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5167U - 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5167U
CN217715167U CN202221915936.3U CN202221915936U CN217715167U CN 217715167 U CN217715167 U CN 217715167U CN 202221915936 U CN202221915936 U CN 202221915936U CN 217715167 U CN217715167 U CN 217715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
fresh air
air outlet
fr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59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美娜
韩永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159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5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5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5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第一换热出风口、第二换热出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新风出风口设置于壳体的下表面且与第一换热出风口间隔设置,第二换热出风口设置于壳体的侧表面;换热器,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换热风道,换热风道设置于壳体内,换热风道与换热器相对应,换热风道与第一换热出风口、第二换热出风口连通;换热风机,换热风机设置于换热风道内;新风模块,新风模块设置于换热风道的一端;新风风道,新风风道设置于壳体内且与新风模块连通,新风风道上设置有第一新风口和第二新风口,第一新风口与换热风道相对应且位于第一换热出风口的后方,第二新风口设置于新风风道的下侧且和新风出风口相对应。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新风空调是具有新风功能的一种健康舒适的空调,利用离心风扇,实现房间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的流通、换气,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新风出风口的面积较小,送风范围窄,新风在室内扩散速度慢,而且新风的可感受效果差,用户开启新风功能后,难以直观的看到新风出风口的开关状态,另外,在夏季和冬季时,新风引入容易造成室内温度波动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将新风出风口设在壳体的下方,新风的可视化效果好,而且新风通道设有与第一换热出风口对应的第一新风口和与新风出风口对应的第二新风口,以及壳体侧面的第二换热出风口,并经换热风机和新风风机的启闭,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换热出风口、第二换热出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换热出风口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表面;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换热风道,所述换热风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风道与所述换热器相对应,所述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出风口、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连通;换热风机,所述换热风机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的一端;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新风风道与所述新风模块连通,所述新风风道上设置有第一新风口和第二新风口,所述第一新风口与所述换热风道相对应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出风口的后方,所述第二新风口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的下侧且和所述新风出风口相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将新风出风口位于壳体的下方,可以用户可以直接看到新风出风口,新风的可视化效果好,而且新风通道设有与第一换热出风口对应的第一新风口、以及与新风出风口对应的第二新风口。其中,可以控制第一新风口的开闭或关闭,可以使新风从第一新风口吹向换热风道22,通过借助换热风的动力,将混合后的混风吹得更远,另外,混风可以同时从第一换热出风口和第二换热出风口释放,使混风释放的范围更宽广,混风在室内的循环速度更快。以及,也可以控制第二新风口的开闭或关闭,使新风直接从新风出风口直接吹向室内,有利于增加新风的送风范围,改善室内新风的循环速度,且新风出风风速低,噪声小,可明显的改善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导风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口,且在所述第一导风组件打开时,所述换热风道和所述新风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导风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口背离所述第一换热出风口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导风板选择性地导风至所述第一换热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二导风组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导风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新风出风口,以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所述新风出风口;或,所述壳体还包括:滑动门,所述滑动门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新风出风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三导风组件,所述第三导风