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4930U - 螺旋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螺旋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4930U
CN217674930U CN202221377482.9U CN202221377482U CN217674930U CN 217674930 U CN217674930 U CN 217674930U CN 202221377482 U CN202221377482 U CN 202221377482U CN 217674930 U CN217674930 U CN 217674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onveying
corner transition
circulation
screw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774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保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 Yu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 Yu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 Yu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 Yu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774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4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4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4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rew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支撑筒体、输送轨道、输送链板、驱动装置及循环装置,所述输送轨道固定于支撑筒体上,输送轨道呈螺旋状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输送链板在输送轨道上输送;循环装置分别与输送轨道的顶部及底部相连,输送链板通过循环装置形成首尾相接的环形结构,输送轨道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输送导轨,两条输送导轨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导轨凸出部,输送链板的中部设有两个滑槽,导轨凸出部与滑槽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送机可实现货物的连续的不间断的输送,提高了输送效率。

Description

螺旋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螺旋输送机。
背景技术
现在一般采用垂直输送机在竖向方向上输送货物,从而实现货物的上下输送。现在的垂直输送机在输送货物时,一般需要先将货物置于输送板上,然后通过垂直升降装置带动升降板向上或向下移动,实现货物的输送,输送完成后升降板再移动至初始位置进行下一次的输送。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升降板在完成一次输送后需要返回后才能实现下一次的货物输送,导致货物的输送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输送机,该螺旋输送机可实现货物的连续的不间断的输送,提高了输送效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
螺旋输送机,包括支撑筒体、输送轨道、输送链板、驱动装置及循环装置,所述输送轨道固定于支撑筒体上,输送轨道呈螺旋状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输送链板在输送轨道上输送;循环装置分别与输送轨道的顶部及底部相连,输送链板通过循环装置形成首尾相接的环形结构,输送轨道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输送导轨,两条输送导轨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导轨凸出部,输送链板的中部设有两个滑槽,导轨凸出部与滑槽相匹配。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驱动组件、第一从动驱动组件及第二从动驱动组件,主动驱动组件位于输送轨道的顶部或底部,第一从动驱动组件位于输送轨道的底部或顶部,第二从动驱动组件位于循环装置上。
进一步地,循环装置包括链板循环组件及链板回转组件,链板循环组件的顶部与输送轨道的顶部相连,链板循环组件的底部与链板回转组件的一端相连,链板回转组件的另一端与输送轨道的底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驱动组件位于链板循环组件的顶部上方,第二从动驱动组件位于链板循环组件的底部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链板回转组件呈弧形结构,所述链板回转组件环绕支撑筒体外周面的外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链板循环组件包括链板循环底板,链板循环底板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板,输送链板的两个滑槽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
