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0202U - 转尾装置及其毛发护理电器 - Google Patents
转尾装置及其毛发护理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20202U CN217720202U CN202221590841.9U CN202221590841U CN217720202U CN 217720202 U CN217720202 U CN 217720202U CN 202221590841 U CN202221590841 U CN 202221590841U CN 217720202 U CN217720202 U CN 2177202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piece
- tail
- connecting piece
- f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尾装置,固定件的内部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避让孔及第二避让孔;第一连接件的厚度大于第一夹持件的厚度,且第一夹持件设置于第一连接件的表面,第一连接件穿设第一避让孔,第二连接件的厚度大于第二夹持件的厚度,且第二夹持件设置于第二连接件的表面,第二连接件穿设第二避让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尾装置能够承载相对较强的电流,且结构稳定,能够模块化生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毛发护理电器,通过设置上述的转尾装置,其转尾处能够承受较大电流,结构稳定,利于长久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毛发护理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尾装置及其毛发护理电器。
背景技术
毛发护理电器包括吹风机、卷发棒等产品,为了在使用过程中防止电源线卷曲,毛发护理电器通常通过转尾装置实现电源线360°自由转动。但现有转尾装置无法承受大于5A的较大电流,且电连接处不稳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转尾装置极易损坏,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针对上述部分问题,提供一种转尾装置及其毛发护理电器,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能够承受较大电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尾装置,包括:
固定件,固定件的内部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避让孔及第二避让孔;
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一夹持件,第一连接件的厚度大于第一夹持件的厚度,且第一夹持件设置于第一连接件的表面,第一连接件穿设第一避让孔,第一夹持件至少部分位于固定件内;
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及第二夹持件,第二连接件的厚度大于第二夹持件的厚度,且第二夹持件设置于第二连接件的表面,第二连接件穿设第二避让孔,第二夹持件至少部分位于固定件内,且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沿固定部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用于接入电路,第一夹持件用于连接电源的正极,第二夹持件用于连接电源的负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尾装置,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分别使得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接入电路,从而实现转尾装置的电连接,保证转尾装置正常使用;由于设置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进而减小了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负载电流的要求,从而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能够设置相对较薄,获得较好的弹性性能,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在连接外部部件时能够通过弹性形变始终紧密接触,连接不易松动,利于稳定电连接,且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基本采用金属板成型,相对较薄的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能够大大增加成型率,避免出现易断裂的问题;同时较厚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负载电流能力更强,满足转尾装置大电流需求,防止长时间时候后易出现电路故障的情况,提升使用寿命;且第一夹持件、第一连接件、第二夹持件及第二连接件通过与固定件的直接或间接连接,使得固定件能够作为各个部件的承托,将转尾装置模块化,利于售卖,且利于使用转尾装置的产品的设计与组装。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件设有第一卡抵部,第一卡抵部穿设第一避让孔并卡抵固定件,以限制第一连接件脱离第一避让孔;及/或,
第二夹持件设有第二卡抵部,第二卡抵部穿设第二避让孔并卡抵固定件,以限制第二连接件脱离第二避让孔。
如此设置,由于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相对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更薄,从而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的柔软性更好,第一卡抵部与第二卡抵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相对容易成型,防止设置在过厚位置易出现断裂,提升成型率,利于使用。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台阶部,第一台阶部卡抵固定件的内部,以限制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一避让孔的伸出;及/或,
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台阶部,第二台阶部卡抵固定件的内部,以限制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二避让孔的伸出。
如此设置,由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对较厚,从而第一台阶部与第二台阶部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能够具有较好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在安装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时仅需一步推按即可,方便操作,利于转尾装置的快速装配。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件位于固定件内的至少部分掏设有镂空孔,且形成镂空孔的第一夹持件的内壁呈闭环连接;
