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2250U - 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72250U CN217672250U CN202222137417.5U CN202222137417U CN217672250U CN 217672250 U CN217672250 U CN 217672250U CN 202222137417 U CN202222137417 U CN 202222137417U CN 217672250 U CN217672250 U CN 2176722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battery
- liquid cooling
- housing
- electr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其中,换电接口用于电池包,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隔挡件,所述隔挡件位于所述电气接口与所述液冷接口之间,所述本体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电气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气器件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电气器件,所述液冷接口用于连接外部液冷管道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液冷管道。本申请在换电接口上集成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节省了设置单独的液冷接口的空间和接线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进行充换电的方式受到广泛关注。
由于充电模式充电时间较长,换电模式逐渐受到重视。换电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整包换电模式,即整块电池更换的方式,但整包换电对于换电站的建设成本较高,且不同车企之间无法进行兼容,普及难,另一种分包换电模式应运而生,分包换电是指为电池设计更小的标准化模块,可以根据车型实现电池模块化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电接口,所述换电接口用于电池包,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所述本体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电气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气器件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电气器件,所述液冷接口用于连接外部液冷管道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液冷管道;
所述换电接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隔挡件,所述隔挡件位于所述电气接口与所述液冷接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插座端和插头端,所述插座端包括插座壳体、所述第一电气接口和所述第一液冷接口,所述插头端包括插头壳体、所述第二电气接口和所述第二液冷接口,所述插座壳体和所述插头壳体插接形成所述本体,所述插座壳体和/或所述插头壳体与所述电池包连接;
所述电气接口包括所述第一电气接口和所述第二电气接口,所述第一电气接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气接口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气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座壳体连接,所述第二电气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头壳体连接;
所述液冷接口包括所述第一液冷接口和所述第二液冷接口,所述第一液冷接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冷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液冷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座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液冷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头壳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气接口构造为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二电气接口构造为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中空且所述第一接线柱朝向所述第二电气接口的一端构造为电气插孔,所述第二接线柱朝向所述第一电气接口的一端构造为与所述电气插孔配合的电气插针,所述电气插针与所述电气插孔插接,所述第二接线柱背向所述第一电气接口的一端构造为电气端子。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冷接口两端分别构造为第一管道接头和第二管道接头,所述第二液冷接口两端分别构造为第三管道接头和第四管道接头;
所述第一管道接头背向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插座壳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接头背向所述第一管道接头与所述第三管道接头连接,所述第四管道接头背向所述第三管道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插头壳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道接头或所述第三管道接头内设有截止阀。
可选地,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插头壳体中的一者上设有导向套筒,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插头壳体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可插入所述导向套筒中,以使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插头壳体插接。
可选地,所述本体构造为内部形成有收容腔的外壳,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所述隔挡件,所述隔挡件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连接,且将所述收容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电气接口位于所述本体内的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液冷接口位于所述本体内的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电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换电装置包括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的换电接口;
