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61262U - 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 - Google Patents

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61262U
CN217661262U CN202220243566.7U CN202220243566U CN217661262U CN 217661262 U CN217661262 U CN 217661262U CN 202220243566 U CN202220243566 U CN 202220243566U CN 217661262 U CN217661262 U CN 217661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assembly
trainer
swing arm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35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笑
倪裕玲
张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Jinhua central hospit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61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61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包括:训练时产生阻力被牵引的活塞阻力装置,与训练器的牵引件连接并与活塞阻力装置通过连杆连接的摆臂装置,与摆臂装置连接使其上下摆动的自动摆动组件,活塞阻力装置在训练时提供可以调节的阻力,该调节的阻力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配重块,活塞阻力装置通过连杆连接摆臂装置,摆臂装置再连接到相应训练器的牵引件中,构成完整的训练器,另外在摆臂装置中还设有使摆臂装置上下摆动的自动摆动组件,自动摆动组件能够在需要辅助力的时候,代替辅助人员给训练者以辅助,这样不能自主完成训练的病人,在没有辅助人员协助的情况下也能够独自完成训练,省去了雇请辅助人员协助,能够大大的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

Description

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综合训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 CN201821934491.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组合多功能综合训练器,包括配重底座01,配重底座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02,支撑座02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支撑杆03,左支撑杆03的外表面活动套装有配重块04,左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斜支撑杆05,斜支撑杆05的前端为座椅06,座椅06的上端和前端设有用于连接训练杆的连接件。
授权公告号CN111714841B下肢康复训练器及其训练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在竖直的框架内设配重区,在座椅的前端设置曲腿训练杆,曲腿训练杆的端部与摆杆下端活动连接。
上述两种类型的训练器采用的都是内设配重区和配重块进行牵拉配重块为训练方式,这种器械训练时,对于健身训练者通常在牵拉多次后出现力竭,就无法再继续独自完成牵拉,为了追求更好的训练效果就需要身边有辅助人员协助多完成几次;而如果是在康复中的病人则在牵引配重块上升后还需要辅助人员协助其缓慢下放,以避免配重块过大的下降冲击力伤害病人。
由此可知,采用牵引配重块的训练方式,无论对于健康训练者还是待康复的病人,在训练时身边最好都有辅助人员协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
针对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该配重调节模块替换配重块能够安装到不同的训练器,并在训练过程中能够伺机加入辅助力以帮助训练者完成训练,并在下放时同样介入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包括:训练时产生阻力被牵引的活塞阻力装置,与训练器的牵引件连接并与活塞阻力装置通过连杆连接的摆臂装置,与摆臂装置连接使其上下摆动的自动摆动组件。
作为优选,活塞阻力装置位于摆臂装置的上部。以使整体的装置保持重力向下,这样活塞阻力装置中的缸体开口朝上,其内部的液体阻力剂也就不会泄露。
作为优选,活塞阻力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各个部件的基座,开口部向上并列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缸体组件和第二缸体组件,在第一缸体组件中注入的阻力剂。阻力剂优选普通硅油。
作为优选,在第一缸体组件和第二缸体组件靠近底部的侧壁设置将两者连通的连接管,在连接管上设置电动流量阀。通过控制电动流量阀的流量大小,来控制阻力剂在两个缸体内的流动。
作为优选,第一缸体组件设有与其缸体外壁紧密可滑动配合的套合连接件,以能够更稳定的引导活塞在缸体内滑移。
作为优选,套合连接件的整体长度是该缸体长度的两倍以上,以保证套合连接件与缸体外壁始终保持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以使活塞的运行轨迹足够稳定,病人在牵引活塞滑移时就能够顺畅没有顿挫感。套合连接件的顶壁连接第一缸体组件中活塞杆的柄部,套合连接件的下底壁通过设置连杆万向节与连杆连接。。