及/或,第二夹持件位于固定件内的至少部分掏设有镂空孔,且形成镂空孔的第二夹持件的内壁呈闭环连接。
如此设置,第一夹持件掏设的镂空孔并非贯穿第一夹持部的边缘,第二夹持件掏设的镂空孔并非贯穿第二夹持部的边缘,从而连续的第一夹持件与连续的第二夹持件结构稳定性较好,镂空孔的开设加强了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的弹性形变能力,利于稳定电连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件与第一连接件通过铆接固定;及/或,
第二夹持件与第二连接件通过铆接固定。
如此设置,铆接能够使得第一夹持件与第一连接件、第二夹持件与第二连接件稳定连接,并且铆接相对其他方式不会对电流产生干扰,利于转尾装置稳定电连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件内设有贴合部,贴合部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贴合部与固定件的内壁夹持第一夹持件及/或第二夹持件,以限制第一夹持件及/或第二夹持件形变。
如此设置,贴合部能够与固定件的内部限制第一夹持件及/或第二夹持件形变,从而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相对固定件始终具有较好的同心度,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连接外部部件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进一步利于转尾装置稳定电连接,提升转尾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贴合部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用于避让第一卡抵部或第二卡抵部。
如此设置,避让槽的设置能够减小贴合部对第一卡抵部或第二卡抵部的干扰,防止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的结构被破坏,保证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顺利安装。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至少部分呈弧状,并用于连接电源的正极,固定件内设有第一抵持部,第一抵持部抵持第一夹持部;及/或,
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至少部分呈弧状,并用于连接电源的负极,固定件内设有第二抵持部,第二抵持部抵持第二夹持部。
如此设置,呈弧状设置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能够在多处位置贴合正、负极,即使部分位置存在贴合间隙,其他位置也能够较大程度上紧密贴合,利于加强转尾装置电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利于使用;并且第一抵持部与第二抵持部分别抵持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进而能够起到限制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变形的作用,防止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在长时间使用后因受力变形失效,提升转尾装置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件的侧壁凹设形成第一工位槽,第一工位槽用于定位治具,使得治具抵持第一连接件伸入第一避让孔;及/或,
固定件的侧壁凹设形成第二工位槽,第二工位槽用于定位治具,使得治具抵持第二连接件伸入第一避让孔。
如此设置,治具能够设置在第一工位槽、第二工位槽,并通过抵持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加快转尾装置的安装,利于转尾装置快速装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毛发护理电器,包括上述的转尾装置,毛发护理电器还包括转动件,转动件用于连接电源,转动件沿轴向方向设有正极部及负极部,转动件伸入固定件内,且第一夹持件夹持正极部,第二夹持件夹持负极部,以使得转动件相对转尾装置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毛发护理电器,转尾装置中的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分别夹持正极部及负极部,从而实现发毛护理电器通过转尾装置稳定电连接,且由于夹持设置,进而转动件能够相对进行转动,用户在使用毛发护理电器时能够不受线缆缠绕的束缚,提升操作舒适度,进一步利于毛发护理电器的使用,且转尾处能够承受较大电流,结构稳定,利于长久使用。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毛发护理电器还包括安装件,固定件设置于安装件,转动件的一端卡接安装件,并能够相对安装件转动,转接件的另一端穿设固定件。
如此设置,固定件与转动件均设置于安装件,从而转动件相对固定件的安装误差仅存在于安装件,利于减小误差范围,进一步利于转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稳定安装,从而第一夹持件与正极部、第二夹持件与负极部具有较好的连接同心度,利于稳定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转尾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转尾装置其他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转尾装置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固定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固定件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固定件其他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转尾装置中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第一连接组件中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第一连接组件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转尾装置中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第二连接组件中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第二连接组件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所示转尾装置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转尾装置沿A-A处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毛发护理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毛发护理电器中转动件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所示转动件配合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7所示毛发护理电器中转动件位置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所示毛发护理电器中转动件位置处沿B-B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