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9276U - 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9276U
CN218089276U CN202222513377.XU CN202222513377U CN218089276U CN 218089276 U CN218089276 U CN 218089276U CN 202222513377 U CN202222513377 U CN 202222513377U CN 218089276 U CN218089276 U CN 218089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anaerobic
sewage treatment
water
aerob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133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兆黎
付振
李一龙
李凌云
薛晓飞
陈嘉祺
阳重阳
梁辉政
王志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ei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ei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ei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ei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133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9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9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9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总进水管、总配水渠、两个污水处理池,每个污水处理池中分隔为第一厌氧区、第二厌氧区、好氧区、缺氧区、转换区、补/脱气区、第一配水渠、第二配水渠、第三配水渠,第一厌氧区一侧安装有第一污泥外回流系统;第二厌氧区一侧安装有厌氧区进水管,好氧区中安装有两组第一曝气系统和两组第一推流器,好氧区一侧安装有好氧区进水管,缺氧区一侧安装有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补/脱气区中安装有第一变频回流泵、第四搅拌机和第三曝气系统,补/脱气区一侧安装有带电磁流量计的出水管。能够根据来水情况,切换不同的运行模式,以最优的运行方式处理污水,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处理负荷。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AAO工艺脱氮除磷对外部环境条件的要求相互矛盾,生物脱氮要求有机负荷低、生化系统污泥龄长,而生物除磷要求有机负荷高、生化系统污泥龄短,两者之间难以平衡,脱氮除磷要求都高的情况下,往往为了保证生化脱氮效果而牺牲除磷效果,导致深度处理段的除磷药剂投加量过大;AAO工艺污泥回流至厌氧池,污泥回流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硝酸盐对污泥厌氧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在厌氧段污泥的释磷效果差,聚磷菌吸收污水中的易生物降解的COD较少,胞内碳源储存物聚羟基烷酸(PHA)聚集量少,细胞能量少,导致在缺氧或好氧环境下,聚磷菌可氧化代谢的胞内碳源储存物聚羟基烷酸(PHA)不足,不能过量的摄取污水中的磷酸盐,除磷效果较差;缺氧区位于处理系统中部,同时存在硝化反硝化的阶段,存在反硝化菌和硝化菌进行碳源抢夺,碳源分配不均,存在生化系统的脱氮效果不佳的情况;同时,采用AOA模式运行时,存在由于实际进水量少,导致后端的A段实际停留时间过长,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当生化系统脱氮较彻底后,系统中基本无残留的硝态氮或亚硝态氮,缺氧末端和二沉池存在厌氧释磷的情况,导致生化除磷效果差。
目前,由于管网建设不健全,多数城市的老城区未进行雨污分流,存在污水厂雨季进水浓度底,旱季进水浓度高,进水污染物的比例波动较大,同时雨季污水厂进水量大,旱季污水厂进水量小。污水厂单一的运行模式无法实现污水厂进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稳定、节能、高效的处理污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总进水管、总配水渠、两个污水处理池,所述总配水渠位于两个污水处理池的交界处,所述总进水管的主出口与总配水渠连通,
