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1667U - 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1667U
CN217711667U CN202221325959.9U CN202221325959U CN217711667U CN 217711667 U CN217711667 U CN 217711667U CN 202221325959 U CN202221325959 U CN 202221325959U CN 217711667 U CN217711667 U CN 217711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mortise
splicing
fastening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259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宇
王仪斌
孙浩
鲍炳凯
马新
郭发强
俞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259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1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1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1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包括模板拼接单元和紧固单元,两个所述模板拼接单元间隔并排设置,每个所述模板拼接单元均包括多个模板,所述模板的一端或两端设有L型缺口,相邻的所述模板通过所述L型缺口榫卯连接;所述紧固单元设于相邻所述模板的拼接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相邻的模板通过L型缺口榫卯连接,拼装成两个间隔并排的模板拼接单元,易于安装,模板拼接处通过紧固单元加固,能够使相邻模板之间的拼接更牢固,从而有效控制模板拼缝处漏浆问题;L型缺口易于加工,对操作工人施工要求低,制作和安装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工程常用模板包括木模板、铝膜板以及钢模板等。综合考虑适用性及经济性,木模板成为首选目标。
目前常采用激光仪或者重锤进行模板平整度与垂直度的校验,但实际操作中激光仪耗时较长;重锤易受到如风力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实操效果较差。同时,模板拼接处处常用海绵条作为封堵材料,用以改善接缝处漏浆现象,或采取木枋钉在接缝处防止漏浆,拼缝漏浆控制难度较大,并造成一定材料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包括:
模板拼接单元,两个所述模板拼接单元间隔并排设置,每个所述模板拼接单元均包括多个模板,所述模板的一端或两端设有L型缺口,相邻的所述模板通过所述L型缺口榫卯连接;
紧固单元,所述紧固单元设于相邻所述模板的拼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的两端设有L型缺口,一个所述L型缺口位于所述模板一端的前部,另一个所述L型缺口位于所述模板另一端的后部。
进一步地,所述L型缺口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模板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垂直,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单元包括多个紧固件,在相邻所述模板的拼接处多个所述紧固件沿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包括对拉螺栓和紧固管,所述紧固管通过所述对拉螺栓安装于相邻的所述模板拼接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对拉螺栓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L型缺口的厚度为5-10mm,宽度为5-10mm。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长度为1500-2000mm,所述模板宽度为800-1000mm,所述模板厚度为10-20mm。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模板的拼接处对应的所述对拉螺栓的竖向间距为450-500mm。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模板的拼接处对应的所述对拉螺栓的横向间距为400-450mm。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相邻的模板通过L型缺口榫卯连接,拼装成两个间隔并排的模板拼接单元,易于安装,模板拼接处通过紧固单元加固,能够使相邻模板之间的拼接更牢固,从而有效控制模板拼缝处漏浆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L型缺口易于加工,对操作工人施工要求低,制作和安装简单;
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的垂直设置,拼接时能够直接保持模板的顺平,通过观察模板间拼接处处缝隙变化,能够检查模板是否翘曲、凸起等现象,通过调整拼接处处缝隙变化能够调整模板水平度及垂直度。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拼缝处第二连接面的连接,能够减少拼缝处漏浆现象,同时在模板拼接后利用对拉螺栓加紧固管的方式进行加固,能够防止拼缝出现漏浆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模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模板的俯视图。
