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6781U - 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6781U
CN217696781U CN202221331010.XU CN202221331010U CN217696781U CN 217696781 U CN217696781 U CN 217696781U CN 202221331010 U CN202221331010 U CN 202221331010U CN 217696781 U CN217696781 U CN 217696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il
rotation
central axis
fixation devic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10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扬烨
向翼
陈德方
林建东
刘梦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indr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indr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indr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indr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10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6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6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6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体、加压钉机构和防旋钉机构,加压钉机构和防旋钉机构分别设置于支撑体,加压钉机构包括加压钉,防旋钉机构包括防旋钉,防旋钉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加压钉的中心轴线倾斜,防旋钉与加压钉之间具有异面交叉处,对应为第一空间交叉处,沿着加压钉的固定部指向第一空间交叉处的中心轴线方向上,防旋钉与加压钉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从而当防旋钉和加压钉攻入股骨时,既能够保证防旋钉与加压钉之间不发生干涉,又能提高防旋钉对股骨的把持力,有效提高防旋钉对股骨的限制旋转效果以便于加压钉固定股骨,并且降低防旋钉无法攻入股骨或易脱落于股骨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股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提高,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所占比例较大,约占髋部骨折的50%。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目前多主张采用股骨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治疗,通过股骨髓内钉以重建股骨粗隆间骨折部位的连接,从而恢复骨折部位的生理结构完整性,具有可稳定控制骨折部位的轴向力线、防止骨折旋转畸形、降低内置物断裂风险、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的优点,并且术后发生内固定失效的风险较髓外固定治疗法小。
目前,采用现有的股骨髓内钉固定发生骨折的股骨时,为了避免加压钉与防旋钉之间发生干涉问题,一般在加压钉与防旋钉之间预留5mm以上的间隙,导致加压钉与防旋钉之间的间距较大。当防旋钉固定股骨的末端球形膨大处时,会出现“上漂现象”,而加压钉与防旋钉之间的间距较大,使得骨保留量较少,从而防旋钉对股骨的把持力较低,导致临床上常常出现防旋钉无法攻入股骨头、易脱针等问题,为患者增加额外的手术痛苦。
因此,如何改进股骨髓内钉以改善防旋钉无法攻入股骨头或攻入的骨保留量少而易脱针的问题,对股骨骨折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旨在改善股骨手术中防旋钉无法攻入股骨或攻入的骨保留量少而易脱针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所述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包括:
支撑体;
加压钉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体,包括加压钉,所述加压钉包括攻进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体相连,所述攻进部用于攻入股骨;以及
防旋钉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体,包括防旋钉;
其中,所述防旋钉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倾斜;
所述防旋钉与所述加压钉之间具有异面交叉处,对应为第一空间交叉处,沿着所述加压钉的所述固定部指向所述第一空间交叉处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所述防旋钉与所述加压钉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防旋钉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所述防旋钉设置于所述导向件。
可选地,所述导向件包括:
本体;
至少一个套筒,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防旋钉穿设于所述套筒;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本体;
对应地,所述支撑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适配连接;
其中,所述套筒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防旋钉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者开设有插槽,另一者为插接件,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插槽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适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数量为两个,对应为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别设置于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作为替代性实施方案,所述支撑体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防旋钉的腔体,所述导向件包括所述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为中空筒状结构或通槽结构;所述腔体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防旋钉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倾斜角度相同。
进一步地,以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为基准线,所述防旋钉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倾斜的锐角为α,所述α的角度值为:0°<α≤2.25°。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空间交叉处,所述防旋钉与所述加压钉之间的平均间隙为1.5mm至2.0mm。