每个所述污水处理池中用隔板分隔为第一厌氧区、第二厌氧区、好氧区、缺氧区、转换区、补/脱气区、第一配水渠、第二配水渠、第三配水渠;
所述第一厌氧区一侧安装有第一污泥外回流系统,所述第一厌氧区中安装有第一搅拌机;
所述第二厌氧区一侧安装有与总进水管连通的厌氧区进水管,所述厌氧区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流量阀,所述第二厌氧区中安装有第二搅拌机;
所述好氧区中安装有两组呈中心对称排布的第一曝气系统和两组呈中心对称排布的第一推流器,所述好氧区一侧安装有与总进水管连通的好氧区进水管,所述好氧区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流量阀;
所述缺氧区一侧安装有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所述缺氧区中安装有两组呈中心对称排布的第二推流器;
所述转换区中安装有第二曝气系统和第三搅拌机;
所述补/脱气区中安装有第一变频回流泵、第四搅拌机和第三曝气系统,所述第一变频回流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排入缺氧池中,所述补/脱气区一侧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电磁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污水处理装置能够根据来水情况,切换不同的运行模式,以最优的运行方式处理污水,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处理负荷,节省了常规工艺为提高脱氮效率设置的高比例回流,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污水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总进水管1、第一污泥外回流系统2、第一闸门3、第二闸门4、第三闸门5、第一过水孔6、第一搅拌机7、第二过水孔8、第二搅拌机9、第三过水孔10、第四闸门11、第四过水孔12、第五闸门13、第五过水孔14、第一推流器15、第一曝气系统16、第六过水孔17、第二曝气系统18、第三搅拌机19、第六闸门20、第七闸门21、第八闸门22、第二推流器23、第九闸门24、第一变频回流泵25、第四搅拌机26、第三曝气系统27、出水管28、电磁流量计29、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30、厌氧区进水管31、好氧区进水管32、第一厌氧区C1、第二厌氧区C2、好氧区C3、缺氧区C4、转换区C5、补/脱气区C6、总配水渠P、第一配水渠P1、第二配水渠P2、第三配水渠P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总进水管1、总配水渠P、两个污水处理池,两个污水处理池呈镜像对称排布,总配水渠P位于两个污水处理池的交界处,总进水管1的主出口与总配水渠P连通。
每个污水处理池中用隔板分隔为第一厌氧区C1、第二厌氧区C2、好氧区C3、缺氧区C4、转换区C5、补/脱气区C6、第一配水渠P1、第二配水渠P2、第三配水渠P3,第一厌氧区C1与第二厌氧区C2并排排布,好氧区C3与缺氧区C4并排排布,转换区C5与补/脱气区C6并排排布,缺氧区C3位于第一厌氧区C1与补/脱气区C6之间,好氧区C3位于第二厌氧区C2与转换区C5之间。
总配水渠P与第一配水渠P1之间安装有第一闸门3,第一配水渠P1与第一厌氧区C1之间安装有第二闸门4,第一配水渠P1与第二配水渠P2之间安装有第三闸门5,第二配水渠P2与缺氧区C4之间安装有第一过水孔6,第一厌氧区与第二厌氧区之间安装有第二过水孔8,第二厌氧区与第三配水渠之间安装有第三过水孔10,第三配水渠的两头分别安装有与好氧区连通的第四过水孔12、与缺氧区连通的第五过水孔14,第三配水渠中位于第三过水孔与第四过水孔之间安装有第四闸门11、位于第三过水孔与第五过水孔之间安装有第五闸门13,好氧区与转换区之间安装有第六过水孔17,缺氧区与转换区之间安装有第六闸门20,转换区与补/脱气区之间安装有第七闸门21,好氧区与缺氧区之间安装有第八闸门22,缺氧区与补/脱气区之间安装有第九闸门24;
第一厌氧区C1一侧安装有第一污泥外回流系统2,第一污泥外回流系统包括安装在二沉池中的第二变频回流泵、安装在第一厌氧区一侧的第一污泥外回流管,第二变频回流泵的出口与第一污泥外回流管连通,第一污泥外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一截止阀;第一厌氧区中安装有第一搅拌机7。
第二厌氧区C2一侧安装有与总进水管1连通的厌氧区进水管31,厌氧区进水管31上安装有第一流量阀;第二厌氧区C2中安装有第二搅拌机9。
好氧区C3中安装有两组呈中心对称排布的第一曝气系统16和两组呈中心对称排布的第一推流器15,好氧区C3一侧安装有与总进水管1连通的好氧区进水管32,好氧区进水管32上安装有第二流量阀。