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和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三导风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三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以选择性地将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新风壳和新风风机,所述新风壳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的一端,所述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壳内,所述新风壳的下端设置有新风总出口,所述新风风道的一端和所述新风总出口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新风出风口构造为长条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新风出风口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换热出风口的长度,所述新风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均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内部局部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剖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内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室内机;
10、壳体;11、第一换热出风口;12、第一换热出风口;13、新风出风口;
21、换热器;22、换热风道;23、换热风机;24、新风模块;26、空调导风板;
30、新风风道;31、第一新风口;32、第二新风口;
40、第一导风组件;41、第一驱动件;42、第一导风板;43、第一转轴;
50、第二导风组件;51、第二驱动件;52、第二导风板;
60、第三导风组件;61、第三驱动件;62、第三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
结合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换热器21、换热风道22、换热风机23、新风模块24和新风风道30。
壳体10主要构造空调器室内机100的结构,使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外观更加整体和简洁,而且壳体10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壳体10内部的器件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其中,换热器21可以起到换热的作用,从而可以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制冷和制热效果。以及,换热风道22主要用于换热风通过,换热风可以通过换热风道22释放到室内。并且,换热风机23设置于换热风道22内,换热风机23可以产生吸力,将室内的风吸入到换热风道22内,然后通过换热器21换热后,形成换热风释放到室内。而且,新风模块24主要用于室外新风进入到新风风道30,并且可以对进入的新风进行过滤,使进入到室内的新风清新健康,新风进入到新风风道30后可以释放到室内,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新风效果。
以及,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设置有第一换热出风口11、第二换热出风口12和新风出风口13,新风出风口12设置于壳体10的下表面,并且与第一换热出风口11间隔设置,第二换热出风口12设置于壳体10的侧表面。如此,壳体10设置有第一换热出风口11、第二换热出风口12和新风出风口13,其中,第一换热出风口11设置于壳体10的前下方,第二换热出风口12设置于壳体10的侧表面,并且,换热风道22与第一换热出风口11、第二换热出风口12连通,可以使换热风通过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2释放到室内。以及,新风出风口13设置于壳体10的下表面,新风可以通过新风出风口13释放到室内,这样用户可以直接看到新风出风口13,新风的可视化效果好。换热器21设置于壳体10内,这样换热器21可以固定在壳体10上,使换热器21工作更加稳定,而且壳体10可以保护换热器21,避免换热器21与外物出风而受到损坏。换热风道22设置于壳体10内,换热风道22与换热器21相对应,换热风道22与第一换热出风口11连通,也就是说,室内的风先进入到换热风道22内,然后通过换热器21换热后,形成换热风后通过第一换热出风口11释放到室内。
以及,如图3和图4所示,新风模块24设置于换热风道22的一端,这样设置合理,可以充分利用空调器室内机100的空间。新风风道30设置于壳体10内,新风风道30与新风模块24相连通,新风风道30上设置有第一新风口31和第二新风口32,使得室外的新风先通入到新风模块24,经过新风模块24的过滤后进入到新风风道30内,然后通过第一新风口31和第二新风口32吹出。
具体地,结合图5所示,第一新风口31与换热风道22相对应,并且位于第一换热出风口11的后方,而第二新风口32设置于新风风道30的下侧,并且和新风出风口13相对应。也就是说,当新风风道30内的新风进入到换热风道30时,通过第一新风口31与换热风道22相对设置,可以使新风从第一新风口31吹向换热风道22,便于新风的流通,从而可以实现换热风道22和新风风道30之间的连通。
如此设置,当新风模块24产出的新风从新风风道30的第一新风口31吹出时,新风可以吹向换热风道22,并根据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2的启闭,可以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向室内,这样可以与换热风进行混合,换热风量大,新风风量小,新风与换热风在换热风道22内混合效果好,从而使新风在室内的循环换新速度快,用户体验好。当新风模块24产出的新风从新风风道30的第二新风口32吹出时,新风可以直接通过壳体10下表面的新风出风口13吹到室内,使新风不需要经过换热风道22,从而使得新风的损耗以及所受阻力降低,从而可以提升新风效果。
由此,将新风出风口13设置于壳体10的下方,可以用户可以直接看到新风出风口13,新风的可视化效果好,而且新风风道30设有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对应的第一新风口31、以及与新风出风口13对应的第二新风口32。其中,可以控制第一新风口31的开闭或关闭,可以使新风选择性地从第一新风口31吹向换热风道22,通过借助换热风的动力,将混合后的混风吹得更远,另外,混风可以同时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2释放,使混风释放的范围更宽广,混风在室内的循环速度更快。以及,也可以控制第二新风口32的开闭或关闭,使新风直接从新风出风口13直接吹向室内,使得新风的损耗以及所受阻力降低,有利于增加新风的送风范围,改善室内新风的循环速度,且新风出风风速低,噪声小,可明显的改善用户体验。
