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5875U - 高效空气加热器及制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效空气加热器及制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85875U CN217685875U CN202221183452.4U CN202221183452U CN217685875U CN 217685875 U CN217685875 U CN 217685875U CN 202221183452 U CN202221183452 U CN 202221183452U CN 217685875 U CN217685875 U CN 2176858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air heater
- plate
- plates
- part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空气加热器及制芯装置,涉及空气加热器的技术领域。高效空气加热器包括箱体、加热板、隔板和加热件;多个加热板和多个隔板通过连接件堆叠在一起形成加热体,加热件插设在加热体内;加热板的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加热腔,且加热板上开设有拥有连通前后两侧的加热腔的连通孔,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均设置有加热板,且每个隔板上均开设有用于连通相邻两个加热板上的加热腔的过气口,隔板与加热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箱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加热体连通。制芯装置包括制芯机本体和高效空气加热器;高效空气加热器设置在制芯机本体上。达到了加热效果好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高效空气加热器及制芯装置。
背景技术
冷芯机是用来制造砂芯的一种机械设备。相关的冷芯机主要包括射砂系统、吹气固化系统、芯盒固定锁紧及驱动系统等。冷芯机在制造砂芯的过程中,吹气固化系统中的气体发生器将液态催化剂加热气态后再吹入芯盒内;催化剂够催化树脂砂内的树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得砂子快速固化定型。
三乙胺气体从气体发生器传输至芯盒的过程中由于过程管路较长热量容易流失,使得流至芯盒中的三乙胺气体温度降低,从而影响砂芯的固化效率。另外,现在技术中的加热器加热效率低,无法无法保证与催化气体实现高效热交换,从而保证催化气体的持续高温。
因此,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高效空气加热器及制芯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空气加热器及制芯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加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空气加热器,包括箱体、加热板、隔板和加热件;
多个所述加热板和多个所述隔板通过连接件堆叠在一起形成加热体,所述加热件插设在所述加热体内;
所述加热板的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加热腔,且所述加热板上开设有拥有连通前后两侧的所述加热腔的连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加热板,且每个所述隔板上均开设有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加热板上的所述加热腔的过气口,所述隔板与所述加热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加热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隔板的四周均凸出于所述加热板,且所述隔板的边缘处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件适配的连接孔,相邻两个所述隔板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从而将所述加热板夹紧在两个所述隔板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高效空气加热器还包括端面盖板,所述端面盖板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加热腔;
所述加热体的前后侧壁均连接有所述端面盖板,所述端面盖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隔板连接;
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两者分别与所述加热体前后两侧的所述端面盖板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端面盖板与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保温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覆盖所述加热体。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加热腔呈S形。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加热板上开设有加热安装孔,所述加热件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加热板上开设有温度检测孔,所述温度检测孔内插设有温度传感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高效空气加热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两者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芯装置,包括制芯机本体和所述高效空气加热器;
所述高效空气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制芯机本体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空气加热器,包括箱体、加热板、隔板和加热件;多个加热板和多个隔板通过连接件堆叠在一起形成加热体,加热件插设在加热体内;加热板的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加热腔,且加热板上开设有拥有连通前后两侧的加热腔的连通孔,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均设置有加热板,且每个隔板上均开设有用于连通相邻两个加热板上的加热腔的过气口,隔板与加热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箱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加热体连通。
具体的,待加热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到加热体内,即,进入到加热板上的加热腔内,然后顺着加热腔流通,通过连通孔穿过加热板,穿过过气口穿过隔板,而且,加热板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加热腔,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在同等体积下提高待加热气体的流道路径,使得热交换更佳充分,从而提高加热效果;而且,在后期进行维护工作时,可以单独进行拆卸替换,无需整体更换,降低维护成本;而且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加热功率需求,自行组合不同数量的加热板、隔板和加热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芯装置,包括制芯机本体和高效空气加热器;高效空气加热器设置在制芯机本体上。制芯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空气加热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空气加热器的内部示意图(其中保温层未示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空气加热器的半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空气加热器中加热板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标:
100-箱体;110-进气口;120-出气口;130-控制器;
200-加热板;210-加热腔;220-连通孔;230-温度检测孔;
300-隔板;
400-加热件;
500-连接件;
600-密封垫;
700-端面盖板;
800-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空气加热器,包括箱体100、加热板200、隔板300和加热件400;多个加热板200和多个隔板300通过连接件500堆叠在一起形成加热体,加热件400插设在加热体内;加热板200的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加热腔210,且加热板200上开设有拥有连通前后两侧的加热腔210的连通孔220,相邻的两个隔板300之间均设置有加热板200,且每个隔板300上均开设有用于连通相邻两个加热板200上的加热腔210的过气口,隔板300与加热板20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600;箱体100上设置有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20,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20均与加热体连通。
具体的,待加热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到加热体内,即,进入到加热板200上的加热腔210内,然后顺着加热腔210流通,通过连通孔220穿过加热板200,穿过过气口穿过隔板300,而且,加热板200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加热腔210,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在同等体积下提高待加热气体的流道路径,使得热交换更佳充分,从而提高加热效果;而且,在后期进行维护工作时,可以单独进行拆卸替换,无需整体更换,降低维护成本;而且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加热功率需求,自行组合不同数量的加热板200、隔板300和加热件400。
其中,加热板200的前后两侧上均开设有加热腔210,提高待加热气体的流动路径,使得待加热气体能够充分进行热交换,提高加热效果。
