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48884U - 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 - Google Patents

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48884U
CN205548884U CN201520797754.4U CN201520797754U CN205548884U CN 205548884 U CN205548884 U CN 205548884U CN 201520797754 U CN201520797754 U CN 201520797754U CN 205548884 U CN205548884 U CN 205548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et
urine receiver
inductor
air bag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977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志杰
叶凌云
李忠田
刘兴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uanp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uanp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uanp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uanp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977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48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48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48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卧便器包括便斗、底板和用于容置所述便斗的便斗外壳,所述底板开设有通孔,所述便斗和便斗外壳穿设于所述通孔,且所述便斗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所述便斗与所述便斗外壳之间设置有大便感应器,所述便斗上设有冲水孔,其中,还包括与用于当人体侧身时可使得所述便斗的顶部边缘贴紧人体臀部的贴紧机构,所述贴紧机构包括用于感应人体侧身的侧身感应器。本实用新型的卧便器能够保证即使在患者侧身时进行大便,大便也会直接排在便斗内,防止便斗移位使大便漏到便斗外,并确保顺利将大便排走,保证患者躺卧环境的卫生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
背景技术
卧床患者排便不能自理,需要护理人员对其产生的大小便等排泄物进行处理,为了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能够处理大小便排泄物的卧床排便护理仪,卧床排便护理仪包括主机以及用于接收患者排泄物的卧便器等,主机设有污水桶和负压机,卧便器外接有污水管,负压机通过负压管与污水桶连通,卧便器通过污水管与污水桶连通,使用时,将卧便器穿戴于人体臀部上,负压机将污水桶抽成真空,在负压的作用下,将大小便排泄物收集至污水桶内,卧便器上还设有冲洗装置,可以对人体的大便排泄口或小便排泄口进行冲洗。
但在现实情况中,由于患者可能在卧床时进行侧身,而当患者侧身时,其臀部翻动带动卧便器跟跟着动,但便斗与卧便器之间采用的柔性连接,此时臀部运动无法带动便斗同步运动,即会导致便斗脱离与患者臀部的的贴合,如果此时患者进行排便,大便则很可能无法顺利通过便斗排走,且大便亦有可能漏到在床垫上,从而会造成床垫不干净,增加患者卧床时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卧便器,该卧便器的便斗能够在患者侧身时紧贴臀部,从而可保证即使患者在侧身时大便,亦能够很好的进行排便,防止大便漏到至床垫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卧便器,包括便斗、底板和用于容置所述便斗的便斗外壳,所述底板开设有通孔,所述便斗和便斗外壳穿设于所述通孔,且所述便斗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所述便斗与所述便斗外壳之间设置有大便感应器,所述便斗上设有冲水孔,其中,还包括用于当人体侧身时可使得所述便斗的顶部边缘贴紧人体臀部的贴紧机构,所述贴紧机构包括用于感应人体侧身的侧身感应器。
进一步的,侧身感应器设置在所述便斗与所述便斗外壳之间。
优选的,所述贴紧机构还包括上电磁铁和下电磁铁,所述上电磁铁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的通孔的孔缘上侧并与所述侧身感应器电连接,所述下电磁铁固定安装于所述便斗的外侧面。
优选的,所述贴紧机构还包括气泵、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气泵与所述侧身感应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并位于所述便斗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与所述气泵的充气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贴紧机构还包括安装支架、弹性绳和两个滑轮,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与床板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位于床架底部的底横板,两个所述滑轮均通过轮座安装在所述底横板上,所述弹性绳绕设于两个所述滑轮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位于所述便斗顶部边缘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上方还设置有顶防褥疮垫,所述防褥疮垫上设有与所述底板上的通孔形状相适配的孔位。
