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5820U - 一种智能坐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坐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5820U
CN217695820U CN202221886864.4U CN202221886864U CN217695820U CN 217695820 U CN217695820 U CN 217695820U CN 202221886864 U CN202221886864 U CN 202221886864U CN 217695820 U CN217695820 U CN 217695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cushion body
module
air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868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盖克荣
牛小铁
李淼
周凤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18868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5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5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5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和设置在坐垫本体外部并与坐垫本体连接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包括电源模块和气动组件;坐垫本体内层具有填充层和气囊组件,气囊组件与气动组件连接,坐垫本体的外层设置可拆卸坐垫罩,可拆卸坐垫罩的外周底缘设置塑料管架,塑料管架为管状结构,其上开设进风孔和朝向坐垫本体内侧的通风孔;坐垫本体的顶面中部靠后开设尾椎保护通风孔,顶面内层布设至少四组压力传感器,塑料管架内侧安装控制模块和与控制模块连接的传感器处理模块与通讯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检测坐垫数据,通过控制气囊压力的大小使人体被动改变坐姿;通风效果好,同时可对尾椎部位起到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坐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坐垫。
背景技术
随着传感器、人机交互、柔性传感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和用户体验得到不断丰富。除了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等产品之外,智能服饰、智能鞋、智能配饰等产品形态相继出现。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工作、生活、娱乐等活动的基本工具,人们长期坐在电脑前,由于缺少运动,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尤其是常常伏案工作几小时甚至一天而不自知的科技工作者,由于久坐或者坐姿不正确会引发很多亚健康问题,如坐骨神经痛、背痛、脊椎侧弯、近视、肥胖,驼背,脊椎病等等一系列身体问题,身体的不适、精神不济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的质量。这部分人群的增多以及健康管理方式的转变推动了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改善了用户的健康管理方式、提高了用户的健康水平、提高了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缓解久坐影响健康这个问题,我们着力设计开发一种智能坐垫,旨在通过坐垫的科技含量辅助提升人们不断校正坐姿,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坐姿习惯。
坐垫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在居家人员,办公室人员,上班族,学生党等当中随处可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坐垫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翻新和增加,人们更加注重它的实用性,而产品也向着“小巧”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坐垫市场上的坐垫有一般坐垫和功能坐垫。一般坐垫产品功能单一,只能暂时的缓解久坐带来的不适感,现有智能坐垫,只解决坐姿检测及久坐提醒功能,并不能对坐姿进行辅助矫正,无法根本改变不健康的坐姿和生活习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各部件安装位置紧凑合理、可实现智能控制的智能坐垫。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和设置在坐垫本体外部并与坐垫本体连接的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包括电源模块和气动组件;
坐垫本体的内层具有填充层和气囊组件,气囊组件与气动组件连接,坐垫本体的外层设置可拆卸坐垫罩,可拆卸坐垫罩的外周底缘设置塑料管架,塑料管架为管状结构,其上开设进风孔和朝向坐垫本体内侧的通风孔,气动组件与进风孔连接;
坐垫本体的顶面中部靠后开设尾椎保护通风孔,顶面内层布设至少四组压力传感器,坐垫本体后端的塑料管架内侧安装控制模块和与控制模块连接的传感器处理模块及通讯模块,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塑料管架外侧安装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开关组件。
进一步地,填充层材质为乳胶或空气纤维。
进一步地,气囊组件包裹在填充层内,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气囊组件顶面。
