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0841U - 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0841U
CN217710841U CN202221745609.8U CN202221745609U CN217710841U CN 217710841 U CN217710841 U CN 217710841U CN 202221745609 U CN202221745609 U CN 202221745609U CN 217710841 U CN217710841 U CN 217710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ing wall
waterproof
underground space
anchor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456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刚
沈良帅
刘强
魏萍
黄涛
卢运良
潘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456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0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0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0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包括设置于排洪渠渠底的:供行人通过的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包括: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顶板和底板;顶板与排洪渠渠底及锚固墩为一体化结构;底板铺设于地面上;渠底顶面上铺设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顶面上铺设防水土工膜;排洪渠包括:右岸挡墙、左岸挡墙、成对设置的锚固墩;锚固墩对称设置于渠底顶面两侧边上;右岸挡墙设置于锚固墩的外侧;左岸挡墙设置于锚固墩的外侧。通过渠道底部设置有隔水防渗抗滑措施,既保证渠道挡墙等结构的安全,又能防止河水下渗,影响地下通道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排洪渠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部分城市为了满足视觉上美化要求,会在排洪渠和道路的交汇口处,将道路下穿排洪渠设置,以保证排洪渠在视觉上的完整性。地下通道设置在地面以下,具有如对城市景观无影响,使用周期长,无噪声污染、后期维护费用少等优势。
普通的渠道设计主要考虑渠道结构安全和美观的问题,根据道路设计规划需要,存在将地下通道设置于排洪渠地下的情况。当遇到地下通道设置于排洪渠下方地下的情况时,除了要满足安全、美观要求外,还需进行防渗处理,避免对地下通道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使用年限产生影响。
现有技术中仅公开了排洪渠具体结构例如CN202020205804.6适用于两岸用地有限的生态型护岸排洪渠结构,该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排洪渠用于解决“由于城市用地条件往往受限,且施工影响范围多存在苗木及管线,导致排洪渠两岸用地非常有限,重力式导墙或边坡结构施工往往需要进行大开挖,占地多,施工工期慢,经济效益较差,实施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上述排洪渠结构并不能有效保护排洪渠下方人行通道,也未公开如何在排洪渠下方安全的设置人行通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在排洪渠下方设置满足防渗、安全性、耐久、使用年限要求的人行通道的结构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包括设置于排洪渠渠底的:供行人通过的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包括: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顶板和底板;顶板与排洪渠渠底及锚固墩为一体化结构;底板铺设于地面上;渠底顶面上铺设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顶面上铺设防水土工膜;
排洪渠包括:右岸挡墙、左岸挡墙、成对设置的锚固墩;锚固墩对称设置于渠底顶面两侧边上;右岸挡墙设置于锚固墩的外侧;左岸挡墙设置于锚固墩的外侧;
锚固墩分别设置于右岸挡墙、左岸挡墙坡脚处。
优选地,所述锚固墩断面为梯形;锚固墩断面直角边分别与右岸挡墙、左岸挡墙贴合设置;锚固墩的斜面朝向过水区域设置。
优选地,所述锚固墩的高度为0.7m,上底面宽度为0.5m,锚固墩斜面坡度为1:0.8。
优选地,防水土工膜铺设于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的顶面、锚固墩的顶部、左岸挡墙和右岸挡墙与顶板的交界面上;防水土工膜分别向左岸挡墙和右岸挡墙后的回填土层延伸1m;防水土工膜的延伸端设置于回填土层与顶板的交接面上。
优选地,所述防水土工膜厚度为1.5mm。
优选地,所述左岸挡墙为刚性挡墙型式;刚性挡墙型式包括: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凹槽、左岸混凝土板;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设置于回填土层外侧;凹槽设置于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外侧;左岸混凝土板盖设于凹槽顶面上;凹槽内部填充回填土层。