优选的,所述便斗的底部连接有污水管接头,所述污水管接头连接有污水软管,所述污水软管的外围设置于与所述污水软管一体成型的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大便感应器安装在所述便斗外壳上并位于所述便斗外侧的中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便斗的外侧连接有可穿戴在人体腰围上的定位带。
优选的,所述便斗顶部的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便斗的顶部形状相适配的通风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便器,其主要安装在卧床排便护理仪上,患者躺卧在床上穿戴卧便器时,人体的臀部在重力的作用下与便斗贴紧,其中底板容置在床垫的通便孔上,当患者在者侧身时,臀部会与卧便器的便斗脱离贴合,此时,贴紧机构的侧身感应器可以感应到患者进行侧身,并发出信号驱使便斗在脱离与人体臀部贴紧的一侧提升,使得便斗脱离与臀部贴合的一侧的顶部边缘再次贴紧人体臀部,确保便斗与人体的臀部贴紧,从而保证即使在患者侧身时进行大便,大便也会直接排在便斗内,防止大便漏到便斗外,并确保顺利将大便排走,保证患者躺卧环境的卫生和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卧床排便护理仪,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有负压机、污水桶、冲洗系统和控制装置,所述负压机与所述污水桶连接,其中,还包括上述的卧便器,所述便斗与所述污水桶连接,所述冲水孔与所述冲洗系统连接,所述大便感应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床排便护理仪,由于其包括上述的卧便器,当患者使用该卧床排便护理仪时,即使患者侧身时进行排便,卧便器在贴紧机构的作用下驱使便斗的顶部边缘紧贴人体的臀部,保证患者直接排便在便斗内,防止大便漏到便斗外,并确保顺利将大便排走,保证患者躺卧环境的卫生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卧便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卧便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卧便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卧便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卧便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卧便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卧便器的便斗连接有污水管接头及污水软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底板 11—通孔 20—便斗
21—冲水孔 22—通风孔 30—便斗外壳
40—大便感应器 51—上电磁铁 52—下电磁铁
53—第一气囊 54—第二气囊 55—安装支架
56—弹性绳 57—滑轮 58—防褥疮垫
60—污水管接头 70—污水软管 80—定位带
81—细带 82—布带 90—通风胶垫
100—床板 551—底横板 571—轮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7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卧便器,主要应用在卧床排便护理仪上,其包括便斗20、底板10和用于容置便斗20的便斗外壳30,底板10开设有通孔11,便斗20和便斗外壳30穿设于通孔11,且便斗20与底板10活动连接,其中,便斗20与底板10之间可以采用布实现连接,当然,还可以采用软胶、弹簧、橡筋等实现柔性的活动连接;便斗20与便斗20壳之间设置有大便感应器40,便斗20上设有冲水孔21,其中,还包括与用于当人体侧身时可使得便斗20的顶部边缘贴紧人体臀部的贴紧机构,贴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便斗20与便斗外壳30之间并用于感应人体侧身的侧身感应器。侧身感应器未在图中标示,其作用是实时感应到患者是否进行侧身,并可以将该感应到患者侧身时的信号发出。
本实施例的卧便器主要安装在卧床排便护理仪上,患者躺卧在床上穿戴卧便器时,人体的臀部在重力的作用下与便斗20贴紧,其中底板10容置在床垫的通便孔上,当患者在者侧身时,臀部会与卧便器的便斗20脱离贴合,此时,贴紧机构的侧身感应器可以感应到患者进行侧身,并发出信号驱使便斗20在脱离与人体臀部的一侧提升,使得便斗20脱离与臀部贴合的一侧的顶部边缘再次贴紧人体臀部,确保便斗20与人体的臀部贴紧,从而保证即使在患者侧身时进行大便,大便也会直接排在便斗20内,防止大便漏到便斗20外,并确保顺利将大便排走,保证患者躺卧环境的卫生和舒适性。
具体的,当患者排便时,大便集中排在便斗20内,而安装在便斗20与便斗外壳30之间的大便感应器40能够实时感应到大便,那么其会将感应到的信号发至卧床排便护理仪的控制装置上,控制装置在控制冲洗系统将水从便斗20上设置的冲水孔21中冲出,冲水孔21有两个,并在便斗20稍微较上的位置对称设置,这样能够使得水柱从上向下喷出,确保能够尽量全面地清洗便斗20上的大便,这样,不但可以清洗便斗20,也能够顺利底将大便从便斗20内排走。
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底板10为分块结构,即底板10可以由多块板铰接或者但单块板上设置弯折条痕,这样方便弯折底板10,从而在患者侧身时,底板10不会因为无法弯折而影响患者的侧身,其作用是有利于患者的侧身、侧身等。
进一步的,侧身感应器为一个或者多个,多个侧身感应器环形可以均布安装在便斗20与便斗外壳30之间,该种设计可以确保侧身感应器对患者是否进行侧身的感应更加灵敏,确保患者的各种方向的侧身都能够感应到,尽量保证感应无盲点,进而能够及时发出患者侧身的信号,并通过贴紧机构的其他部件工作,实现带动便斗20动作贴紧患者的臀部。例如,侧身感应器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优选的,侧身感应器有四个,并分别设置在便斗20的四侧。