缺氧区C4中安装有两组呈中心对称排布的第二推流器23,缺氧区C4一侧安装有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30,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30包括安装在二沉池中的第三变频回流泵、安装在第二厌氧区一侧的第二污泥外回流管,第三变频回流泵的出口与第二污泥外回流管连通,第二污泥外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二截止阀。
转换区C5中安装有第二曝气系统18和第三搅拌机19。
补/脱气区C6中安装有第一变频回流泵25、第四搅拌机26和第三曝气系统27,第一变频回流泵2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排入缺氧池C4中,补/脱气区C6一侧安装有出水管28,出水管28上安装有电磁流量计29。
其中一个污水处理池采用AAO运行模式:进水总管1→总配水渠P→第一闸门3→第一配水渠P1(第二闸门4开启、第三闸门5选择性开启→第二配水渠P2→第一过水孔6→缺氧区C4)→第一厌氧区C1(第一搅拌机7开启、第一污泥外回流系统2开启)→第二过水孔8→第二厌氧区C2(第二搅拌机9开启、厌氧区进水管31选择性开启)→第三过水孔10→第三配水渠P3(第四闸门11关闭、第五闸门13开启)→第五过水孔14→缺氧区C4(第六闸门20关闭、第九闸门24关闭、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30关闭、第八闸门22开启、第二推流器23开启)→好氧区C3(第八闸门22开启、第一推流器15开启、第一曝气系统16开启、好氧区进水管32选择性开启)→第六过水孔17→转换区C5(第六闸门20关闭、第三搅拌机19关闭、第二曝气系统18开启、第七闸门21开启)→脱气区C6(第九闸门24关闭、第三曝气系统27关闭、第七闸门21开启、第四搅拌机26开启、第一变频回流泵25开启)→出水管28。
另一个污水处理池采用AOA运行模式:进水总管1→总配水渠P→第一闸门3→第一配水渠P1(第二闸门4开启、第三闸门5选择性开启→第二配水渠P2→第一过水孔6→缺氧区C4)→第一厌氧区C1(第一搅拌机7开启、第一污泥外回流系统2开启)→第二过水孔8→第二厌氧区C2(第二搅拌机9开启、厌氧区进水管31选择性开启)→第三过水孔10→第三配水渠P3(第五闸门13关闭、第四闸门11开启)→过水孔12→好氧区C3(第八闸门22关闭、第一推流器15开启、第一曝气系统16开启、好氧区进水管32选择性开启)→第六过水孔17→转换区C5(第七闸门21关闭、第二曝气系统18选择性开启、第三搅拌机19开启、第六闸门20开启)→缺氧区C4(第八闸门22关闭、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30开启、第二推流器23开启、第六闸门20开启、第九闸门24开启)→补气区C6(第七闸门21关闭、第四搅拌机26关闭、第一变频回流泵25关闭、第九闸门24开启、第三曝气系统27开启)→出水管28。
污水主要通过总进水管进入总配水渠,然后通过第一配水渠P1进入第一厌氧区C1,在AOA或AAO模式运行下,进水COD和TP浓度偏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第三闸门5、厌氧区进水管31和缺氧区进水管32进行多点进水,利用污水中的COD补充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强化系统的脱氮功能,多点进水,充分利用污水中的碳源,减少碳源投加量,降低药耗,同时多点配水,提高处理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实际出水水质可进一步降低,为环境创造更大的容量空间;
在总配水渠P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闸门3,污水通过总进水管1进入总配水渠P后,结合污水进水的水质水量、电磁流量计29监测的出水流量、第一污泥外回流系统2的污泥回流量和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30的污泥回流量,调节两组污水处理池各自的进水量,污水经过第一闸门3后通过第一配水渠P1和第二闸门4进入第一厌氧区C1,同时可调节厌氧区进水管31上的第一流量阀,向第二厌氧区中补充部分污水,提高碳源的利用率和除磷效果;在污水COD和氨氮浓度偏低的情况下,利用第二闸门4、第三闸门5进行调控,分流部分污水通过第二配水渠P2进入缺氧区C4,给缺氧区C4补充碳源,同时可调节好氧区进水管32的阀门,补充部分污水进入好氧区C3,最优配置污水处理装置的碳氮磷比例,充分发挥系统的脱氮处理功能,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第一搅拌机7、第二搅拌机9、第三搅拌机19和第四搅拌机26均采用立轴搅拌机,能耗低,搅拌效果好,降低污水运行成本,同时电机位于池面,运营阶段容易维修,降低设备维修维护难度,第一厌氧区C1中设置的第一搅拌机7的强度为3.2W/m³,第二厌氧区C2中设置的第二搅拌机9的强度为3.2W/m³,转换区C5的第三搅拌机19的强度为3.3W/m³,补/脱气区C6第四搅拌机26的强度为3.5W/m³。