转尾装置;10、固定件;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21、第一抵持部;13、第三侧壁;14、第四侧壁;141、第二抵持部;15、底壁;151、第一避让孔;152、第二避让孔;16、贴合部;161、避让槽;17、第一工位槽;18、第二工位槽;20、第一连接组件;21、第一夹持件;211、第一夹持部;212、第一连接部;213、第一卡抵部;22、第一连接件;221、第一台阶部;30、第二连接组件;31、第二夹持件;311、第二夹持部;312、第二连接部;313、第二卡抵部;32、第二连接件,321、第二台阶部;40、镂空孔;200、毛发护理电器;210、转动件;211、正极部;212、负极部;220、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解决转尾装置结构稳定性差以及无法承载大电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尾装置,包括固定件、第一连接组件及第二连接组件,固定件的内部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避让孔及第二避让孔;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一夹持件,第一连接件的厚度大于第一夹持件的厚度,且第一夹持件设置于第一连接件的表面,第一连接件穿设第一避让孔,第一夹持件至少部分位于固定件内;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及第二夹持件,第二连接件的厚度大于第二夹持件的厚度,且第二夹持件设置于第二连接件的表面,第二连接件穿设第二避让孔,第二夹持件至少部分位于固定件内,且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沿固定部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用于接入电路,第一夹持件用于连接电源的正极,第二夹持件用于连接电源的负极。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转尾装置100设置于电器件中,其能够实现电源线相对电器件的壳体转动,并始终保持电源线与电器件内部电连接,从而用户转动电器件时电源线不会缠绕,方便用户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尾装置100设置于毛发护理电器中;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设置于其他类型的电器。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转尾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转尾装置其他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转尾装置100包括固定件10、第一连接组件20及第二连接组件30,第一连接组件20与第二连接组件30均设置于固定件10内,第一连接组件20用于电连接器件与电源正极,第二连接组件30用于电连接器件与电源负极,从而使得器件通过转尾装置100与电源接通,器件通过转尾装置100能够360°自由转动,进一步使得用户脱离线缆缠绕束缚,便于用户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10大致呈柱状,柱状的固定件10较好地承托第一连接组件20与第二连接组件30,并利于保护第一连接组件20与第二连接组件30,防止电连接被其他部件干扰,利于提升转尾装置100的可靠性,且柱状固定件10进一步利于将转尾装置100模块化,方便单独运输、售卖及安装;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固定件10也可呈其他形态结构。
请参阅图4至图7,图4为图1所示转尾装置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固定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固定件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所示固定件其他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固定件10包括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第四侧壁14及底壁15,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及第四侧壁14依次首尾连接并围设底壁15,从而固定件10大致形成一端呈开口设置的柱状,侧壁与底壁15能够设置并保护各组件,开口便于各组件进行安装,利于装配。
请参阅图8至图10,图8为图1所示转尾装置中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第一连接组件中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所示第一连接组件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组件20包括第一夹持件21及第一连接件22,第一夹持件21连接第一连接件22,且两者均设置于固定件10,第一夹持件21用于连接电源的正极,第一连接件22接入电器件的电路,从而实现电器件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第一连接件22的厚度大于第一夹持件21的厚度,从而能够设置为相对较薄的第一夹持件21在夹持电器件的电源线结构时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即第一夹持件21相对电源线结构通过弹性形变始终紧密接触,连接处不易松动,从而长时间使用后也能保持稳定的电连接状态,利于使用,并且为了形成夹持结构,通过第一夹持件21由整块金属板成型,较薄的第一夹持件21更容易成型,避免出现易断裂的问题,利于生产。相对较厚的第一连接件22承载电流能力更强,利于满足转尾装置100大电流需求,适配更多电器件,并防止长时间时候后易出现电路故障的情况,提升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件21贴设在第一连接件22上,两者通过铆接相对固定,从而利于两者稳定地电连接,且相对其他方式,铆接不会对电流产生干扰,利于转尾装置100稳定电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第一夹持件21与第一连接件22也可采用其他设置方式,只要能够达到上述目的即可。
第一夹持件21包括相互连接件的第一夹持部211与第一连接部212,第一夹持部211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12的一端,第一连接部212贴设第一连接件22,且第一夹持部211大致呈半包围或包围结构,从而第一夹持部211能够较好的夹持电源线结构,利于稳定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部211呈半包围结构,第一夹持部211掏设有镂空孔40,即镂空孔40并非贯穿第一夹持部211的边缘,从而第一夹持部211具有连续的边部,结构稳定性较好,而镂空孔40的开设进一步加强了第一夹持部211的弹性形变能力,利于稳定电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电连接稳定性要求,也可省略镂空孔4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部211的部分呈弧状设置,该弧状位置贴合大致呈圆柱状的电源线结构,弧状贴合面积较大,即使部分位置存在贴合间隙,其他位置也能够较大程度上紧密贴合,进一步利于提升电连接的稳定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第一夹持部211也可为全部弧状设置。
