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5512U - 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5512U
CN217685512U CN202221930279.XU CN202221930279U CN217685512U CN 217685512 U CN217685512 U CN 217685512U CN 202221930279 U CN202221930279 U CN 202221930279U CN 217685512 U CN217685512 U CN 217685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air
outdoor unit
layer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02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锦鹏
李新星
张明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302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5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5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5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及空调器,所述空调外机保护罩包括框体,所述述框体的顶部设置顶板组件,所述框体的一侧形成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截面呈“S”型的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与所述框体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外机保护罩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导风叶片驱动相连以带动所述导风叶片进行旋转。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的将空调外机保护罩内的热量排出,同时满足防尘、防雨需求,提高机组的运行可靠性;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够满足各种工况的运行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日益重视居住、办公的环境舒适度,空调作为调温设备已被广泛使用。由于空调外机的安装位置更为多样、复杂,常规的出风形式难以满足其换热需求,甚至可能影响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为此,申请号201610246579.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所述空调室外机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设置相互平行的多个格栅导风叶片,所述格栅导风叶片通过调节装置可在0-180°的角度范围内转动;通过调整格栅导风叶片角度可使出风气流避开遮蔽件以改善空调的调温效果;但由于格栅导风叶片的覆盖面积小且本身无法送风导致换热效果不佳。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外机的换热效率以提高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包括框体,所述述框体的顶部设置顶板组件,所述框体的一侧形成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截面呈“S”型的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与所述框体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外机保护罩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导风叶片驱动相连以带动所述导风叶片进行旋转。该设置能高效的将空调外机保护罩内的热量排出,同时满足防尘、防雨需求,提高机组的运行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框体设置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端部,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侧挡板,所述侧挡板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框体可转动连接。该设置可进一步提高外机保护罩的换热效率,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机组的运行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框体还设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挡板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侧挡板转动且转动角度为0°~90°。该设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
优选的,所述所述顶板组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多个通孔;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透气结构,所述透气结构通过所述通孔与外界相连通。该设置确保散热和防水的前提下,有效解决白天日光直射导致外机温度过高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透气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层、第二层,所述第一层为 PP纺粘无纺布,所述第二层为PE高分子透气膜,所述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该设置可确保顶板组件的透气良好,对第二层形成支撑和保护作用同时增加机械拉力和静水压。
优选的,所述透气结构还包括由PP纺粘无纺布形成的第三层,所述第三层位于所述第二层远离所述第一层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导风叶片包括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导风叶片设置转轴孔,所述转轴孔设在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之间。该设置使所述导风叶片无正反之分,装配效率高,便于在下雨天将雨水导流至两侧。
优选的,所述导风叶片的厚度D1为12-16mm,第一弧形部和/或第二弧形部的内、外径分别为40-60mm、70-90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外机保护罩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高效的将空调外机保护罩内的热量排出,同时满足防尘、防雨需求,提高机组的运行可靠性;2)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够满足各种工况的运行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外机保护罩。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具有与所述空调外机保护罩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调外机保护罩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调外机保护罩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顶板组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导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空调外机保护罩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空调外机保护罩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体;2-顶板组件;21-隔板;211-通孔;22-透气结构;221-第一层; 222-第二层;223-第三层;3-导风叶片;31-转轴孔;32-第一弧形部;33-第二弧形部;4-第一驱动组件;5-侧挡板;6-第二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随着行业竞争白热化,任何影响性价比的因素均能使空调厂家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现有室外机的格栅通常是固定的且面积较小,在不理想的安装环境下运行会严重影响外机换热。