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9947U - 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09947U
CN217709947U CN202221815295.4U CN202221815295U CN217709947U CN 217709947 U CN217709947 U CN 217709947U CN 202221815295 U CN202221815295 U CN 202221815295U CN 217709947 U CN217709947 U CN 217709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cavity
grain
shaking
steam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152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锐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Aoru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Aoru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Aoru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Aoru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152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09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09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09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包括至少两组对布料进行摇粒作业的摇粒单元模组,多组摇粒单元模组呈并排设置,所述摇粒单元模组均包括机箱主体以及一对分别设置于机箱主体两侧的副箱,机箱主体设置有将其内腔分隔成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第一隔板,副箱的内腔连通于机箱主体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均转动连接有两端呈开口设置以对布料进行摇粒作业的上摇粒滚筒和下摇粒滚筒,位于同一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下摇粒滚筒的进料端呈同侧设置,位于不同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下摇粒滚筒的进料端呈不同侧设置,相邻两个副箱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导布通道管。本申请具有提高对长度较长的织物摇粒效果一致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织物后整理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纺织物品越来越多的要求,各种各样的合成纤维织物相继推出,摇粒绒便是其中的一种。摇粒绒是小元宝针织结构,由大圆机编织而成,编织后坯布需经过染色、拉毛、梳毛、剪毛、摇粒等复杂过程整理加工,面料正面拉毛,摇粒蓬松密集而且不易掉毛、起球,反面拉毛疏稀匀称,绒毛短少,组织纹理清晰,蓬松弹性好。
另外摇粒绒还可以符合,摇粒绒可以与一切面料进行符合,使御寒的效果更好,比如,摇粒绒与摇粒绒符合、摇粒绒与牛仔布符合、摇粒绒与羊羔绒符合、摇粒绒与网眼布符合中间加防水透气膜等。目前,通过摇粒机进行摇粒作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现有技术中,摇粒机一般只能对一段织物进行摇粒,对织物长度有一定限制,对长度较长的织物进行摇粒时,需要进行分段摇粒,一段织物摇粒完成后,进行停机,将摇粒完成后的织物取出,然后放进另一段织物再进行摇粒,在启动机器,无法实现连续生产,且由于生产过程中条件变动不一致,通常会导致不同段织物摇粒效果产生差别,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对长度较长的织物摇粒效果一致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包括至少两组对布料进行摇粒作业的摇粒单元模组,多组摇粒单元模组呈并排设置,所述摇粒单元模组均包括机箱主体以及一对分别设置于机箱主体两侧的副箱,机箱主体设置有将其内腔分隔成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第一隔板,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沿机箱主体的宽度方向分布,副箱的内腔连通于机箱主体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均转动连接有两端呈开口设置以对布料进行摇粒作业的上摇粒滚筒和下摇粒滚筒,位于同一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下摇粒滚筒的进料端呈同侧设置,位于不同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下摇粒滚筒的进料端呈不同侧设置,相邻两个副箱