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9131U - 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9131U
CN217679131U CN202221206170.1U CN202221206170U CN217679131U CN 217679131 U CN217679131 U CN 217679131U CN 202221206170 U CN202221206170 U CN 202221206170U CN 217679131 U CN217679131 U CN 217679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assembly
interlayer
crown beam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061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赛刚
刘安
郑晓鹏
刘国佳
朱文韬
方健
常跃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061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9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9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9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该后拆支撑结构中的立柱在基坑中呈圆形排布形成基坑内侧支挡结构。排桩沿基坑的边沿排布形成基坑侧壁防护结构。基坑侧壁防护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地下连续墙。水平支撑部件沿立柱的轴向分层排布。多层水平支撑部件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水平支撑部件的一端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相连。水平支撑部件的另一端与基坑侧壁防护结构相连。水平支撑部件包括环梁、冠梁和传力组件。环梁与立柱相连。冠梁与排桩相连。冠梁通过传力组件与环梁相连。该后拆支撑结构优化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护结构,便于挖机设备进行土方作业,使得拆除支撑结构的作业独立施工,加快了整体施工进度。

Description

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深基坑指开挖深度在5m及5m以上的,或地下室3层及3层以上的挖掘工程。此外,在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也可将挖掘工程称作为深基坑。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开发与应用的需求不断扩大,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开发用地的限制,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周边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例如,深基坑工程的周边往往伴随着既有的高层建筑结构以及周边密布的地下管网结构。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构筑稳定的支护结构,形成稳固的深基坑支撑体系,进而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深基坑支护结构一般选用密排钻孔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作围护,并加设一至数道的内支撑,内支撑采用钢管或者现浇钢筋混凝土杆件。例如,在深基坑的四周构筑地下连续墙,并利用混凝土结构在地下连续墙之间形成纵横连接的内部支撑结构。如此一来,不仅土建施工量大,消耗了大量的基础建设材料,还占据了深基坑顶部的大量空间,开挖设备难以大规模展开,进而影响整体施工进度。除此之外,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破除支护结构的工序仍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进一步加大了施工成本的投入。
综上所述,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如何设计一种支撑结构,用以优化现有技术中的支护结构,避免对进行土方作业的挖机设备形成干涉,使得拆除支撑结构的作业独立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提供一种支撑结构,用以优化现有技术中的支护结构,避免对进行土方作业的挖机设备形成干涉,使得拆除支撑结构的作业独立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提出一种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包括立柱、排桩和水平支撑部件;
所述立柱在基坑中呈圆形排布形成基坑内侧支挡结构,所述排桩沿基坑的边沿排布形成基坑侧壁防护结构,所述基坑侧壁防护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地下连续墙,所述水平支撑部件沿立柱的轴向分层排布,多层水平支撑部件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水平支撑部件的一端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相连,所述水平支撑部件的另一端与基坑侧壁防护结构相连;