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电池包、与外部电气器件连接的线束总成和与外部液冷器件连接的液冷管道总成,所述电池包与所述车辆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电池包与所述换电接口连接,所述换电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线束总成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电气器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液冷管道总成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液冷管道。
可选地,所述电池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换电接口收容于所述第一开口中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电接口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连接。
可选地,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插座端和插头端,所述插座端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头端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和所述插头壳体插接形成所述本体,其中,所述插头端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插头壳体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连接,所述插座端位于所述壳体外。
可选地,所述换电装置包括N个所述电池包和N个所述换电接口,N大于或等于1,一个所述电池包与一个所述换电接口连接,每个所述电池包均与所述车辆可拆卸连接,且在N大于1时,N个所述电池包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换电框架,所述换电框架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体连接,所述换电框架包括至少一个框架臂,所述至少一个框架臂将所述换电框架围合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分隔为N个收容子空间,一个所述收容子空间用于收容一个所述电池包,且每个所述电池包均与对应的所述收容子空间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电池包朝向所述收容子空间的侧面上设有锁紧件,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换电框架锁紧。
可选地,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固定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换电框架连接,所述固定架用于固定所述线束总成和所述液冷管道总成。
可选地,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N个第二连接件,一个所述换电接口通过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大于预设值,以使所述换电接口与所述固定架之间形成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线束总成和所述液冷管道总成。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的换电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换电接口上集成设计有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且通过隔挡件实现电气连接与液冷连接之间的物理隔离,使得换电接口不仅可以实现电池包与外部的电气连接,还可以实现电池包与外部的液冷连接,实现对每一个电池包进行单独的加热或冷却,且不会相互干扰或影响,节省了设置单独的液冷接口的空间和接线资源。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接口插座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接口插座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接口插头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接口插头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束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管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快插接头的结构示意图,是图7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是电池包壳体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仅包括换电框架和固定架);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电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是图11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换电接口,上述换电接口应用于电池包,具体的,可以应用于分包换电模式下的电池包。每个电池包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构成,在由多个电池单体构成的情况下,多个电池单体可以串联或并联,以共同对外提供电能,换电接口的作用就是实现电池包与其他设备的电气连接,以使电池包能够为其他设备供电。在一些场景中,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组成电池模组共同对外提供电能,换电接口的作用就是实现多个电池包之间的串联或并联,以及实现多个电池包与其他设备的电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电池包的结构进行限定,且在多个电池包组成电池模组的场景中,多个电池包可以分别来自于不同电池品牌或电池厂商,以使电池模组的组装更加灵活。此外,也不对电池包所供电的用电设备作限定,例如,电池包可以用于向工程机械设备供电,也可以用于向电动车辆供电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在此以电池包用于向电动车辆供电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电接口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电接口1包括:本体11,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电气接口12和液冷接口13,如图2所示,本体11与电池包2连接,电气接口12用于连接外部电气器件与电池包2内部的电气器件,液冷接口13用于连接外部液冷管道与电池包2内部的液冷管道。此外,换电接口1还包括设置于本体11上的隔挡件(图1和图2中未示出),隔挡件位于电气接口与液冷接口之间,以对电气接口与液冷接口形成物理隔离,从而消除换电接口1上承载的电气连接与液冷连接之间的影响。