优选地,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高度设置于设计常水位和设计洪水位之间;左岸混凝土板设置位置高于设计常水位。
优选地,右岸挡墙为柔性挡墙型式;柔性挡墙型式包括:植生预筑块、右岸混凝土板、垫层、”T”型挡墙;
植生预筑块设置于锚固墩外侧;垫层盖设于回填土层顶面上;右岸混凝土板盖设于垫层顶面上;垫层的一端设置于植生预筑块顶面上,另一端与”T”型挡墙抵接。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所提供的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通过在排洪渠渠底两侧分别设置锚固墩,通过锚固墩防止左、右挡墙滑动,两岸挡墙可以在锚固墩的支撑下保持自身结构的稳定,保证排洪渠的行洪功能;通过将渠底与人行通道顶板设置为一体化结构,尽可能地减小人行通道顶板受到的荷载,且降低工程成本;通过在渠底设置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防水土工膜,达到较好的人行通道防渗效果,获得满足防渗、安全性、耐久、使用年限要求的人行通道结构。此外,锚固墩和人行道顶板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加强了锚固墩的支撑作用,使整个结构更加安全。
2)本申请所提供的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通过渠道底部设置有隔水防渗抗滑措施,既保证渠道挡墙等结构的安全,又能防止河水下渗,影响地下通道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板;2、顶板;3、防水土工膜;4、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5、锚固墩;6、左岸挡墙;7、右岸挡墙;8、回填土层;61、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62、凹槽; 63、左岸混凝土板;71、植生预筑块;72、垫层;73、右岸混凝土板;74、”T”型挡墙;75、阶梯型的绿化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方案中所用控制器为现有结构,且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的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本申请中未详述的且并不用于解决本申请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均按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设置,且多种公知常识设置方式均可实现。
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2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包括设置于排洪渠渠底的:供行人通过的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包括: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顶板2和底板1;顶板2与排洪渠渠底及锚固墩5为一体化结构;底板1铺设于地面上;渠底顶面上铺设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4;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4顶面上铺设防水土工膜3;
排洪渠包括:右岸挡墙7、左岸挡墙6、成对设置的锚固墩5;锚固墩5对称设置于渠底顶面两侧边上;右岸挡墙7设置于锚固墩5的外侧;左岸挡墙6设置于锚固墩5的外侧;
锚固墩5分别设置于右岸挡墙7、左岸挡墙6坡脚处。
按此设置能利用锚固墩5实现排洪渠的防边坡滑坡的效果,能提高排洪渠的排洪能力,提高排洪安全性。同时锚固墩5与左、右挡墙配合,能进一步提高排洪渠边坡的安全性,防止挡墙移动,保持排洪渠泄洪能力,延长通道使用寿命从而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
设置防水土工膜3进行防渗,设置锚固墩5进行防滑,从而保证当地下通道下穿排洪渠时,二者均能够正常发挥工作。
底板1和顶板2的厚度根据地下空间的设计标准确定,例如为为0.9m,浇筑时,将锚固墩5的模板铺设好,一次浇筑成形。
需要说明的是,左右岸的挡墙型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刚性挡墙、柔性挡墙、刚柔结合的挡墙型式均可,不受本案例描述的限制。
优选地,锚固墩5断面为梯形;锚固墩5断面直角边分别与右岸挡墙7、左岸挡墙6贴合设置;锚固墩5的斜面朝向过水区域设置。
优选地,锚固墩5的高度为0.7m,上底面宽度为0.5m,锚固墩5斜面坡度为1:0.8。
按此设置能获得较好防滑坡效果,有效维持排洪渠在汛期的正常使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4,采用防水混凝土浇筑而成,厚度为0.2m。
优选地,防水土工膜3铺设于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4的顶面、锚固墩5的顶部、左岸挡墙6和右岸挡墙7与顶板2的交界面上;防水土工膜3分别向左岸挡墙6和右岸挡墙7后的回填土层8延伸1m;防水土工膜3的延伸端设置于回填土层8与顶板2的交接面上。按此设置能有效提高排水渠与通道的防水效果。
优选地,防水土工膜3厚度为1.5mm。
采用该厚度的防水土工膜3能获得较好的防渗效果。
优选地,左岸挡墙6为刚性挡墙型式;刚性挡墙型式包括: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61、凹槽62、左岸混凝土板63;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61设置于回填土层8外侧;凹槽62设置于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61外侧;左岸混凝土板63盖设于凹槽62顶面上;凹槽62内部填充回填土层8。左岸混凝土板63可以为预制件。