进一步地,坐垫本体为左右对称结构,气囊组件为四组气囊,分别为对称设置在坐垫本体后侧的两组小气囊和对称设置在坐垫本体前侧的两组大气囊,尾椎保护通风孔设置在四组气囊中间。
进一步地,气动组件分别连接有4条气囊连接管路和1条通风导气管路。
进一步地,压力传感器为四组,分别安装四组气囊的顶面。
进一步地,塑料管架的外侧还安装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源指示灯。
进一步地,驱动模块外部具有外护罩和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为绑带、挂钩或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将连接在同一局域网下的用户终端与坐垫本体的通讯模块连接并检测坐垫数据,控制模块安装在坐垫本体后端,并分别与传感器处理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等连接,检测传感器数据并控制坐垫本体的气囊运动或通风效果。设置有与气动组件连接的4个气囊,呈对称分布,根据坐垫传感器数据的实时监控及分析,自动或者定制控制气路,通过4路气体控制各自气囊压力的大小,使人体被动改变坐姿,适应坐垫变化,进而实现打破常坐状态,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驱动模块独立安装在坐垫本体外部,可通过设置的绑带等安装在座椅上,不影响坐垫本体的舒适性,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坐垫本体的气囊组件顶部、面料下方,便于检测使用者使用坐垫时的压力检测。为了舒适度,坐垫气囊上层覆盖有乳胶层,乳胶层外是可拆卸坐垫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坐垫本体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坐垫本体;11-填充层;12-气囊组件;121-小气囊;122-大气囊;13-塑料管架;131-进风孔;132-通风孔;14-尾椎保护通风孔;15-压力传感器;16-控制模块;161-开关组件;162-电源指示灯;17-传感器处理模块;18-通讯模块;2-驱动模块;21-电源模块;22-气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中心”、“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坐垫,包括坐垫本体1和设置在坐垫本体1外部并与坐垫本体1连接的驱动模块2,驱动模块2包括电源模块21和气动组件22,驱动模块2与坐垫本体1的连通包括电线、通风气管和气泵气管的连通,多条管线包裹在一起后与坐垫本体1连接,再分别与各自不同的模块连接。驱动模块2独立安装在坐垫本体1外部,优选的,驱动模块2外部具有外护罩和固定机构,图中未示出,外护罩可为塑料盒或软布套,固定机构设置在外护罩上,可以为绑带、挂钩或魔术贴,坐垫本体1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安装在座椅上,不影响坐垫本体1的舒适性,同时能为坐垫本体1提供更多的控制和驱动部件。
坐垫本体1的内层具有填充层11和气囊组件12,气囊组件12与气动组件22连接,坐垫本体1的外层设置可拆卸坐垫罩,可拆卸坐垫罩的外周底缘设置塑料管架13,塑料管架13为管状结构,可以为硅胶软管等。塑料管架13上开设进风孔131和朝向坐垫本体1内侧的通风孔132,气动组件22与进风孔131连接。气动组件22的一条管路向塑料管架13内供风,然后从通风孔132向坐垫本体1内鼓风,在坐垫本体1内形成微风气流,再从坐垫本体1其他方向流出,从而形成通风透气坐垫。
坐垫本体1的顶面中部靠后开设尾椎保护通风孔14,尾椎保护通风孔14设置在坐垫本体1后部,用于使用者坐下时尾椎部分悬空透气。
优选的,坐垫本体1为左右对称结构,气囊组件12为四组气囊,分别为对称设置在坐垫本体1后侧的两组小气囊121和对称设置在坐垫本体1前侧的两组大气囊122,尾椎保护通风孔14设置在四组气囊中间。小气囊121用于支撑人体坐下后尾椎两侧,大气囊122用于支撑人体坐下后屁股前侧及大腿底部支撑。气囊组件12与气动模块22连通,气动模块22向四个气囊非同步交替充放气或循环为四个气囊充放气,使得气囊组件12形成简单按摩过程,调节坐姿受力,增加下肢血液循环。
相应实施例优选的,气动组件22分别连接有4条气囊连接管路和1条通风导气管路。气动组件22包括气源装置、压力阀等气动控制元件,以及导气元件等。气动组件22的气路一方面分为可调压力的4条气囊连接管路连接气囊,另一方面分为一路不用调节压力的通风导气管路向塑料管架直接吹气。
顶面内层布设至少四组压力传感器15。优选的,压力传感器15为四组,分别安装四组气囊的顶面。压力传感器15用于检测坐姿,向传感器处理模块17及控制模块16传输坐姿数据,如检测坐姿时长较长可通过用户智能终端提醒使用者需要起立休息。
优选的,填充层11材质为乳胶或空气纤维。填充层11具有一定透气性,从塑料管架11吹出的气体透入坐垫本体1内部,实现坐垫本体1的排气透气效果。优选的,气囊组件12包裹在填充层11内,压力传感器15安装在气囊组件12顶面。
坐垫本体1后端的塑料管架13内侧安装控制模块16和与控制模块16连接的传感器处理模块17与通讯模块18,控制模块16与电源模块21连接,塑料管架13外侧安装与控制模块16连接的开关组件161。控制模块16、传感器处理模块17和通讯模块18安装在塑料管架13上,减少对坐垫本体1的干扰同时受到塑料管架13的支撑保护,电源模块21为控制模块16供电,开关组件161用于控制电源模块21的接通开机,智能组件的关机可通过检测定时无坐姿状态关机的方式关机。电源模块21采用可充电电源,可长时间满足电源需求。
优选的,塑料管架13的外侧还安装有与控制模块16连接的电源指示灯162。电源指示灯162用于通过不同颜色显示电源的不同状态如正常开机使用、充电、电量低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将连接在同一局域网下的用户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等,与坐垫本体1的通讯模块18连接并检测坐垫数据,控制模块16安装在坐垫本体1后端,并分别与传感器处理模块17、通讯模块18、电源模块21等连接,检测传感器数据并控制坐垫本体1的气囊运动或通风效果。设置有与气动组件12连接的4个气囊,呈左右对称分布,根据坐垫传感器数据的实时监控及分析,自动或者定制控制气路,通过4路气体控制各自气囊压力的大小,使人体被动改变坐姿,适应坐垫变化,进而实现打破常坐状态,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压力传感器15安装在坐垫本体1的气囊组件12顶部、面料下方,便于检测使用者使用坐垫时的压力检测。为了舒适度,坐垫气囊上层覆盖有乳胶层,乳胶层外是可拆卸坐垫罩。
