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5963U - 一种前立柱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立柱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05963U
CN217705963U CN202222074084.6U CN202222074084U CN217705963U CN 217705963 U CN217705963 U CN 217705963U CN 202222074084 U CN202222074084 U CN 202222074084U CN 217705963 U CN217705963 U CN 217705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front pillar
water tank
lower section
upp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40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超
敖志国
狄武飞
张明星
谢定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740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05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05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05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立柱结构及汽车,前立柱结构包括前立柱上段总成和前立柱下段总成,前立柱上段总成的两端分别与纵梁前段总成和水箱上横梁总成连接,前立柱上段总成的上端向车内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α的角度倾斜,并向车头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β的角度倾斜,前立柱下段总成的两端分别与水箱下横梁总成和纵梁前段总成连接,前立柱下段总成的下端向车头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γ的角度倾斜。汽车包括前述前立柱结构。通过将前立柱分段设置为前立柱上段总成和前立柱下段总成,将前立柱上段总成的上端形成α和β角度倾斜,前立柱下段总成的下端向车头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γ的角度倾斜,保证前立柱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满足汽车轻量化。

Description

一种前立柱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立柱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前立柱总成作为车身的重要结构零件,不仅支持着车身前端的零件,同时对车的正碰力传递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有结构设计将前立柱设计为一个长度较长的整体零件,需设置加强件对其自身结构进行加强,同时截面需设计较大才能满足自身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影响汽车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立柱结构及汽车,保证前立柱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并满足汽车轻量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立柱结构,包括前立柱上段总成和前立柱下段总成,所述前立柱上段总成的两端分别与纵梁前段总成和水箱上横梁总成连接,所述前立柱上段总成的上端向车内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α的角度倾斜,并且向车头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β的角度倾斜,所述前立柱下段总成的两端分别与水箱下横梁总成和纵梁前段总成连接,所述前立柱下段总成的下端向车头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γ的角度倾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前立柱分段设置为前立柱上段总成和前立柱下段总成,将前立柱上段总成的两端分别与纵梁前段总成和水箱上横梁总成连接形成支撑,前立柱上段总成的上端向车内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α的角度倾斜,并且向车头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β的角度倾斜,这样的设计当车发生碰撞时,通过前立柱上段总成吸收一部分力,有效保护驾驶人安全;还将前立柱下段总成的两端分别与水箱下横梁总成和纵梁前段总成连接,并的下端向车头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γ的角度倾斜,有利于吸收正碰力,代替需要设置加强件和增大截面来满足整体较长的前立柱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前立柱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并满足汽车轻量化需求。
优选的,所述前立柱上段总成包括前立柱上段和前立柱上段加强板,通过所述前立柱上段加强板将所述前立柱上段的一端与水箱上横梁总成连接。
通过设置前立柱上段加强板增加前立柱上段总成的强度和刚度,并增加前立柱上段与水箱上横梁总成的连接点的强度和刚度。
优选的,所述前立柱上段的截面呈U形,所述前立柱上段远离前立柱上段加强板的一端形成有支耳,通过所述支耳与水箱上横梁总成连接。
通过将前立柱上段的截面设置为U形,可增强其强度和刚度,并设置支耳与水箱上横梁总成连接,提升连接点的强度和刚度。
优选的,所述前立柱下段总成包括前立柱下段外板和前立柱下段内板,所述前立柱下段外板和前立柱下段内板的截面均呈U形。
通过将前立柱下段外板和前立柱下段内板的截面均设置为U形,增加前立柱下段外板和前立柱下段内板的强度和刚度。
优选的,所述前立柱下段总成与水箱下横梁总成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水箱下横梁立柱加强板,所述水箱下横梁立柱加强板分别与前立柱下段总成和水箱下横梁总成连接。
通过设置水箱下横梁立柱加强板提升前立柱下段总成与水箱下横梁总成的连接点的强度和刚度。
优选的,所述前立柱上段上形成有加强部。
通过将前立柱上段上设置加强部,增加前立柱上段的强度和刚度。
优选的,所述前立柱下段外板、前立柱下段内板和水箱下横梁立柱加强板上均形成有加强部。
通过在前立柱下段外板、前立柱下段内板和水箱下横梁立柱加强板上均形成有加强部,增强前立柱下段外板、前立柱下段内板和水箱下横梁立柱加强板的强度和刚度。
优选的,所述加强部由其本体凹凸变形形成。
通过将加强部由本体凹凸变形形成,在不增加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实现刚度和强度加强。
优选的,所述α的角度值范围采用40°~48°。
优选的,所述β的角度值范围采用40°~48°。
优选的,所述γ的角度值范围采用43°~48°。
优选的,所述前立柱上段总成和前立柱下段总成上均形成有减重孔。
通过在前立柱上段总成和前立柱下段总成上形成减重孔,在满足前立柱上段总成和前立柱下段总成的强度和刚度的基础上,实现轻量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前立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前立柱设置为前立柱上段总成和前立柱下段总成,将前立柱上段总成的两端分别与纵梁前段总成和水箱上横梁总成连接形成支撑,并的上端向车内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α的角度倾斜,并且向车头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β的角度倾斜,这样的设计当车发生碰撞时,会吸收一部分的力,有效保护驾驶人安全;还将前立柱下段总成的两端分别与水箱下横梁总成和纵梁前段总成连接,并的下端向车头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γ的角度倾斜,有利于吸收正碰力,代替需要设置加强件和增大截面来满足整体较长的前立柱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前立柱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并满足汽车轻量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立柱上段总成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立柱下段总成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立柱下段总成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立柱下段总成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前立柱上段总成1、前立柱上段11、前立柱上段加强板12、前立柱下段总成2、前立柱下段外板21、前立柱下段内板22、水箱下横梁立柱加强板3、减重孔4、纵梁前段总成5、水箱上横梁总成6、加强部7、水箱下横梁总成8。