相关技术中,通常在电池模组中设置散热设备为多个电池包进行冷却散热,例如,设置单独的液冷板,或者设置围绕每个电池包的液冷管道。然而,在分包换电模式下,电池模组中的每一个电池包均可能被单独安装或单独换下,此情况下,可以为每一电池包设置随动的散热设备以适应电池模组中不同的电池包组合。例如,每个电池包内部均可设置液冷管道与电池包中的每个电池单体进行热交换,实现对电池包内部的加热或冷却功能,液冷管道可以设置于电池包内的一侧,也可以围绕每个电池单体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换电接口1上集成设计有电气接口12和液冷接口13,且通过隔挡件实现电气连接与液冷连接之间的物理隔离,使得换电接口1不仅可以实现电池包与外部的电气连接,还可以实现电池包与外部的液冷连接,实现对每一个电池包进行单独的加热或冷却,且不会相互干扰或影响,节省了设置单独的液冷接口的空间和接线资源。
具体实现时,不对本体11的结构进行限定,示例性地,本体11可以构造为固定座或固定板,也可以构造为形成有收容前的固定外壳等。此外,也不对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与本体11之间的固定方式进行限定,示例性地,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可以固定于本体11的同一侧,也可以分别固定于本体11的不同的两侧,例如,分别固定于本体11的相对的两侧,或者分别固定于本体11的相邻的两侧。又示例性地,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也可以贯穿本体11设置,例如,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均可以贯穿本体11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或者,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均可以贯穿本体11的相邻的两侧设置。
可选地,如图3a、图3b、图4a和图4b所示,换电接口1包括插座端1-A和插头端1-B,插座端1-A包括插座壳体111、第一电气接口121和第一液冷接口131,插头端1-B包括插头壳体112、第二电气接口122和第二液冷接口132,插座壳体111和插头壳体112插接形成本体11,插座壳体111和/或插头壳体112与电池包2连接。
电气接口12可以包括两部分,分别为第一电气接口121和第二电气接口122,具体的,如图3b和图4a所示,第一电气接口121的一端与第二电气接口122的一端电连接,如图3a所示,第一电气接口121的另一端与插座壳体111连接,例如,第一电气接口121的另一端可以穿过插座壳体111后伸出插座壳体111,并与插座壳体111固定,以便于第一电气接口121与外部电气器件电连接。如图4b所示,第二电气接口122未与第一电气接口121连接的另一端与插头壳体112连接,例如,第二电气接口122的另一端可以穿过插头壳体112后伸出插头壳体112,并与插座壳体111固定,以便于第二电气接口122与电池包2内部的电气器件电连接。
具体实现时,如图3a和图3b所示,第一电气接口121可以为高压正极接口121-1、接地极接口121-2或高压负极接口121-3,在此不对上述高压正极接口121-1、接地极接口121-2或高压负极接口121-3在插座壳体111的排列方式和排列顺序作限定,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外部高压配电盒,例如车端高压配电盒可通过高压线束正极与高压正极接口121-1电连接,以及通过高压线束接地极与接地极接口121-2电连接,以及通过高压线束负极与高压负极接口121-3电连接,实现电池包2的充放电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第一电气接口121与第二电气接口122的具体构造作限定,例如,第一电气接口121和第二电气接口122可以均构造为接线柱结构,在此分别记为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上述第一接线柱可以为中空,以便于外部电气器件的线束与第一电气接口121插接以使连接更加方便,外部电气器件的部分线束也可收容于第一接线柱内,提高连接稳定性。此外,如图3b所示,第一接线柱朝向第二电气接口122的一端可以构造为电气插孔,对应的,如图4a所示,第二接线柱朝向第一电气接口121的一端可以构造为与所述电气插孔配合的电气插针,通过电气插针与电气插孔插接,可以使第一电气接口121与第二电气接口122之间的连接更加便捷和稳定。此外,如图4b所示,第二接线柱背向第一电气接口121的一端构造为电气端子,以便于与电池包2内部的电气器件连接。
液冷接口13也包括两部分,分别为第一液冷接口131和第二液冷接口132,具体的,如图3b和图4a所示,第一液冷接口131的一端与第二液冷接口132的一端连接,第一液冷接口131的另一端与插座壳体111连接,例如,第一液冷接口131的另一端可以穿过插座壳体111后伸出插座壳体111,并与插座壳体111固定,以便于第一液冷接口与外部液冷管道连接,如图4b所示,第二液冷接口132未与第一液冷接口131连接的另一端与插头壳体112连接,例如,第二液冷接口132的另一端可以穿过插头壳体112后伸出插头壳体112,并与插头壳体112固定,以便于第二液冷接口132与电池包2内部的液冷管道连接。
具体实现时,如图3a和图3b所示,第一液冷接口131可以为进水管接口131-1或出水管接口131-2,在此不对上述进水管接口131-1或出水管接口131-2在插座壳体111的排列方式和排列顺序作限定,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外部液冷管道,例如车端液冷管道可与进水管接口131-1、出水管接口131-2连接,来将冷却液或加热液输送到电池包2内部,实现电池包2的加热或冷却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第一液冷接口131与第二液冷接口132的具体构造作限定,例如,第一液冷接口131和第二液冷接口132的两端可以均构造为管道接头,进一步的,可以构造为管道快插接头。
具体的,第一液冷接口131的两端分别构造为第一管道接头和第二管道接头,第二液冷接口132的两端分别构造为第三管道接头和第四管道接头。如图3a所示,第一管道接头可以为管道快插接头的公端,而外部液冷管道设有与公端配合的母端,通过公端与母端的插接,可以使第一液冷接口131与外部液冷管道的连接更加方便。如图4b所示,第四管道接头可以为管道快插接头的公端,而电池包2内部的液冷管道设有与公端配合的母端,通过公端与母端的插接,可以使第二液冷接口132与外部液冷管道的连接更加方便。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管道接头或所述第三管道接头中设有截止阀,以使在第二管道接头与所述第三管道接头分离时,即换电接口1的插座端1-A与插头端1-B分离时,加热水或冷却水不会泄露,而在第二管道接头与所述第三管道接头配合时,即换电接口1的插座端1-A与插头端1-B插接时,加热水或冷却水能自动导通流动。
可选地,如图3b和图4a所示,插座壳体111与插头壳体112中的一者上设有导向套筒14,插座壳体111与插头壳体112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导向柱15,导向柱15可插入导向套筒14中,以使插座壳体111与插头壳体112插接。通过导向套筒14与导向柱15的配合,能够使换电接口1的插座端1-A与插头端1-B的插接更加容易对准,提高换电效率。