进一步地,所述加压钉选自刀片钉、髋螺钉或头髓钉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股骨髓内固定装置还包括:主钉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体,包括主钉,所述主钉包括攻入部和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支撑体相连,所述攻入部用于攻入股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包括相连接的弯折部和基体,所述加压钉机构和所述防旋钉机构设置于所述基体,所述主钉机构设置于所述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较所述第二端更靠近所述基体,所述主钉的所述握持部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旋钉与所述主钉之间具有异面交叉处,对应为第二空间交叉处;所述第一空间交叉处较所述第二空间交叉处更靠近所述加压钉的所述攻进部。
进一步地,在第二空间交叉处,所述防旋钉与所述主钉之间的平均间隙为1.5mm至2.0mm。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中,防旋钉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加压钉的中心轴线倾斜,并且沿着加压钉的固定部指向第一空间交叉处的中心轴线方向上,防旋钉与加压钉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从而当防旋钉和加压钉攻入股骨时,既能够保证防旋钉与加压钉之间不发生干涉,又能提高防旋钉对股骨的把持力,从而提高防旋钉对股骨的限制旋转效果以便于加压钉固定股骨,有效降低防旋钉无法攻入股骨或易脱落于股骨的风险。
相较于防旋钉的中心轴线平行于加压钉的中心轴线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本申请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能够大幅度地缩小防旋钉与加压钉之间在第一空间交叉处的平均间隙,可缩小至1.5mm,从而提高了防旋钉攻入股骨的骨保留量,有效降低防旋钉置入股骨失败的风险,有利于缩短股骨手术时间,并且避免股骨手术中反复置入防旋钉对患者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的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中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5,股骨髓内固定装置100包括加压钉机构1、支撑体2以及防旋钉机构3,加压钉机构1和防旋钉机构3分别设置于支撑体2。
加压钉机构1包括加压钉11,加压钉11用于固定股骨。加压钉11包括攻进部111和固定部112,其中,固定部112与支撑体2连接,攻进部111用于攻入股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压钉11选自自刀片钉、髋螺钉或头髓钉中的至少一种。
防旋钉机构3包括防旋钉31,防旋钉31用于辅助加压钉11固定股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防旋钉31用于引导加压钉11攻入股骨的方向,以提高加压钉11攻入股骨的精准度,从而有效固定股骨,降低加压钉11易脱落于股骨的风险;另一方面,防旋钉31先于加压钉11攻入股骨,使得防旋钉31能够将股骨临时固定,从而防止加压钉11攻入股骨时股骨发生旋转的问题。
支撑体2用于承载加压钉机构1和防旋钉机构3。支撑体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子体拼接而成。支撑体2例如可以是近端瞄准架,支撑体2上可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和/或多个安装槽,安装孔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是销钉定位孔、螺纹连接孔或远端锁钉孔。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防旋钉31的中心轴线311被配置为相对于加压钉11的中心轴线113倾斜,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具有异面交叉处,对应为第一空间交叉处A,沿着加压钉11的固定部112指向第一空间交叉处A的中心轴线113方向上,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如本申请所用,“异面交叉处”是指两个物体在空间上存在非接触性交叠处,例如:以地面作为水平面,加压钉11和防旋钉31位于水平面的上方,加压钉11在水平面的正向投影与防旋钉31在水平面的正向投影存在重叠处,并且在该重叠处加压钉11与防旋钉31彼此不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空间交叉处A,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的平均间隙为1.5mm至2.0mm,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的平均间隙例如可以是1.5mm、1.6mm、1.7mm、1.8mm、1.9mm或2.0mm。相较于现有技术,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的间隙显著缩小,有效改善防旋钉31无法攻入股骨头、易脱落股骨等问题,并且在防旋钉31和加压钉11均攻入股骨的状态下,确保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不会发生干涉问题。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防旋钉机构3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件32,导向件32设置于支撑体2,防旋钉31设置于导向件32。可以理解的是,导向件32可以是独立部件,导向件32与支撑体2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导向件32还可以集成于支撑体2,导向件32与支撑体2之间可为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导向件32为独立部件,导向件32与支撑体2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如图4所示,导向件32包括本体321、至少一个套筒322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323,套筒322和第一连接件323分别设置于本体321,防旋钉31穿设套筒322。
套筒322为中空结构,防旋钉31可以直接地穿设于套筒322,防旋钉31也可以间接地穿设于套筒322,例如套筒322的中空处设有具有防护功能的管状结构,防旋钉31穿设于管状结构。套筒322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加压钉11的中心轴线113的倾斜角度,与防旋钉31的中心轴线311相对于加压钉11的中心轴线113的倾斜角度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对套筒322的数量及材料不作具体限定,可依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套筒322的数量为两个,对应为第一套筒322-1和第二套筒322-2,第一套筒322-1和第二套筒322-2分别设置于本体321,且第一套筒322-1和第二套筒322-2分别位于支撑体2的第一侧22和第二侧23,第一侧22与第二侧23相对设置,以使股骨髓内固定装置100可以同时装配两个防旋钉31,并且两个防旋钉31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固定股骨,增强防旋效果的同时,提高了股骨手术的便利性,有效避免单个防旋钉31在手术过程中失效而增加手术难度的问题。第一套筒322-1和第二套筒322-2例如可以是对称设置于本体321,且第一套筒322-1和第二套筒322-2对称位于支撑体2的第一侧22和第二侧23。