其中,第二换热出风口12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换热出风口12分别设置于壳体10的两侧。如此设置,这样可以增大壳体10两侧的出风量,而且也可以增大壳体10两侧的出风范围,从而可以使混风释放的范围更宽广,混风在室内的循环速度更快。
如图4所示,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包括:第一导风组件40,第一导风组件40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新风口31,并且在第一导风组件40打开时,换热风道22和新风风道30连通。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第一导风组件40,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转动第一导风组件40打开第一新风口31,此时新风风机和换热风机23均工作,从第一新风口31吹出的新风可以与换热风道22内的换热风混合,使混合风可以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吹向室内,或者从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向室内,又或者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向室内,即,实现了新风混合风的三种吹风模式。或者,转动第一导风组件40打开第一新风口31,新风风机工作,换热风机23不工作,从第一新风口吹31出的新风进入换热风道22,可以通过第一换热出风口11单独吹向室内,或者,从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向室内,又或者,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向室内,即,实现了新风单独的三种吹风模式。
其中,第一导风组件40包括:第一驱动件41和第一导风板42,第一驱动件41与第一导风板42驱动连接,第一导风板4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新风口31。其中,第一驱动件41可以起到驱动的作用,第一驱动件41与第一导风板42驱动连接,这样第一驱动件41驱动第一导风板42转动时,第一导风板42起到导风的作用。以及,通过第一导风板42的转动,可以实现第一新风口31选择性开启或者关闭,例如,在第一导风板42关闭时,新风不通过第一新风口31吹出,即,新风可以通过第二新风口32吹出,并从新风出风口13直接吹向室内,或者,空调器室内机100不吹新风。又例如,在第一导风板42打开时,新风风机开启,新风从第一新风口31吹向换热风道22,可以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向室内。此外,新风风机开启时,新风还可以从第二新风口32直接吹出,并直接从新风出风口13吹向室内,由于不需要经过其他出风通道,新风路径上的风阻小,新风量较大。
此外,结合图1-图3所示,第一导风板42设置有第一转轴43,第一转轴43设置于第一新风口31背离第一换热出风口11的一侧,以使第一导风板42选择性地导风至第一换热出风口11。也就是说,当第一导风板42朝向第一换热出风口11偏转时,新风风机吹出的新风从第一新风口31吹出,并在第一导风板42的导向下,向第一换热出风口11的方向吹出,又由于换热风机23的作用,该模式下的新风被换热风机23吹到换热风道22内,在经过换热器21后可以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或者第二换热出风口12处,又或者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出,此时,第一换热出风口11吹出的风为混合风,并且混合风的送风方向可通过空调导风板26进行左右和上下送风的调节,可有效的改善室外新风引入后对室内温度的影响。以及,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出的风为混合风,并且混合风的送风方向可调节,以更好地从侧面吹向室内,从而使混风释放的范围更宽广,混风在室内的循环速度更快。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风板42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新风口31的宽度,以使第一导风板42向新风风道30内转动。若第一导风板42向换热风道22内转动,当换热风道22内的换热风吹出时,换热风可能会带动第一导风板42反向转动,从而会使第一导风板42关闭,影响换热风道22与新风风道30之间的连通,若新风风道30内的新风进入到换热风道22,由于第一导风板42已经转动到新风风道30内,新风对于第一导风板42的影响较小,不会对第一导风板42产生干涉,从而只能新风风道30内的新风进入到换热风道22内,换热风道22内的换热风不能进入到新风风道30内。另外,第一导风板42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新风口31的宽度,这样在第一导风板42关闭时,可以完全遮挡第一新风口31,从而可以保证第一新风口31密封的可靠性。
此外,如图4所示,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包括:第二导风组件50,第二导风组件50可转动地设置于新风出风口13,以选择性地将开启或关闭新风出风口13。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第二导风组件50,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转动第二导风组件50关闭新风出风口13,此时新风风机不工作,或新风从第一新风口31吹出。又或者,在第二导风组件50打开新风出风口13时,新风风机开启,新风从新风出风口13直接吹出,即,实现新风下出风,由于不需要经过其他出风通道,新风路径上的风阻小,新风量较大,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其中,第二导风组件50包括:第二驱动件51和第二导风板52,第二驱动件51与第二导风板52驱动连接,第二导风板52可转动地设置于新风出风口13。其中,第二驱动件51可以起到驱动的作用,第二驱动件51与第二导风板52驱动连接,这样第二驱动件51驱动第二导风板52转动时,第二导风板52起到导风的作用。通过第二导风板52的转动,可以实现新风出风口13选择性开启或者关闭,例如,在第二导风板52关闭时,新风可以从第一新风口31吹向换热风道22,并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或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出。又例如,在第二导风板52打开时,新风风机开启,新风从新风出风口13向下吹出,即,在新风单独的三种吹风模式上增加了一种下出新风模式。