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5,一种前立柱结构,包括前立柱上段总成1和前立柱下段总成2,所述前立柱上段总成1的两端分别与纵梁前段总成5和水箱上横梁总成6连接,所述前立柱上段总成1的上端向车内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α的角度倾斜,并且向车头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β的角度倾斜,所述前立柱下段总成2的两端分别与水箱下横梁总成8和纵梁前段总成5连接,所述前立柱下段总成2的下端向车头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γ的角度倾斜。
参见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中,α的角度值范围是40°~48°;β的角度值范围是40°~48°。所述γ的角度值范围采用43°~48°。前立柱上段总成1包括有安装在车体左侧的前立柱上段总成1和安装在车体右侧的前立柱上段总成1;前立柱下段总成2包括安装在车体左侧的前立柱下段总成2和安装在车体右侧的前立柱下段总成2。
其中,参见图1和图2,每个所述前立柱上段总成1包括前立柱上段11和前立柱上段加强板12,通过所述前立柱上段加强板12将所述前立柱上段11的一端与水箱上横梁总成6连接。
参见图1和图2,所述前立柱上段11的截面呈U形,所述前立柱上段11远离前立柱上段加强板12的一端形成有支耳,通过所述支耳与水箱上横梁总成6连接。
参见图1至图2,每个所述前立柱下段总成2包括前立柱下段外板21和前立柱下段内板22,所述前立柱下段外板21和前立柱下段内板22的截面均呈U形。
参见图1和图2,所述前立柱下段总成2与水箱下横梁总成8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水箱下横梁立柱加强板3,所述水箱下横梁立柱加强板3分别与前立柱下段总成2和水箱下横梁总成8连接。
参见图1,所述前立柱上段11上形成有加强部7。所述前立柱下段外板21、前立柱下段内板22和水箱下横梁立柱加强板3上均形成有加强部7。所述加强部7由其本体凹凸变形形成。
参见图1,所述前立柱上段总成1和前立柱下段总成2上均形成有减重孔4。
实施例2,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前立柱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可包括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等。具体的,可为两厢轿车、三厢轿车、皮卡车、SUV、MPV、面包车或越野车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立柱上段总成(1)和前立柱下段总成(2),所述前立柱上段总成(1)的两端分别与纵梁前段总成(5)和水箱上横梁总成(6)连接;所述前立柱上段总成(1)的上端向车内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α的角度倾斜,且向车头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β的角度倾斜,所述前立柱下段总成(2)的两端分别与水箱下横梁总成(8)和纵梁前段总成(5)连接,所述前立柱下段总成(2)的下端向车头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形成γ的角度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上段总成(1)包括前立柱上段(11)和前立柱上段加强板(12),通过所述前立柱上段加强板(12)将所述前立柱上段(11)的一端与水箱上横梁总成(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上段(11)的截面呈U形,所述前立柱上段(11)远离前立柱上段加强板(12)的一端形成有支耳,通过所述支耳与水箱上横梁总成(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下段总成(2)包括前立柱下段外板(21)和前立柱下段内板(22),所述前立柱下段外板(21)和前立柱下段内板(22)的截面均呈U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下段总成(2)与水箱下横梁总成(8)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水箱下横梁立柱加强板(3),所述水箱下横梁立柱加强板(3)分别与前立柱下段总成(2)和水箱下横梁总成(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α的角度值范围采用40°~4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β的角度值范围采用40°~4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γ的角度值范围采用43°~4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上段总成(1)和前立柱下段总成(2)上均形成有减重孔(4)。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前立柱结构。
CN202222074084.6U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前立柱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7705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4084.6U CN217705963U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前立柱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4084.6U CN217705963U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前立柱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05963U true CN217705963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7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4084.6U Active CN217705963U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前立柱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05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74637B (zh) 一种车身后舱框架总成及车辆
US5346276A (en) Bearing structure for the bodywork of a passenger car
CN203593053U (zh) 用于车辆的碰撞保护系统
CN103407494A (zh) 用于车架的纵梁
CN110282017B (zh) 一种车身前舱结构
CN101121421A (zh) 乘用车车顶横梁
KR100747029B1 (ko) 자동차의 프론트 엔드부 구조
CN201520343U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
CN204161487U (zh) 一种前翼子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17705963U (zh) 一种前立柱结构及汽车
CN106240646B (zh) 汽车的前部车体结构
CN111148681B (zh) 吸收装置以及包括该吸收装置的车辆
CN209410168U (zh) 一种填充泡沫材料的汽车纵梁结构
CN208469942U (zh) 一种机舱前纵梁总成
CN215883807U (zh) 车身前端加强结构
CN101708737B (zh) 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
CN210126555U (zh) 铝合金前副车架
CN210912613U (zh) 具有吸能功能的前副车架及汽车
CN108583689B (zh) 具有传力结构的纵梁和汽车
CN214215941U (zh) 一种车身前部纵梁结构、车身前部防撞结构及汽车
CN204871207U (zh) 一种吸能筒支架和碰撞吸能装置及车辆
CN217917852U (zh) 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CN201604701U (zh) 轻型客车前部防碰撞吸能结构
CN104163193A (zh) 转向支承构件的构造
CN220948202U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