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2598U - 一种冷却控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控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02598U CN217702598U CN202220950669.7U CN202220950669U CN217702598U CN 217702598 U CN217702598 U CN 217702598U CN 202220950669 U CN202220950669 U CN 202220950669U CN 217702598 U CN217702598 U CN 2177025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water
- overflow
- water outlet
- valve core
- 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包括壳体、控制组件,壳体设置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控制通道,控制通道的两端分别为敞开端和封闭端,控制通道的侧壁设置有低压出水口、高压出水口、高压进水口和溢流安装口,溢流安装口设置有溢流阀;控制组件包括阀芯,阀芯相对壳体活动设置于控制通道内,阀芯设置过水结构,阀芯在控制通道具有三个状态位置,三个状态位置包括第一状态位置、第二状态位置和第三状态位置。冷却控制结构可分别处于三种不同的状态,即高压出水状态和低压出水状态以及关闭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的高压泵配合溢流阀只能提供一种恒定的压力,无法满足数控车床在加工过程中不同部位不同压力的冷却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控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包括壳体、控制组件,壳体设置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控制通道,所述控制通道的两端分别为敞开端和封闭端,所述控制通道的侧壁设置有低压出水口、高压出水口、高压进水口和溢流安装口,所述溢流安装口设置有溢流阀;控制组件包括阀芯,所述阀芯相对所述壳体活动设置于控制通道内,所述阀芯设置过水结构,所述阀芯在控制通道具有三个状态位置,三个状态位置包括第一状态位置、第二状态位置和第三状态位置,其中:
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位置的阀芯中的过水结构将低压出水口、高压进水口、溢流安装口相互连通;
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位置的阀芯中的过水结构将高压出水口、高压进水口相互连通;
处于第三状态位置的阀芯将低压出水口、高压出水口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高压水由高压进水口进入,由于低压出水口、高压进水口、溢流安装口相互连通,溢流安装口设置有溢流阀,使得高压水转变为低压水,因此低压出水口流出的水为低压水。调整阀芯在控制通道具有三个状态位置,对应地使得冷却控制结构分别处于三种不同的状态,即高压出水状态和低压出水状态以及关闭状态,即实现出低压水或者高压水,又或者关闭出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阀芯相对所述壳体上下可调,所述低压出水口、所述高压出水口设置于所述高压进水口的上下两侧,所述溢流安装口与所述低压出水口均设置在垂直于所述阀芯上下延伸的轴线的同一平面上,所述过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阀芯的外周壁设置有过水凹槽,所述过水凹槽与所述控制通道的侧壁形成过水通道。
当所述低压出水口、所述高压出水口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时,设置在阀芯的过水凹槽不能呈环形设置,局部过水,导致过水通道小,过水量少,因此这样设置,增大了过水通道,过水量较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压出水口、所述高压出水口在上下方向的投影面上错位设置,不同压力的出水口的出水方向不一样,即不仅可出不同压力的水,还能对出液方向进行切换,实现一个高压冷却泵应对不同加工区域不同压力的冷却需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水凹槽为环形凹槽,阀芯的外周壁与控制通道的内侧壁形成环形过水通道,增大过水量更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溢流阀设置有阀出口,所述控制通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壳体设置有溢流通道,所述溢流通道与所述阀出口和第一溢流口连通,设置述溢流通道,方便控制溢流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通道连接于所述溢流通道和所述第一溢流口,所述低压出水口和所述第一溢流口在上下方向的投影面上位置重合。可不设置溢流管,使溢流液与低压出水流向同一区域,便于收集溢流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闭端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二溢流口与所述溢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溢流口设置有第二堵头,方便收集溢流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和所述控制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低压出水口、高压出水口、高压进水口和溢流安装口的上方,密封作用,防止漏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的外周壁设置密封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密封凹槽内,密封凹槽起到固定第一密封圈的作用,又由于第一密封圈是跟随阀芯运动而运动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便于阀芯带动第一密封圈运动,既不阻碍阀芯运动,也有利于密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有与所述阀芯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阀芯相对所述壳体活动设置于控制通道内的驱动端。自动控制冷却控制结构的出水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一实施例的低压出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四箭头分别表示左向、右向、上向和下向;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其中四箭头分别表示前向、后向、上向和下向;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一实施例的高压出水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四箭头分别表示前向、后向、上向和下向;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一实施例的低压出水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一实施例的高压出水剖状态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作出如下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包括壳体100、控制组件300,目的为采用自动或者手动控制,对高压进水口的冷却液方向进行切换,实现一个高压冷却泵应对不同加工区域不同压力的冷却需求。