所述水平支撑部件包括环梁、冠梁和传力组件,所述环梁与立柱相连,所述冠梁与排桩相连,所述冠梁通过传力组件与环梁相连。
作为优选,水平支撑部件包括顶部支撑组件、层间支撑组件和底部支撑组件,顶部支撑组件位于基坑的顶部,底部支撑组件位于基坑的底部,层间支撑组件位于顶部支撑组件和底部支撑组件之间。
作为优选,顶部支撑组件包括顶部环梁、顶部冠梁和顶部传力组件,顶部冠梁通过顶部传力组件与顶部冠梁相连,顶部环梁与立柱相连,顶部冠梁与排桩相连。
作为优选,层间支撑组件包括层间环梁、层间冠梁和层间传力组件,层间冠梁通过层间传力组件与层间冠梁相连,层间环梁与立柱相连。
作为优选,底部支撑组件包括底部环梁、底部冠梁和底部传力组件,底部冠梁通过底部传力组件与底部冠梁相连,底部环梁与立柱相连。
作为优选,顶部传力组件包括顶部第一传力箱、顶部第二传力箱、千斤顶和顶部支撑梁,顶部第一传力箱通过连接螺栓与顶部冠梁相连,千斤顶的底座与顶部第一传力箱相连,千斤顶的伸缩端与顶部第二传力箱相连,顶部支撑梁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组件与顶部第二传力箱相连,顶部支撑梁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紧固组件与顶部环梁相连。
作为优选,顶部环梁的侧壁上嵌入有预埋板,预埋板上设置有与第二紧固件相匹配的螺纹孔,预埋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锚筋。
作为优选,顶部冠梁与顶部第一传力箱的连接处设置有承台,承台内嵌入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与连接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连接螺栓通过螺纹与连接件相连,连接件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锚筋。
作为优选,顶部第一传力箱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托架,第一托架与排桩相连,并对顶部第一传力箱的底部形成支撑。
作为优选,顶部第一传力箱和顶部第二传力箱之间设置有保力盒,保力盒的一端与顶部第一传力箱相连,保力盒的另一端与顶部第二传力箱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撑结构在基坑中构建的过程中,遵循着先布置水平支撑部件,再进行土体挖掘的施工工序,先在基坑侧壁防护结构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之间布置水平支撑部件,再进行基坑土体结构的挖掘,直到挖掘至基坑的底部,在基坑的底部浇筑底板,保留基坑侧壁防护结构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之间的多层水平支撑部件,并完成地下室外墙的结构浇筑,多层水平支撑部件在建筑主体结构向上施工的同时逐步拆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该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在基坑的边沿通过构筑排桩形成基坑侧壁防护结构,在基坑的中部构筑圆形排布的立柱形成基坑内侧支挡结构,并在基坑侧壁防护结构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之间布置水平支撑部件,优化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护结构,避免了对进行土方作业的挖机设备形成干涉,提高了基坑开挖的效率;
2、该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一直保留到地下建筑结构浇筑完成,在建筑主体结构向上施工的同时,逐步拆除基坑中基坑侧壁防护结构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之间的水平支撑部件,使得拆除支撑结构的作业独立施工,加快了整体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种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一种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顶部传力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顶部冠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柱;2、排桩;3、顶部支撑组件;4、层间支撑组件;5、底部支撑组件;6、支撑柱;7、地下连续墙;8、地下室外墙;9、第一顶板;10、第二顶板;11、第三顶板;31、顶部环梁;32、顶部冠梁;33、顶部传力组件;34、预埋板;35、第一锚筋;36、承台;37、连接螺栓;38、连接件;39、第二锚筋;41、层间环梁;42、层间冠梁;43、层间传力组件;51、底部环梁;52、底部冠梁;53、底部传力组件;331、顶部第一传力箱;332、顶部第二传力箱;333、顶部支撑梁;334、第一托架;335、千斤顶;336、第一紧固组件;337、第二紧固组件;338、保力盒;431、层间第一传力箱;432、层间第二传力箱;433、层间支撑梁;434、第二托架;531、底部第一传力箱;532、底部第二传力箱;533、底部支撑梁;534、第三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的一种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用以优化现有技术中的支护结构,加快整体施工进度。