进一步地,螺旋输送机还包括第一转角过渡机构,第一转角过渡机构包括第一转角过渡组件、第二转角过渡组件及第一回路轮组件,第一转角过渡组件位于第二从动驱动组件的斜上方,第二转角过渡组件位于第二从动驱动组件的斜下方,第二转角过渡组件位于第二回路轮组件与第二从动驱动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螺旋输送机还包括第二转角过渡机构,第二转角过渡机构包括第三转角过渡组件及第二回路轮组件,第三转角过渡组件位于第一从动驱动组件与第二回路轮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螺旋输送机还包括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与第二从动驱动组件相连,通过张紧组件能够调节第二从动驱动组件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筒体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固定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为螺旋输送机,在输送货物时,货物从输送轨道的底部或顶部进入,通过输送链板将货物输送至输送轨道的顶部或底部后输送出去。输送链板通过循环装置形成首尾相接的环形结构,从而不间断的循环实现货物的输送,相对于现有的垂直输送机,该螺旋输送机提高了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撑筒体;20、输送轨道;30、输送链板;40、驱动装置;50、循环装置;21、输送导轨;22、导轨凸出部;31、滑槽;51、链板循环组件;52、链板回转组件;510、链板循环底板;511、限位板;41、主动驱动组件;42、第一从动驱动组件;43、第二从动驱动组件;410、驱动电机;411、主动传动轴;412、链轮;413、滚轮;420、被动传动轴;60、第一转角过渡组件;70、第二转角过渡组件;80、第一回路轮组件;90、第三转角过渡组件;100、第二回路轮组件;110、三角转接侧板;120、调节槽;130、支撑底座;131、固定底板;132、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中”、“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支撑筒体10、输送轨道20、输送链板30、驱动装置40及循环装置50。其中,所述输送轨道20固定于支撑筒体10上,输送轨道20呈螺旋状设置,驱动装置40驱动输送链板30在输送轨道20上输送。循环装置50分别与输送轨道20的顶部及底部相连,输送链板30通过循环装置50形成首尾相接的环形结构。
本实施例的输送机为螺旋输送机,在输送货物时,货物从输送轨道20的底部或顶部进入,通过输送链板30将货物输送至输送轨道20的顶部或底部后输送出去。输送链板30通过循环装置50形成首尾相接的环形结构,从而不间断的循环实现货物的输送,相对于现有的垂直输送机,该螺旋输送机提高了输送效率。
为了实现输送链板30在输送轨道20上的输送,该输送轨道20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输送导轨21,两条输送导轨21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导轨凸出部22,输送链板30的中部设有两个滑槽31,导轨凸出部22与滑槽31相匹配。输送链板30在输送导轨21上输送时,两个导轨凸出部22分别置于两个滑槽31内。输送导轨21的设置在便于输送链板30输送的同时,还对输送链板30的输送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确保输送链板30沿着既定的路线输送。
输送链板30在输送至输送轨道20的顶部或底部后,通过循环装置50实现输送链板30的循环。为了实现输送链板30的循环,该循环装置50包括链板循环组件51及链板回转组件52。链板循环组件51的顶部与输送轨道20的顶部相连,链板循环组件51的底部与链板回转组件52的一端相连,链板回转组件52的另一端与输送轨道20的底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链板回转组件52呈弧形结构,所述链板回转组件52环绕支撑筒体10外周面的外围设置。
输送链板30输送至输送轨道20的顶部,接着通过链板循环组件51及链板回转组件52后回转至输送轨道20的底部,从而实现输送链板30的循环。或,输送链板30输送至输送轨道20的底部,接着通过链板回转组件52及链板循环组件51回转至输送轨道20的顶部,从而实现输送链板30的循环。
为了实现输送链板30在链板循环组件51上的输送,所述链板循环组件51包括链板循环底板510,为了对输送链板30在链板循环组件51上输送时进行限位,在链板循环底板510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板511,输送链板30的两个滑槽31位于两个限位板511之间。输送链板30在链板循环底板510上输送时,通过两个限位板511进行限位。
为了实现输送链板30在输送轨道20上的输送,所述驱动装置40包括主动驱动组件41、第一从动驱动组件42及第二从动驱动组件43,主动驱动组件41位于输送轨道20的顶部或底部,第一从动驱动组件42位于输送轨道20的底部或顶部,第二从动驱动组件43位于循环装置50上。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驱动组件41位于输送轨道20的顶部,第一从动驱动组件42位于输送轨道20的底部。且所述主动驱动组件41位于链板循环组件51的顶部上方,第二从动驱动组件43位于链板循环组件51的底部下方。
主动驱动组件41至少包括驱动电机410、主动传动轴411,驱动电机410与主动传动轴411相连,驱动电机410驱动主动传动轴411转动。主动传动轴411上设有链轮412及滚轮413,当驱动电机410驱动主动传动轴411转动时,带动其上的链轮412及滚轮413转动,进而驱动输送链板30移动。第一从动驱动组件42、第二从动驱动组件43均包括被动传动轴420,被动传动轴420上也设有链轮412及滚轮413。
输送链板30经过第一从动驱动组件42及第二从动驱动组件43时实现了输送方向的转向,为了便于输送链板30输送方向的过渡,螺旋输送机还包括第一转角过渡机构。第一转角过渡机构包括第一转角过渡组件60、第二转角过渡组件70及第一回路轮组件80,第一转角过渡组件60位于第二从动驱动组件43的斜上方,第二转角过渡组件70位于第二从动驱动组件43的斜下方,第二转角过渡组件70位于第二回路轮组件100与第二从动驱动组件43之间。
进一步地,螺旋输送机还包括第二转角过渡机构,第二转角过渡机构包括第三转角过渡组件90及第二回路轮组件100,第三转角过渡组件90位于第一从动驱动组件42与第二回路轮组件100之间。
优选地,第一转角过渡组件60、第二转角过渡组件70及第三转角过渡组件90均包括转角过渡滚轴,转角过渡滚轴上设有转角过渡滚轮。第一回路轮组件80、第二回路轮组件100均包括静音轮轴,静音轮轴上设有包胶回路轮。
进一步地,螺旋输送机还包括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与第二从动驱动组件43相连,通过张紧组件能够调节第二从动驱动组件43的位置。第二从动驱动组件43的被动传动轴420的两端活动设置于三角转接侧板110上,张紧组件包括调节槽120,调节槽120开设于三角转接侧板110上,被动传动轴420的两端置于调节槽120内。可在调节槽120内调节被动传动轴420的位置,调节完成后通过紧固件将被动传动轴420固定即可。