作为优选,第二缸体组件其缸体的侧边设有与缸体平行的复位气缸,复位气缸的气缸杆柄部与第二缸体组件的活塞杆柄部通过设置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平行设置以便于使两者的运行轨迹保持一致性。
作为优选,连接件的上部设有监测复位气缸气缸杆移动距离的距离感应器。该距离感应器是在监测到复位气缸中的气缸杆到设定位置时,发出信号执行复位驱动,在训练时依次反复。
作为优选,摆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在装置本体轴心设有可转动的花键轴轴套,与花键轴轴套配合的花键轴,花键轴能沿花键轴轴套的轴向往复移动。两者设置花键配合的目的在于使得能够相互滑移的同时又能够保持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自动摆动组件包括执行气缸,执行气缸一端与基座铰接另一端与摆臂装置铰接。设计自动摆动组件的目的在于对一些不能自主完成训练的病人使其进行被动训练,或者是在健康训练者出现力竭的时候辅助其继续完成;具体为,启动执行气缸,执行气缸做伸缩带动小转臂摆动,从而带动牵引训练器中的牵引件使训练者得以继续完成训练或者带动病人进行被动训练。
作为优选,连接件的上部设有监测复位气缸气缸杆移动距离的距离感应器。该距离感应器是在监测到复位气缸中的气缸杆到设定位置时,发出信号执行复位驱动,在训练时依次反复。
综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活塞阻力装置,活塞阻力装置在训练时提供可以调节的阻力,该调节的阻力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配重块,活塞阻力装置通过连杆连接摆臂装置,摆臂装置再连接到相应训练器的牵引件中,构成完整的训练器,另外在摆臂装置中还设有使摆臂装置上下摆动的自动摆动组件,自动摆动组件能够在需要辅助力的时候,代替辅助人员给训练者以辅助,这样不能自主完成训练的病人,在没有辅助人员协助的情况下也能够独自完成训练,省去了雇请辅助人员协助,能够大大的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
同时,还可以将活塞阻力装置与自动摆动组件组合一起使用,该方式适用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病情好转,具备了能够独立完成一定重量若干次数的病人,在加入活塞阻力装置使用时,将活塞阻力装置调到合适的训练阻力,病人在用力将训练杆抬起时,抬起过程中自动摆动组件跟随训练杆的移动进行监测并伺机介入,比如在监测到训练杆出现停滞时,自动摆动组件加入辅助力以使训练继续,这样能够提高训练效果,也能够在病人突然脱力的情况下保护病人。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一种简易组合多功能综合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第一缸体组件和套合连接件以及连接管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缸体组件和套合连接件以及连接管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6是大转臂安装训练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大转臂安装训练杆后训练者训练过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到背景技术中一种简易组合多功能综合训练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连杆001;阻力剂002;距离感应器003;牵引件004;训练杆005;支撑块006;活塞阻力装置100;基座110;第一缸体组件120;套合连接件121;第二缸体组件130;复位气缸131;连接件132;连接管140;电动流量阀150;摆臂装置200;装置本体210;花键轴轴套220;花键轴230;大转臂240;小转臂250;连接杆251;自动摆动组件300;执行气缸3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应用于部分使用配重块作为配重调节的训练器,主要包括:训练时产生阻力被牵引的活塞阻力装置100,与训练器的牵引件004连接并与活塞阻力装置100通过连杆001连接的摆臂装置200,与摆臂装置200连接使其上下摆动的自动摆动组件300,活塞阻力装置100位于摆臂装置200的上部。
上述摆臂装置200包括支撑块006,安装在支撑块006上的装置本体210,在装置本体210轴心设有可转动的花键轴轴套220,与花键轴轴套220配合的花键轴230,花键轴230能沿花键轴轴套220的轴向往复移动,在花键轴230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大转臂240的一端,大转臂240的另一端连接牵引件004或者如图6所示的训练杆005,花键轴230的另一端外露于花键轴轴套220,花键轴轴套220在远离大转臂240的一侧部分外露于装置本体210,该外露部分设置小转臂250进行连接。小转臂250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杆251,该连接杆251与连杆001的下端铰接。这样小摆臂250和大摆臂240是处于动作同步的状态。
如图3-5所示,活塞阻力装置100包括用于安装各个部件的基座110,开口部向上并列设置在基座110上的第一缸体组件120和第二缸体组件130,在第一缸体组件120中注入的阻力剂002,阻力剂002可以是任何具有流动性的液体,本实施例中选用普通硅油作为阻力剂002,在第一缸体组件120和第二缸体组件130靠近底部的侧壁设置将两者连通的连接管140,在连接管140上设置电动流量阀150。
第一缸体组件120设有与其缸体外壁紧密可滑动配合的套合连接件121,以能够更稳定的引导活塞在缸体内滑移,套合连接件121的整体长度是该缸体长度的两倍以上,以保证套合连接件与缸体外壁始终保持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以使活塞的运行轨迹足够稳定,训练者在牵引活塞滑移时就能够顺畅没有顿挫感。套合连接件121的顶壁连接第一缸体组件120中活塞杆的柄部,套合连接件121的下底壁通过设置连杆万向节与连杆001连接。