图中:1、模板拼接单元;2、紧固单元;11、模板;111、第一连接面;112、第二连接面;21、紧固件;211、对拉螺栓;212、紧固管;2111、螺杆;2112、卡紧件;211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模板拼接时平整度、垂直度以及拼缝漏浆控制难度较大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如图1-4所示,包括模板拼接单元1和紧固单元2,其中多个模板11相互拼接形成两个模板拼接单元1,两个模板拼接单元1间隔并排设置,为混凝土浇筑做临时支护。每个模板11的一端或两端设有L型缺口,相邻的模板11通过L型缺口榫卯连接;紧固单元2设于相邻模板11的拼接处,紧固单元2用于加强相邻模板11之间的拼接。
本实施例相邻的模板11通过L型缺口榫卯连接,拼装成两个间隔并排的模板拼接单元1,易于安装;模板11拼接处通过紧固单元2加固,能够使相邻模板11之间的拼接更牢固,从而有效控制模板11拼缝处漏浆问题。L型缺口易于加工,对操作工人施工要求低,制作和安装简单。
本实施例中模板11可以为木质模板、胶质模板、钢模板或铝模板。对于木模板或胶质模板,可以利用切割机加工而成,例如利用开槽机在模板两侧边缘分别切割出L型口以及倒L型口。对于钢模板或铝模板可以利用模具一体成型加工,均易于加工。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模板,该模板一侧设有L型缺口,其在一个模板拼接单元中处于边缘位置。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模板,该模板在一个模板拼接单元中处于中间位置;模板11的两端设有L型缺口,一个L型缺口位于模板11一端的前部,另一个L型缺口位于模板11另一端的后部。一个模板11的前部具有L型缺口的一端与另一个模板11的后部具有L型缺口的一端拼接,模板11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模板拼接单元1。
进一步地,L型缺口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面111和第二连接面112,第一连接面111与模板11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垂直,第二连接面112与第一连接面111垂直。通过第一连接面111与模板11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垂直设置,能够便于模板11拼装时垂直度的控制;第二连接面112与第一连接面111垂直,即第二连接面112与模板11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平行,能够便于模板11拼装时平整度的控制。
具体地,如图1和2所示,紧固单元2包括多个紧固件21,在相邻模板11的拼接处多个紧固件21沿竖直方向设置。紧固件21的设置数量为多个,例如2、3或4个等,且沿拼接处竖直方向设置,能够使紧固件21的紧固作用施加到拼接处的多处,使模板11拼接更牢固。
进一步地,如图1和2所示,紧固件21包括对拉螺栓211和紧固管212,紧固管212通过对拉螺栓211与两个模板拼接单元1连接,对拉螺栓211位于相邻模板11的拼接处的两侧。对拉螺栓211为建筑施工中常见工件,常用于墙体内、外侧模板之间的拉结,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和其他荷载,确保内外侧模板的间距能满足设计要求。本实施例中将对拉螺栓211用于模板11拼接处的紧固,取材方便。对拉螺栓211通常包括一根螺杆2111,螺杆两端均穿出两个模板拼接单元1,螺杆2111的一侧设有用于卡紧紧固管212的卡紧件2112,卡紧件2112外侧设有螺母2113,螺母2113用于将卡紧件2112拧紧,使紧固管212与模板11充分接触,螺杆另一侧用螺母拧紧,从而提高模板11间拼接的稳固性,进而有效控制模板11拼缝处漏浆问题。本实施例中紧固件21为钢管,紧固件21还可以是其他高强度材质管件,本申请对紧固件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一个紧固件21包括至少两个对拉螺栓211和两个紧固管212,对拉螺栓211位于相邻模板11外侧面的拼接处的两侧设置。例如两个对拉螺栓可以在拼接处两侧各设置一个;例如3个对拉螺栓,在拼接处两侧可以分别设置一个和两个;例如4个对拉螺栓,在拼接处两侧可以分别设置两个;两个紧固管212横向设在模板11拼接处的外侧,对拉螺栓211将紧固管212固定在模板11的拼接处。
进一步地,模板11上设有用于安装对拉螺栓211的通孔。拼装后,相邻模板11上的通孔沿竖直方向分布在拼接处的两侧。
本实施例可选地,L型缺口的厚度为5-10mm,宽度为5-10mm。优选地,L型缺口的厚度尺寸为模板11厚度尺寸的一半。
可选地,模板11长度为1500-2000mm,模板11宽度为800-1000mm,模板11厚度为10-20mm。本实施例优选地,模板11长度为1830mm,模板11宽度为915mm,模板11厚度为14mm;L型缺口的厚度为7mm,宽度为7mm。本申请中模板11和L型缺口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使用作适应性修改。
本实施例可选地,相邻模板的拼接处对应的对拉螺栓211的竖向间距为450-500mm。相邻模板的拼接处对应的对拉螺栓211的横向间距为400-450mm。本申请中对拉螺栓211的竖向间距和横向间距可以随实际使用作适应性修改。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首先将一个模板11的前部具有L型缺口的一端与另一个模板11的后部具有L型缺口的一端拼接,多个模板11依次连接形成两个并排的模板拼接单元1,两个模板拼接单元1具有间隙,间隙处用于后续混凝土浇筑施工;安装对拉螺栓211和紧固管212,对模板11拼接处加固,紧固管212横向设在模板11拼接处的外侧,对拉螺栓211将紧固管212固定在模板11的拼接处。
综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相邻的模板通过L型缺口榫卯连接,拼装成两个间隔并排的模板拼接单元,易于安装,模板拼接处通过紧固单元加固,能够使相邻模板之间的拼接更牢固,从而有效控制模板拼缝处漏浆问题;L型缺口易于加工,对操作工人施工要求低,制作和安装简单;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的垂直设置,拼接时能够直接保持模板的顺平,通过观察模板间拼接处处缝隙变化,能够检查模板是否翘曲、凸起等现象,通过调整拼接处处缝隙变化能够调整模板水平度及垂直度。通过拼缝处第二连接面的连接,能够减少拼缝处漏浆现象,同时在模板拼接后利用对拉螺栓加紧固管的方式进行加固,能够防止拼缝出现漏浆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板拼接单元(1),两个所述模板拼接单元(1)间隔并排设置,每个所述模板拼接单元(1)均包括多个模板(11),所述模板(11)的一端或两端设有L型缺口,相邻的所述模板(11)通过所述L型缺口榫卯连接;