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导布通道管,位于第一组摇粒单元模组上的第一安装腔的下摇粒滚筒的一端设置为起始进料口,布料依次穿设于第一安装腔内的下摇粒滚筒、第二安装腔内的下摇粒滚筒、第一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第二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后,穿设于导布通道管后依次穿设于第二组摇粒单元模组上的第一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第二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第一安装腔内的下摇粒滚筒和第二安装腔内的下摇粒滚筒,以此类推穿设于下一组摇粒单元模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依次穿设于第一组摇粒单元模组的第一安装腔内的下摇粒滚筒、第二安装腔内的下摇粒滚筒、第一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第二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后,经过初次摇粒后,穿设于导布通道管后再依次穿设于第二组摇粒单元模组上的第一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第二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第一安装腔内的下摇粒滚筒和第二安装腔内的下摇粒滚筒,经过二次摇粒,以此类推穿设于下一组摇粒单元模组,经过多次连续摇粒,有效提高布料的摇粒效果和摇粒产能,摇粒过程中,无需进行停机操作,减少生产过程中摇粒条件发生变动的可能性,从而有效提高对长度较长的织物的摇粒效果一致性。
优选的,所述上摇粒滚筒和下摇粒滚筒周壁均开设有透风孔,所述机箱主体设置有对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进行吹送热风的供热风装置,供热风装置包括设置于机箱主体的加热风箱、内置于加热风箱以对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以及将热风吹送至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内的热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热风机将加热风箱内的热风吹送至第一安装腔内和第二安装腔内,热风通过上摇粒滚筒和下摇粒滚筒上的透风孔进入摇粒滚筒内腔以对织物进行加热,提高布料摇粒效果。
优选的,所述加热风箱设置于机箱主体的顶部外壁,热风机的出风口和机箱主体的顶壁连通,机箱主体的侧壁设置有连通于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的热风循环管,所述热风循环管的一端连通于加热风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热交换后的热风通过热风循环管进入加热风箱内,再经过加热器对气体进行加热后,经过热风机吹入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内,实现热风循环作业,有效节能。
优选的,所述机箱主体设置有对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和下摇粒滚筒内的布料进行湿热处理作业的湿热处理装置,所述湿热处理装置包括内置于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的第一蒸汽喷管,第一蒸汽喷管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第一蒸汽喷管位于下摇粒滚筒的下方,另一根第一蒸汽喷管位于上摇粒滚筒和下摇粒滚筒之间,第一蒸汽喷管的上周壁开设有蒸汽喷淋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由第一蒸汽喷管上的蒸汽喷淋孔喷出填充于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接着由上摇粒滚筒/下摇粒滚筒上的透风孔进入填充于上摇粒滚筒/下摇粒滚筒的内腔,从而对上摇粒滚筒/下摇粒滚筒内的织物布料进行加湿加热处理,使得摇粒滚筒内的布料变软,有效提高织物的摇粒效果。
优选的,所述湿热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穿设于机箱主体的供蒸汽管,两根所述第一蒸汽喷管均连接于供蒸汽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蒸汽管为第一蒸汽喷管输送蒸汽,实现对布料的连续式湿热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的顶部内壁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的顶部内壁靠近第一隔板的一侧低于其远离第一隔板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的顶部内壁呈倾斜设置,当蒸汽上升积聚于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的顶部时,蒸汽容易在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的顶壁凝聚形成水滴,水滴顺延着顶壁较低一侧流向第一隔板并顺延着隔板滑落,从而有效减少水滴掉落于上摇粒滚筒的可能,减少布料与水滴直接发生接触的可能性,确保织物的摇粒效果。
