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3621U - 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 - Google Patents

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3621U
CN217693621U CN202221460852.5U CN202221460852U CN217693621U CN 217693621 U CN217693621 U CN 217693621U CN 202221460852 U CN202221460852 U CN 202221460852U CN 217693621 U CN217693621 U CN 217693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ive
side wall
wall
shell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608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a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a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a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608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3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3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3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包括外壳、喇叭组件,及两个被动振膜;外壳的第一侧壁上设有出音孔,与第一侧壁相邻的两个第二侧壁上设有透孔;喇叭组件设于外壳内,发声侧边缘与第一侧壁位于出音孔外围的壁面密封连接,喇叭组件的另一侧与外壳远离第一侧壁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被动振膜分别设于两个第二侧壁上,两个被动振膜的振动区域分别与两个透孔对齐,且与喇叭组件之间均具有振动空间,被动振膜的边缘与第二侧壁位于透孔外围的壁面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结构布局紧凑,能够在不增加外壳体积且不降低喇叭组件功率的情况下提升低音性能。

Description

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随身音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
背景技术
市场上大型音箱、中型音箱,以及小型随身音箱等种类繁多,各种音箱在原理上都是利用振膜引起空气振动而发声,其中,对于大中型音箱而言,大多都会额外增加一个低音喇叭以提高音箱的低音效果,而小型音箱由于受到体积的限制,不具备同时安装低音喇叭和高音喇叭的空间,因此大多数小型随身音箱都只采用一个全频喇叭。
目前市面上开始出现筒型随身音箱,通过在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高低音喇叭的方式以提升其低音性能,或者采用全频喇叭并通过在腔体上设置被动振膜的方式提升其低音性能,这两种方式都对会增加音箱的体积,或者降低喇叭的功率,而如何通过优化结构布局,使接近手掌大小尺寸的随身音箱能够同时满足良好的低音性能和大功率要求,是当前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旨在通过优化结构布局提高小型随身音箱的低音性能,并满足大功率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包括外壳、喇叭组件,及两个被动振膜;其中,外壳的第一侧壁上设有出音孔,与第一侧壁相邻、且相对分布的两个第二侧壁上均设有透孔;喇叭组件设于外壳内,且用于与音源主机蓝牙连接,喇叭组件的发声侧朝向第一侧壁并与出音孔对齐,喇叭组件的发声侧边缘与第一侧壁位于出音孔外围的壁面密封连接,喇叭组件的另一侧与外壳远离第一侧壁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被动振膜分别设于两个第二侧壁上,两个被动振膜的振动区域分别与两个透孔对齐,且与喇叭组件之间均具有振动空间,被动振膜的边缘与第二侧壁位于透孔外围的壁面密封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包括主壳体和后盖;主壳体具有第一侧壁和两个第二侧壁,且与第一侧壁相对的一侧开放;后盖与主壳体的开放侧密封连接;其中,喇叭组件与后盖通过紧固件连接,且喇叭组件的发声侧边缘与第一侧壁密封抵触。
一些实施例中,喇叭组件包括电路板、固定架,及喇叭本体;其中,电路板固定连接在后盖上,电路板朝向主壳体的板面上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与被动振膜之间具有振动空间,电路板的另一侧板面上设有主芯片;固定架抵压于蓄电池上,且与后盖固定连接;喇叭本体的发声侧与第一侧壁密封抵触,与其发声侧相对的一侧与固定架连接。
示例性的,后盖朝向主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柱及多个高于第一连接柱的第二连接柱,电路板与各个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固定架与各个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
举例说明,第一侧壁上设有多个分别朝向后盖延伸的第三连接柱,各个第三连接柱与各个第二连接柱一一对应并配合夹紧固定架,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三连接柱和固定架后与第二连接柱旋接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路板背向蓄电池的板面上设有USB插头,后盖上设有与USB插头对齐的插孔,插孔的外围设有环套,USB插头密封嵌装于环套内。
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背向蓄电池的板面上设有至少一个MIC芯片,MIC芯片的外围密封套设有橡胶筒,后盖上设有与MIC芯片位置对应的针孔,针孔的外围设有适于橡胶筒密封嵌入的套筒。