导向件32通过第一连接件323与支撑体2相连,对应地,支撑体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1与第一连接件323适配连接,第二连接件21与第一连接件323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是插接、螺接、套接或卡接中的至少一种。第一连接件323和第二连接件21的数量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连接件323和第二连接件21的数量和材料均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23和第二连接件21中的一者开设有插槽,另一者为插接件。插接件插入插槽内以使第一连接件323与第二连接件21适配连接,从而实现导向件32与支撑体2相连;插接件拔出于插槽以使第一连接件323与第二连接件21分离,从而实现导向件32与支撑体2的分离。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323为插接件,第二连接件21开设有插槽,即导向件32可拆卸式插接于支撑体2。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第一连接件323开设有插槽,第二连接件21为插接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导向件32集成于支撑体2,具体为:支撑体2开设有用于穿设防旋钉31的腔体,腔体即为导向件32,腔体为中空筒状结构或通槽结构,防旋钉31可以直接地穿设于腔体,防旋钉31也可以间接地穿设于腔体。腔体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加压钉11的中心轴线113的倾斜角度,与防旋钉31的中心轴线311相对于加压钉11的中心轴线113的倾斜角度相同。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股骨髓内固定装置还包括主钉机构4,主钉机构4设置于支撑体2,主钉机构4包括主钉41,主钉41包括攻入部411和握持部412,主钉41用于在股骨长度方向上固定股骨,加压钉11用于固定股骨的末端球形膨大处,防旋钉31用于临时固定股骨的末端球形膨大处并引导加压钉11攻入,在主钉41、加压钉11以及防旋钉31均攻入股骨的状态下,主钉41、加压钉11以及防旋钉31形成至少一个三角支撑结构,具有对股骨固定稳定性高的优点,其中,主钉41与加压钉11贯穿连接,防旋钉31与主钉41之间以及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均不接触。
支撑体2包括相连接的弯折部25和基体26,加压钉机构1和防旋钉机构3分别设置于基体26,主钉机构4设置于弯折部25,弯折部包括第一端251和第二端252,第一端251较第二端252更靠近基体26,主钉41的握持部412与第二端252相连接。主钉41的握持部412与第二端252的连接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是插接、螺接、套接、卡接或过盈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防旋钉31与主钉41之间具有异面交叉处,对应为第二空间交叉处B,第一空间交叉处A较第二空间交叉B处更靠近加压钉11的攻进部111,在第二空间交叉处B,防旋钉31与主钉41之间的平均间隙为1.5mm至2.0mm,防旋钉31与主钉41之间的平均间隙例如可以是1.5mm、1.6mm、1.7mm、1.8mm、1.9mm或2.0mm。
为了兼顾防旋钉31对股骨具有理想的把持力,以及避免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发生干涉和避免防旋钉31与主钉41之间发生干涉,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以加压钉11的中心轴线113为基准线,防旋钉31的中心轴线311相对于加压钉11的中心轴线113倾斜的锐角为α,α的角度值为:0°<α≤2.25°,对应地,套筒322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加压钉11的中心轴线113倾斜锐角同样为α,或者腔体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加压钉11的中心轴线113倾斜锐角同样为α。若α的角度值过小,则防旋钉31对股骨的把持力越高,但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发生干涉的风险越大;若α的角度值过大,则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发生干涉的风险越小,但防旋钉31对股骨的把持力降低。
采用图1或图5所示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100对股骨进行手术的操作流程为:首先,将主钉41攻入股骨,以使主钉41在股骨长度方向上固定股骨;然后,将防旋钉31攻入股骨的末端球形膨大处,以临时固定股骨的末端球形膨大处;接着,根据防旋钉31的攻入方向,将加压钉11攻入股骨的末端球形膨大处,并且加压钉11贯穿连接于主钉41;最后,取出防旋钉3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旋钉31的中心轴线311相对于加压钉的中心轴线113倾斜,防旋钉31的中心轴线311不能平行于加压钉的中心轴线113,即α的角度值不能为0,原因在于:请参阅图6,当防旋钉31的中心轴线311平行于加压钉的中心轴线113时,在主钉41、加压钉11以及防旋钉31均攻入股骨的状态下,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的异面交叉处与防旋钉31与主钉41之间的异面交叉处相重叠(对应图6中的Y位置),加压钉11与主钉41在Y位置处贯穿连接,为了避免主钉41与防旋钉31之间以及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发生干涉,在异面交叉处,需保证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的间隙值至少大于主钉41的直径与加压钉11的直径之间的差值,而主钉41在Y位置处的直径通常比加压钉11在Y位置处的直径大5mm以上,因此,导致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的间隙值一般大于5mm,使得骨保留量较少,临床上会出现防旋钉无法攻入股骨头、易脱脱落于股骨等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股骨髓内固定装置中,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的异面交叉处(第一空间交叉处A)与防旋钉31与主钉41之间的异面交叉处(第二空间交叉处B)不发生重叠,使得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在第一空间交叉处A的平均间隙可缩小至1.5mm,并且防旋钉31与主钉41之间在第二空间交叉处B的平均间隙也可缩小至1.5mm,从而增加了防旋钉31攻入股骨的骨保留量,提高了防旋钉31对股骨的把持力,有效改善了股骨手术中防旋钉31无法攻入股骨或易脱落于股骨的问题,并且防止防旋钉31与主钉41之间以及防旋钉31与加压钉11之间发生干涉问题。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包括:
支撑体;