优选的,所述副箱设置有蒸汽循环装置,蒸汽循环装置包括连通于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顶壁的抽蒸汽管、设置于副箱且进风口连接于抽蒸汽管的抽蒸汽风机以及一端连通于抽蒸汽风机的出风口的蒸汽循环管,所述蒸汽循环管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蒸汽循环装置,通过抽蒸汽风机对抽蒸汽管提供负压,使得抽蒸汽管对上升汇聚于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的顶部的蒸汽进行抽取作业,并通过蒸汽循环管将蒸汽再次吹送至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使得蒸汽再次对上摇粒滚筒/下摇粒滚筒内的织物布料进行加湿加热处理,一方面,提高蒸汽的利用率,有效节能,另一方面,有效减少蒸汽凝聚成水滴掉落于上摇粒滚筒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副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供布料抵接的导布轮,所述导布轮设置于导布通道管与副箱的连接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箱转动连接有导布轮,布料抵接于导布轮上端面,减少布料在副箱和导布通道管之间输送过程中发生刮蹭的可能性。
优选的,位于最后一组所述摇粒单元模组的机箱主体设置有将第二安装腔分隔呈加热腔和冷却腔的第二隔板,上摇粒滚筒内置于加热腔,下摇粒滚筒内置于冷却腔,内置于冷却腔的下摇粒滚筒为出料滚筒,所述机箱主体设置有对出料滚筒的布料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冷却装置对出料滚筒的布料进行冷却作业,一方面,对布料的摇粒绒进行冷却降温,提高缩水率,另一方面,便于后续人工对布料进行拿取,减少工人手部发生烫伤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机箱主体的冷风机,冷风机连通于冷却腔以对冷却腔吹送冷却风,所述机箱主体设置有连通于冷却腔的排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冷风机,将冷却风吹送至冷却腔以对出料滚筒内的布料进行冷却处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布料依次穿设于第一摇粒模组的第一安装腔内的下摇粒滚筒、第二安装腔内的下摇粒滚筒、第一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第二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后,经过初次摇粒后,穿设于导布通道管后再依次穿设于第二组摇粒单元模组上的第一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第二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第一安装腔内的下摇粒滚筒和第二安装腔内的下摇粒滚筒,经过二次摇粒,以此类推穿设于下一组摇粒单元模组,经过多次连续摇粒,有效提高布料的摇粒效果和摇粒产能,摇粒过程中,无需进行停机操作,减少生产过程中摇粒条件发生变动的可能性,从而有效提高对长度较长的织物的摇粒效果一致性;
2.设置有供热风装置和湿热处理装置,在加热装置和湿热处理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对织物布料中空纤维进行热处理,提高中空纤维的收缩率,从而提高后续织物成型的摇粒蓬松度,另外,通入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内的热风能够对布料上的湿热蒸汽和未被布料吸收的湿热蒸汽进行加热烘干作业,减少蒸汽凝聚成水滴掉落于上摇粒滚筒的可能;
3.设置蒸汽循环装置,通过抽蒸汽风机对抽蒸汽管提供负压,使得抽蒸汽管对上升汇聚于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的顶部的蒸汽进行抽取作业,并通过蒸汽循环管将蒸汽再次吹送至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使得蒸汽再次对上摇粒滚筒/下摇粒滚筒内的织物布料进行加湿加热处理,一方面,提高蒸汽的利用率,有效节能,另一方面,有效减少蒸汽凝聚成水滴掉落于上摇粒滚筒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机箱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加热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湿热处理装置和蒸汽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导布通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第二组摇粒单元模组的机箱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中第二组摇粒单元模组的第二安装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中布料穿设摇粒滚筒的顺序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中机箱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2中蒸汽