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7198U - 一种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7198U
CN217677198U CN202221098869.0U CN202221098869U CN217677198U CN 217677198 U CN217677198 U CN 217677198U CN 202221098869 U CN202221098869 U CN 202221098869U CN 217677198 U CN217677198 U CN 217677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treatment
treatment tank
return pipe
aerob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988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翔
何国钢
吴俊平
张明
丁嘉培
王忍
赵会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u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Weichua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Weichua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Weichua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988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7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7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7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包括:第一处理池,第一处理池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处理池,第二处理池与第一处理池连通,第二处理池设有第二进水口;好氧池,好氧池与第二处理池连通,好氧池内设有曝气装置,好氧池与第一处理池之间通过第一回流管连通;沉淀池,沉淀池与好氧池连通;清水池,清水池与沉淀池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能够控制多点进水,满足厌氧反应所需的碳源补充,提高对脱氮和除磷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
背景技术
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大多是厌氧-缺氧-好氧结构,应对污水的种类比较单一,针对不同的水质类型,不便对处理系统进行调控以应对,无法解决传统工艺中对除磷和脱氮的冲突,两者的去除率不能够达到峰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能够控制多点进水,满足厌氧反应所需的碳源补充,提高对脱氮和除磷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包括:第一处理池,所述第一处理池设有第一进水口;
第二处理池,所述第二处理池与所述第一处理池连通,所述第二处理池设有第二进水口;
好氧池,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第二处理池连通,所述好氧池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第一处理池之间通过第一回流管连通;
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好氧池连通;
清水池,所述清水池与所述沉淀池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污水经过合理分配比例后,分别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进入到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好氧池与第一处理池之间通过第一回流管连通,可以适当提高第一处理池的含氧量,使得第一处理池内进行缺氧反应,而第二处理池中进行厌氧反应;第一处理池内进行缺氧反应,即反硝化作用,从污水中优先获取碳源,进一步加强了系统的脱氮能力;第二处理池内进行厌氧反应,即进行释磷,而后进入到好氧池内,进一步促进除磷反应。聚磷菌厌氧释磷后直接进入生化效率较高的好氧环境,其在厌氧条件下形成的吸磷动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中释磷产生能量,吸收细胞外的有机物并在细胞内将有机物合成PHA(聚羟基脂肪酸酯),在好氧环境中,聚磷菌又会利用PHA作为能量来源,吸收细胞外的磷,此时吸收的磷大于释放的磷,从而促进除磷反应;部分污水从第二进水口进入第二处理池,以满足厌氧反应对碳源的利用,避免厌氧反应所需的碳源不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池和所述第二处理池中均竖向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分别将所述第一处理池和所述第二处理池分隔出多个子处理区,且相邻所述子处理区之间形成上流道或下流道,所述上流道与所述下流道交错分布,使得污水能够上下折返流动前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环绕所述沉淀池建设,使得所述沉淀池处于所述好氧池中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第一处理池之间设有第二回流管,并通过所述第二回流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设有第三回流管,并通过所述第三回流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池的水流末端与所述第一处理池的水流前端之间设有第四回流管,并通过所述第四回流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与所述清水池之间设有过滤装置,使得所述沉淀池内的污水经过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进入到所述清水池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第二处理池之间设有第五回流管,并通过所述第五回流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池与所述第一处理池之间设有第六回流管,并通过所述第六回流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流管第一种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流管第二种分布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处理池100、第一进水口110、第二处理池200、第二进水口210、好氧池300、沉淀池400、清水池500、第一回流管610、第二回流管620、第三回流管630、第四回流管640、第五回流管650、第六回流管660、隔板700、上流道710、下流道720、过滤装置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包括:第一处理池100,第一处理池100设有第一进水口110;