示例性的,后盖上一体成型有弹性触头,弹性触头与主芯片的开关触点抵接。
举例说明,外壳与第一侧壁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两个适于穿设挂绳的穿孔,两个穿孔的外围设有凸环,凸环内密封扣装有适于遮盖穿孔的封盖。
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二侧壁朝向外壳外侧的壁面均为凹陷面,且第二侧壁的外侧壁面上设有适于遮挡被动振膜的第一金属丝网罩,金属丝网罩与凹陷面之间具有大于被动振膜的振幅的间隔;第一侧壁的外侧壁面上设有适于遮挡喇叭组件的发声侧的第二金属丝网罩;外壳的至少一侧外壁上嵌装或贴装有胶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通过将喇叭组件的发声侧与出音孔对齐并将其发声侧边缘与第一侧壁密封连接,同时将喇叭组件的另一侧与外壳远离第一侧壁的内壁固定连接,使喇叭组件在外壳内部成线性布局,从而能够使喇叭组件的侧方与两个第二侧壁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然后通过设于两个第二侧壁上的被动振膜将相应的透孔密封,从而使外壳内部形成完全封闭的空间,使喇叭组件工作过程中因振膜的振动而推动外壳内部的空气产生振动时,两个被动振膜收到空气振动的影响而实现振动,且由于两个被动振膜为相对设置,其振动过程中对空气的挤压方向完全相反,从而能够利用空气振源的相互作用而提升振动效果,实现在不增加外壳体积且不降低喇叭组件功率的情况下提升低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后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主机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外壳;101、出音孔;102、透孔;11、后盖;111、第一连接柱;112、第二连接柱;113、弹性触头;114、凸环;115、封盖;116、插孔;1161、环套;117、针孔;1171、套筒;118、穿孔;12、主壳体;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23、第三连接柱;13、紧固件;20、喇叭组件;21、电路板;211、主芯片;212、蓄电池;213、USB插头;214、MIC芯片;2141、橡胶筒;22、固定架;23、喇叭本体;30、被动振膜;40、振动空间;50、挂绳;60、第一金属丝网罩;70、第二金属丝网罩;80、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进行说明。所述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包括外壳10、喇叭组件20,及两个被动振膜30;其中,外壳10的第一侧壁121上设有出音孔101,与第一侧壁121相邻、且相对分布的两个第二侧壁122上均设有透孔102;喇叭组件20设于外壳10内,且用于与音源主机蓝牙连接,喇叭组件20的发声侧朝向第一侧壁121并与出音孔101对齐,喇叭组件20的发声侧边缘与第一侧壁121位于出音孔101外围的壁面密封连接,喇叭组件20的另一侧与外壳10远离第一侧壁12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被动振膜30分别设于两个第二侧壁122上,两个被动振膜30的振动区域分别与两个透孔102对齐,且与喇叭组件20之间均具有振动空间40,被动振膜30的边缘与第二侧壁122位于透孔102外围的壁面密封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喇叭组件20除必须的发声喇叭外,还应当包括与音源(如手机、电脑等)蓝牙连接的蓝牙模块,同时作为随身音箱,其还应当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池,具体可采用PCB电路板21作为各功能模块、芯片的载体并实现相应的电连接;被动振膜30能够受气压变化而推动空气实现发声,其面积越大,推动的空气体积越大,则相应的低音质感越好;本实施例中涉及密封连接的方式均可以是通过加装密封垫/圈或涂设密封胶的方式去实现,在此不再详述;另外需要解释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适当降低喇叭组件20的F0特性,从而能够压缩喇叭的高度尺寸,同时保持喇叭的高功率不变,在较小的内部封闭空间内能够使被动振膜30的振幅增大,从而提升低音质感,而且利用相对设置的两个被动振膜30在振动过程中对外壳10内空气的对向挤压而产生相互作用,实现共振,从而提升发声低频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喇叭组件20的发声侧与出音孔101对齐并将其发声侧边缘与第一侧壁121密封连接,同时将喇叭组件20的另一侧与外壳10远离第一侧壁121的内壁固定连接,使喇叭组件20在外壳10内部成线性布局,从而能够使喇叭组件20的侧方与两个第二侧壁122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然后通过设于两个第二侧壁122上的被动振膜30将相应的透孔102密封,从而使外壳10内部形成完全封闭的空间,使喇叭组件20工作过程中因振膜的振动而推动外壳10内部的空气产生振动时,两个被动振膜30收到空气振动的影响而实现振动,且由于两个被动振膜30为相对设置,其振动过程中对空气的挤压方向完全相反,从而能够利用空气振源的相互作用而提升振动效果,实现在不增加外壳10体积且不降低喇叭组件20功率的情况下提升低音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4,外壳10包括主壳体12和后盖11;主壳体12具有第一侧壁121和两个第二侧壁122,且与第一侧壁121相对的一侧开放;后盖11与主壳体12的开放侧密封连接;其中,喇叭组件20与后盖11通过紧固件13连接,且喇叭组件20的发声侧边缘与第一侧壁121密封抵触。外壳10采用分体式结构,方便组装,同时利用主壳体12和后盖11之间的连接能够使喇叭组件20的发声侧与第一侧壁121直接抵触,从而能够节省喇叭组件20的安装空间,进而为被动振膜30提供充足的振动空间40。
在本实施例中,喇叭组件20包括电路板21、固定架22,及喇叭本体23;其中,电路板21固定连接在后盖11上,电路板21朝向主壳体12的板面上设有蓄电池212,蓄电池212与被动振膜30之间具有振动空间40,电路板21的另一侧板面上设有主芯片211;固定架22抵压于蓄电池212上,且与后盖11固定连接;喇叭本体23的发声侧与第一侧壁121密封抵触,与其发声侧相对的一侧与固定架22连接。蓄电池212、固定架22、喇叭本体23依次轴向对齐连接,同时将主芯片211设置在电路板21背离蓄电池212的一侧,充分利用喇叭本体23的形状特征使靠近两个第二侧壁122的位置上能够形成充足的空间去布置被动振膜30,布局巧妙紧凑,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被动振膜30提高低音输出质感。