进一步地,壳体10还包括:滑动门,滑动门可运动地设置于新风出风口13处。如此,若滑动门关闭,此时第二导风板52也为关闭状态,此时新风无法从新风出风口13吹出,若滑动门打开,新风可以直接从新风出风口13吹出。
除此之外,如图6所示,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包括:第三导风组件60,第三导风组件60包括:第三驱动件61和第三导风板62,第三驱动件61与第三导风板62驱动连接,第三导风板6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换热出风口12,以选择性地将开启或关闭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同理,第三驱动件61可以起到驱动的作用,第三驱动件61与第三导风板62驱动连接,这样第三驱动件61可以驱动第三导风板62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三导风板62起到导风的作用,将第三导风板6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换热出风口12,通过第三导风板62的转动,可以实现第二换热出风口12的开闭,在第三导风板62关闭时,新风和/或换热风无法从第二换热出风口12释放,若第三导风板62打开,新风可以通入到换热风道22,与换热风进行混风,从而可以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向室内。
进一步地,壳体10还包括:滑动门,滑动门可运动地设置于第二换热出风口12处。也就是说,滑动门可以打开或关闭第二换热出风口12,这样可以控制第二换热出风口12的出风,当第二换热出风口12打开时,第二换热出风口12可以释放换热风,也可以释放新风与换热风混合的混风,如此,设置合理,可以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00不同形式的出风。
参照图3所示,新风模块24包括:新风壳和新风风机,新风壳设置于换热风道22的一端,新风风机设置于新风壳内,新风壳的下端设置有新风总出口,新风风道30的一端和新风总出口相连通。也就是说,新风在新风壳内汇聚加速后从新风壳上的新风总出口吹出,并可以从第一新风口31吹出,或者从第二新风口32吹出,又或者从第一新风口31和第二新风口32吹出。即,至少部分新风在新风壳内加速后可以直接从第二新风口32处吹出室内,这样使得新风不需要流经换热风道22,这样可以避免新风的衰减,即,新风的出风风量和出风速度更大。
参照图2和图3所示,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如此设置,第一换热出风口12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3在同一平面内时,新风在换热风道22内流经的弯折部分较少,从而可以有效的提升新风在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2处的风量和风速。
参照图4所示,新风出风口13构造为长条形状,并且新风出风口13的长度小于第一换热出风口11的长度,新风出风口13的出风面积大于第二换热出风口12的出风面积。如此,新风出风口13构造为长条形状,长条形状的新风出风口13可以有效地增加新风的左右送风范围,有利于新风在室内快速扩散。并且,在保证新风的送风效果的前提下,新风出风口13的长度小于第一换热出风口11的长度,这样设置合理,符合新风出风口13在壳体10上的设置,以及,新风出风口13的出风面积大于第二换热出风口12的出风面积,形成以新风出风口13为主要新风出风口、第二换热出风口12为辅助新风出风口的出风模式。
下面结合图1-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出风方式:
一、单独新风模式:新风风机开启,换热风机23关闭
出风方式一:第一导风板42打开第一新风口31,第二导风板52封闭新风出风口13,第三导风板62封闭第二换热出风口12,空调导风板26开启第一换热出风口11。此时,新风模块24产生的新风从新风风道30的第一新风口31吹向换热风道22,并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吹向室内。即,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运行前出风新风出风模式。
出风方式二:第一导风板42打开第一新风口31,第二导风板52封闭新风出风口13,第三导风板62开启第二换热出风口12,空调导风板26封闭第一换热出风口11。此时,新风模块24产生的新风从新风风道30的第一新风口31吹向换热风道22,并从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向室内。即,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运行侧出风新风出风模式。
出风方式三:第一导风板42打开第一新风口31,第二导风板52封闭新风出风口13,第三导风板62开启第二换热出风口12,空调导风板26开启第一换热出风口11。此时,新风模块24产生的新风从新风风道30的第一新风口31吹向换热风道22,并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向室内。即,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运行前出风、侧出风新风出风模式。
出风方式四:第一导风板42封闭第一新风口31,第二导风板52打开新风出风口13,第三导风板62封闭第二换热出风口12,空调导风板26封闭第一换热出风口11。此时,新风模块24产生的新风从新风风道30的第二新风口32吹出,并从新风出风口13吹向室内。即,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运行下出风新风出风模式。
其中,当新风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吹出时,新风送风方向可通过空调导风板26进行左右和上下送风的调节,可有效的改善室外新风引入后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二、新风和换热风内混合模式:新风风机开启,换热风机23开启
出风方式一:第一导风板42打开第一新风口31,第二导风板52封闭新风出风口13,第三导风板62封闭第二换热出风口12,空调导风板26开启第一换热出风口11。此时,新风模块24产生的新风从新风风道30的第一新风口31经过第一导风板42的导流吹向换热风道22;以及,换热风机23运行,在换热风机23的负压作用下所产生的换热风与新风在换热风道22内混合,并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吹出。即,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运行下前出风新风混风模式。