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2中安装管和热风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摇粒单元模组;1、机箱主体;11、端板;111、重量感应称;12、第一安装腔;13、第二安装腔;131、加热腔;132、冷却腔;14、第一隔板;15、支撑框架体;151、支撑轮;152、第二隔板;16、上摇粒滚筒;161、摇粒拨布板;17、下摇粒滚筒;18、冷风机;19、排风机;2、副箱;21、导布通道管;211、法兰盘;22、导布轮;3、供热风装置;31、加热风箱;311、热风腔;312、循环腔;32、加热器;33、热风机;34、热风循环管;35、第三隔板;351、通孔;4、湿热处理装置;41、供蒸汽管;42、第一蒸汽喷管;5、蒸汽循环装置;51、抽蒸汽管;52、抽蒸汽风机;53、蒸汽循环管;54、安装管;55、热风导流板;56、第二蒸汽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参照图1,包括至少两组对布料进行摇粒作业的摇粒单元模组10,多组摇粒单元模组10呈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中,摇粒单元模组10设置有两组,在其他实施例中,摇粒单元模组10可以设置有三组或者四组或者更多组。
参照图2、图3,每个摇粒单元模组10包括机箱主体1以及一对分别设置于机箱主体1两侧的副箱2,本实施例中,机箱主体1的两端呈开口设置,机箱主体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将机箱主体1的端部封闭的端板11。机箱主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将其内腔分隔成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的第一隔板14,第一隔板14的板面呈竖向设置。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沿机箱主体1的宽度方向分布,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机箱主体1的长度方向,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的顶部内壁呈倾斜设置,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的顶部内壁靠近第一隔板14的一侧低于其远离第一隔板14的一侧,机箱主体1的底壁开设有透水孔。端板11开设有连通于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以供布料进行进料或者出料的进出料口,副箱2的内腔通过端板11上的进出料口连通于机箱主体1的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起始的副箱2和终点的副箱2分别具有供布料进料和出料的料口。
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内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体15,支撑框架体15具有呈上下分布的上层安装槽和下层安装槽,上层安装槽和下层安装槽均转动连接有四个支撑轮151。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内均转动连接有两端呈开口设置以对布料进行摇粒作业的摇粒滚筒,摇粒滚筒包括上摇粒滚筒16和下摇粒滚筒17,上摇粒滚筒16对应安装于支撑框架体15的上层安装槽,下摇粒滚筒17对应安装于支撑框架体15的下层安装槽,上摇粒滚筒16和下摇粒滚筒17的外周壁抵接于支撑轮151的外周壁。机箱主体1设置有单独驱动每个上摇粒滚筒16和下摇粒滚筒17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采用带传动方式带动上摇粒滚筒16和下摇粒滚筒17转动。
上摇粒滚筒16和下摇粒滚筒17均呈倾斜设置,上摇粒滚筒16和下摇粒滚筒17的结构相同,以上摇粒滚筒16为例,上摇粒滚筒16的进料端高度高于其出料端高度,便于布料在上摇粒滚筒16内自进料朝出料方向进行移动。上摇粒滚筒16的外周壁均布贯穿开设有透风孔,上摇粒滚筒16的内周壁固定连接有摇粒拨布板161,摇粒拨布板161设置有多个且绕上摇粒滚筒16的轴线分布。位于同一安装腔内的两个摇粒滚筒的进料端呈同侧设置,位于不同安装腔内的摇粒滚筒的进料端呈不同侧设置。
参照图2、图4,机箱主体1设置有对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进行吹送热风的供热风装置3,本实施例中,每个安装腔对应设置有两组供热风装置3,两组供热风装置3沿机箱主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以第一安装腔12为例,每组供热风装置3包括加热风箱31、加热器32以及热风机33,加热风箱31固定连接于机箱主体1的顶壁上端面,加热风箱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将其内腔分隔为热风腔311和循环腔312的第三隔板35,第三隔板35开设有连通于热风腔311和循环腔312的通孔351,加热器32内置于循环腔312以对气体进行加热,热风机33固定连接于热风腔311的内壁,热风机33的进风口连通于热风腔311,热风机33的出风口连通于第一安装腔12的顶壁,每个加热风箱31设置有两个热风机33。机箱主体1和加热风箱31之间设置有热风循环管34,热风循环管34的一端连通于第一安装腔12的侧壁下部,热风循环管34的另一端连通于循环腔312。热风机33启动将热风腔311的热风吹送并填充于第一安装腔12内,与布料经过热交换后的热风通过热风循环管34进入循环腔312内,再经过加热器32对气体进行加热后,经过热风机33吹入第一安装腔12内。
