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66398U - 一种夹持机械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机械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66398U
CN217666398U CN202221336010.9U CN202221336010U CN217666398U CN 217666398 U CN217666398 U CN 217666398U CN 202221336010 U CN202221336010 U CN 202221336010U CN 217666398 U CN217666398 U CN 217666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leeve
clamping jaw
connecting rod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60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佩立
王计超
庞冠伟
刘占锋
闫凡熙
岳志坤
朱辉
何文远
王腾飞
李扬
刘杰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60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66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66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66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机械手,属于连铸辅助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更换水口所用的气动式机械手整体重量重,不便于单个作业人员操作。包括杆套、连接杆和把手,杆套的第二端还设有固定夹爪,固定夹爪设置有朝向杆套的限位凹槽;连接杆穿设于杆套内,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手轮,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活动夹爪,活动夹爪位于固定夹爪与杆套的第二端之间,其中顺逆转动手轮,连接杆可沿连接杆的轴向往复移动;把手包括相对设置在杆套的第一端两侧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本申请整体质量轻,损坏率低,夹取效率高,且便于不同利手的作业人员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机械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机械手。
背景技术
浇钢过程中会涉及到换水口操作,在日常换水口过程中需要水口夹持机械手才能完成换水口操作,目前在用机械手为气动式机械手,整体重量重,不便于单个作业人员操作,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更换水口所用的气动式机械手整体重量重,不便于单个作业人员操作,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械手。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夹持机械手,包括:
杆套,所述杆套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杆套的相对两端面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杆套的第二端还设有固定夹爪,所述固定夹爪设置有朝向所述杆套的限位凹槽;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杆套内,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手轮,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活动夹爪,所述活动夹爪位于所述固定夹爪与所述杆套的第二端之间,其中,顺逆转动所述手轮,所述连接杆可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往复移动;
把手,所述把手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杆套的第一端两侧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手轮位于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之间,所述手轮可相对于所述把手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轮的中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杆套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手轮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顺逆转动所述手轮,所述套筒可沿所述杆套轴线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穿设于所述杆套第一端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一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手轮连接,所述第一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的端部沿所述套筒的轴向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杆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环槽,所述通孔与所述环槽滑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杆体是第一端穿出所述通孔并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环槽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还包括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动夹爪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杆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杆体的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杆套第二端的安装孔处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杆套上设有限位块,所述杆套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活动夹爪与所述固定夹爪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杆套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均设置有法兰,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通过两个所述法兰连接,所述杆套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筒体的法兰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活动夹爪与所述固定夹爪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夹爪设置有朝向所述固定夹爪的限位凹槽。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公开的机械手通过杆套、连接杆和把手实现夹持作业且通过设置在手轮两侧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使得单个作业人员能够实施夹持水口的作业;在作业时,无论左利手还是右利手均能快速转动手轮,便于操作,在夹持作业完成后,双手手握把手即可平稳地将水口取出,机械手的整体质量轻,损坏率低,夹取效率高,且便于不同利手的作业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机械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杆套,11-第一筒体,12-第二筒体,13-法兰,2-固定夹爪,3-活动夹爪,4-连接杆,41-第一杆体,42-第二杆体,43-第三杆体,44-环槽,45-螺母,5-手轮,51-套筒,6-第一把手,7-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机械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械手,包括杆套1、连接杆4和把手。
杆套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杆套1的相对两端面均设置有安装孔,杆套1的第二端还设有固定夹爪2,固定夹爪2设置有朝向杆套1的限位凹槽,可以理解的,为了使固定夹爪2具有朝向杆套1的面,夹爪包括夹持部和连接部,夹持部与杆套1的第二端端部之间不相接,限位凹槽设置于夹持部上,连接部固定连接夹持部和杆套1。
连接杆4穿设于杆套1内,连接杆4的第一端设置有手轮5,连接杆4的第二端设置有活动夹爪3,活动夹爪3位于固定夹爪2与杆套1的第二端之间,即活动夹爪3与固定夹爪2可共同夹持水口,固定夹爪2的限位凹槽与水口接触时对水口有限位作用,由此本实施例中,活动夹爪3可为平面也可为弧面,在使用过程中,顺逆转动手轮5,连接杆4可沿连接杆4的轴向往复移动,以此实现活动夹爪3和固定夹爪2的夹持动作。且通过转动手轮5使活动夹爪3和固定夹爪2抓紧水口后,作业人员无需继续把持手轮5,手轮5在无外力或者外力较小的作用下不会转动,进而使得活动夹爪3和固定夹爪2之间能够保持相对静止,操作便捷。
把手包括相对设置在杆套1的第一端两侧的第一把手6和第二把手7,手轮5位于第一把手6和第二把手7之间,手轮5可相对于把手转动。即通过设置在手轮5两侧的第一把手6和第二把手7,使得单个作业人员能够实施夹持水口的作业;在作业时,无论左利手还是右利手均能快速转动手轮5,便于操作,在夹持作业完成后,双手手握把手即可平稳地将水口取出,机械手的损坏率低、夹取效率高,且便于不同利手的作业人员操作。