固定件10的侧壁的内侧设有第一抵持部121,第一抵持部121抵持呈弧形的第一夹持部211,从而防止第一夹持部211在连接电源正极时产生较大形变,进而能够起到限制第一夹持部211变形的作用,防止第一夹持部211在长时间使用后因受力变形失效,提升转尾装置100的可靠性。
请再次参阅图5,第一连接部212远离第一夹持部211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抵部213,固定件10的底壁15开设有第一避让孔151,第一连接件22的部分穿设第一避让孔151,从而实现该部分第一连接件22接入电器件电路,实现良好的电连接;同时第一连接部212的部分穿设第一避让孔151,并且第一卡抵部213卡抵固定件10,从而限制第一连接件22与第一连接部212脱离第一避让孔151,加强转尾装置100结构稳定性。而第一卡抵部213设置在更薄的第一夹持件21上相对更容易成型,防止设置过厚的结构处易出现断裂,进而提升成型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避让孔151开设于固定件10的底壁15的周侧,从而固定件10的侧壁能够对第一连接件22、第一连接部212的安装起到一定稳固作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避让孔151也可开设于其他位置。
第一连接件22还设有第一台阶部221,第一台阶部221卡抵固定件10的内部,从而第一连接件22与第一连接部212在安装至第一避让孔151时,仅需按压至第一台阶部221处于卡抵位置即可,操作简便,且无需考虑其他结构干扰,利于提升装配效率,并且第一台阶部221设置在相对较厚的第一连接件22具有较好的强度与结构稳定性,利于转尾装置100长久使用。
请参阅图11至图13,图11为图1所示转尾装置中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第二连接组件中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所示第二连接组件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连接件32的厚度大于第二夹持件31的厚度,同理,相对较薄的第二夹持件31能够由整块金属板较为容易地成型,避免出现成型易断裂的问题,利于生产,并且较薄的第二夹持件31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利于稳定夹持电源线结构,连接处不易松动,长时间使用后也能保持稳定电连接。由于第二连接件32的厚度相对较厚,第二连接件32承载电流能够更强,利于满足转尾装置100大电流需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夹持件31贴设在第二连接件32上,两者通过铆接相对固定,从而利于两者稳定地电连接,且相对其他方式,铆接不会对电流产生干扰,利于转尾装置100稳定电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第二夹持件31与第二连接件32也可采用其他设置方式,只要能够达到上述目的即可。
第二夹持件31包括第二夹持部311与第二连接部312,第二夹持部311设置于第二连接部312的一端,第二连接部312贴设第二连接件32,且第二夹持部311同样大致呈半包围或包围结构,从而第二夹持部311具有较好的夹持电源线结构,同样利于稳定电连接。
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夹持部311呈半包围结构,第二夹持部311掏设有镂空孔40,即镂空孔40并非贯穿第二夹持部311的边缘,从而第二夹持部311具有连续的边部,结构稳定性较好,而镂空孔40的开设进一步加强了第二夹持部311的弹性形变能力,利于稳定电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电连接稳定性要求,也可省略镂空孔4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夹持部311的部分呈弧状设置,该弧状位置贴合大致呈圆柱状的电源线结构,弧状贴合面积较大,即使部分位置存在贴合间隙,其他位置也能够较大程度上紧密贴合,进一步利于提升电连接的稳定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第二夹持部311也可为全部弧状设置。
请参阅图14至图15,图14为图1所示转尾装置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转尾装置沿A-A处的剖视图。固定件10的侧壁的内侧设有第二抵持部141,第二抵持部141抵持呈弧形的第二夹持部311,从而防止第二夹持部311在连接电源负极时产生较大形变,进而能够起到限制第二夹持部311变形的作用,防止第二夹持部311在长时间使用后因受力变形失效,同样提升转尾装置100的可靠性。
第二连接部312远离第二夹持部311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抵部313,固定件10的底壁15开设有第二避让孔152,第二避让孔152与第一避让孔151间隔设置,第二连接件32的部分穿设第二避让孔152,从而实现该部分第二连接件32接入电器件电路,实现良好的电连接;同时第二连接部312的部分穿设第二避让孔152,并且第二卡抵部313卡抵固定件10,从而限制第二连接件32与第二连接部312脱离第二避让孔152,加强转尾装置100结构稳定性。而第二卡抵部313设置在更薄的第二夹持件31上相对更容易成型,防止设置过厚的结构处易出现断裂,进而提升成型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避让孔152开设于固定件10的底壁15的周侧,从而固定件10的侧壁能够对第二连接件32、第二连接部312的安装起到一定稳固作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避让孔152也可开设于其他位置。
第二连接件32还设有第二台阶部321,第二台阶部321卡抵固定件10的内部,从而第二连接件32与第二连接部312在安装至第二避让孔152时,仅需按压至第二台阶部321处于卡抵位置即可,操作简便,且无需考虑其他结构干扰,利于提升装配效率,并且第二台阶部321设置在相对较厚的第二连接件32具有较好的强度与结构稳定性,利于转尾装置100长久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32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接件22的长度,第二连接部312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接部212的长度,通过长度的调整使得第一夹持部211与第二夹持部311间隔且大致同心设置,从而第一夹持部211与第二夹持部311能够同步连接电源线结构,增强结构稳定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也可呈其他结构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组件20与第二连接组件30原理大致相同,结构相似;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也可仅设置第一连接组件20或第二连接组件30,另一连接组件也可呈不同方式设置。
固定件10包括贴合部16,贴合部16位于固定件10侧壁的内侧并与侧壁共同夹持第一连接件22与第一连接部212,从而相对较长的第一连接件22与第一连接部212能够受到夹持力而始终保持稳定状态,进而限制第一连接件22与第一连接部212形变,进一步防止第一夹持部211长时间时候后位置偏移,保证第一夹持部211与第二夹持部311具有较好的同心度,进一步长久使用后不会因位置偏移而加剧损耗,利于提升转尾装置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贴合部16的数量为一个,并用于限制相对较长的第一连接件22与第一连接部212;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贴合部16的数量也可为两个,两个贴合部16分别限制第一连接件22、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件32、第二连接部312。