出风方式二:第一导风板42打开第一新风口31,第二导风板52封闭新风出风口13,第三导风板62开启第二换热出风口12,空调导风板26封闭第一换热出风口11。此时,新风模块24产生的新风从新风风道30的第一新风口31经过第一导风板42的导流吹向换热风道22;以及,换热风机23运行,在换热风机23的负压作用下所产生的换热风与新风在换热风道22内混合,并从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出。即,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运行侧出风新风混风模式。
出风方式三:第一导风板42开启第一新风口31,第二导风板52封闭新风出风口13,第三导风板62开启第二换热出风口12,空调导风板26开启第一换热出风口11。此时,新风模块24产生的新风从新风风道30的第一新风口31经过第一导风板42的导流吹向换热风道22;以及,换热风机23运行,在换热风机23的负压作用下所产生的换热风与新风在换热风道22内混合,并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出。即,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运行前出风、侧出风新风混风模式。
三、新风和换热风外混合模式:新风风机开启,换热风机23开启
出风方式一:第一导风板42封闭第一新风口31,第二导风板52开启新风出风口13,第三导风板62封闭第二换热出风口12,空调导风板26开启第一换热出风口11。此时,新风模块24产生的新风从新风风道30的第二新风口32吹出,并从新风出风口13吹出室内;以及,换热风机23运行,在换热风机23的负压作用下产生的换热风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吹出,与新风在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外部混合。由于第二导风板52的导流作用,室外新风贴靠着壳体10的下表面向下流动,室外新风在第一换热出风口11处和换热风混合。即,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运行新风外部混风模式。
出风方式二:第一导风板42封闭第一新风口31,第二导风板52开启新风出风口13,第三导风板62开启第二换热出风口12,空调导风板26开启第一换热出风口11。此时,新风模块24产生的新风从新风风道30的第二新风口32吹出,并从新风出风口13吹出室内;以及,换热风机23运行,在换热风机23的负压作用下产生的换热风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出,并且吹出的换热风与新风在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外部混合。其中,由于第二导风板52的导流作用,室外新风贴靠着壳体10的下表面向下流动,室外新风在第一换热出风口11处和换热风混合,以及,由于第三导风板62的导流作用,从第二换热出风口12吹出的换热风可以朝下吹出,并与壳体10下部的室外新风混合。即,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运行新风外部混风模式。
其中,当新风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吹出时,新风送风方向可通过空调导风板26进行左右和上下送风的调节,可有效的改善室外新风引入后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四、新风和换热风内外双混合模式:新风风机开启,换热风机23开启
出风方式:第一导风板42打开第一新风口31,第二导风板52开启新风出风口13,第三导风板62打开第二换热出风口12,空调导风板26开启第一换热出风口11。此时,一方面,新风模块24产生的新风另一部分可以从新风风道30的第一新风口31吹至换热风道22,并且与换热风道22内的换热风进行混合,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吹出。另一方面,新风模块24产生的新风一部分从新风风道30的第二新风口32吹出,并从新风出风口13吹出室内,这样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吹出的混合风与从新风出风口12吹出的新风在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外部混合。即,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运行新风内、外部混风模式。
因此,将新风出风口13设置于壳体10的下方,用户可以直接看到新风出风口13,新风的可视化效果好,而且新风风道30设有与第一换热出风口对应的第一新风口31、以及与新风出风口13对应的第二新风口32。其中,可以控制第一新风口31的开闭或关闭,可以使新风选择性地从第一新风口31吹向换热风道22,通过借助换热风的动力,将混合后的混风吹得更远,另外,混风可以同时从第一换热出风口11和第二换热出风口12释放,使混风释放的范围更宽广,混风在室内的循环速度更快。以及,也可以控制第二新风口32的开闭或关闭,使新风直接从新风出风口13直接吹向室内,使得新风的损耗以及所受阻力降低,有利于增加新风的送风范围,改善室内新风的循环速度,且新风出风风速低,噪声小,可明显的改善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换热出风口、第二换热出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换热出风口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表面;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换热风道,所述换热风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风道与所述换热器相对应,所述换热风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出风口、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连通;
换热风机,所述换热风机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
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的一端;
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新风风道与所述新风模块连通,所述新风风道上设置有第一新风口和第二新风口,所述第一新风口与所述换热风道相对应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出风口的后方,所述第二新风口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的下侧且和所述新风出风口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风组件,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口,且在所述第一导风组件打开时,所述换热风道和所述新风风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导风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口背离所述第一换热出风口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导风板选择性地导风至所述第一换热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风组件,所述第二导风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导风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新风出风口,以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所述新风出风口;或,
所述壳体还包括:滑动门,所述滑动门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新风出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导风组件,所述第三导风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和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三导风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三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以选择性地将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新风壳和新风风机,所述新风壳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的一端,所述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壳内,所述新风壳的下端设置有新风总出口,所述新风风道的一端和所述新风总出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风口构造为长条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风口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换热出风口的长度,所述新风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换热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CN202221915936.3U 2022-07-22 2022-07-22 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17715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5936.3U CN217715167U (zh) 2022-07-22 2022-07-22 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5936.3U CN217715167U (zh) 2022-07-22 2022-07-22 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5167U true CN217715167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1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5936.3U Active CN217715167U (zh) 2022-07-22 2022-07-22 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5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4701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71516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71516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71517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44181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71516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71516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44180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1575266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71516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54089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441811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71516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15448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71516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15449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44181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51102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97901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51102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51102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97277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44253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51102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71516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