参照图2、图5,机箱主体1设置有对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内的上摇粒滚筒16和下摇粒滚筒17内的布料进行湿热处理作业的湿热处理装置4,本实施例中,每个机箱主体1对应设置有两组湿热处理装置4以分别对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的布料进行湿热处理作业。以第一安装腔12为例,湿热处理装置4包括供蒸汽管41以及第一蒸汽喷管42,供蒸汽管41的上端固定穿设于第一安装腔12的顶壁,供蒸汽管41的下端延伸至第一安装腔12内,第一蒸汽喷管42设置有两根且内置于第一安装腔12,其中一根第一蒸汽喷管42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体15且位于下摇粒滚筒17的下方,另一根第一蒸汽喷管42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体15且位于上摇粒滚筒16和下摇粒滚筒17之间,第一蒸汽喷管42的上周壁开设有若干个蒸汽喷淋孔,第一蒸汽喷管42连通于供蒸汽管41。
参照图1、图2、图5,副箱2设置有蒸汽循环装置5,蒸汽循环装置5设置有两组以分别作用于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以第一安装腔12为例,蒸汽循环装置5包括抽蒸汽管51、抽蒸汽风机52以及蒸汽循环管53,抽蒸汽管51固定穿设机箱主体1顶壁且连通于第一安装腔12,抽蒸汽风机52固定连接于副箱2的上端面,抽蒸汽风机52的进风口连通于抽蒸汽管51,蒸汽循环管53的一端连接于抽蒸汽风机52的出风口,蒸汽循环管53的另一端固定穿设于端板11且连通于第一安装腔12。
参照图1、图6,位于机箱主体1同一侧的相邻两个副箱2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导布通道管21,导布通道管2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法兰盘211,法兰盘2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副箱2外侧壁。副箱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供布料抵接的导布轮22,导布轮22设置于导布通道管21与副箱2的连接口处。
参照图7、图8,第二组摇粒单元模组10的机箱主体1设置有将第二安装腔13分隔呈加热腔131和冷却腔132的第二隔板152,第二隔板152的板面呈水平设置,第二隔板152穿设于支撑框架体15且第二隔板152的端部固定连接于端板11内壁,加热腔131位于冷却腔132的上方,上层安装槽和下层安装槽分别位于第二隔板152的上方和下方。上摇粒滚筒16内置于加热腔131,下摇粒滚筒17内置于冷却腔132,内置于冷却腔132的下摇粒滚筒17为出料滚筒,需要说明的是,冷却腔132内不设置第一蒸汽喷管42。机箱主体1设置有对出料滚筒的布料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为固定连接于机箱主体1外侧壁的冷风机18,冷风机18的进风口连通于外界环境,冷风机18的出风口连通于冷却腔132以对冷却腔132吹送冷却风,机箱主体1开设有连通于冷却腔132的排风口,机箱主体1固定连接有排风机19,排风机19的进风口连通于排风口,排风机19的出风口连通于外界环境,冷风机18和排风机19沿冷却腔132的长度方向分布。
参照图1、图3,位于第一组摇粒单元模组10上的第一安装腔12的下摇粒滚筒17的进料端设置为起始进料口,起始的副箱2和终点的副箱2外侧壁均转动连接有对布料提供输送动力的布料牵引辊(图中未显示),副箱2内设置有若干个对应设置于摇粒滚筒进料端的过渡导布辊(图中未显示),布料由上一个摇粒滚筒的出料端穿出后经过过渡导布辊进入下一个摇粒滚筒的进料端。端板11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应位于摇粒滚筒的出料端下方的重量感应称111,从上一个摇粒滚筒的出料端输送的布料均掉入至重量感应称111进行称重后,再通过过渡导布辊进入下一个摇粒滚筒内。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的实施原理为:布料在布料牵引辊的带动下,依次穿设于第一组摇粒单元模组10上的第一安装腔12内的下摇粒滚筒17、第二安装腔13内的下摇粒滚筒、第一安装腔12内的上摇粒滚筒16、第二安装腔13内的上摇粒滚筒16后,穿设于导布通道管21后依次穿设于第二组摇粒单元模组10上的第一安装腔12内的上摇粒滚筒16、第二安装腔13内的上摇粒滚筒16、第一安装腔12内的下摇粒滚筒17和第二安装腔13内的下摇粒滚筒17(参照图9,布料穿设摇粒滚筒的顺序为:a→b→c→d→e→f→g→h),经过多次连续摇粒,有效提高布料的摇粒效果,摇粒过程中,无需进行停机操作,减少生产过程中摇粒条件发生变动的可能性,从而有效提高对长度较长的织物的摇粒效果一致性且提高摇粒产能和摇粒稳定性,进而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在布料摇粒过程中,各组供热风装置3、湿热处理装置4单独控制,可根据不同织物的摇粒效果任意组合搭配,满足不同织物的摇粒生产需求,提高摇粒范围,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参照图10、图11、图12,以第一安装腔12为例,机箱主体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管54,安装管54的轴向平行于机箱主体1的长度方向,安装管54位于热风机33的出风口的正下方,安装管54位于上摇粒滚筒16的上方,安装管54的下周壁开设有多个抽气孔,多个抽气孔沿安装管54的轴向分布。蒸汽循环管53远离抽蒸汽风机52的一端连接有内置于第一安装腔12的第二蒸汽喷管56,第二蒸汽喷管56的数量和第一蒸汽喷管42的数量对应设置,且第二蒸汽喷管56和第一蒸汽喷管42并排设置,第二蒸汽喷管56的上周壁开设有若干个蒸汽喷淋孔。循环的蒸汽通过第二蒸汽喷管56均匀地喷射于摇粒滚筒,提高湿热处理的均匀度。