优选地,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61高度设置于设计常水位和设计洪水位之间;左岸混凝土板63设置位置高于设计常水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左岸混凝土板63可作为亲水平台,供行人亲水游乐,并在左岸混凝土板63顶面外侧缘上设置栏杆,栏杆高度低于设计洪水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61的底板1长4m,厚0.4m,臂高2.8m,厚0.4m。
优选地,右岸挡墙7为柔性挡墙型式;柔性挡墙型式包括:植生预筑块71、右岸混凝土板73、垫层72、”T”型挡墙74;
植生预筑块71设置于锚固墩5外侧;垫层72盖设于回填土层8顶面上;右岸混凝土板73盖设于垫层72顶面上;垫层72的一端设置于植生预筑块71顶面上,另一端与”T”型挡墙74抵接。
通过设置植生预筑块71单个块体的重量大,块与块之间楔脚咬合,墙体稳定性高,且单个块体可以在现场通过模板预制,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保证了施工质量。同时右岸混凝土板73能为游人提供亲水平台。
优选地,柔性挡墙型式包括:阶梯型的绿化平台75;阶梯型的绿化平台75设置于”T”型挡墙74外侧,并盖设于回填土层8顶面上。按此设置能为环境增加绿化,提高边坡水土保持效果,减少雨水对边坡的冲刷问题。
实施例
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包括:地下空间的底板1、地下空间的顶板2、防水土工膜3、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4、锚固墩5、左岸挡墙6、右岸挡墙7部分组成。
将地下空间的顶部和渠道的底部设计为一体化结构,并设置防水土工膜3进行防渗,设置锚固墩5进行防滑,从而保证当地下通道下穿排洪渠时,二者均能够正常发挥工作。
地下空间的底板1和顶板2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根据地下空间的设计标准确定,为0.9m,浇筑时,直接将锚固墩5的模板铺设好,一起进行浇筑。锚固墩5共有两个,布置在左右岸坡脚位置,采用梯形断面,高度为0.7m,上底面宽度为0.5m,斜面坡度为1:0.8。锚固墩5浇筑完成后,可以避免河道挡墙发生滑动,保证河道的正常过水。
锚固墩5中间的渠道底部设有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4,采用防水混凝土浇筑而成,厚度为0.2m。另外,在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4的顶部、锚固墩5的顶部、左岸挡墙6和右岸挡墙7与地下空间顶板2的交界面等位置,铺设有一层1.5mm厚的防水土工膜3,并将防水土工膜3向墙后的回填土层8范围内延伸1m,增加防渗效果。
左岸挡墙6考虑采用刚性挡墙型式,选用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61,高度在设计常水位和设计洪水位之间,底板长4m,厚0.4m,臂高2.8m,厚0.4m。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61上布置有凹槽62,宽2m,高1.6m,凹槽62内部填充回填土层8,顶部铺设左岸混凝土板63,厚0.2m,作为亲水平台,为行人的休闲娱乐提供空间。
右岸挡墙7考虑采用柔性挡墙型式,选用单个植生预筑块71搭接而成的,尺寸为0.5m*0.5m*0.5m,在植生预筑块71和右岸混凝土板73之间设置有垫层72,采用素混凝土材质,用于调节高程,弥补植生预筑块搭接后高度和设计高程之间的高差。右岸混凝土板73一端临水,另一端设置倒“T”型挡墙74,同左岸一样厚度为0.2m,高程在设计常水位以上位置,以满足亲水平台的功能。倒“T”型挡墙74后回填土层8布置为踏步型式,每阶宽1m,高0.5m,每个平面内可以根据景观要求种植不同的植物。倒“T”型挡墙74横向部分长0.8m,宽0.4m,纵向部分宽0.4m,高0.7m。纵向部分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顶部与回填土层8的第一阶台阶顶部齐平,底部与垫层72的底部齐平。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排洪渠渠底的:供行人通过的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包括: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顶板(2)和底板(1);顶板(2)与排洪渠渠底及锚固墩(5)为一体化结构;底板(1)铺设于地面上;渠底顶面上铺设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4);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4)顶面上铺设防水土工膜(3);
排洪渠包括:右岸挡墙(7)、左岸挡墙(6)、成对设置的锚固墩(5);锚固墩(5)对称设置于渠底顶面两侧边上;右岸挡墙(7)设置于锚固墩(5)的外侧;左岸挡墙(6)设置于锚固墩(5)的外侧;