在本实施例中,后盖11朝向主壳体12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柱111及多个高于第一连接柱111的第二连接柱112,电路板21与各个第一连接柱111固定连接,固定架22与各个第二连接柱112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柱111能够将电路板21与后盖11之间支撑起能够布置主芯片211及其它功能模块的空间,同时利用固定架22与第二连接柱112的固定连接实现将蓄电池212夹持固定在电路板21上,连接稳定,布局紧凑。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21上设有多个分别朝向后盖11延伸的第三连接柱123,各个第三连接柱123与各个第二连接柱112一一对应并配合夹紧固定架22,紧固件13依次穿过第三连接柱123和固定架22后与第二连接柱112旋接固定。通过一组(多个位置)紧固件13即可将后盖11、固定架22和主壳体12连接为一体,连接方式紧凑可靠,能够节省主机壳内部空间,从而方便布局被动振膜30。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2及图3,电路板21背向蓄电池212的板面上设有USB插头213,后盖11上设有与USB插头213对齐的插孔116,插孔116的外围设有环套1161,USB插头213密封嵌装于环套1161内。通过设置USB插头213能够方便对蓄电池212进行充电,也可以方便插装U盘等存储装置进行播放声音,同时采用环套1161与USB插头213进行密封插接,能够避免空气通过插孔116泄露,确保外壳10内部的封闭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电路板21背向蓄电池212的板面上设有至少一个MIC芯片214,MIC芯片214的外围密封套设有橡胶筒2141,后盖11上设有与MIC芯片214位置对应的针孔117,针孔117的外围设有适于橡胶筒2141密封嵌入的套筒1171。设置MIC芯片214在于实现语音功能,将音箱当做扩音器使用,在此将MIC芯片214外围套设橡胶筒2141,然后利用橡胶筒2141密封嵌入套筒1171内部,能够实现空气的内外隔绝,从而保证外壳10内部的空间密闭性,同时还可以将橡胶筒2141与套筒1171的底部之间设置一层密封膜,在不影响声音传送的情况下,避免外界水又针孔117进入橡胶筒2141内部而使MIC芯片214受潮,提高防水性能。
具体地,参见图1及图4,本实施例中后盖11上一体成型有弹性触头113,弹性触头113与主芯片211的开关触点抵接。通过按压弹性触头113即可触发主芯片211的开关触点,从而控制音箱的通断,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具体的,弹性触头113的回弹力可以是通过触头与后盖11本体之间一体成型的具有弹性立的条形结构而实现。
为了方便携带,请参见图1至图3,外壳10与第一侧壁121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两个适于穿设挂绳50的穿孔118,两个穿孔118的外围设有凸环114,凸环114内密封扣装有适于遮盖穿孔118的封盖115。通过封盖115密封扣装在凸环114内,从而能够盖住两个穿孔118,将外壳10内外空气隔绝,确保外壳10内部的密闭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及图4,两个第二侧壁122朝向外壳10外侧的壁面均为凹陷面,且第二侧壁122的外侧壁面上设有适于遮挡被动振膜30的第一金属丝网罩60,金属丝网罩与凹陷面之间具有大于被动振膜30的振幅的间隔;第一侧壁121的外侧壁面上设有适于遮挡喇叭组件20的发声侧的第二金属丝网罩70;外壳10的至少一侧外壁上嵌装或贴装有胶垫80。采用金属丝网罩结构可以将厚度制作的更薄,从而能够为被动振膜30提供充足的振动空间40,而设置胶垫80一方面能够提高小音箱在桌面或其它地方的放置稳定性,避免打滑,另一方面能够对外壳10表面提供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上设有出音孔,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且相对分布的两个第二侧壁上均设有透孔;
喇叭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用于与音源主机蓝牙连接,所述喇叭组件的发声侧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并与所述出音孔对齐,所述喇叭组件的发声侧边缘与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出音孔外围的壁面密封连接,所述喇叭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固定连接;
两个被动振膜,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上,两个所述被动振膜的振动区域分别与两个所述透孔对齐,且与所述喇叭组件之间均具有振动空间,所述被动振膜的边缘与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透孔外围的壁面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主壳体,具有所述第一侧壁和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且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一侧开放;
后盖,与所述主壳体的开放侧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喇叭组件与所述后盖通过紧固件连接,且所述喇叭组件的发声侧边缘与所述第一侧壁密封抵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组件包括:
电路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后盖上,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主壳体的板面上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被动振膜之间具有所述振动空间,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侧板面上设有主芯片;
固定架,抵压于所述蓄电池上,且与所述后盖固定连接;
喇叭本体,发声侧与所述第一侧壁密封抵触,与其发声侧相对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朝向所述主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柱及多个高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电路板与各个所述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与各个所述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多个分别朝向所述后盖延伸的第三连接柱,各个所述第三连接柱与各个所述第二连接柱一一对应并配合夹紧所述固定架,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连接柱和所述固定架后与所述第二连接柱旋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背向所述蓄电池的板面上设有USB插头,所述后盖上设有与所述USB插头对齐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外围设有环套,所述USB插头密封嵌装于所述环套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背向所述蓄电池的板面上设有至少一个MIC芯片,所述MIC芯片的外围密封套设有橡胶筒,所述后盖上设有与所述MIC芯片位置对应的针孔,所述针孔的外围设有适于所述橡胶筒密封嵌入的套筒。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一体成型有弹性触头,所述弹性触头与所述主芯片的开关触点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侧壁上设有两个适于穿设挂绳的穿孔,两个所述穿孔的外围设有凸环,所述凸环内密封扣装有适于遮盖所述穿孔的封盖。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外壳外侧的壁面均为凹陷面,且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壁面上设有适于遮挡所述被动振膜的第一金属丝网罩,所述金属丝网罩与所述凹陷面之间具有大于所述被动振膜的振幅的间隔;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壁面上设有适于遮挡所述喇叭组件的发声侧的第二金属丝网罩;所述外壳的至少一侧外壁上嵌装或贴装有胶垫。
CN202221460852.5U 2022-06-10 2022-06-10 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 Active CN217693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60852.5U CN217693621U (zh) 2022-06-10 2022-06-10 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60852.5U CN217693621U (zh) 2022-06-10 2022-06-10 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3621U true CN217693621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9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60852.5U Active CN217693621U (zh) 2022-06-10 2022-06-10 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36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68482A1 (en) Loudspeaker device
CN211321500U (zh) 扬声器箱
US20090190788A1 (en) Speaker set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138950A1 (zh) 扬声器箱
CN112261543A (zh) 电子设备及其扬声器模组
WO2021138953A1 (zh) 扬声器箱
CN213126467U (zh) 扬声器单体、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630249A (zh) 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09448890U (zh) 振动扬声器
KR20210017278A (ko) 사각 형상의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215300906U (zh) 一种扬声器箱
CN215184722U (zh) 插座及电子设备
CN111641895B (zh) 扬声器箱
CN211909085U (zh) 一种麦克风多声道一体设备
CN217693621U (zh) 带有双被动的蓝牙小音箱
CN210405611U (zh) 一种智能无线耳机
CN210093517U (zh) 扬声器箱
JP7318095B1 (ja) スピーカ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23051005A1 (zh) 圈铁喇叭组件及耳机
CN212278427U (zh) 聆听装置及其支架
CN212628370U (zh) 发声器件
CN210381256U (zh) 一种蓝牙耳机仓
CN210093463U (zh) 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
CN210298035U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3352747U (zh) 一种改进型便携式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