壳体100设置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控制通道110,控制通道110的两端分别为控制端和封闭端,封闭端设置有第一堵头170,控制通道110的侧壁设置有低压出水口120、高压出水口130、高压进水口140和溢流安装口150,低压出水口120的位置设置于高压进水口140的上方,高压出水口130设置于高压进水口140的下方,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高压出水口130的位置设置于高压进水口140的上方,低压出水口120设置于高压进水口140的下方,但是溢流安装口150与低压出水口120均设置在垂直于阀芯320上下延伸的轴线的同一平面上,因为溢流安装口150设置有溢流阀200,高压水经溢流阀200泄出,低压出水口120流出的液体为低压液体。
控制组件300包括阀芯320和驱动机构310,驱动机构310设置有与阀芯320传动连接并驱动阀芯320相对壳体100上下滑动的驱动端。阀芯320设置过水结构。阀芯320在控制通道110具有三个状态位置,三个状态位置包括第一状态位置、第二状态位置和第三状态位置,其中:处于第一状态位置的阀芯320中的过水结构将低压出水口120、高压进水口140、溢流安装口150相互连通;处于第二状态位置的阀芯320中的过水结构将高压出水口130、高压进水口140相互连通;处于第三状态位置的阀芯320将低压出水口120、高压出水口130断开。即第一状态位置为低压出水状态;第二状态位置为高压出水状态;第三状态位置为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中,过水结构包括设置在阀芯320的外周壁设置有过水凹槽321,过水凹槽321为环形凹槽,阀芯320的外周壁与控制通道110的内侧壁形成环形过水通道,增大过水量更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过水凹槽321,不一定要呈环形设置在阀芯320的外周壁,只要过水凹槽321移动到低压出水口120的位置时,过水凹槽321与控制通道110的侧壁形成的过水通道能够连通连通低压出水口120、高压进水口140、溢流安装口150,同时关闭高压出水口130、高压进水口140;过水凹槽321移动到高压出水口130的位置时,过水凹槽321与控制通道110的侧壁形成的过水通道能够连通连通高压出水口130、高压进水口140,同时关闭低压出水口120、高压进水口140、溢流安装口150即可。当然过水凹槽321不设置呈环形结构,其过水量相对较小。
进一步地,从图1至图3可以得出,低压出水口120、高压出水口130在上下方向的投影面上错位设置,不同压力的出水口的出水方向不一样,即不仅可出不同压力的水,还能对出液方向进行切换,实现一个高压冷却泵应对不同加工区域不同压力的冷却需求。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低压出水口120、高压出水口130在上下方向的投影面上位置重合,则只能对同一区域出不同压力的液体。
在驱动机构310驱动下,阀芯320位于控制通道110的上方,冷却控制结构呈低压出水状态,即过水凹槽321连通低压出水口120、高压进水口140、溢流安装口150,关闭连通高压出水口130、高压进水口140;阀芯320位于控制通道110的下方,冷却控制结构呈高压出水状态,即过水凹槽321与控制通道110的侧壁形成的过水通道能够连通连通高压出水口130、高压进水口140,同时关闭低压出水口120、高压进水口140、溢流安装口150;又或者呈关闭状态,即关闭低压出水口120、高压出水口130。其中,驱动机构310可以为油缸、气缸、直线模组、丝杠机构等。用驱动机构310进行驱动,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冷却控制结构的出液体状态。在其他一些实施中,也可在阀芯320上设置把手等,手动控制冷却控制结构。
进一步地,溢流阀200设置有阀出口,控制通道110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溢流口151,壳体100设置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溢流通道160,控制通道110连接于溢流通道160和第一溢流口151,第一溢流口151设置在低压出水口120、高压出水口130的下方,低压出水口120和第一溢流口151在上下方向的投影面上位置重合,即溢流液的出液方向和低压出水口120的出液方向一致。当冷却控制结构应用于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时,控制的液体为切削液,而加工工件的下方通常设置有托水盘,用于承接切削液,此时,低压出水口120的低压切削液对加工件进行冷却,溢流液的出液方向和低压出水口120的出液方向一致,溢流液直接流到托水盘上,即溢流液与低压出水流向同一区域,便于收集溢流液,不需要设置溢流管。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溢流通道160与阀出口和第一溢流口151连通,溢流液可经第一溢流口151排出,可外接管道排出溢流液。当然,本实施例也设置了第二溢流口152,第二溢流口152设置有第二堵头161,需要时,也可外接管道排出溢流液。进一步地,溢流安装口150与溢流阀200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密封圈190,提高密封效果,防止漏水。
进一步地,阀芯320的外周壁设置密封凹槽322,第一密封圈180设置于密封凹槽322内,密封凹槽322起到固定第一密封圈180的作用,又由于第一密封圈180是跟随阀芯320运动而运动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便于阀芯320带动第一密封圈180运动,既不阻碍阀芯320运动,也有利于密封。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可通过驱动阀芯320的绕阀芯320上下延伸轴线转动,来达到控制高低压出水,实现一个高压冷却泵应对不同加工区域不同压力的冷却需求。阀芯320的转动可以为电动或者手动。此时低压出水口120、高压出水口130设置垂直于阀芯320上下延伸的轴线的同一平面上,设置在阀芯320的过水凹槽321不能呈环形设置,所以局部过水,导致过水通道小,过水量少。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其设置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控制通道(110),所述控制通道(110)的两端分别为敞开端和封闭端,所述控制通道(110)的侧壁设置有低压出水口(120)、高压出水口(130)、高压进水口(140)和溢流安装口(150),所述溢流安装口(150)设置有溢流阀(200);