现有空调厂家也有将格栅叶片设置为可转动的尝试,如申请号202111316281.8的中国专利,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格栅片、格栅组件的转动来静态调整角度以实现多向出风,从而降低天气对出风的不利影响;但上述室外机本身的出风散热效果并不理想。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上侧设置顶板组件2;所述框体1的一侧形成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导风叶片3,所述导风叶片3的截面呈“S”型设置且与所述框体1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空调外机保护罩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可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进行旋转。该设置能够高效的将保护罩内热量排出,换热效果好;所述空调外机保护罩具备防尘、防雨功能,提高了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可靠性。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与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用于调节导风叶片3在不同场景下的转速。优选的,所述导风叶片3有多个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的具体结构以及与所述导风叶片3的连接、装配关系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该设置可通过调整导风叶片3的角度以对第一出风口形成遮挡以起到防尘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框体1设置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两端,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侧挡板5,所述侧挡板 5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框体1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框体1还设有第二驱动组件6,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可带动所述侧挡板5在0°~90°的角度范围内转动。优选的,所述侧挡板5有个多个且相互平行设置。该设置可配合导风叶片3对保护罩至少从三面出风,室外机的换热、散热效果好;同时打开的侧挡板5可将雨水导流至两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如图2、图3所示,所述顶板组件2包括隔板21,所述隔板21设置多个通孔211;所述隔板21的下方设置透气结构22,所述透气结构22通过所述通孔211与外界相连通。该设置结构简单,防水透气性好,方便水分通过透气结构22蒸发以散热;同时可兼顾散热与防水,有效地解决白天日光直射导致外机温度过高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透气结构22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层221、第二层222,所述第一层221为PP纺粘无纺布,所述第二层222为PE高分子透气膜,所述第二层222位于所述第一层221远离所述隔板21的一侧。通过设置无纺布能够增强拉力和静水压及保护第二层222结构不被破坏。优选的,所述透气结构22还包括由PP纺粘无纺布形成的第三层223,所述第三层223位于所述第二层222远离所述第一层221的一侧。该设置结构简单,可兼顾防水性与机械性能。
如图4所示,所述导风叶片3包括第一弧形部32、第二弧形部33,所述第一弧形部32、第二弧形部33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导风叶片3设置转轴孔 31,所述转轴孔31设在所述第一弧形部32、第二弧形部33之间且沿所述导风叶片3的长度方向延伸。该设置能够将外机内的热量高效的排出。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32、第二弧形部33的结构相同,使所述导风叶片3无正反之分,装配效率高。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32、第二弧形部33的弧度均为180°。该设置使导风叶片3的散热效率高,同时便于在下雨天将雨水导流至两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导风叶片3的厚度D1为15mm,第一弧形部32、第二弧形部33的内、外径分别为50mm、80mm,所述转轴孔31的内径为9.2mm。
优选的,所述外机防护罩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外机的出风温度T出风和保护罩内环境温度Tn。优选的,所述外机防护罩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排气压力P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的控制方法,包括:
S1、空调开机并判断是否运行制热模式;若是,则控制导风叶片3和侧挡板5开启一定角度;若否,则进入步骤S2;
在制热模式时的很可能室外温度低于零度,此时所述导风叶片3易结霜而被卡住或损坏;将所述导风叶片3、侧挡板5设置成固定角度能够确保机组运行稳定。优选的,所述导风叶片3和侧挡板5的开启角度均为90°。
S2、判断是否运行制冷模式,若是,则进入步骤S3;若否,则空调按照设定模式正常运行;
S3、判断是否Tn≥TW+T1,若是,则控制所述导风叶片3转动运行并控制所述侧挡板5的开启至固定角度;若否,则进入步骤S4,其中Tn、TW、T1分别为空调外机保护罩的内环温度、室外环境温度,通常为30-35℃、第一预设温度,如6-15℃,优选为10℃;
S4、判断是否Tn≥T出风,若是,则控制所述导风叶片3的转速为V1,同时控制所述侧挡板5的开启角度为α1,其中T出风为空调外机保护罩的出风温度,即经过导风叶片3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空调外机保护罩设置压力传感器,步骤S3中按照如下方法调整侧挡板5的开启角度:
S31、判断是否P≥P预1,若是,则步骤S32;若否,则控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3的转速为V2并调整所述侧挡板5的开启角度为α2且α2>α1,其中P 为排气压力、P预1为第一预设压力值,如3.8-4.1MPa,优选为4.0MPa;
S32、判断是否P≥P预2,其中P预2为第一预设压力值,如4.2-4.4MPa,优选为4.3MPa;若是,则提高所述导风叶片3的转速至V3并调整侧挡板5的开启角度为α4;若否,则控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3的转速为V2并调整所述侧挡板5的开启角度为α3,其中α4>α3>α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α4、α3、α2、α1分别为90°、60°、45、°、30°。
当空调外机保护罩的内环温度Tn>TW+T1直至跳机温度54℃期间,用温度控制的精准性差,故根据机组的高压压力来控制;考虑到R32、R410A等冷媒的特性,通常的设置高压开关保护值为4.5MPa,在此基础上根据是否高于4.0、 4.3MPa进行精准控制;考虑到本申请的空调外机保护罩散热能力,当高压压力≥4.3MPa时机组面临跳机风险,控制所述导风叶片3按最高转速运转,同时侧挡板5开至最大角90°。
如图6所示,若所述空调外机保护罩未设置压力传感器,步骤S3中按照如下方法进行调整:
S33、判断是否Tn≥T2,其中T2为第二预设温度,如48-52℃,优选为50 ℃,若是,则提高所述导风叶片3的转速至V3并控制所述侧挡板5的开启角度为α4;若否,则维持所述导风叶片3的转动速度并控制所述侧挡板5的开启角度为α2