第二处理池200,第二处理池200与第一处理池100连通,第二处理池200设有第二进水口210;
好氧池300,好氧池300与第二处理池200连通,好氧池300内设有曝气装置,好氧池300与第一处理池100之间通过第一回流管610连通;
沉淀池400,沉淀池400与好氧池300连通;
清水池500,清水池500与沉淀池400连通。
污水经过合理分配比例后,分别从第一进水口110和第二进水口210进入到第一处理池100和第二处理池200,然后第一处理池100内的污水经过处理后汇入第二处理池200混合;在第二处理池200中处理后再依次进入好氧池300、沉淀池400和清水池500。
好氧池300与第一处理池100之间通过第一回流管610连通,可以适当提高第一处理池100的含氧量,使得第一处理池100内进行缺氧反应,而第二处理池200中进行厌氧反应。厌氧反应和缺氧反应的划分一般按照池内的溶解氧浓度;厌氧反应时,溶解氧浓度一般控制在0.2mg/L以下,缺氧反应时,溶解氧浓度一般控制在0.2~2mg/L。
第一处理池100内进行缺氧反应,即反硝化作用,从污水中优先获取碳源,进一步加强了系统的脱氮能力;第二处理池200内进行厌氧反应,即进行释磷,而后直接进入到好氧池300内,进一步促进固磷除磷反应。聚磷菌厌氧环境中释磷后直接进入生化效率较高的好氧环境,其在厌氧条件下形成的吸磷动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中释磷产生能量,吸收细胞外的有机物并在细胞内将有机物合成PHA(聚羟基脂肪酸酯),在好氧环境中,聚磷菌又会利用PHA作为能量来源,吸收细胞外的磷,此时吸收的磷大于释放的磷,从而促进除磷反应。
部分污水直接从第二进水口210进入第二处理池200,以满足厌氧反应对碳源的利用,避免厌氧反应所需的碳源不足。污水经过厌氧反应、缺氧反应和好氧反应,脱氮除磷后,在沉淀池400内将悬浮颗粒物沉降去除,最后汇入清水池500中暂存。
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池100和第二处理池200中均竖向设有多个隔板700,隔板700分别将第一处理池100和第二处理池200分隔出多个子处理区,且相邻子处理区之间形成上流道710或下流道720,上流道710与下流道720交错分布,使得污水能够上下折返流动前进。
污水在第一处理池100和第二处理池200中流动时,受隔板700的设置,在各子处理区中交替通过上流道710和下流道720,即形成了上下折返型流动前进,可以通过增长污水的流动路径,从而实现延长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促进生化反应进行的更为彻底。
参照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好氧池300环绕沉淀池400建设,使得沉淀池400处于好氧池300中间。
好氧池300环绕沉淀池400建设,可以让污水直接溢流至沉淀池400中,流动效果更好,同时能够减少处理池的占地面积。
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沉淀池400与第一处理池100之间设有第二回流管620,并通过第二回流管620连通。
第一处理池100中进行着缺氧反应,沉淀池400的活性污泥一部分通过第二回流管620回流至第一处理池100中,缺氧环境进行反硝化反应,充分利用回流污泥中的碳源,其反硝化速率远远高于仅依靠内源呼吸作用进行反硝化的速率。
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沉淀池400与好氧池300之间设有第三回流管630,并通过第三回流管630连通。
沉淀池400内的一部分活性污泥通过第三回流管630进入到好氧池300中,活性污泥基本处于低负荷的完全混合式反应区,微生物处于活性较低的状态,逐渐进入内源呼吸,使污泥部分消解,对活性污泥重复利用,减少沉淀池400的排泥负荷。
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池100的水流末端与第一处理池100的水流前端之间设有第四回流管640,并通过第四回流管640连通。
第一处理池100中进行着缺氧反应,污水从第一处理池100的水流末端回流至第一处理池100的水流前端,即在第一处理池100中循环进行缺氧反应,能够保证反硝化反应更为彻底,脱氮效率更高。
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沉淀池400与清水池500之间设有过滤装置800,使得沉淀池400内的污水经过过滤装置800过滤后进入到清水池500中。
过滤装置800能够滤除经过沉淀处理后污水中的不易沉降的固体颗粒物,从而提升水质。
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好氧池300与第二处理池200之间设有第五回流管650,并通过第五回流管650连通。
可以通过污水中的碳源和氮源的比值控制进水方式。当碳源与氮源的比值C(碳源):N(氮源)≤5时,关闭第二进水口210,仅通过第一进水口110进水,同时关闭第一回流管610、第二回流管620和第四回流管640,保留第三回流管630和第五回流管650开启。第五回流管650开启时,好氧池300中的溶解氧污水回流至第二处理池200中,使得第二处理池200进行缺氧反应,第一处理池100进行厌氧反应,将污水处理工艺调整为传统处理工艺,即厌氧-缺氧-好氧,从而减少碳源的消耗,减少对碳源的补充,降低运行成本。
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池200与第一处理池100之间设有第六回流管660,并通过第六回流管660连通。
在关闭第二进水口210和关闭第一回流管610、第二回流管620和第四回流管640的情况下,且保留第五回流管650的开启,此时再增加第六回流管660,将第二处理池200的污水回流至第一处理池100中,即,将缺氧反应的污水回流至厌氧反应中,缺氧反应中的回流混合液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BOD(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在一定温度下将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质,这一特定时间内的氧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而硝酸盐很少,能够为厌氧反应进行的有机物水解提供优势条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池(100),所述第一处理池(100)设有第一进水口(110);
第二处理池(200),所述第二处理池(200)与所述第一处理池(100)连通,所述第二处理池(200)设有第二进水口(210);
好氧池(300),所述好氧池(300)与所述第二处理池(200)连通,所述好氧池(300)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池(300)与所述第一处理池(100)之间通过第一回流管(610)连通;
沉淀池(400),所述沉淀池(400)与所述好氧池(300)连通;