第一搅拌机7和第二搅拌机9常开,保证外回流污泥与第一厌氧区C1和第二厌氧区C2中的污水混合充分,避免池底沉泥;在AOA模式运行状态下,转换区C5中的第三搅拌机19常开,转换区C5转换为缺氧区,通过搅拌,保证池底无沉泥;或在进水氨氮和COD浓度偏低情况下,仍采用AAO模式运行,好氧停留时间无需太长,转换区无需曝气,则转换区C5的第三搅拌机19常开,保证该区域无沉泥;在AOA模式运行状态下,补/脱气区C5中的第四搅拌机26常开,补/脱气区C5作为脱气区,通过搅拌保证池底无沉泥。
第一推流器15和第二推流器23都常开,分别为好氧区和缺氧区创造适当的水力条件,使污水按照设置水流方向行进,避免短流;同时提供搅拌功能,保证系统池底无沉泥。
第一曝气系统16、第二曝气系统18、第三曝气系统27分别位于好氧区C3、转换区缺氧区C5和补/脱气区C6,第一曝气系统16采用可提升盘式曝气器,第二曝气系统18和第三曝气系统27斗采用固定盘式曝气器。其中,1)在AOA模式运行下,设置第一曝气系统16和第二曝气系统18的气水比为2~4:1,设置第三曝气系统27的气水比为1:3~4,第一曝气系统16常开,保证好氧区C3的DO值不低于2mg/L,为活性污泥中的菌胶团或者生物膜提供氧气,使微生物最大效益的进行有氧呼吸,将污水中的凯氏氮转化为硝态氮或亚硝态氮,为下一步的反硝化脱氮创造条件,同时,聚磷菌在好氧环境下消耗能量,过量摄取污水中的溶解状态的磷酸盐,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且通过曝气,使系统中的污水充分混合,保证系统无沉泥;在进水有机物和氨氮偏高的情况下,转换区C5为好氧系统,第二曝气系统18选择开启,为好氧系统创造好氧环境和提供搅拌的作用;在进水有机物和氨氮浓度偏低的情况下,转换区为缺氧系统,第二曝气系统18选择关闭,为缺氧系统提供缺氧环境,在缺氧环境下,污水中的亚硝态氮、硝态氮和其他氮氧化物在反硝化菌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或其他气态氮氧化物,磷酸盐在聚磷菌作用下,利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缺氧摄磷,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同时配合搅拌系统保证转换区的无沉泥;第三曝气系统27常开,补/脱气区C5为补气区,将为通过缺氧区C4的污水补充氧气,避免污水处理装置出水厌氧释磷,同时,保证系统的污泥为好氧污泥,有利于提高二沉池污泥沉降性。2)在AAO模式运行下,设置第一曝气系统16、第二曝气系统18气水比为3~5:1;第一曝气系统16常开,保证好氧区C3脱氮除磷和搅拌效果;第二曝气系统18选择性开启,在进水有机物和氨氮偏高的情况下开启,在进水有机物和氨氮偏低的情况关闭;第三曝气系统27关闭,补/脱气区C5为脱气区,好氧出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内回流的混合液带回缺氧区C4的溶解氧少,保证缺氧系统处于缺氧环境,为反硝化菌创造良好的反应条件,污水处理装置的脱氮能力。
其中第一污泥外回流系统2和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30设置的回流量为50~100%,第一变频回流泵25设置的回流量为100~200%。
第一污泥外回流系统2根据污水处理装置进出水污染物浓度和回流污泥的浓度调节污泥回流量大小,常开,将二沉池的活性污泥回流至第二厌氧区,为污水处理装置补充活性污泥,维持系统中的混合液活性污泥浓度,保证脱氮除磷效果;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30在AOA运行模式下开启,根据缺氧区进出水的COD和TN浓度,以及回流污泥的浓度调节缺氧区外回流污泥量大小,将二沉池的活性污泥回流至缺氧区进水端,缺氧区的反硝化菌利用外回流污泥储存的内碳源进行反硝化,实现有机物和氮的去除,达到脱氮和污泥减量化的效果;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30在AAO运行模式下关闭;第一变频回流泵25在AAO运行模式下开启,根据污水处理装置进出水污染物浓度调节混合液内回流量大小,将经过好氧区C3和转换区(好氧)C5处理的污水回流至缺氧区C4的进水端,内回流混合液中的硝态氮、亚硝态氮和其他氮氧化合物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或氮的其他气态氧化物,达到脱氮的效果;第一变频回流泵25在AOA运行模式下关闭。