具体实现时,插座壳体111与插头壳体112可构造为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缘的壳体,如图3b和图4a所示,导向套筒14和导向柱15可以设于上述连接缘上,电气接口12与液冷接口13可以设置于远离连接缘的中部,从而消除插接时导向件对电气接口12与液冷接口13的影响。此外,插座壳体111和/或插头壳体112还可通过上述连接缘与电池包2的壳体连接,例如通过螺钉、螺栓等锁紧件贯穿上述连接缘与电池包2的壳体,实现换电接口1与电池包2的连接,从而增加连接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本体11构造为内部形成有收容腔的外壳,具体的,本体11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以及与上述顶壁与底壁均相邻设置的多个侧壁,顶壁、底壁和多个侧壁围合形成上述收容腔,电气接口12与液冷接口13贯穿本体11的顶壁和底壁设置,且电气接口12与液冷接口13为伸出顶壁和底壁的部分收容于上述收容腔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换电接口1分为可拆接的插座端1-A与插头端1-B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a、图3b、图4a和图4b所示,插座端1-A的插座壳体111可以包括插座板和多个第一侧壁,多个第一侧壁可以围合形成第一围栏结构,插头端1-B的插头壳体112可以包括插头板和多个第二侧壁,多个第二侧壁可以围合形成第二围栏结构,在插座端1-A与插头端1-B插接后,上述第一围栏结构和第二围栏结构可以对接形成上述收容腔,或者第一围栏结构和第二围栏结构可以相互嵌套形成上述收容腔,插座板形成本体11的顶壁,插头板形成本体11的底壁。
如图4a所示,收容腔内可以设有隔挡件101,隔挡件101与收容腔的内壁连接,在此不对隔挡件101的结构进行限定,例如,隔挡件101可以构造为挡板。隔挡件101将收容腔分隔为靠右的第一腔室和靠左的第二腔室,电气接口12位于本体11内的部分收容于第一腔室内,液冷接口13位于本体11内的部分收容于第二腔室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电装置,上述换电装置可以应用于车辆。
如图2和图5所示,上述换电装置包括换电接口1、电池包2、与外部电气器件连接的线束总成3和与外部液冷器件连接的液冷管道总成4。其中,换电接口1用于连接线束总成3与电池包2内部的电气器件,以及用于连接液冷管道总成4与电池包2内部的液冷管道,电池包2与车辆可拆卸连接,以便于车辆换电。
具体实现时,换电接口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电接口,上述涉及换电接口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同样适应于换电装置的实施例中,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电池包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每个电池包均与车辆可拆卸连接,以便于车辆换电,在电池包2为多个时,多个电池包2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换电接口1的数量可以与电池包2的数量相等,一个电池包与一个换电接口连接。
线束总成3可以如图6所示,可以具体包括高压线束正极31、高压线束接地极32和高压线束负极33,在此不对上述高压线束正极31、高压线束接地极32和高压线束负极33的排列方式和排列顺序作限定,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结合图3a所示,车端高压配电盒可通过高压线束正极31与高压正极接口121-1电连接,以及通过高压线束接地极32与基地极接口121-2电连接,以及通过高压线束负极33与高压负极接口121-3电连接,来实现电池包2的充放电功能。
液冷管道总成4可以如图7所示,可以具体包括进水管41和出水管42,在此不对上述进水管41和出水管42的排列方式和排列顺序作限定,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结合图3a所示,车端液冷管道可通过进水管41和出水管42分别与进水管接口131-1、出水管接口131-2连接,来将冷却液或加热液输送到电池包2内部,实现电池包2的加热或冷却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进水管41和出水管42上可以设置如图8所示的管道快插接头,且进水管41和出水管42上构造为管道快插接头的母端,换电接口1上的进水管接口131-1、出水管接口131-2构造为管道快插接头的公端。
可选地,如图9所示,电池包2包括壳体21,壳体21上开设有第一开口22,换电接口1收容于第一开口22中且至少部分位于壳体21内,换电接口1与壳体21形成第一开口22的边缘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换电接口1可通过第一开口22至少部分伸入电池包2内部,从而避免电池包2内部的电气器件的线束伸出电池包外,消除其他器件在电池包拆接或工作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在换电接口1分为可拆接的插座端1-A与插头端1-B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插头端1-B可位于电池包2内部,且插头壳体112与电池包2的壳体21连接,此情况下,换电接口1的插头端1-B可与电池包随动,换言之,在将电池包2拆下时,换电接口1的插头端1-B与插座端1-A分离,且随电池包2一并拆下,在将电池包安装时,换电接口1的插头端1-B随电池包2一并安装,且与插座端1-A配合插接。需要说明的是,换电接口1的插座端1-A可以与车辆内部零件固定连接,在此不对插座端1-A可以与车辆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限定,例如,插座端1-A可通过连接件与车辆的下车体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件与车辆中的固定装置连接。
可选地,如图2和图5所示,换电装置还包括换电框架5,换电框架5与车辆的车体连接。如图11所示,换电框架5包括框架本体51和至少一个框架臂52,至少一个框架臂52将框架本体51围合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分隔为至少两个收容子空间,一个收容子空间用于收容一个电池包2,且每个电池包2均与对应的收容子空间可拆卸连接。
具体实现时,以电池包2的最大数量为三个为例,用户可根据需求安装一个或两个或三个电池包。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在充放电过程中,每个电池包2的电压相等,通常将多个电池包2并联,在换电过程中,假设当前安装的电池包2的数量为三个,可以先将三个电池包2均拆下后,再根据需求换上一个或两个或三个电池包,以使安装的电池包2的电量始终保持一致。
换电框架5用于将电池包2固定在车辆上,其中,两个框架臂52将框架本体51围合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分隔为三个收容子空间,三个收容子空间的排列方式不限,例如,三个收容子空间可以如图11所示的并排排列,以尽可能地使电池包2占用的空间更规则、占用面积更小。
一个电池包2可以收容于一个收容子空间中,且与收容子空间可拆卸连接,在此不对电池包2与收容子空间之间的连接方式作限定,例如,电池包2的侧边缘可以设置有限位筋,收容子空间中可以设有与限位筋配合的卡槽,通过卡接实现电池包2与收容子空间的可拆卸连接。为了进一步增强连接稳定性,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电池包朝向收容子空间的侧面上设有锁紧件23,以使电池包2安装于收容子空间中时,可以通过锁紧件23将电池包2与收容子空间锁紧,提高电池包2的安装稳定性。在此不对锁紧件23的结构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分包换电模式的兼容度,换电框架5中的收容子空间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基于标准化电池包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设计,而换电框架5的外缘形状和尺寸,以及与车体的固定方式可以基于不同车型定制化设计,例如,如图11所示,换电框架5中的收容子空间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基于标准化电池包的形状和尺寸设计为长方体空间,而换电框架5的外缘可以适应车型确定形状和尺寸,例如,可以适应车型外缘上设置的吊耳53的数量和位置。