所述支撑筒体10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底座130,支撑底座130上固定有固定底板131,固定底板131上开设有固定孔132。通过固定孔132可实现螺旋输送机与地面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筒体、输送轨道、输送链板、驱动装置及循环装置,所述输送轨道固定于支撑筒体上,输送轨道呈螺旋状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输送链板在输送轨道上输送;循环装置分别与输送轨道的顶部及底部相连,输送链板通过循环装置形成首尾相接的环形结构,输送轨道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输送导轨,两条输送导轨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导轨凸出部,输送链板的中部设有两个滑槽,导轨凸出部与滑槽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主动驱动组件、第一从动驱动组件及第二从动驱动组件,主动驱动组件位于输送轨道的顶部或底部,第一从动驱动组件位于输送轨道的底部或顶部,第二从动驱动组件位于循环装置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循环装置包括链板循环组件及链板回转组件,链板循环组件的顶部与输送轨道的顶部相连,链板循环组件的底部与链板回转组件的一端相连,链板回转组件的另一端与输送轨道的底部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驱动组件位于链板循环组件的顶部上方,第二从动驱动组件位于链板循环组件的底部下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板回转组件呈弧形结构,所述链板回转组件环绕支撑筒体外周面的外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板循环组件包括链板循环底板,链板循环底板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板,输送链板的两个滑槽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螺旋输送机还包括第一转角过渡机构,第一转角过渡机构包括第一转角过渡组件、第二转角过渡组件及第一回路轮组件,第一转角过渡组件位于第二从动驱动组件的斜上方,第二转角过渡组件位于第二从动驱动组件的斜下方,第二转角过渡组件位于第二回路轮组件与第二从动驱动组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螺旋输送机还包括第二转角过渡机构,第二转角过渡机构包括第三转角过渡组件及第二回路轮组件,第三转角过渡组件位于第一从动驱动组件与第二回路轮组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螺旋输送机还包括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与第二从动驱动组件相连,通过张紧组件能够调节第二从动驱动组件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体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固定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CN202221377482.9U 2022-06-01 2022-06-01 螺旋输送机 Active CN217674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7482.9U CN217674930U (zh) 2022-06-01 2022-06-01 螺旋输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7482.9U CN217674930U (zh) 2022-06-01 2022-06-01 螺旋输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4930U true CN217674930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4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77482.9U Active CN217674930U (zh) 2022-06-01 2022-06-01 螺旋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4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0248894B2 (en) Conveyor apparatus
CA2739907C (en) Spiral belt conveyor
CN105905623B (zh) 一种大重及易碎快递件助力装卸装置
CN109178810A (zh) 一种直线式分拣装置
CN110436115A (zh) 传送装置
JPS6224323B2 (zh)
CN110436117A (zh) 传送装置
US6851543B2 (en) Conveying machine
CN217674930U (zh) 螺旋输送机
CN110436113A (zh) 弯道传送装置
US6868962B2 (en) Adjustable connector for nose-over and incline/decline assembly
CN220519373U (zh) 一种中型箱物流传输线
CN213386101U (zh) 一种物流输送系统
KR19980086679A (ko) 버킷 컨베이어
CN217101754U (zh) 一种转弯输送装置
CN209097596U (zh) 一种直线式分拣装置
CN110436116A (zh) 传送装置
CN110436112A (zh) 弯道传送装置
CN213621799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自动送料机
CN212739647U (zh) 一种对中输送机构
CN209142997U (zh) 一种茶叶提升机
CN214358745U (zh) 转弯输送机
CN210236160U (zh) 一种多功能粮食转运输送带
CN216420219U (zh) 转盘式分拣装置及分拣系统
US5915521A (en) Random indexing and lift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