更进一步的,便斗2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或者卡扣(未在图中标示),然后侧身感应器可以对应安装在设置的凹槽或者卡扣上,一方面可以确保侧身感应器能够根据便斗20的是否有动作反应出患者是否侧身,从而实时传递出信号;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侧身感应器安装的稳定性,保证整个卧便器的正常使用。其中,凹槽或者卡扣的数量与侧身感应器的数量相等。又或者,便斗20的外侧面设置环形槽或者环形扣(未在图中标示),那么若干个数量的侧身感应器均可以安装在该环形槽或者环形扣上。
当然,也可以在便斗外壳30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或者卡扣(未在图中标示),然后若干个侧身感应器对应安装在一个凹槽或者卡扣上,一方面可以确保侧身感应器能够根据便斗外壳30的是否有动作反映出患者是否侧身,从而实时传递出信号;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侧身感应器安装的稳定性,保证整个卧便器的正常使用。又或者,便斗外壳30的外侧面设置环形槽或者环形扣(未在图中标示),那么若干个数量的侧身感应器均可以安装在该环形槽或者环形扣上。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贴紧机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是,贴紧机构包括用于感应人体侧身的侧身感应器(未在图中标示)、上电磁铁51和下电磁铁52,侧身感应器设置于便斗20与便斗外壳30之间,上电磁铁51固定安装于底板10的通孔11的孔缘上侧并与侧身感应器电连接,下电磁铁52固定安装于便斗20的外侧面。具体的,当患者侧身时,穿在在患者身上的卧便器也跟着患者的身体移动位置,即卧便器带动卧便器的底板10也跟着患者的身体移动位置,但是,卧便器会脱离与患者臀部的紧贴,此时,侧身感应器可以实时感应到患者侧身,侧身感应器将传递控制安装在底板10上的上电磁铁51通电的信号,上电磁铁51通电后产生磁吸力,从而吸附下电磁铁52,由于下电磁铁52与便斗20固定,那么,下电磁铁52带动便斗20在上电磁铁51是吸附力作用下朝向患者臀部的位置移动并直至贴紧在患者的臀部,从而确保患者在此时进行大便,也能够保证大便排在便斗20上。
其中,上电磁铁51和下电磁铁52均呈环形状,这样可以方便配合其他部件进行安装,当然,第上电磁体可以大于下电磁铁52,当上电磁铁51吸附下点磁体运动时,可以实现吸附下电磁铁52到上电磁铁51的内侧,保证有足够的位移距离使得下电磁铁52带动便斗20贴紧患者的臀部。
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贴紧机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贴紧机构包括用于感应人体侧身的侧身感应器(未在图中标示)、气泵(未在图中标示)、第一气囊53和第二气囊54,第一气囊53和第二气囊54可以通过橡筋及软质弹性材料间接连接于便斗20,侧身感应器设置于便斗20与便斗外壳30之间,气泵与侧身感应器电连接,第一气囊53和第二气囊54安装于底板10的上方并位于便斗20的两侧,且第一气囊53和第二气囊54分别与气泵的充气端连接。具体的,患者在侧身时,侧身感应器可以实时感应到,此时将该信号传递出,气泵在在收到信号的时候启动,对第一气囊53或者第二气囊54进行充气,其中,在卧床排便护理仪的主机上会设置有控制装置以及对应控制第一气囊53和第二气囊54的电磁阀,即,当需要控制第一气囊53充气时,对应该第一气囊53的控制阀是打开状态,而对应第二气囊54的电磁阀会处于闭合状态;同理,当需要控制第二气囊54充气时,对应该第二气囊54的控制阀是打开状态,而对应第一气囊53的电磁阀会处于闭合状态,这样可以实现分开控制第一气囊53和第二气囊54进行充气,也即当患者向左右两侧转身时,翻转感应器可以根据患者是朝着左侧还是右侧转动来控制第一气囊53还的第二气囊54充气。当第一气囊53或者第二气囊54充满气体时,那么其膨胀会带动底板10位移,底板10带动便斗20移动贴紧在患者的臀部,从而确保患者在此时进行大便,也能够保证大便排在便斗20上。
当然,侧身感应器、上电磁铁51、下电磁铁52、气泵、第一气囊53和第二气囊54组成另外一种贴紧机构的实施方式,即侧身感应器感应到患者侧身时,可以分别将信号传递给上电磁铁51和气泵,这样可以通过上电磁铁51吸附下电磁铁52的方式和、或结合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的充气方式使得便斗移动贴紧在患者的臀部,且该实施方式中,及时上电磁铁51和气泵中的其中一部件出现故障,另一部件还可以进行工作,这样卧便器的使用更加稳定可靠。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电磁阀会连接有泄压阀,其作用是根据感应到的压力自动启闭,防止气泵产生的压力过大,保证气泵的正常工作。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气囊53和第二气囊54的上方还设置有防褥疮垫58,防褥疮垫58上设有与底板10上的通孔11形状相适配的孔位。该防褥疮垫58可以是环形状、条形状等,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该防褥疮垫58的设置隔离第一气囊53和第二气囊54直接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导致患者产生褥疮。具体的,防褥疮垫58为三维立体网布层5,材质多为尼龙等塑料材料制成。
参见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的贴紧机构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是,贴紧机构包括安装支架55、弹性绳56和两个滑轮57,安装支架55的两端与床板100连接,安装支架55包括位于床架底部的底横板551,两个滑轮57均通过轮座571安装在底横板551上,弹性绳56绕设于两个滑轮57且其两端分别与底板10位于便斗20顶部边缘的两侧固定连接。具体的,其工作原理是,当患者侧身时,其中身体的一侧向上转,身体的另外一侧向下压,向上转的一侧通过弹性绳56在底横板551上的两个滑轮57的作用下拉动该侧的底板10也跟着向上运动,底板10带动便斗20运动直接贴紧患者的臀部,从而确保患者在此时进行大便,也能够保证大便排在便斗20上。
