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4941U - 一种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4941U
CN217684941U CN202220759749.4U CN202220759749U CN217684941U CN 217684941 U CN217684941 U CN 217684941U CN 202220759749 U CN202220759749 U CN 202220759749U CN 217684941 U CN217684941 U CN 217684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exhaust gas
cooling frame
cool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597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彬
田放
刘伯阳
邹曜
王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Nanj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Jiangsu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Nanj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Jiangsu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Nanj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Jiangsu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Nanj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597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4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4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4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包括降温机构,包括降温框架,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正面右端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右侧上端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内腔底部后端的第一不锈钢板,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内腔底部左端的第二不锈钢板。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降温框架、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一不锈钢板,通过第二管道将冷却液输送至降温框架的内腔,以此配合第一管道将乏气输送至降温框架的内腔与冷却液接触,从而对乏气进行降温使乏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液体,解决了目前的除氧器用乏气缺少专用的采集回收装置,且由于乏气中有较多水蒸气,会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氧器乏气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除氧器是锅炉及供热系统关键设备之一,如除氧器除氧能力差,将对锅炉给水管道、省煤器和其它附属设备的腐蚀造成的严重损失,乏气是间接用蒸汽设备排放的高温凝结水中夹带没有被污染的低温蒸汽。
目前的除氧器用乏气缺少专用的采集回收装置,且由于乏气中有较多水蒸气,乏气中的水蒸气若排放在工作场地,会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会使环境的湿度过高,对作业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目前的除氧器用乏气缺少专用的采集回收装置,且由于乏气中有较多水蒸气,乏气中的水蒸气若排放在工作场地,会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会使环境的湿度过高,对作业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其包括,
降温机构,包括降温框架,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正面右端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右侧上端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内腔底部后端的第一不锈钢板,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内腔底部左端的第二不锈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不锈钢板表面下端的第一通槽,以及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内腔顶部的第三管道;
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泵进水端的第五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端的第六管道,设置于所述第六管道一端的过滤框架,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右端的第七管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七管道一端的第一储水罐。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降温机构还包括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的顶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泵出水端的第四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管道的顶部贯穿至所述降温框架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四管道远离所述第一水泵的一端贯穿至所述降温框架的内腔,且位于所述第二不锈钢板的左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活性炭滤芯、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的内腔,以及设置于所述活性炭滤芯右端的不锈钢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五管道远离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贯穿至所述降温框架的内腔,所述不锈钢块的右端与所述过滤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远离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过滤框架的内腔,且与所述活性炭滤芯的内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第八管道、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背面的上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八管道表面的导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管的底部与所述第五管道的内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第八管道远离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后端的第九管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九管道后端的第二储水罐。