该后拆支撑结构在基坑的边沿通过构筑排桩形成基坑侧壁防护结构,在基坑的中部构筑圆形排布的立柱形成基坑内侧支挡结构,并在基坑侧壁防护结构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之间布置水平支撑部件,优化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护结构,避免了对进行土方作业的挖机设备形成干涉,提高了基坑开挖的效率。并且,后拆支撑结构一直保留到地下建筑结构浇筑完成,在建筑主体结构向上施工的同时,逐步拆除基坑中基坑侧壁防护结构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之间的水平支撑部件,使得拆除支撑结构的作业独立施工,加快了整体施工进度。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包括立柱1、排桩2和水平支撑部件。立柱1在基坑中呈圆形排布形成基坑内侧支挡结构。排桩2沿基坑的边沿排布形成基坑侧壁防护结构。结合图3所示,基坑侧壁防护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地下连续墙7。水平支撑部件沿立柱1的轴向分层排布。多层水平支撑部件之间设置有支撑柱6。水平支撑部件的一端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相连。水平支撑部件的另一端与基坑侧壁防护结构相连。
如图2所示,水平支撑部件包括环梁、冠梁和传力组件。环梁与立柱1相连。冠梁与排桩2相连。冠梁通过传力组件与环梁相连。
如图1所示,水平支撑部件包括顶部支撑组件3、层间支撑组件4和底部支撑组件5。顶部支撑组件3位于基坑的顶部。底部支撑组件5位于基坑的底部。层间支撑组件4位于顶部支撑组件3和底部支撑组件5之间。结合图2所示,顶部支撑组件3包括顶部环梁31、顶部冠梁32和顶部传力组件33。顶部冠梁32通过顶部传力组件33与顶部冠梁32相连。顶部环梁31与立柱1相连。顶部冠梁32与排桩2相连。
层间支撑组件4包括层间环梁41、层间冠梁42和层间传力组件43。层间冠梁42通过层间传力组件43与层间冠梁42相连。层间环梁41与立柱1相连。
底部支撑组件5包括底部环梁51、底部冠梁52和底部传力组件53。底部冠梁52通过底部传力组件53与底部冠梁52相连。底部环梁51与立柱1相连。
如图4所示,传力组件包括第一传力箱、千斤顶335、第二传力箱和支撑梁。第一传力箱与冠梁相连。第一传力箱和第二传力箱之间具有放置千斤顶335的通道。千斤顶335的底座与第一传力箱相连。千斤顶335的伸缩端与第二传力箱相连。支撑梁的一端与第二传力箱相连。支撑梁的另一端与环梁相连。相邻层间的水平支撑部件中的支撑梁通过支撑柱6相连。
其中,顶部传力组件33包括顶部第一传力箱331、顶部第二传力箱332、千斤顶335和顶部支撑梁333。如图7所示,顶部第一传力箱331通过连接螺栓37与顶部冠梁32相连。如图6所示,千斤顶335的底座与顶部第一传力箱331相连。千斤顶335的伸缩端与顶部第二传力箱332相连。顶部第一传力箱331和顶部第二传力箱332之间设置有保力盒338。保力盒338的一端与顶部第一传力箱331相连。保力盒338的另一端与顶部第二传力箱332相连。
千斤顶335用于在基坑侧壁防护结构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之间逐级施加预应力,在施加预应力的过程中,有利于对后拆支撑结构体系中产生松动的连接处实施进一步的紧固,进一步加强了对深基坑侧壁的支撑强度。保力盒338用于承载基坑侧壁防护结构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之间的预应力,在预应力加载完成后,便于将千斤顶334从通道中卸除。
如图5所示,顶部支撑梁333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组件336与顶部第二传力箱332相连。顶部支撑梁33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紧固组件337与顶部环梁31相连。
如图4所示,顶部第一传力箱33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托架334。第一托架334与排桩2相连,并对顶部第一传力箱331的底部形成支撑。
层间传力组件43包括层间第一传力箱431、层间第二传力箱432、千斤顶335、第二托架434和层间支撑梁433。层间第一传力箱431与层间冠梁42相连。千斤顶335的底座与层间第一传力箱431相连。千斤顶335的伸缩端与层间第二传力箱432相连。层间支撑梁433的一端与层间第二传力箱432相连。层间支撑梁433的另一端与层间环梁41相连。第二托架434位于层间第一传力箱431的下方。第二托架434与排桩2相连,并对层间第一传力箱431的底部形成支撑。
底部传力组件53包括底部第一传力箱531、底部第二传力箱532、千斤顶335、第三托架534和底部支撑梁533。底部第一传力箱531与底部冠梁52相连。千斤顶335的底座与底部第一传力箱531相连。千斤顶335的伸缩端与底部第二传力箱532相连。底部支撑梁533的一端与底部第二传力箱532相连。底部支撑梁533的另一端与底部环梁51相连。第三托架534位于底部第一传力箱531的下方。第三托架534与排桩2相连,并对底部第一传力箱531的底部形成支撑。
如图5所示,顶部环梁31的侧壁上嵌入有预埋板34。预埋板34上设置有与第二紧固件相匹配的螺纹孔。预埋板34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锚筋35。