可选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换电装置还包括固定架6和第一连接件7,固定架6通过第一连接件7与换电框架5连接,固定架6用于固定线束总成3和液冷管道总成4。
具体实现时,固定架6的延伸方向可以根据三个电池包2的排列方式确定,例如,如图2所示,三个电池包2沿车体长度方向并排排列,则固定架6的延伸方向则与车体长度方向平行。固定架6上可开设若干通孔,以便于扎带等收束件穿过通过后,将线束总成3和液冷管道总成4固定在固定架6上。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换电接口1与固定架6连接,在换电接口1分为可拆接的插座端1-A与插头端1-B的实施方式中,换电接口1的插座端1-A与固定架6连接。具体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换电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8,第二连接件8的数量可以与换电接口1的数量相等,换电接口1通过第二连接件8与固定架6连接,第二连接件8的长度大于预设值,以使换电接口1与固定架6之间形成第二收容空间,第二收容空间用于收容线束总成3和液冷管道总成4。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电装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换电装置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同样适应于该车辆的实施例中,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介绍的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彼此可以相互结合实现,也可以单独实现,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上所述的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接口用于电池包,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电气接口和液冷接口,所述本体与所述电池包连接,所述电气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气器件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电气器件,所述液冷接口用于连接外部液冷管道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液冷管道;
所述换电接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隔挡件,所述隔挡件位于所述电气接口与所述液冷接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插座端和插头端,所述插座端包括插座壳体、第一电气接口和第一液冷接口,所述插头端包括插头壳体、第二电气接口和第二液冷接口,所述插座壳体和所述插头壳体插接形成所述本体,所述插座壳体和/或所述插头壳体与所述电池包连接;
所述电气接口包括所述第一电气接口和所述第二电气接口,所述第一电气接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气接口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气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座壳体连接,所述第二电气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头壳体连接;
所述液冷接口包括所述第一液冷接口和所述第二液冷接口,所述第一液冷接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冷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液冷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座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液冷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头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气接口构造为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二电气接口构造为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中空且所述第一接线柱朝向所述第二电气接口的一端构造为电气插孔,所述第二接线柱朝向所述第一电气接口的一端构造为与所述电气插孔配合的电气插针,所述电气插针与所述电气插孔插接,所述第二接线柱背向所述第一电气接口的一端构造为电气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接口两端分别构造为第一管道接头和第二管道接头,所述第二液冷接口两端分别构造为第三管道接头和第四管道接头;
所述第一管道接头背向所述第二管道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插座壳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接头背向所述第一管道接头与所述第三管道接头连接,所述第四管道接头背向所述第三管道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插头壳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接头或所述第三管道接头内设有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插头壳体中的一者上设有导向套筒,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插头壳体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可插入所述导向套筒中,以使所述插座壳体与所述插头壳体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构造为内部形成有收容腔的外壳,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所述隔挡件,所述隔挡件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连接,且将所述收容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电气接口位于所述本体内的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液冷接口位于所述本体内的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8.一种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所述换电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接口;