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出气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水罐和所述第二储水罐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拦截网、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水罐和所述第二储水罐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降温框架、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一不锈钢板,通过第二管道将冷却液输送至降温框架的内腔,以此配合第一管道将乏气输送至降温框架的内腔与冷却液接触,从而对乏气进行降温使乏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液体,通过设置第二不锈钢板、第一通槽和第三管道,配合外部输水装置将降温框架内腔的冷却液抽取并排放至第二不锈钢板的左侧,配合第一通槽在流至第二不锈钢板的右侧,以此增加冷却液的流动性,增加冷却液与乏气的接触,提高冷却液对乏气的冷凝效率,通过设置第二水泵、第五管道、第六管道、过滤框架、第七管道和第一储水罐,随着乏气冷凝产生的液体不断增加并与冷却液混合,使降温框架内腔的液体溢出至第一不锈钢板的背面,并在第二水泵、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的作用下将液体输送至过滤框架的内腔,并通过第七管道将液体输送至第一储水罐的内腔,以此完成对液体的回收采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的降温框架剖视结构图。
图3为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的过滤框架剖视结构图。
图4为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的第一储水罐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包括降温机构100,包括降温框架101,设置于降温框架101正面右端的第一管道102,设置于降温框架101右侧上端的第二管道103,设置于降温框架101内腔底部后端的第一不锈钢板104,设置于降温框架101内腔底部左端的第二不锈钢板105,设置于第二不锈钢板105表面下端的第一通槽106,以及设置于降温框架101内腔顶部的第三管道107。
输送机构200,包括第二水泵201,设置于第二水泵201进水端的第五管道202,设置于第二水泵201出水端的第六管道203,设置于第六管道203一端的过滤框架204,设置于过滤框架204右端的第七管道205,以及设置于第七管道205一端的第一储水罐206,通过设置降温框架101、第一管道102、第二管道103和第一不锈钢板104,通过第二管道103将冷却液输送至降温框架101的内腔,以此配合第一管道102将乏气输送至降温框架101的内腔与冷却液接触,从而对乏气进行降温使乏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液体,通过设置第二不锈钢板105、第一通槽106和第三管道107,配合外部输水装置将降温框架101内腔的冷却液抽取并排放至第二不锈钢板105的左侧,配合第一通槽106在流至第二不锈钢板105的右侧,以此增加冷却液的流动性,增加冷却液与乏气的接触,提高冷却液对乏气的冷凝效率,通过设置第二水泵201、第五管道202、第六管道203、过滤框架204、第七管道205和第一储水罐206,随着乏气冷凝产生的液体不断增加并与冷却液混合,使降温框架101内腔的液体溢出至第一不锈钢板104的背面,并在第二水泵201、第五管道202和第六管道203的作用下将液体输送至过滤框架204的内腔,并通过第七管道205将液体输送至第一储水罐206的内腔,以此完成对液体的回收采集。
具体的,降温机构100还包括第一水泵108、设置于降温框架101的顶部,以及设置于第一水泵108出水端的第四管道109,通过设置第一水泵108和第四管道109,配合第三管道107为增加降温框架101内腔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来源。
优选的,第三管道107的顶部贯穿至降温框架101的外部且与第一水泵108的进水端连通,第四管道109远离第一水泵108的一端贯穿至降温框架101的内腔,且位于第二不锈钢板105的左端。
较佳的,输送机构200还包括活性炭滤芯207、设置于过滤框架204的内腔,以及设置于活性炭滤芯207右端的不锈钢块208,通过设置活性炭滤芯207和不锈钢块208,配合过滤框架204对输送的液体进行过滤作业。
在使用时,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第二水泵201,通过第五管道202、第六管道203和过滤框架204输送至活性炭滤芯207的内腔,进行过滤作业,并通过第七管道205将完成过滤的液体输送至第一储水罐206的内腔。
实施例2
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具体的,第五管道202远离第二水泵201的一端贯穿至降温框架101的内腔,不锈钢块208的右端与过滤框架204的内壁固定连接,第六管道203远离第二水泵201的一端贯穿至过滤框架204的内腔,且与活性炭滤芯207的内腔连通。
优选的,输送机构200还包括第八管道209、设置于降温框架101背面的上端,以及设置于第八管道209表面的导流管210,通过设置第八管道209和导流管210,配合降温框架101对降温框架101内腔的乏气进行导流,在此过程中若乏气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冷凝为水可以通过导流管210流至第五管道202的内腔。
较佳的,导流管210的底部与第五管道202的内腔连通。
在使用时,当乏气在第八管道209的内腔输送时,若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自然发生冷凝,产生的液体可以通过导流管210流至第五管道202的内腔,且导流管210的表面设置有阀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对导流管210的连通和闭合进行控制。
实施例3
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具体的,输送机构200还包括冷凝器211、设置于第八管道209远离第二水泵201的一端,设置于冷凝器211后端的第九管道212,以及设置于第九管道212后端的第二储水罐213,通过设置冷凝器211、第九管道212和第二储水罐213,使用冷凝器211对导流的乏气进行进一步的冷凝作业,将乏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水并通过第九管道212输送至第二储水罐213的内腔进行回收。
优选的,输送机构200还包括出气管214、设置于第一储水罐206和第二储水罐213的顶部,通过设置出气管214,为第二储水罐213和第一储水罐206增加排气功能。
较佳的,输送机构200还包括拦截网215、设置于第一储水罐206和第二储水罐213的内腔,通过设置拦截网215,避免杂质通过出气管214飘至第二储水罐213和第一储水罐206的内腔对回收的液体造成污染。
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二管道103和外部水泵将冷却液输送至降温框架101的内腔,并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第一水泵108,第一水泵108配合第三管道107和第四管道109将降温框架101内腔,且位于第二不锈钢板105右侧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二不锈钢板105的左侧,接着通过第一通槽106流至第二不锈钢板105的右侧,此时通过第一管道102将乏气输送至降温框架101的内腔,使乏气与冷却液接触,乏气中的水蒸气与冷却液接触后冷凝为水,部分乏气通过第八管道209输送至冷凝器211的内腔进行冷凝,待乏气冷凝为水后通过第九管道212输送至第二储水罐213的内腔,同时降温框架101内腔的冷却液随着乏气的冷凝,其水位线开始升高,并溢出至第一不锈钢板104的背面,此时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第二水泵201,通过第五管道202、第六管道203和过滤框架204输送至活性炭滤芯207的内腔,进行过滤作业,并通过第七管道205将完成过滤的液体输送至第一储水罐206的内腔,当乏气在第八管道209的内腔输送时,若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自然发生冷凝,产生的液体可以通过导流管210流至第五管道202的内腔,且导流管210的表面设置有阀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对导流管210的连通和闭合进行控制。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降温机构(100),包括降温框架(101),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101)正面右端的第一管道(102),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101)右侧上端的第二管道(103),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101)内腔底部后端的第一不锈钢板(104),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101)内腔底部左端的第二不锈钢板(105),设置于所述第二不锈钢板(105)表面下端的第一通槽(106),以及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101)内腔顶部的第三管道(107);