安装管54的两侧均凸出固定连接有热风导流板55,两块热风导流板55呈对称设置,热风导流板55远离安装管54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热风导流板55远离安装管54的一侧与第一安装腔12的内壁具有通风间隙。热风导流板55远离安装管54的一侧延伸至上摇粒滚筒16的俯视投影轮廓线的外部,即使蒸汽上升积聚于热风导流板55的下端面,并在热风导流板55的下端面凝结成水滴时,水滴能够顺延着热风导流板55的较低侧滑落,从而有效减少水滴掉落于上摇粒滚筒16的可能,减少布料与水滴直接发生接触的可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的实施原理为:热风机33启动将热风腔311的热风直吹至热风导流板55的上端面,热风经过热风导流板55的导流向两侧的通风间隙进入第一安装腔12内,以对摇粒滚筒内的布料进行加热,增设热风导流板55,减少热风由上而下对第一蒸汽喷管42和第二蒸汽喷管56进行直吹的可能,从而保证第一蒸汽喷管42和第二蒸汽喷管56对摇粒滚筒内湿热处理效率,同时热风能够对热风导流板55进行加热,减少蒸汽在热风导流板55的下端面凝聚成水滴的可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对布料进行摇粒作业的摇粒单元模组(10),多组摇粒单元模组(10)呈并排设置,所述摇粒单元模组(10)均包括机箱主体(1)以及一对分别设置于机箱主体(1)两侧的副箱(2),机箱主体(1)设置有将其内腔分隔成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的第一隔板(14),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沿机箱主体(1)的宽度方向分布,副箱(2)的内腔连通于机箱主体(1)的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内均转动连接有两端呈开口设置以对布料进行摇粒作业的上摇粒滚筒(16)和下摇粒滚筒,位于同一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16)/下摇粒滚筒(17)的进料端呈同侧设置,位于不同安装腔内的上摇粒滚筒(16)/下摇粒滚筒(17)的进料端呈不同侧设置,相邻两个副箱(2)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导布通道管(21),位于第一组摇粒单元模组(10)上的第一安装腔(12)的下摇粒滚筒(17)的一端设置为起始进料口,布料依次穿设于第一安装腔(12)内的下摇粒滚筒(17)、第二安装腔(13)内的下摇粒滚筒、第一安装腔(12)内的上摇粒滚筒(16)、第二安装腔(13)内的上摇粒滚筒(16)后,穿设于导布通道管(21)后依次穿设于第二组摇粒单元模组(10)上的第一安装腔(12)内的上摇粒滚筒(16)、第二安装腔(13)内的上摇粒滚筒(16)、第一安装腔(12)内的下摇粒滚筒(17)和第二安装腔(13)内的下摇粒滚筒(17),以此类推穿设于下一组摇粒单元模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摇粒滚筒(16)和下摇粒滚筒(17)周壁均开设有透风孔,所述机箱主体(1)设置有对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进行吹送热风的供热风装置(3),供热风装置(3)包括设置于机箱主体(1)的加热风箱(31)、内置于加热风箱(31)以对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32)以及将热风吹送至第一安装腔(12)/第二安装腔(13)内的热风机(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风箱(31)设置于机箱主体(1)的顶部外壁,热风机(33)的出风口和机箱主体(1)的顶壁连通,机箱主体(1)的侧壁设置有连通于第一安装腔(12)/第二安装腔(13)的热风循环管(34),所述热风循环管(34)的一端连通于加热风箱(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主体(1)设置有对第一安装腔(12)/第二安装腔(13)内的上摇粒滚筒(16)和下摇粒滚筒(17)内的布料进行湿热处理作业的湿热处理装置(4),所述湿热处理装置(4)包括内置于第一安装腔(12)/第二安装腔(13)的第一蒸汽喷管(42),第一蒸汽喷管(42)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第一蒸汽喷管(42)位于下摇粒滚筒(17)的下方,另一根第一蒸汽喷管(42)位于上摇粒滚筒(16)和下摇粒滚筒(17)之间,第一蒸汽喷管(42)的上周壁开设有蒸汽喷淋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热处理装置(4)还包括固定穿设于机箱主体(1)的供蒸汽管(41),两根所述第一蒸汽喷管(42)均连接于供蒸汽管(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2)/第二安装腔(13)的顶部内壁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安装腔(12)/第二安