如图7结合图8所示,顶部冠梁32与顶部第一传力箱331的连接处设置有承台36。承台36内嵌入有连接件38。连接件38上设置有与连接螺栓37相匹配的螺纹孔。连接螺栓37通过螺纹与连接件38相连。连接件38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锚筋3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施工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主楼区域确定基坑工程的施工场地范围,整平基坑的土体结构,沿基坑的边沿布设地下连续墙7,在地下连续墙7的内侧沿基坑的边沿布设排桩2形成基坑侧壁防护结构,并在基坑的中部布设呈圆形排布的立柱1形成基坑内侧支挡结构;
步骤二、在基坑侧壁防护结构的顶部浇筑冠梁,在基坑内侧支挡结构的顶部浇筑环梁,在冠梁和环梁之间依次连接第一传力箱、千斤顶335、第二传力箱和支撑梁,进而完成顶部支撑组件3的安装;
步骤三、在顶部支撑组件3的上方浇筑第一顶板9,第一顶板9上预留供挖机设备进入的作业通道,挖机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向下进行第一层土体结构挖掘;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中的操作,进而完成层间支撑组件4的安装,并在层间支撑组件4的上方浇筑第二顶板10,挖机设备继续向下挖掘第二层土体结构;
步骤五、按照步骤二至步骤四中的施工工序,先在基坑侧壁防护结构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之间布置水平支撑部件,再进行基坑土体结构的挖掘,直到挖掘至基坑的底部;
步骤六、在基坑的底部浇筑底板,保留基坑侧壁防护结构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之间的多层水平支撑部件,并完成地下室外墙8的结构浇筑;
步骤七、在建筑主体结构向上施工的同时,逐步拆除基坑中基坑侧壁防护结构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之间的水平支撑部件。
其中,结合图4所示,挖掘完第二层土体结构后,完成底部支撑组件5的安装,再在底部支撑组件5的上方浇筑第三顶板11,挖机设备继续向下挖掘第三层土体结构。
在基坑中构建后拆支撑结构的过程中,遵循着先布置水平支撑部件,再进行土体挖掘的施工工序。先在基坑侧壁防护结构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之间布置水平支撑部件,再进行基坑土体结构的挖掘,直到挖掘至基坑的底部,在基坑的底部浇筑底板。优化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护结构,避免了对进行土方作业的挖机设备形成干涉,提高了基坑开挖的效率。保留基坑侧壁防护结构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之间的多层水平支撑部件,并完成地下室外墙的结构浇筑,多层水平支撑部件在建筑主体结构向上施工的同时逐步拆除,使得拆除支撑结构的作业独立施工,加快了整体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排桩(2)和水平支撑部件;
所述立柱(1)在基坑中呈圆形排布形成基坑内侧支挡结构,所述排桩(2)沿基坑的边沿排布形成基坑侧壁防护结构,所述基坑侧壁防护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地下连续墙(7),所述水平支撑部件沿立柱(1)的轴向分层排布,多层水平支撑部件之间设置有支撑柱(6),所述水平支撑部件的一端与基坑内侧支挡结构相连,所述水平支撑部件的另一端与基坑侧壁防护结构相连;
所述水平支撑部件包括环梁、冠梁和传力组件,所述环梁与立柱(1)相连,所述冠梁与排桩(2)相连,所述冠梁通过传力组件与环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部件包括顶部支撑组件(3)、层间支撑组件(4)和底部支撑组件(5),所述顶部支撑组件(3)位于基坑的顶部,所述底部支撑组件(5)位于基坑的底部,所述层间支撑组件(4)位于顶部支撑组件(3)和底部支撑组件(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组件(3)包括顶部环梁(31)、顶部冠梁(32)和顶部传力组件(33),所述顶部冠梁(32)通过顶部传力组件(33)与顶部冠梁(32)相连,所述顶部环梁(31)与立柱(1)相连,所述顶部冠梁(32)与排桩(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支撑组件(4)包括层间环梁(41)、层间冠梁(42)和层间传力组件(43),所述层间冠梁(42)通过层间传力组件(43)与层间冠梁(42)相连,所述层间环梁(41)与立柱(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组件(5)包括底部环梁(51)、底部冠梁(52)和底部传力组件(53),所述底部冠梁(52)通过底部传力组件(53)与底部冠梁(52)相连,所述底部环梁(51)与立柱(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传力组件(33)包括顶部第一传力箱(331)、顶部第二传力箱(332)、千斤顶(335)和顶部支撑梁(333),所述顶部第一传力箱(331)通过连接螺栓(37)与顶部冠梁(32)相连,所述千斤顶(335)的底座与顶部第一传力箱(331)相连,所述千斤顶(335)的伸缩端与顶部第二传力箱(332)相连,所述顶部支撑梁(333)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组件(336)与顶部第二传力箱(332)相连,所述顶部支撑梁(33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