输送机构(200),包括第二水泵(201),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泵(201)进水端的第五管道(202),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泵(201)出水端的第六管道(203),设置于所述第六管道(203)一端的过滤框架(204),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204)右端的第七管道(205),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七管道(205)一端的第一储水罐(2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100)还包括第一水泵(108)、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101)的顶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泵(108)出水端的第四管道(10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107)的顶部贯穿至所述降温框架(101)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水泵(108)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四管道(109)远离所述第一水泵(108)的一端贯穿至所述降温框架(101)的内腔,且位于所述第二不锈钢板(105)的左端。
4.如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00)还包括活性炭滤芯(207)、设置于所述过滤框架(204)的内腔,以及设置于所述活性炭滤芯(207)右端的不锈钢块(20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道(202)远离所述第二水泵(201)的一端贯穿至所述降温框架(101)的内腔,所述不锈钢块(208)的右端与所述过滤框架(20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203)远离所述第二水泵(201)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过滤框架(204)的内腔,且与所述活性炭滤芯(207)的内腔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00)还包括第八管道(209)、设置于所述降温框架(101)背面的上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八管道(209)表面的导流管(21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10)的底部与所述第五管道(202)的内腔连通。
8.如权利要求6或7任一所述的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00)还包括冷凝器(211)、设置于所述第八管道(209)远离所述第二水泵(20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冷凝器(211)后端的第九管道(21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九管道(212)后端的第二储水罐(21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00)还包括出气管(214)、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水罐(206)和所述第二储水罐(213)的顶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00)还包括拦截网(215)、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水罐(206)和所述第二储水罐(213)的内腔。
CN202220759749.4U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 Active CN217684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9749.4U CN217684941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9749.4U CN217684941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4941U true CN217684941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59749.4U Active CN217684941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4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84941U (zh) 一种除氧器乏气回收用采集装置
CN101334241A (zh) 真空乏汽回收利用系统
CN110306969B (zh) 油田采油集输站油水分离及废水蒸发浓缩热泵系统装置
CN210085622U (zh) 单晶炉加热系统热回收设备
CN210624555U (zh) 一种脱硫石膏用余热回收器
CN217875794U (zh) 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20328280U (zh) 一种尾气回收器
CN111946497A (zh) 一种车用燃油蒸汽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9956235U (zh) 一种余热回收系统
CN201255588Y (zh) 真空乏汽回收利用系统
CN116854167B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智能一体化mvr蒸发器
CN216897259U (zh) 一种锅炉水蒸气回收装置
CN218177456U (zh) 水环式真空泵的水循环系统
CN211659698U (zh) 一种氯化氢尾气治理装置
CN211724961U (zh) 一种氨基酸溶液高倍浓缩回收装置
CN217247658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218077148U (zh) 一种合成氨蒸汽冷凝液的回收装置
CN221333250U (zh) 一种硫铁矿制酸热回收系统
CN217139838U (zh) 丙烯酸丁酯酯化釜系统尾气的处理系统
CN210885670U (zh) 一种高效乳化液mvr蒸发处理系统
CN215691847U (zh) 一种炭黑原料油杂质分离节能环保装置
CN212854652U (zh) 一种低能耗煤焦油气液分离提纯装置
CN216077485U (zh) 一种高背压机组电厂使用的真空泵节能机组
CN218270285U (zh) 一种用于蒸汽凝结水余热回收的装置
CN217818214U (zh) 一种石墨改性聚丙烯高效冷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