当然,其他包括气动、电动或者机械以及液压等方式实现驱动便斗20在患者侧身时贴人体臀部的贴紧机构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7,本实施例中,便斗20的底部连接有污水管接头60,污水管接头60连接有污水软管70,污水软管70的外围设置于与污水软管70一体成型的加强筋。污水管接头60可以与便斗20的底部套接、扣接或者螺接,主要目的是使得污水管接头60连通便斗20底部的出便孔,当患者侧身转动带动便斗20动作时,污水软管70也会跟随着便斗20转动,由于其污水软管70材质较软,容易弯折,那么污水软管70不会妨碍到患者的侧身;另外,通过在污水软管70的外围设置一体成型的加强筋,可以加强污水软管70的强度,提升其耐用性,又不影响其易弯折的软性,设计科学合理,实用性强。
相比传统的设置在靠近便斗20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大便感应器40安装在便斗外壳30上并位于便斗20外侧的中部位置。这样,对大便的感应更加灵敏,一般大便一般排在便斗20的中间位置,这样,大便感应器40就能够及时感应到,而如果大便被排在便斗20外侧的上部,那么大便也会向下滑并经过中部而被大便感应器40感应到;如果将大便感应器40设置便斗20外侧的下部,那么感应的时效性也不够,因此,本实施例的大便感应器40的设置位置更加科学,实用。
进一步的,大便感应器40有若干个,若干个大便感应器40环形均布安装在便斗外壳30上并位于便斗20外侧的中部位置,该种设计可以确保大便感应器40的感应无盲点,从而确保能够及时对便斗20内的大便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便斗20的外侧连接有可穿戴在人体腰围上的定位带80。定位带80大致呈Y字形状,一侧是两条分开的细带81,另外一侧是块状的布带82,当患者穿上卧便器时,可以分别将两条细带81绕缠患者的腰部,然后两条细带81的两个端部分别与块状的布带82的两侧连接,可以采用魔术贴连接,或者纽扣连接,这样配合卧便器进一步使得整个卧便器的便斗20与患者固定,而且穿戴也非常方便。
具体的,在使用时,卧便器的便斗20的顶缘会贴紧在患者臀部并靠近肛门的周围,如果长时间贴紧,会让患者感觉闷热不适,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4,在便斗20的顶部的周缘开设有通风孔22,并在通风孔22的上方设置有与便斗20的顶部形状相适配的通风胶垫90,该通风胶垫90可以嵌设在便斗20顶部的周缘,当然其他方式的连接也可以,例如,在通风胶垫90的底部设置插柱,在便斗20的顶部开设与插柱对应的插孔,然后插柱插入插孔使得通风胶垫90与便斗20连接,这样,通风胶垫90内设置的孔与便斗20上的通风孔22连通,那么通过该通风胶垫90贴紧患者的臀部会患者感觉更加透气和舒适。其中,通风胶垫90设置的孔为蜂窝孔状,材质除可以采用硅胶外,还可以采用其他软性的橡胶等,目的是需要具有柔软性,进一步提升与患者臀部接触的舒适性,以及起到防漏功能。另外还可以采用双色注塑成型的原理将通风胶垫90与便斗20成型为一体,其同样能实现上述的功能和达到上述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卧床排便护理仪,包括主机,主机上设置有负压机、污水桶、冲洗系统和控制装置,负压机与污水桶连接,其中,还包括上述的卧便器,卧便器的便斗20与污水桶连接,便斗20的冲水孔21与冲洗系统连接,大便感应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其中,负压机与污水桶连通并用于将污水桶的内部进行抽真空,在真空的负压条件下将卧便器内的污水收集至污水桶内,冲洗系统用于对卧便器进行冲水,控制装置控制协调整个仪器的工作。本实施例提供的卧床排便护理仪,由于其包括上述的卧便器,当患者使用该卧床排便护理仪时,即使患者侧身时进行排便,卧便器在贴紧机构的作用下驱使便斗20的顶部边缘紧贴人体的臀部,保证患者直接排便在便斗20内,防止大便漏到便斗20外,并确保顺利将大便排走,保证患者躺卧环境的卫生和舒适性。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卧便器,包括便斗、底板和用于容置所述便斗的便斗外壳,所述底板开设有通孔,所述便斗和便斗外壳穿设于所述通孔,且所述便斗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所述便斗与所述便斗外壳之间设置有大便感应器,所述便斗上设有冲水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当人体侧身时可使得所述便斗的顶部边缘贴紧人体臀部的贴紧机构,所述贴紧机构包括用于感应人体侧身的侧身感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紧机构还包括上电磁铁和下电磁铁,所述上电磁铁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的通孔的孔缘上侧并与所述侧身感应器电连接,所述下电磁铁固定安装于所述便斗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紧机构还包括气泵、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气泵与所述侧身感应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并位于所述便斗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与所述气泵的充气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紧机构还包括安装支架、弹性绳和两个滑轮,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与床板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位于床架底部的底横板,两个所述滑轮均通过轮座安装在所述底横板上,所述弹性绳绕设于两个所述滑轮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位于所述便斗顶部边缘的两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上方还设置有防褥疮垫,所述防褥疮垫上设有与所述底板上的通孔形状相适配的孔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斗的底部连接有污水管接头,所述污水管接头连接有污水软管,所述污水软管的外围设置于与所述污水软管一体成型的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便感应器安装在所述便斗外壳上并位于所述便斗外侧的中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斗的外侧连接有可穿戴在人体腰围上的定位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斗顶部的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便斗的顶部形状相适配的通风胶垫。