第一闸门3、第二闸门4、第三闸门5、第四闸门11、第五闸门13、第六闸门20、第七闸门21、第八闸门22、第九闸门24都采用电动闸门(可手动开启和关闭)。能够根据污水系统的实际进水水质情况,以及试验要求等,进行不同切换电动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污水及外回流污泥进入第一厌氧区C1,污水在第一厌氧区C1中的停留时间为1.25h,通过搅拌使污水和外回流污泥充分混合,第一厌氧区C1活性污泥中的兼性厌氧反硝化细菌消耗外回流污泥的硝态氮、亚硝态氮和其他氮氧化合物,为第一厌氧区C1、第二厌氧区C2创造厌氧条件,同时,在外回流污泥的硝态氮、亚硝态氮和其他氮氧化合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第一厌氧区C1具备厌氧条件,嗜磷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储能释磷,为下一步的好氧过量摄磷做准备,具有选择和厌氧的功能。
第一厌氧区C1中的污水第二过水孔8进入第二厌氧区C2,污水进入第二厌氧区C2中的停留时间为1.25h,同时,结合进出水的水质及回流污泥的特性,选择性开启厌氧区进水管31,污水通过厌氧区进水管31进入第二厌氧区C2进水端,第二厌氧区C2设置第二搅拌机9,通过搅拌使从总进水管的污水和经过第一厌氧区C1的污水充分混合,在厌氧环境下嗜磷菌进行储能释磷,为下一步的好氧过量摄磷做准备。
污水进入好氧区C3中的停留时间为4h,好氧区C3的工作过程,1)在AOA运行模式下,关闭第五闸门13和第八闸门22,开启第四闸门11,第二厌氧区C2中的污水通过第三过水孔10、第三配水渠P3、第四闸门11和过水孔12进入好氧区C3,同时,结合进出水的水质情况,选择性开启好氧区进水管32,污水通过好氧区进水管32进入好氧区C3。2)在AAO运行模式下,关闭第四闸门11,开启第五闸门13和第八闸门22,缺氧区C4中的污水通过第三过水孔10、第三配水渠P3、第五闸门13和第八闸门22进入好氧区C3,同时,结合进出水的水质情况,选择性开启好氧区进水管32,污水通过好氧区进水管32进入好氧区C3进水端。
从总进水管1流入的污水和经过第二厌氧区C2或缺氧区C4的污水充分混合,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凯氏氮转化为硝态氮,磷酸盐富集为胞内聚磷,达到有机物和氨氮去除以及除磷的目的,同时为下一步的反硝化脱氮做准备。
污水进入缺氧区C4的停留时间为4h,缺氧区C4的工作过程,1)在AOA运行模式下,关闭第五闸门13、第八闸门22和第一变频回流泵25,开启第六闸门20、第九闸门24和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30;经转换区C5的污水通过第六闸门20进入缺氧区C4,外回流污泥通过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30进入缺氧区C4,同时,结合进出水的水质情况,选择性开启第三闸门5,污水通过第三闸门5、通第二配水渠P2和第一过水孔6进入缺氧区C4。缺氧区C4设置第二推流器23,在第二推流器23的搅拌下,从总进水管1流入的污水与经过好氧区C3和转换区C5的污水以及外回流的污泥充分混合。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利用缺氧区中的有机物和外回流污泥中的胞内碳源,将经过好氧产生的硝态氮、亚硝态氮和其他氮氧化合物还原成氮气或氮的其他气态氧化物,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同时经好氧区的部分未被嗜磷菌摄取的磷酸盐,在缺氧区完成摄取,形成胞内聚磷,达到除磷目的。2)在AAO运行模式下,关闭第六闸门20、第九闸门24和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30,开启第五闸门13、第八闸门22和第一变频回流泵25;经第二厌氧区C2的污水通过第三过水孔10、第三配水渠P3、第五闸门13和第五过水孔14进入缺氧区C4,经好氧区C3的混合液通过第一变频回流泵25进入缺氧区C4,同时,结合进出水的水质情况,选择性开启第三闸门5,污水通过第三闸门5、第二配水渠P2和第一过水孔6进入缺氧区C4。在第二推流器23的搅拌下,从总进水管1流入的污水、经过第二厌氧区C2的污水以及经过好氧区C3的内回流混合液泥充分混合。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利用缺氧区污水中的碳源和混合液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经过好氧区C3回流至缺氧区C4的硝态氮、亚硝态氮和其他氮氧化合物还原成氮气或氮的其他气态氧化物,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同时污水和第二厌氧区C2污水中的部分磷酸盐,在条件下被嗜磷菌摄取,形成胞内聚磷,达到除磷目的。
污水进入转换区C5中的停留时间为1h,转换区C5的工作过程,在AOA运行模式下,开启第六闸门20,关闭第七闸门21,污水从转换区C5进入缺氧区,转换区C5切换为好氧区,开启第二曝气系统18,关闭第三搅拌机19;在AAO运行模式下,开启第七闸门21,关闭第六闸门20,污水从转换区C5进入补/脱气区C6,转换区C5切换为缺氧区,关闭第二曝气系统18,开启第三搅拌机19。
