导部401和冲压部403的弧面,并且过程引导部402的球心位于工件2所在的位置即过程引导部402背对工件2隆起。如此,通过上述初始引导部401和过程引导部402能够对工件2进行预冲压,从而能够更便于冲压部403的工作以使得工件2具有更佳的成形效果,并且降低了工件2折断的风险。冲压部403则为对工件2进行冲压的工作面,其面对工件2所要成形的位置处。
需要说明的是,冲压部403的形式、大小等均没有具体限制,应根据工件2所要获得的形状而定,例如需要获得被冲压成水平面的工件2,则冲压部403即为水平面;若需要获得倾斜有一定角度的工件2,则冲压部403应与水平面形成有角度。而初始引导部401和过程引导部402仅用于引导工件2,其二者的形式、大小等也没有具体的限制,即其二者具体的倾斜角度或弧度等只要便于工件2的冲压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通过将多个子压头40集于一体,并且将包括该压头4的冲压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进而再与主体1连接,使得本冲压装置形成为整体式结构,有效解决了各部件间适应性差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各部件更换时的繁琐步骤,提高了加工者的生产效率。而将多个子压头40集于一体也提高了工件2的合格率,进而降低了例如为企业的加工者的综合生产成本。此外,通过移动组件能够带动冲压组件同步移动实现冲压,并通过弹簧31的恢复力带动冲压组件远离工件2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安全节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包括:
主体,用于放置工件;
冲压组件,包括多个面向所述工件设置的子压头;以及
移动组件,与所述主体连接且与所述冲压组件连接,所述移动组件能够被动力源驱动以带动所述冲压组件朝向所述工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压头面向所述工件的一端形成有冲压端,所述冲压端包括顺次连接的引导部和冲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包括初始引导部和过程引导部,所述过程引导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初始引导部和所述冲压部连接;
所述初始引导部为与竖直方向形成有角度的面,所述初始引导部朝向所述工件侧倾斜;所述过程引导部为弧面,所述弧面的球心位于所述工件所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形成为用于冲压所述工件的冲压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导向杆以及与所述导向杆连接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能够被所述动力源以驱动在所述导向杆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冲压组件连接,所述移动板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导向杆连接的导向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还包括与所述导向杆相适配的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设置于所述导向杆和所述导向孔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移动部面向所述工件的一端相连接;当所述弹簧回弹以带动所述移动部沿背离所述工件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冲压组件与所述工件之间的距离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部在所述移动部的移动方向上的两端的至少第一子限位件和第二子限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和所述冲压组件分别形成有彼此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有定位销。
CN202220894855.3U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 Active CN217726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4855.3U CN217726766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4855.3U CN217726766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26766U true CN217726766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7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94855.3U Active CN217726766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26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11979B1 (ko) 보이스코일모터와 스테핑모터에서 사용되는 스프링류의 소재를 버 발생 없이 생산하기 위한 프레스 금형
CN114160633B (zh) 一种折弯保压单元及产品折弯生产线
CN115770810A (zh) 一种汽车板式冲压件的冲压装置及方法
CN217726766U (zh) 一种用于工件卷边的冲压装置
CN105374609B (zh) 多方向开关装置
CN210757301U (zh) 一种收拢夹具
KR101061378B1 (ko) 가공 버어 제거장치
JP2007118017A (ja) ダブルアクションプレス装置とプレス方法
JPH0538531A (ja) プレス金型
JP2002059225A (ja) パンチプレス及び同パンチプレスに使用する金型装置並びに金型装着方法
JPH10277655A (ja) ヘミング成形装置及び方法
CN115229320B (zh) 对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990652U (zh) 折弯治具
CN210523599U (zh) 路灯保护盖冲压折边模具
CN219052613U (zh) 冲孔装置
CN219211230U (zh) 一种手动冲压机
CN215033015U (zh) 一种铆压机壳含油轴承工装
CN218798478U (zh) 一种冲压装置
CN218486957U (zh) 一种钣金件冲压成型装置
CN211539104U (zh) 一种高精度数控弯折机
CN113102821B (zh) 切割结构及设有其的切割装置
CN217141809U (zh) 一种加工精度高的折弯机
CN217964330U (zh) 一种上梁管冲压机
CN218134462U (zh) 一种悬浮定位式五金板件加工模具
CN210500563U (zh) 定位打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