紧固单元(2),所述紧固单元(2)设于相邻所述模板(11)的拼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1)的两端设有L型缺口,一个所述L型缺口位于所述模板(11)一端的前部,另一个所述L型缺口位于所述模板(11)另一端的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缺口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面(111)和第二连接面(112),所述第一连接面(111)与所述模板(11)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垂直,所述第二连接面(112)与所述第一连接面(111)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单元(2)包括多个紧固件(21),在相邻所述模板(11)的拼接处多个所述紧固件(21)沿竖直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21)包括对拉螺栓(211)和紧固管(212),所述紧固管(212)通过所述对拉螺栓(211)安装于相邻的所述模板(11)拼接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1)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对拉螺栓(211)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缺口的厚度为5-10mm,宽度为5-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1)长度为1500-2000mm,所述模板(11)宽度为800-1000mm,所述模板(11)厚度为10-20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模板(11)的拼接处对应的所述对拉螺栓(211)的竖向间距为450-5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模板(11)的拼接处对应的所述对拉螺栓(211)的横向间距为400-450mm。
CN202221325959.9U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 Active CN217711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5959.9U CN217711667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5959.9U CN217711667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1667U true CN217711667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94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25959.9U Active CN217711667U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16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6936A (zh) 方形劲性柱装配式截面可调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4046041B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墙体后浇带的模板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42812A (zh) 剪力墙模板的定位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安装模板的方法
CN217711667U (zh) 一种榫卯式模板组件
CN209837666U (zh) 一种样板墙模板支撑结构
CN21908104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pcf板安装定位构造
CN21585913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灌浆封仓专用工具
CN21053031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支护模板
KR20190078792A (ko) 건축용 다용도 시스템 브라켓
CN209907927U (zh) 一种快速安拆的装配式梁柱节点封模体系
CN216446503U (zh) 一种带模板缓冲垫块的加固结构
CN210767834U (zh) 一种装配式免抹灰框架体系及加固构造
CN220267222U (zh) 一种板带分段式螺杆
CN218540992U (zh) 钢梁与预制整体式墙板的连接结构
CN111535578A (zh) 一种现浇结构的模板的安装工艺
CN217480551U (zh) 一种新型钢结构幕墙
CN110820603A (zh) 基于表层嵌贴预应力板条的桥梁竖向预应力损失补偿方法
CN110805269A (zh) 一种剪力墙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4961327B (zh) H型钢梁加固系统及方法
CN220550919U (zh) 叠合板端部可调支撑装置及其结构
CN215717719U (zh) 一种铝合金墙体模板底部防漏浆装置
CN219491716U (zh) 一种新型反坎加固件
CN220848010U (zh) 一种用于房屋骨架搭建用重轻钢连接结构
CN220868784U (zh) 一种模板的无凸出连接机构
CN219219805U (zh) 一种新型大模背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