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电池包、与外部电气器件连接的线束总成和与外部液冷器件连接的液冷管道总成,所述电池包与所述车辆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电池包与所述换电接口连接,所述换电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线束总成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电气器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液冷管道总成与所述电池包内部的液冷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换电接口收容于所述第一开口中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电接口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接口包括插座端和插头端,所述插座端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头端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和所述插头壳体插接形成所述换电接口的本体,其中,所述插头端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插头壳体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连接,所述插座端位于所述壳体外。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装置包括N个所述电池包和N个所述换电接口,N大于或等于1,一个所述电池包与一个所述换电接口连接,每个所述电池包均与所述车辆可拆卸连接,且在N大于1时,N个所述电池包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换电框架,所述换电框架与所述车辆的车体连接,所述换电框架包括至少一个框架臂,所述至少一个框架臂将所述换电框架围合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分隔为N个收容子空间,一个所述收容子空间用于收容一个所述电池包,且每个所述电池包均与对应的所述收容子空间可拆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包朝向所述收容子空间的侧面上设有锁紧件,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换电框架锁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固定架和第一连接件,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换电框架连接,所述固定架用于固定所述线束总成和所述液冷管道总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装置还包括N个第二连接件,一个所述换电接口通过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大于预设值,以使所述换电接口与所述固定架之间形成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线束总成和所述液冷管道总成。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37417.5U CN217672250U (zh) | 2022-08-15 | 2022-08-15 | 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37417.5U CN217672250U (zh) | 2022-08-15 | 2022-08-15 | 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72250U true CN217672250U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724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37417.5U Active CN217672250U (zh) | 2022-08-15 | 2022-08-15 | 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72250U (zh) |
-
2022
- 2022-08-15 CN CN202222137417.5U patent/CN2176722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88803A (zh) | 充电连接装置、充电连接器、充电插座及电动车辆 | |
WO2023078065A1 (zh) | 一种电池底护板、电池组件及用电设备 | |
KR20160082075A (ko) | 교체형 퓨즈 박스를 갖는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의 조립 방법 | |
US9114763B2 (en) | Battery pack | |
CN217672250U (zh) | 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 | |
CN212323136U (zh) | 电池 | |
KR20220080621A (ko) |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 |
CN207994145U (zh) | 一种插拔式电源连接装置 | |
CN216564567U (zh) | 一种适配器、移动电源及电动工具 | |
CN218243048U (zh) | 移动电源装置 | |
CN117621905A (zh) | 换电接口、换电装置及车辆 | |
CN214625472U (zh) | 一种充电插座 | |
CN220086272U (zh) | 一种电池包 | |
CN112531428A (zh) | 电池包连接组件、电池包模组以及电池包 | |
CN212695717U (zh) | 一种可并联移动电源系统 | |
CN212572121U (zh) | 电源适配器及充电装置 | |
CN219780712U (zh) | 壳体、配电集成模块及车辆 | |
CN221447250U (zh) | 一种域控装置、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3043589U (zh) | 一种组合式电源适配器 | |
CN220544398U (zh) | 一种高压连接器、电池包封装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 |
CN218414965U (zh) | 单体电池、电池包及电器设备 | |
CN212085294U (zh) | 充电头 | |
CN220821818U (zh) | 一种线束盒和电池包 | |
CN221530305U (zh) | 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通讯连接器组件以及电池包 | |
CN217427274U (zh) | 一种能适配多种接口和多种电流的测试连接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