对于未设置压力传感器的机组,在Tn升至T2时有跳机风险,因此需控制所述导风叶片3按最高转速运转且所述侧挡板5开至最大角90°。
优选的,所述空调外机保护罩的控制方法还包括:S5、若制冷模式运行停止后将所述侧挡板5的开启角度调至0°,控制所述导风叶片3按照转速为V1运行t1时长后关闭;若制热模式运行停止后,则同时关闭所述导风叶片3 和侧挡板5。所述t1为2-8min,优选为3min。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空调外机保护罩的控制方法。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或可读信号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ROM、 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的空调外机保护罩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可以为柜式空调、壁挂式空调、吸顶式空调、新风空调等;所述可读存储介质、空调器具有与所述空调外机保护罩的控制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进行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顶部设置顶板组件(2),所述框体(1)的一侧形成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截面呈“S”型的导风叶片(3),所述导风叶片(3)与所述框体(1)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外机保护罩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与所述导风叶片(3)驱动相连以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进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设置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端部,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侧挡板(5),所述侧挡板(5)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框体(1)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还设有第二驱动组件(6),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与所述侧挡板(5)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侧挡板(5)转动且转动角度为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组件(2)包括隔板(21),所述隔板(21)设置多个通孔(211);所述隔板(21)的下方设置透气结构(22),所述透气结构(22)通过所述通孔(211)与外界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外机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结构(22)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层(221)、第二层(222),所述第一层(221)为PP纺粘无纺布,所述第二层(222)为PE高分子透气膜,所述第二层(222)位于所述第一层(221)远离所述隔板(2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外机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结构(22)还包括由PP纺粘无纺布形成的第三层(223),所述第三层(223)位于所述第二层(222)远离所述第一层(22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3)包括第一弧形部(32)、第二弧形部(33),所述第一弧形部(32)、第二弧形部(33)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导风叶片(3)设置转轴孔(31),所述转轴孔(31)设在所述第一弧形部(32)、第二弧形部(3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外机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3)的厚度D1为12-16mm,第一弧形部(32)和/或第二弧形部(33)的内、外径分别为40-60mm、70-90mm。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保护罩。
CN202221930279.X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及空调器 Active CN217685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0279.XU CN217685512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0279.XU CN217685512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5512U true CN217685512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20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0279.XU Active CN217685512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5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8675B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38131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17540888U (zh) 空调室内机及新风空调
CN102865624A (zh) 一种具有双向双面进风四周全方位出风和双向出风功能的空调室内机
CN108119963A (zh)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373107U (zh) 一种带自动防尘功能的空调外机
CN208765098U (zh) 具有新风散热系统的空调室外机
CN217685512U (zh) 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及空调器
CN204880381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559077U (zh) 一种通风空调散热装置的充电桩
CN209944509U (zh) 空调柜机
CN211084259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防柳絮吸入和防热风装置
CN206398856U (zh) 一种除湿机
CN117490148A (zh) 一种空调外机保护罩、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212585163U (zh) 一种风道式恒温机房
CN211177149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8227197U (zh) 一种户外监控电子眼
JPH10253121A (ja) 換気システム及び換気構造
JP6414781B2 (ja) 除湿吸排気ユニット、ダブルスキンシステム及び除湿吸排気方法
CN111853970A (zh) 带条状出风口的空调外机及空调外机与建筑物外立面组合模块
JP5315005B2 (ja) 換気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建物
CN216852722U (zh) 一种牢固可靠防水的空调电控盒
CN208433664U (zh) 一种变电站户外电缆设备通风除湿装置
CN211977029U (zh) 一种高大空间空调
CN219106826U (zh) 具有防风沙效果的控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