贴合部16开设有避让槽161,避让槽161用于避让第一卡抵部213,从而第一连接件22与第一连接件22安装至第一避让孔151时,避让槽161能够减小贴合部16对第一卡抵部213的干扰,利于防止第一夹持件21的结构被破坏,保证第一夹持件21顺利安装。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避让槽161也可用于避让第二卡抵部313。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1设有第一工位槽17,第三侧壁13设有第二工位槽18,治具能够设置在第一工位槽17与第二工位槽18,并分别抵持第一连接件22与第二连接件32,从而加快转尾装置100的安装,利于提升转尾装置100的装配效率;可以理解,在其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也可仅设置第一工位槽17或第二工位槽1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尾装置,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分别使得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接入电路,从而实现转尾装置的电连接,保证转尾装置正常使用;由于设置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进而减小了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负载电流的要求,从而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能够设置相对较薄,获得较好的弹性性能,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在连接外部部件时能够通过弹性形变始终紧密接触,连接不易松动,利于稳定电连接,且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基本采用金属板成型,相对较薄的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能够大大增加成型率,避免出现易断裂的问题;同时较厚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负载电流能力更强,满足转尾装置大电流需求,防止长时间时候后易出现电路故障的情况,提升使用寿命;且第一夹持件、第一连接件、第二夹持件及第二连接件通过与固定件的直接或间接连接,使得固定件能够作为各个部件的承托,将转尾装置模块化,利于售卖,且利于使用转尾装置的产品的设计与组装。
请参阅图16至图20,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毛发护理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所示毛发护理电器中转动件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所示转动件配合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7所示毛发护理电器中转动件位置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所示毛发护理电器中转动件位置处沿B-B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毛发护理电器200,包括上述的转尾装置100,毛发护理电器200的电源线结构包括转动件210,转动件210用于连接电源,转动件210沿轴向方向设有正极部211及负极部212,转动件210伸入固定件10内,第一夹持件21夹持正极部211,第二夹持件31夹持负极部212,从而毛发护理电器200的壳体带动转尾装置100相对转动时,第一夹持件21与第二夹持件31能够相对正极部211、负极部212转动,实现毛发护理电器200使用时不受线缆缠绕舒服,便于用户进行造型处理,进一步利于使用。
毛发护理电器200还包括安装件220,固定件10设置于安装件220,转动件210的一端卡抵安装件220,并能够相对安装件220转动,转接件的另一端穿设固定件10内,从而转动件210相对固定件10的安装误差仅存在于安装件220,利于减小误差范围,进一步利于转动件210与固定件10的稳定安装,从而第一夹持件21与正极部211、第二夹持件31与负极部212具有较好的连接同心度,利于稳定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毛发护理电器200为吹风机;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毛发护理电器200也可为卷发棒等,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毛发护理电器,转尾装置中的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分别夹持正极部及负极部,从而实现发毛护理电器通过转尾装置稳定电连接,且由于夹持设置,进而转动件能够相对进行转动,用户在使用毛发护理电器时能够不受线缆缠绕的束缚,提升操作舒适度,进一步利于毛发护理电器的使用,且转尾处能够承受较大电流,结构稳定,利于长久使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转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内部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避让孔及第二避让孔;
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厚度,且所述第一夹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设所述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夹持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固定件内;
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厚度,且所述第二夹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所述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夹持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固定件内,且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固定件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接入电路,所述第一夹持件用于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于连接电源的负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设有第一卡抵部,所述第一卡抵部穿设所述第一避让孔并卡抵所述固定件,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脱离所述第一避让孔;及/或,