清水池(500),所述清水池(500)与所述沉淀池(4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池(100)和所述第二处理池(200)中均竖向设有多个隔板(700),所述隔板(700)分别将所述第一处理池(100)和所述第二处理池(200)分隔出多个子处理区,且相邻所述子处理区之间形成上流道(710)或下流道(720),所述上流道(710)与所述下流道(720)交错分布,使得污水能够上下折返流动前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300)环绕所述沉淀池(400)建设,使得所述沉淀池(400)处于所述好氧池(300)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00)与所述第一处理池(100)之间设有第二回流管(620),并通过所述第二回流管(62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00)与所述好氧池(300)之间设有第三回流管(630),并通过所述第三回流管(63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池(100)的水流末端与所述第一处理池(100)的水流前端之间设有第四回流管(640),并通过所述第四回流管(64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00)与所述清水池(500)之间设有过滤装置(800),使得所述沉淀池(400)内的污水经过所述过滤装置(800)过滤后进入到所述清水池(500)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300)与所述第二处理池(200)之间设有第五回流管(650),并通过所述第五回流管(650)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池(200)与所述第一处理池(100)之间设有第六回流管(660),并通过所述第六回流管(660)连通。
CN202221098869.0U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 Active CN217677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8869.0U CN217677198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8869.0U CN217677198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7198U true CN21767719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7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98869.0U Active CN217677198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7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4252B (zh) 一种印染废水的高效处理工艺
CN103936229B (zh) 一种城市污水改良a2/o强化脱氮除磷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3435232B (zh) 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aabr—复合式mbr一体化装置及废水处理方法
CN108585384B (zh) 一种mbbr高标准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04609558B (zh) 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一体化abr反应器
CN109250819A (zh) 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mbr污水处理系统
CN103121754A (zh) 一种脱氮除磷工艺
CN102786138B (zh) 分区循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池
CN105084637B (zh) 一种折流反硝化除磷及cod降解集成装置
CN114604970B (zh) 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2295346A (zh) 一种可调式生化池及其进行水处理的可调式aao工艺
CN110550813A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115353205B (zh) 生化反应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10620521U (zh) 一种基于mbbr与磁分离的污水自养处理系统
CN217677198U (zh) 一种多点进水的倒置处理池
CN218089276U (zh) 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4604971B (zh) 强化生物除磷的BioDopp生化反应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3866153U (zh) 一种城市污水改良a2/o强化脱氮除磷处理装置
CN215712448U (zh) 一种利用vfl和mbbr填料组合形式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2476267U (zh) 气升环流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
CN212387804U (zh) 一种一体化多组合式缺氧-好氧废水生物脱氮装置
CN112174324A (zh) 一种高效脱氮的渗滤液生化段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7364969A (zh)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节能污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0212453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可调式生化池
CN113292195A (zh) 一种AnOn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10000 room 406, building A4, Jinghuan community, 126 Xing'an Road, Yuhua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chua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10000 room 406, building A4, Jinghuan community, 126 Xing'an Road, Yuhua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WEICHUA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