其中,在加热板200与隔板30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600,避免待加热气体从加热板200与隔板300之间的缝隙泄露出去。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选择密封垫600的材质,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加热腔210设置成连续的S形,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加热板200上开设出路径最长的通路,提高待加热气体的加热效果。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隔板300的四周均凸出于加热板200,且隔板300的边缘处上开设有用于与连接件500适配的连接孔,相邻两个隔板300通过连接件500相互连接,从而将加热板200夹紧在两个隔板300之间。
具体的,隔板300的尺寸大于加热板200的尺寸,通过两块隔板300夹紧加热板200,便于组装。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高效空气加热器还包括端面盖板700,端面盖板700的一侧开设有加热腔210;加热体的前后侧壁均连接有端面盖板700,端面盖板700通过连接件500与隔板300连接;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20两者分别与加热体前后两侧的端面盖板700连通。
具体的,在最外侧的隔板300外侧设置端面盖板700,并且在端面盖板700上开设有加热腔210,并使端面盖板700与箱体100上的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20连通。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端面盖板700与隔板30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600。
具体的,在端面盖板700与隔板300两者之间设置密封垫600。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箱体100内设置有用于保温的保温层800,保温层800覆盖加热体。
具体的,在加热板200、隔板300和端面盖板700外部设置保温层800,通过保温层800的设置降低热量的流失。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加热板200上开设有加热安装孔,加热件400插设在安装孔内。
具体的,在加热板200上开设加热安装孔,将加热件400插设在安装孔内,使得加热件400直接对加热板200进行加热。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加热板200上开设有温度检测孔230,温度检测孔230内插设有温度传感器。
具体的,在加热板200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加热板200上的温度。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高效空气加热器还包括控制器130,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两者均与控制器130连接。
具体的,通过控制器130控制加热件400,从根据不同需求,可以调整加热件400的加热温度。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芯装置,包括制芯机本体和高效空气加热器;高效空气加热器设置在制芯机本体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制芯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高效空气加热器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效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加热板(200)、隔板(300)和加热件(400);
多个所述加热板(200)和多个所述隔板(300)通过连接件(500)堆叠在一起形成加热体,所述加热件(400)插设在所述加热体内;
所述加热板(200)的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供空气流通的加热腔(210),且所述加热板(200)上开设有拥有连通前后两侧的所述加热腔(210)的连通孔(220),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300)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加热板(200),且每个所述隔板(300)上均开设有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加热板(200)上的所述加热腔(210)的过气口,所述隔板(300)与所述加热板(20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600);
所述箱体(100)上设置有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20),所述进气口(110)和所述出气口(120)均与所述加热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00)的四周均凸出于所述加热板(200),且所述隔板(300)的边缘处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件(500)适配的连接孔,相邻两个所述隔板(300)通过连接件(500)相互连接,从而将所述加热板(200)夹紧在两个所述隔板(3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面盖板(700),所述端面盖板(700)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加热腔(210);
所述加热体的前后侧壁均连接有所述端面盖板(700),所述端面盖板(700)通过连接件(500)与所述隔板(300)连接;
所述进气口(110)和所述出气口(120)两者分别与所述加热体前后两侧的所述端面盖板(70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盖板(700)与所述隔板(30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6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效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内设置有用于保温的保温层(800),所述保温层(800)覆盖所述加热体。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效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10)呈S形。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效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200)上开设有加热安装孔,所述加热件(400)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200)上开设有温度检测孔(230),所述温度检测孔(230)内插设有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130),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两者均与所述控制器(130)连接。
10.一种制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芯机本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效空气加热器;
所述高效空气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制芯机本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83452.4U CN217685875U (zh) | 2022-05-13 | 2022-05-13 | 高效空气加热器及制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83452.4U CN217685875U (zh) | 2022-05-13 | 2022-05-13 | 高效空气加热器及制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85875U true CN217685875U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739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183452.4U Active CN217685875U (zh) | 2022-05-13 | 2022-05-13 | 高效空气加热器及制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85875U (zh) |
-
2022
- 2022-05-13 CN CN202221183452.4U patent/CN2176858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58528B (zh) | 具有換熱功能的電池包殼體和電池包 | |
CA2734258C (en) | Improved fuel cell stack flow hood air flow using an air distribution device | |
CA2445434A1 (en) | Device for exchange and/or reaction between fluids | |
CN216928707U (zh) | 换热结构件及电池包 | |
CN106450059A (zh) | 电池模组 | |
CN217685875U (zh) | 高效空气加热器及制芯装置 | |
CN116686075B (zh) | 一种在线加热器筒体结构 | |
CN219739123U (zh) | 电池包及动力设备 | |
CN214589016U (zh) | 一种快插式液冷系统及电池包 | |
CN209843900U (zh) | 一种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 |
CN220456556U (zh) | 一种电池包及液冷系统 | |
CN208538948U (zh) | 软包电池模块及具有该软包电池模块的电池包 | |
CN221057504U (zh) | 一种电芯的冷却结构 | |
CN219144283U (zh) |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 | |
CN221747340U (zh) | 液冷箱体、电池包和电子装置 | |
CN219086079U (zh) | 一种圆柱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21863364U (zh) | 换热装置 | |
CN218039443U (zh) | 电池壳体及电池模组 | |
CN221708789U (zh) | 电芯的壳体组件、电芯和电池模组 | |
CN220041946U (zh) | 电芯、电芯模组和电池 | |
CN218586123U (zh) | 集成液冷的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 | |
CN221009041U (zh) | 用于电池包的换热系统和电池包 | |
CN219329348U (zh) | 一种浸没式冷却的电池模组 | |
CN219610571U (zh) | 电池组用液冷板和电池组 | |
CN221327892U (zh) | 电芯壳体、电芯以及电池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