控制组件(300),其包括阀芯(320),所述阀芯(320)相对所述壳体(100)活动设置于控制通道(110)内,所述阀芯(320)设置过水结构,所述阀芯(320)在控制通道(110)具有三个状态位置,三个状态位置包括第一状态位置、第二状态位置和第三状态位置,其中:
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位置的阀芯(320)中的过水结构将低压出水口(120)、高压进水口(140)、溢流安装口(150)相互连通;
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位置的阀芯(320)中的过水结构将高压出水口(130)、高压进水口(140)相互连通;
处于第三状态位置的阀芯(320)将低压出水口(120)、高压出水口(130)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阀芯(320)相对所述壳体(100)上下可调,所述低压出水口(120)、所述高压出水口(130)设置于所述高压进水口(140)的上下两侧,所述溢流安装口(150)与所述低压出水口(120)均设置在垂直于所述阀芯(320)上下延伸的轴线的同一平面上,所述过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阀芯(320)的外周壁设置有过水凹槽(321),所述过水凹槽(321)与所述控制通道(110)的侧壁形成过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压出水口(120)、所述高压出水口(130)在上下方向的投影面上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水凹槽(321)为环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流阀(200)设置有阀出口,所述控制通道(110)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溢流口(151),所述壳体(100)设置有溢流通道(160),所述溢流通道(160)与所述阀出口和第一溢流口(15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通道(110)连接于所述溢流通道(160)和所述第一溢流口(151),所述低压出水口(120)和所述第一溢流口(151)在上下方向的投影面上位置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端设置有第一堵头(170),所述壳体(100)设置有第二溢流口(152),所述第二溢流口(152)与所述溢流通道(160)连通,所述第二溢流口(152)设置有第二堵头(16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320)和所述控制通道(110)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80),所述第一密封圈(180)设置于所述低压出水口(120)、高压出水口(130)、高压进水口(140)和溢流安装口(150)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320)的外周壁设置密封凹槽(322),所述第一密封圈(180)设置于所述密封凹槽(32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冷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组件(300)还包括驱动机构(310),所述驱动机构(310)设置有与所述阀芯(320)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阀芯(320)相对所述壳体(100)活动设置于控制通道(110)内的驱动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50669.7U CN217702598U (zh) | 2022-04-22 | 2022-04-22 | 一种冷却控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50669.7U CN217702598U (zh) | 2022-04-22 | 2022-04-22 | 一种冷却控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02598U true CN217702598U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3793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950669.7U Active CN217702598U (zh) | 2022-04-22 | 2022-04-22 | 一种冷却控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02598U (zh) |
-
2022
- 2022-04-22 CN CN202220950669.7U patent/CN2177025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702598U (zh) | 一种冷却控制结构 | |
CN216742876U (zh) | 截止阀及其制冷系统 | |
CN212959976U (zh) | 电子膨胀阀 | |
CN106763902B (zh) | 阀芯及阀门 | |
CN114683092A (zh) | 一种冷却控制结构 | |
US4623002A (en) | Polymer control valve | |
EP4431768A1 (en) | Stop valve | |
CN212272685U (zh) | 一种可调式更油阀 | |
CN111633257A (zh) | 垂直矢量自动分度铣头 | |
CN207539378U (zh) | 一种用于变速器冷却系统的板式温控阀 | |
CN210599631U (zh) | 一种液压换向阀 | |
CN212899926U (zh) | 一种单向阀 | |
CN104265949B (zh) | 一种电控组合式滑阀 | |
CN203463278U (zh) | 组合阀 | |
CN113374890A (zh) | 反向卸荷阀 | |
CN218511825U (zh) | 燃气切断装置及燃气表 | |
CN214618001U (zh) | 一种耐磨型调节阀 | |
CN219933031U (zh) | 电驱控制阀、电驱总成及动力装置 | |
CN103486019A (zh) | 组合阀 | |
CN216768362U (zh) | 双级压力压差调节阀 | |
CN220134642U (zh) | 电磁阀及空调系统 | |
CN211474884U (zh) | 调节阀及燃气设备 | |
CN221482726U (zh) | 液控换向阀及液控系统 | |
CN211474907U (zh) | 调节阀及燃气设备 | |
CN217898346U (zh) | 两级液压调速系统及液压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