装腔(13)的顶部内壁靠近第一隔板(14)的一侧低于其远离第一隔板(14)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箱(2)设置有蒸汽循环装置(5),蒸汽循环装置(5)包括连通于第一安装腔(12)/第二安装腔(13)顶壁的抽蒸汽管(51)、设置于副箱(2)且进风口连接于抽蒸汽管(51)的抽蒸汽风机(52)以及一端连通于抽蒸汽风机(52)的出风口的蒸汽循环管(53),所述蒸汽循环管(53)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一安装腔(12)/第二安装腔(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箱(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供布料抵接的导布轮(22),所述导布轮(22)设置于导布通道管(21)与副箱(2)的连接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后一组所述摇粒单元模组(10)的机箱主体(1)设置有将第二安装腔(13)分隔呈加热腔(131)和冷却腔(132)的第二隔板(152),上摇粒滚筒(16)内置于加热腔(131),下摇粒滚筒(17)内置于冷却腔(132),内置于冷却腔(132)的下摇粒滚筒(17)为出料滚筒,所述机箱主体(1)设置有对出料滚筒的布料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机箱主体(1)的冷风机(18),冷风机(18)连通于冷却腔(132)以对冷却腔(132)吹送冷却风,所述机箱主体(1)设置有连通于冷却腔(132)的排风口。
CN202221815295.4U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 Active CN217709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5295.4U CN217709947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5295.4U CN217709947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09947U true CN217709947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8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15295.4U Active CN217709947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099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2130A (zh) * 2022-07-14 2022-10-14 福建奥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2130A (zh) * 2022-07-14 2022-10-14 福建奥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04053A (en) Steam and hot air operated dry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xtile articles of clothing
CN217709947U (zh) 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
CN215758062U (zh) 双层连续式自动摇粒机
CN210569830U (zh) 一种水稻种子用烘干设备
CN210773296U (zh) 一种双层网带式烘干装置
CN103690365A (zh) 药材蒸煮干燥一体机
CN115182130A (zh) 一种连续式摇粒机组
CN215724903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盒清洗后吹水干燥装置
CN216786503U (zh) 一种转笼式连续摇粒机
CN110938952B (zh) 一种散纤维快速加湿装置
CN107289770A (zh) 一种用于生产有机废水处理催化剂的干燥工艺及设备
CN210538859U (zh) 一种烟草生产用烘干装置
US5233764A (en) Turbulent airflow hot shelf tower dryer
CN217791390U (zh) 一种单层带式蒸汽型坚果食品烘干机
CN211084711U (zh) 一种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
CN220103682U (zh) 一种防凝露烘干房及湿布烘干设备
CN217869494U (zh) 一种羊绒加工用闷绒加湿装置
CN217818010U (zh) 一种颗粒状药物生产用干燥设备
CN220648966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丝绸加工装置
CN205403396U (zh) 一种无纺布烘干箱
CN213113922U (zh) 一种气流式加热的摇粒机
CN209013696U (zh) 用于干燥废薯泥的热风干燥机
CN213476351U (zh) 一种智能化高速平幅针织预缩联合机用预热装置
CN215724570U (zh) 一种燕窝干燥装置
CN109341297A (zh) 一种化纤面料快速干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