锚固墩(5)分别设置于右岸挡墙(7)、左岸挡墙(6)坡脚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墩(5)断面为梯形;锚固墩(5)断面直角边分别与右岸挡墙(7)、左岸挡墙(6)贴合设置;锚固墩(5)的斜面朝向过水区域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墩(5)的高度为0.7m,上底面宽度为0.5m,锚固墩(5)斜面坡度为1: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土工膜(3)铺设于素混凝土防水保护层(4)的顶面、锚固墩(5)的顶部、左岸挡墙(6)和右岸挡墙(7)与顶板(2)的交界面上;防水土工膜(3)分别向左岸挡墙(6)和右岸挡墙(7)后的回填土层(8)延伸1m;防水土工膜(3)的延伸端设置于回填土层(8)与顶板(2)的交接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土工膜(3)厚度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岸挡墙(6)为刚性挡墙型式;刚性挡墙型式包括: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61)、凹槽(62)、左岸混凝土板(63);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61)设置于回填土层(8)外侧;凹槽(62)设置于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61)外侧;左岸混凝土板(63)盖设于凹槽(62)顶面上;凹槽(62)内部填充回填土层(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61)高度设置于设计常水位和设计洪水位之间;左岸混凝土板(63)设置位置高于设计常水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右岸挡墙(7)为柔性挡墙型式;柔性挡墙型式包括:植生预筑块(71)、右岸混凝土板(73)、垫层(72)、”T”型挡墙(74);
植生预筑块(71)设置于锚固墩(5)外侧;垫层(72)盖设于回填土层(8)顶面上;右岸混凝土板(73)盖设于垫层(72)顶面上;垫层(72)的一端设置于植生预筑块(71)顶面上,另一端与”T”型挡墙(74)抵接。
CN202221745609.8U 2022-07-06 2022-07-06 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 Active CN217710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5609.8U CN217710841U (zh) 2022-07-06 2022-07-06 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5609.8U CN217710841U (zh) 2022-07-06 2022-07-06 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0841U true CN217710841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7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45609.8U Active CN217710841U (zh) 2022-07-06 2022-07-06 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0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1159A (zh) 一种生态护岸与生态驳岸组合体系及施工方法
HU226433B1 (en) Foundation slab of underground passage for road
CN110306591A (zh) 一种基坑工程免设临时支撑的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6759778A (zh) 用于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散集结合型防排水系统
CN214783609U (zh) 一种蓄水型浸水路基的坡面防渗结构
CN201865023U (zh) 公路封闭防水型中央分隔带
CN211228269U (zh) 一种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构造
CN113215995A (zh) 一种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
CN210596858U (zh) 一种高原冻土区路基结构
CN107964881A (zh) 一种桩板式挡墙与涵洞组合的布置方法
CN217710841U (zh) 应用于跨地下空间顶板渠道的防水抗滑结构
CN215758827U (zh) 一种适用于软弱地基的生态河道护岸
CN107326791A (zh) 一种漫水桥的改进方法及结构
CN206503213U (zh) 用于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散集结合型防排水系统
CN215518635U (zh) 城市河道防汛墙的改造系统
JP2518390Y2 (ja) 張出歩道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張出歩道構造
CN214882662U (zh) 一种地铁上方特殊路基结构
RU2755102C1 (ru) Автомобильная дорога
CN210262542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道路构造
CN212582324U (zh)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
CN209873485U (zh) 冲沟处理永临结合便道结构
CN112281573A (zh) 市政道路过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7298503U (zh) 一种市政施工道路结构
CN215252044U (zh) 一种跨水库岸边季节性泥石流支沟的多级连通过水路基
CN215518229U (zh) 一种海绵城市景观人行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