污水进入补/脱气区C6中的停留时间0.5h,补/脱气区C6的工作过程,在AOA运行模式下,关闭第七闸门21、第四搅拌机26和第一变频回流泵25,开启第九闸门24和固定第三曝气系统27,补/脱气区C6转换为补气区,经缺氧区C4的污水通过第九闸门24进入补气区C6,在第三曝气系统27的作用下补充氧气和提供搅拌,提高系统出水的溶解氧浓度,防止补/脱气区C6或后端二沉池厌氧释磷以及氨氮穿透生化系统,同时提高污泥沉降效果;在AAO运行模式下,关闭第九闸门24和固定第三曝气系统27,开启第七闸门21、第四搅拌机26和第一变频回流泵25,补/脱气区C6转换为脱气区,经转换区C5的污水通过第七闸门21进入脱气区C6,经过短暂的脱气,降低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使内回流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不高,保证缺氧区C4的缺氧环境,达到高效脱氮的目的。
本实施例在具体运行中,低碳氮比进水情况下,可切换AOA运行模式,脱氮效率提升30%,出水指标稳定优于AAO运行模式;AOA运行模式利用污泥内源反硝化,无需外加碳源,剩余污泥减量30%以上,降低碳源投加及污泥处置成本,同时减少了碳投入及碳排放。工艺无需内回流,节省了常规工艺为提高脱氮效率设置的高比例回流,节能降耗,AOA运行模式强化脱氮除磷的同时减少了好氧池停留时间,可结合实际进水情况,切换缺氧区停留时间,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可超水量20%以上运行。AAO和AOA双模式运行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活性污泥法,包容性强,可结合进水水质,耦合CFBR、MBR、颗粒污泥等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在单组污水出水达标稳定且出水浓度远低于出水标准的情况下,可进行单组或多组耦合进行工程性验证,工程性使用等,解决新工艺低能耗高效率,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或操作人员缺乏经验带来的处理系统出水不稳定的矛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总进水管、总配水渠、两个污水处理池,所述总配水渠位于两个污水处理池的交界处,所述总进水管的主出口与总配水渠连通;
每个所述污水处理池中用隔板分隔为第一厌氧区、第二厌氧区、好氧区、缺氧区、转换区、补/脱气区、第一配水渠、第二配水渠、第三配水渠;
所述第一厌氧区一侧安装有第一污泥外回流系统;
所述第二厌氧区一侧安装有与总进水管连通的厌氧区进水管,所述厌氧区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流量阀;
所述好氧区中安装有两组呈中心对称排布的第一曝气系统和两组呈中心对称排布的第一推流器,所述好氧区一侧安装有与总进水管连通的好氧区进水管,所述好氧区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流量阀;
所述缺氧区一侧安装有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
所述补/脱气区中安装有第一变频回流泵、第四搅拌机和第三曝气系统,所述第一变频回流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排入缺氧池中,所述补/脱气区一侧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电磁流量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污水处理池呈镜像对称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污泥外回流系统包括安装在二沉池中的第二变频回流泵、安装在第一厌氧区一侧的第一污泥外回流管,所述第二变频回流泵的出口与第一污泥外回流管连通,所述第一污泥外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污泥外回流系统包括安装在二沉池中的第三变频回流泵、安装在第二厌氧区一侧的第二污泥外回流管,所述第三变频回流泵的出口与第二污泥外回流管连通,所述第二污泥外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二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氧区中安装有第一搅拌机,所述第二厌氧区中安装有第二搅拌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中安装有两组呈中心对称排布的第二推流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区中安装有第二曝气系统和第三搅拌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氧区与第二厌氧区并排排布,所述好氧区与缺氧区并排排布,所述转换区与补/脱气区并排排布,所述缺氧区位于第一厌氧区与补/脱气区之间,所述好氧区位于第二厌氧区与转换区之间。