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1)和设置在坐垫本体外部并与坐垫本体连接的驱动模块(2),驱动模块包括电源模块(21)和气动组件(22);
坐垫本体的内层具有填充层(11)和气囊组件(12),气囊组件与气动组件连接,坐垫本体的外层设置可拆卸坐垫罩,可拆卸坐垫罩的外周底缘设置塑料管架(13),塑料管架为管状结构,其上开设进风孔(131)和朝向坐垫本体内侧的通风孔(132),气动组件与进风孔连接;
坐垫本体的顶面中部靠后开设尾椎保护通风孔(14),顶面内层布设至少四组压力传感器(15),坐垫本体后端的塑料管架内侧安装控制模块(16)和与控制模块连接的传感器处理模块(17)及通讯模块(18),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塑料管架外侧安装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开关组件(1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填充层材质为乳胶或空气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气囊组件包裹在填充层内,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气囊组件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坐垫本体为左右对称结构,气囊组件为四组气囊,分别为对称设置在坐垫本体后侧的两组小气囊(121)和对称设置在坐垫本体前侧的两组大气囊(122),尾椎保护通风孔设置在四组气囊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气动组件分别连接有4条气囊连接管路和1条通风导气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压力传感器为四组,分别安装四组气囊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塑料管架的外侧还安装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源指示灯(16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驱动模块外部具有外护罩和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为绑带、挂钩或魔术贴。
CN202221886864.4U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智能坐垫 Active CN217695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6864.4U CN217695820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智能坐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6864.4U CN217695820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智能坐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5820U true CN217695820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9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86864.4U Active CN217695820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智能坐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5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46199Y (zh) 具有可交替充气气囊的气垫
CN204521094U (zh) 颈椎牵引器
CN204351438U (zh) 一种保健靠垫
WO2018235982A1 (ko) 통풍 기능을 갖는 유아 착좌용 시트
CN203016460U (zh) 自动调整的气囊枕装置
CN217695820U (zh) 一种智能坐垫
CN109552126A (zh) 智能自调节汽车座椅
CN20736017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多功能座椅
CN210581824U (zh) 一种智能床垫装置
JP2023511509A (ja) 制御可能なベッド
CN214711547U (zh) 自警式坐姿矫正椅
CN208017653U (zh) 便于调节的骨盆修复仪
CN205548884U (zh) 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
WO2021230550A1 (ko) 자세교정용 좌판
CN209807778U (zh) 智能睡姿矫正气囊床垫
CN201398699Y (zh) 一种保健椅
CN106175327A (zh) 一种具有智能监测的人机枕
CN207306456U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沙发
CN207912467U (zh) 一种矫正坐姿的坐垫
CN208540985U (zh) 一种负离子床垫
CN206880490U (zh) 久坐减压座垫
CN206699839U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矫姿椅
CN214259591U (zh) 多功能腰枕带
CN214433099U (zh) 一种智能椅垫装置
CN212995553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