10.卧床排便护理仪,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有负压机、污水桶、冲洗系统和控制装置,所述负压机与所述污水桶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卧便器,所述便斗与所述污水桶连接,所述冲水孔与所述冲洗系统连接,所述大便感应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CN201520797754.4U 2015-10-15 2015-10-15 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 Active CN205548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7754.4U CN205548884U (zh) 2015-10-15 2015-10-15 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7754.4U CN205548884U (zh) 2015-10-15 2015-10-15 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48884U true CN205548884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23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97754.4U Active CN205548884U (zh) 2015-10-15 2015-10-15 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488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3136A (zh) * 2015-10-15 2016-01-06 深圳市全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
CN107582289A (zh) * 2017-09-28 2018-01-16 新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护理机的集污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3136A (zh) * 2015-10-15 2016-01-06 深圳市全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
CN107582289A (zh) * 2017-09-28 2018-01-16 新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护理机的集污装置
CN107582289B (zh) * 2017-09-28 2023-05-05 新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护理机的集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77845A (en) Bed with built-in commode
CN201046199Y (zh) 具有可交替充气气囊的气垫
CN105213136B (zh) 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
JP2009039405A (ja) 介護用オムツ及び介護用マット
CN205548884U (zh) 卧床排便护理仪及其卧便器
CN202637328U (zh) 护理床
CN206261773U (zh) 一种智能坐便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护理器具
CN106618910A (zh) 一种穿戴式护理机工作头与包裤的组合
CN108618917A (zh) 一种卧床智能护理仪
CN209662031U (zh) 一种卧床智能护理仪
CN203619748U (zh) 大小便接收器
WO2018154769A1 (ja) ベッド装置、マットレスおよび排泄物回収装置
CN215821481U (zh) 一种瘫痪病人专用的可充气防褥疮床垫
CN214049425U (zh) 一种医用护理床
JP4841117B2 (ja) 排泄物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オムツ
KR101980680B1 (ko) 환자 목욕용 와식 스마트웨어 어셈블리
CN210205164U (zh) 多功能护理床
CN205659042U (zh) 排泄自动处理装置
CN209059749U (zh) 一种护理床坐垫及护理床
CN100482194C (zh) 电动床
CN214806227U (zh) 一种重症护理专用垫
CN211610450U (zh) 一种轻便式icu卧床患者洗浴床
CN110068485B (zh) 婴幼儿尿液采集系统
JP2006000288A (ja) 排泄物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オムツ
JP4967168B2 (ja) 介護補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