CN202222513377.XU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8089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3377.XU CN218089276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3377.XU CN218089276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9276U true CN218089276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3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13377.XU Active CN218089276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92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3384A (zh) * 2023-09-20 2023-12-22 南栖仙策(南京)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3384A (zh) * 2023-09-20 2023-12-22 南栖仙策(南京)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4697B (zh) 通过fa与fna联合控制实现污泥消化液短程硝化的装置与方法
CN101519266B (zh) 高效脱氮除磷mbr工艺与装置
CN105461061A (zh) 一种城市污水a2/o-生物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及方法
CN110255714B (zh) 一种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2126811B (zh) 用于污水强化脱氮的双缺氧脱氮方法及设备
CN110615530A (zh) 高效节能型多模式强化脱氮污水处理系统
CN110482701B (zh) 一种分步进水多级ao串联高效生物脱氮系统及方法
CN205258127U (zh) 一种循环流环型多段泥膜共生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CN211141640U (zh) 高效节能型多模式强化脱氮污水处理系统
CN105753153A (zh) 基于deamox的改良a/o四点分段进水高效生物脱氮除磷装置及应用方法
CN109160670A (zh) 一种基于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城市污水反硝化滤池脱氮方法
CN101823814B (zh) 一种一体化反硝化除磷脱氮的方法及其系统
EP4393889A1 (en) Bfm-based effici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aoa coupled with 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CN111646652A (zh) 一种用于低碳氮比污水的高效生物脱氮装置
CN218089276U (zh) 一种基于aao和aoa双模式运行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6045030B (zh) A2/o-uasb连续流城市生活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CN114516683A (zh) 基于曝气无动力回流的多工艺式污水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
CN204588936U (zh) 一种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3233586A (zh) 多模式微氧曝气aao-mbr高效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0386732B (zh) 一种基于mbbr的主流自养脱氮改造系统与改造方法
CN210620529U (zh) 一种基于mbbr的主流自养脱氮改造系统
CN104787991B (zh) 复合式cas‑mbr污水处理系统
CN204999699U (zh) 一种多模式运行的脱氮除磷一体化生物反应池
CN211170063U (zh) 一种具有强化除磷脱氮功能的一体化设备
CN202849160U (zh) 水处理奥贝尔氧化沟内回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