加压钉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体,包括加压钉,所述加压钉包括攻进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体相连,所述攻进部用于攻入股骨;以及
防旋钉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体,包括防旋钉;
其中,所述防旋钉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倾斜;
所述防旋钉与所述加压钉之间具有异面交叉处,对应为第一空间交叉处,沿着所述加压钉的所述固定部指向所述第一空间交叉处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所述防旋钉与所述加压钉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钉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所述防旋钉设置于所述导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
本体;
至少一个套筒,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防旋钉穿设于所述套筒;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本体;
对应地,所述支撑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适配连接;
其中,所述套筒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防旋钉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者开设有插槽,另一者为插接件,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插槽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适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数量为两个,对应为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防旋钉的腔体,所述导向件包括所述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中空筒状结构或通槽结构;所述腔体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防旋钉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倾斜角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为基准线,所述防旋钉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加压钉的中心轴线倾斜的锐角为α,所述α的角度值为:0°<α≤2.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空间交叉处,所述防旋钉与所述加压钉之间的平均间隙为1.5mm至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钉选自刀片钉、髋螺钉或头髓钉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髓内固定装置还包括:主钉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体,包括主钉,所述主钉包括攻入部和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支撑体相连,所述攻入部用于攻入股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相连接的弯折部和基体,所述加压钉机构和所述防旋钉机构设置于所述基体,所述主钉机构设置于所述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较所述第二端更靠近所述基体,所述主钉的所述握持部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钉与所述主钉之间具有异面交叉处,对应为第二空间交叉处;所述第一空间交叉处较所述第二空间交叉处更靠近所述加压钉的所述攻进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股骨髓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空间交叉处,所述防旋钉与所述主钉之间的平均间隙为1.5mm至2.0mm。
CN202221331010.XU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 Active CN217696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1010.XU CN217696781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1010.XU CN217696781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6781U true CN217696781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96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1010.XU Active CN217696781U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6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3532B (zh) 远端胫骨骨板固定系统
US7666207B2 (en) Fixation device for bones
US8435272B2 (en) Clavicle nail with locking end cap
US8961572B2 (en) Dual rod cross connectors and inserter tools
US20160317192A1 (en) Coupling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20130018421A1 (en) Coupling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KR101230768B1 (ko) 대퇴골의 골수강에 삽입하기 위한 골수내핀
US20040002707A1 (en) Spinal fixation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ing
JPH06233789A (ja) 大腿部股継手義肢用ステム
JP2003093400A (ja) 2つの骨片を互いに固定するインプラント
CN217696781U (zh) 一种股骨髓内固定装置
CN1899227A (zh) 膨胀式松质骨空心螺钉
JP3307804B2 (ja) 髄内釘
CN2936183Y (zh) 膨胀式松质骨空心螺钉
CN103654934B (zh) 用于接骨板的组合式锁定螺钉及包括其的接骨板系统
CN113262030A (zh) 一种儿童子母弹性髓内钉
CN216221612U (zh) 一种跟骨骨折复位钉中钉系统
JPH04505405A (ja) 骨折を固定するための骨髄中央釘固定システム
CN114028037A (zh) 一种组合式股骨柄假体
CN111643173A (zh) 一种防头颈骨块后倾的新式头髓钉
CN216777191U (zh) 一种髓内钉和髓内钉组件
CN219000513U (zh) 模块化系列的椎弓根螺钉
CN212395029U (zh) 拼接式股骨髓内钉
CN108969158B (zh) 一种椎间运动保留装置及其引导式植入器械和植入方法
CN220001893U (zh) 一种防退钉的股骨髓内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