所述第二夹持件设有第二卡抵部,所述第二卡抵部穿设所述第二避让孔并卡抵所述固定件,以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脱离所述第二避让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卡抵所述固定件的内部,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避让孔的伸出;及/或,
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卡抵所述固定件的内部,以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二避让孔的伸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位于所述固定件内的至少部分掏设有镂空孔,且形成所述镂空孔的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内壁呈闭环连接;
及/或,所述第二夹持件位于所述固定件内的至少部分掏设有镂空孔,且形成所述镂空孔的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内壁呈闭环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内设有贴合部,所述贴合部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固定件的内壁夹持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或所述第二夹持件,以限制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或第二夹持件形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尾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贴合部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卡抵部或所述第二卡抵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于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固定件内设有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所述第一夹持部;及/或,
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连接电源的负极,所述固定件内设有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所述第二夹持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侧壁凹设形成第一工位槽,所述第一工位槽用于定位治具,使得治具抵持所述第一连接件伸入所述第一避让孔;及/或,
所述固定件的侧壁凹设形成第二工位槽,所述第二工位槽用于定位治具,使得治具抵持所述第二连接件伸入所述第一避让孔。
9.一种毛发护理电器,包括转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尾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尾装置,所述毛发护理电器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用于连接电源,所述转动件沿轴向方向设有正极部及负极部,所述转动件伸入所述固定件内,且所述第一夹持件夹持所述正极部,所述第二夹持件夹持所述负极部,以使得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转尾装置自由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毛发护理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发护理电器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安装件,所述转动件的一端卡接所述安装件,并能够相对所述安装件转动,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穿设所述固定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90841.9U CN217720202U (zh) | 2022-06-23 | 2022-06-23 | 转尾装置及其毛发护理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90841.9U CN217720202U (zh) | 2022-06-23 | 2022-06-23 | 转尾装置及其毛发护理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20202U true CN217720202U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3774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90841.9U Active CN217720202U (zh) | 2022-06-23 | 2022-06-23 | 转尾装置及其毛发护理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20202U (zh) |
-
2022
- 2022-06-23 CN CN202221590841.9U patent/CN2177202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764180A (zh) |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
CN217720202U (zh) | 转尾装置及其毛发护理电器 | |
WO2023279941A1 (zh) | 车辆充电座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7062428U (zh) | 汇流片结构及圆柱电池 | |
CN214898649U (zh) | 防护罩、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15578808U (zh) | 电池 | |
CN216312187U (zh) | 一种插排 | |
CN112217058B (zh) | 插座 | |
CN214280353U (zh) | 一种新型弹片结构及电源连接器 | |
CN214957100U (zh) | 极耳支架及电池模组 | |
CN213105017U (zh) | 一种直流氩弧焊机 | |
CN209472161U (zh) | 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头 | |
CN219760744U (zh) | 一种有刷电机 | |
CN219066995U (zh) | 一种电池盖板和刀片电池 | |
CN214054039U (zh) | 一种点焊固定装置 | |
CN213367519U (zh) | 一种微型直流电机后盖 | |
CN218975821U (zh) | 一种电源适配器 | |
CN216812594U (zh) | 一种单向器的滚柱机构 | |
CN210111065U (zh) | 一种设备线夹 | |
CN216213876U (zh) | 电池模块 | |
CN214204225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刷板总成 | |
CN210668106U (zh) | 电容固定盒及电焊机 | |
CN219782303U (zh) | 一种电源盒固定结构及电压力锅 | |
CN217848518U (zh) | 电动吻合器 | |
CN216850597U (zh) | 插座铜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