紧固组件(337)与顶部环梁(3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环梁(31)的侧壁上嵌入有预埋板(34),所述预埋板(34)上设置有与第二紧固件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预埋板(34)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锚筋(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冠梁(32)与顶部第一传力箱(331)的连接处设置有承台(36),所述承台(36)内嵌入有连接件(38),所述连接件(38)上设置有与连接螺栓(37)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栓(37)通过螺纹与连接件(38)相连,所述连接件(38)的底部连接有第二锚筋(3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第一传力箱(33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托架(334),所述第一托架(334)与排桩(2)相连,并对顶部第一传力箱(331)的底部形成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第一传力箱(331)和顶部第二传力箱(332)之间设置有保力盒(338),所述保力盒(338)的一端与顶部第一传力箱(331)相连,所述保力盒(338)的另一端与顶部第二传力箱(332)相连。
CN202221206170.1U 2022-05-20 2022-05-20 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 Active CN217679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6170.1U CN217679131U (zh) 2022-05-20 2022-05-20 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6170.1U CN217679131U (zh) 2022-05-20 2022-05-20 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9131U true CN217679131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40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06170.1U Active CN217679131U (zh) 2022-05-20 2022-05-20 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9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4688B (zh) 人工挖孔变截面桩支护施工工艺
CN102286980B (zh) 钢桁架式基坑支护结构
CN111560962A (zh) 一种回填区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264683B (zh) 三面环绕文保建筑凹字形超深基坑分区支护方法
CN107642041A (zh) 超大直径空心群桩锚碇
CN106522236A (zh) 基坑支护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737573A (zh) 一种深基坑工程主楼区域后拆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482011B (zh) 一种大直径phc管桩与钻孔灌注桩组合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CN101498133B (zh) 增大地下室逆作法土方开挖空间的方法和支护结构
CN108035360A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方法
JP2000352296A (ja) 地下構造物直下の通路の形成方法
CN100443673C (zh) 施工方法
CN217679131U (zh) 用于深基坑加固的后拆支撑结构
CN116289979A (zh) 地下顺逆同步施工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216586567U (zh) 一种坑中坑微型桩支护结构
CN216339582U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组合斜向支撑
KR101052363B1 (ko) 심층굴착용 자립식 흙막이공법
CN213571956U (zh) 一种组合工法桩支护结构
CN211006645U (zh) 钻孔灌注桩加固结构
CN114411781A (zh) 岩石地质板桩围堰的施工方法
CN209923935U (zh) 一种上软下硬地层中同位组合桩墙支护结构
CN112942377A (zh) 一种新型支撑抗剪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832252A (zh) 一种两侧高差较大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217679132U (zh) 用于深基坑防护的水平支护结构
CN214573995U (zh) 一种超深基坑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