参照图2,手轮5的中部设置有套筒51,套筒51设置有内螺纹,杆套1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手轮5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套筒51与杆套1的第一端螺纹配合,且连接杆4的第一端与手轮5连接,由此顺逆转动手轮5,套筒51可沿杆套1轴线移动,以此实现活动夹爪3的移动。取决于连接杆4与套筒51的连接方式,连接杆4可相对于杆套1转动,可以相较于杆套1不转动,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连接杆4包括第一杆体41和第二杆体42,第一杆体41穿设于杆套1第一端的安装孔中,第一杆体41的第一端与手轮5连接,第一杆体41的第二端与第二杆体42的第一端连接,即,若第一杆体41与手轮5固定连接,则第二杆体42与第一杆体41可转动连接,以使活动夹爪3不会转动;若第一杆体41与手轮5可转动连接,则第二杆体42可与第一杆体41固体连接。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套筒51的端部沿套筒51的轴向设有通孔,第一杆体41的第一端设置有环槽44,通孔与环槽44滑动配合。第一杆体41是第一端穿出通孔并螺纹连接有螺母45,螺母45的外径大于环槽44的直径。通过螺母45将手轮5与连接杆4连接。
连接杆4还包括第三杆体43,第三杆体43穿设于杆套1第二端的通孔中,第三杆体43的第一端与第二杆体4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杆体43的第二端与活动夹爪3连接,第二杆体42的直径小于第三杆体43,依次减小连接杆4的重量,便于作业人员操作。
为了进一步保证活动夹爪3不会相较于固定夹爪2转动,第三杆体43的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限位件,杆套1第二端的安装孔处设有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滑动连接,可以理解的,第一限位件可为凸块,长条状的凸块沿第三杆体43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限位件为凹槽,凸块与凹槽滑动配合以对第三杆体43进行限位,进而保证活动夹爪3相对于固定夹爪2的相对形态。
杆套1上设有限位块,杆套1第一端的端面与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活动夹爪3与固定夹爪2之间的间距,可以理解的,通过限位块对套筒51进行限位,避免套筒51转动的圈数过多而导致活动夹爪3和固定夹爪2相互挤压造成形变,影响后续使用,当然,也可通过使对套筒51的长度小于活动夹爪3与固定夹爪2之间的间距实现。
参照图2,杆套1包括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第一筒体11的一端和第二筒体12的一端均设置有法兰13,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通过两个法兰13连接,杆套1第一端的端面与第一筒体11筒体的法兰13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活动夹爪3与固定夹爪2之间的间距,即本实施例通过两个法兰13作为限位块,且两个法兰13之间可拆卸,便于机械手整体的组装。
活动夹爪3设置有朝向固定夹爪2的限位凹槽,两个限位凹槽相对设置,以进一步在夹持水口时对水口进行限位,提升夹持的稳定性,两个限位凹槽均可为与水口侧壁匹配的弧面,以增大活动夹爪3、固定夹爪2与水口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划伤水口。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夹持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杆套,所述杆套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杆套的相对两端面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杆套的第二端还设有固定夹爪,所述固定夹爪设置有朝向所述杆套的限位凹槽;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杆套内,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手轮,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活动夹爪,所述活动夹爪位于所述固定夹爪与所述杆套的第二端之间,其中,顺逆转动所述手轮,所述连接杆可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往复移动;
把手,所述把手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杆套的第一端两侧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手轮位于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之间,所述手轮可相对于所述把手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的中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杆套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手轮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顺逆转动所述手轮,所述套筒可沿所述杆套轴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穿设于所述杆套第一端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一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手轮连接,所述第一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端部沿所述套筒的轴向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杆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环槽,所述通孔与所述环槽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是第一端穿出所述通孔并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环槽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还包括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动夹爪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杆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杆体的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杆套第二端的安装孔处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套上设有限位块,所述杆套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活动夹爪与所述固定夹爪之间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套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均设置有法兰,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通过两个所述法兰连接,所述杆套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筒体的法兰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活动夹爪与所述固定夹爪之间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爪设置有朝向所述固定夹爪的限位凹槽。
CN202221336010.9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夹持机械手 Active CN217666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6010.9U CN217666398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夹持机械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6010.9U CN217666398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夹持机械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66398U true CN21766639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4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6010.9U Active CN217666398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夹持机械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66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58413Y (zh) C型夹
CN110155464B (zh) 一种适合于多卷径的包装托盘
CN211104071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夹爪自适应通用装置
US20120311866A1 (en) Cable-ripping tool
CN217666398U (zh) 一种夹持机械手
CN110293426A (zh) 双螺杆滑块压紧装置
CN206543970U (zh) 一种用于支架焊接工装的导向定位机构
CN208427772U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圆管的高精度切割装置
CN213945429U (zh) 一种机械手用旋转夹紧设备
CN212264424U (zh) 一种可调节的锻造操作机抱爪装置
CN214558294U (zh) 一种易于操作的无缝钢管用打标机
CN210231964U (zh) 一种激光切割用夹具
CN210678507U (zh) F型防脱阀门扳手
CN209648504U (zh) 一种钢丝钳
CN219852891U (zh) 一种工件液压支撑装置
CN213532424U (zh) 一种阻尼安装装置
CN216707313U (zh) 一种预置式扭力扳手
CN216859756U (zh) 一种阀针上料夹持组件
CN214875337U (zh) 一种新型折叠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1589090U (zh) 一种用于球罐组装调整的龙门卡具
US3215009A (en) Open-end wrench with magnetized movable tongue
CN216940257U (zh) 一种铝制品用高精准定位夹持装置
CN215148571U (zh) 一种可调卡尺扳手
CN209716939U (zh) 一种主动齿轮内轴承拆卸装置
CN209158200U (zh) 一种具有棘轮扳手功能的活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