第二缸体组件130其缸体的侧边设有与缸体平行的复位气缸131,平行设置以便于使两者的运行轨迹保持一致性,复位气缸131的气缸杆柄部与第二缸体组件130的活塞杆柄部通过设置连接件132进行固定连接。连接件132的上部设有监测复位气缸131气缸杆移动距离的距离感应器003。该距离感应器003是在监测到复位气缸131中的气缸杆到设定位置时,发出信号执行复位驱动,在训练时依次反复。
活塞阻力装置100与小转臂250之间设有自动摆动组件300,自动摆动组件300包括执行气缸310,执行气缸310一端与基座110铰接另一端与小转臂250铰接。
阻力部分的安装和设定:
首先将第一缸体组件120中的活塞推到最高点,第二缸体组件130中的活塞推到最底点,此时大转臂240连接牵引件004的一端处在最下位;接着临时封闭连接管140的一端,将阻力剂002普通硅油注满到第一缸体组件120中的缸体,再安装电动流量阀150,打开临时封闭的连接管140,此时,牵引件004被向上牵引时,大转臂240将带动摆臂装置200转动,摆臂装置200带动小转臂250转动,小转臂250与连杆001铰接,因此,小转臂250顺时针转动,连杆001则向下运动,此时连杆001将套合连接件121向下牵引,使第一缸体组件120中的活塞向下移动,第一缸体组件120中缸体内的阻力剂002在压力下向第二缸体组件130中流动,此时电动流量阀150的开启大小决定了训练者完成一次训练需要多少时间,即在阀门开启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训练者力量越大,牵引件004被向上完成牵引所需的时间越少,以此,电动流量阀150提供了一个线性无级的调整范围;
在辅助方面,将自动摆动组件300在训练时跟随并伺机介入,比如在监测到牵引件004或训练杆005停滞1秒至3秒间隔时,加入辅助力以使训练继续,这样能够提高训练效果也能够在训练者突然脱力的情况下保护训练者;
在复位方面,牵引件004或训练杆005的复位采用的是复位气缸131进行推动复位,如果是力量恢复快的训练者,调整复位气缸131的推力和速度可以相应的调大,如同使用配重块向下作用力相似以迫使训练者去对抗,不同的是采用复位气缸131推动有很多的可调性,比如检测到训练者在对抗力失去时就随时停止或减慢复位气缸131的推动,又比如也可以设计成复位气缸131逐步增加或者逐步降低推力。
本实用新型在下肢训练器中的应用,如附图6-7所示,在大转臂240中安装训练杆005,本实用新型在综合训练器中的应用,如附图8所示,大转臂240安装牵引件004。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时产生阻力被牵引的活塞阻力装置(100),与训练器的牵引件连接并与活塞阻力装置(100)通过连杆(001)连接的摆臂装置(200),与摆臂装置(200)连接使其上下摆动的自动摆动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阻力装置(100)位于摆臂装置(200)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阻力装置(100)包括用于安装各个部件的基座(110),开口部向上并列设置在基座(110)上的第一缸体组件(120)和第二缸体组件(130),在第一缸体组件(120)中注入的阻力剂(0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缸体组件(120)和第二缸体组件(130)靠近底部的侧壁设置将两者连通的连接管(140),在连接管(140)上设置电动流量阀(1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组件(120)设有与其缸体外壁紧密可滑动配合的套合连接件(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合连接件(121)的整体长度是该缸体长度的两倍以上,套合连接件(121)的顶壁连接第一缸体组件(120)中活塞杆的柄部,套合连接件(121)的下底壁通过设置连杆万向节与连杆(00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体组件(130)其缸体的侧边设有与缸体平行的复位气缸(131),复位气缸(131)的气缸杆柄部与第二缸体组件(130)的活塞杆柄部通过设置连接件(132)进行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2)的上部设有监测复位气缸(131)气缸杆移动距离的距离感应器(0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装置(200)包括,装置本体(210),在装置本体(210)轴心设有可转动的花键轴轴套(220),与花键轴轴套(220)配合的花键轴(230),花键轴(230)能沿花键轴轴套(220)的轴向往复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摆动组件(300)包括执行气缸(310),执行气缸(310)一端与基座(110)铰接另一端与摆臂装置(200)铰接。
CN202220243566.7U 2022-01-05 2022-01-28 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 Active CN21766126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0738 2022-01-05
CN2022200407380 2022-01-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61262U true CN217661262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28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3566.7U Active CN217661262U (zh) 2022-01-05 2022-01-28 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612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1827A (zh) * 2022-10-30 2022-12-30 集美大学 引体向上清零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1827A (zh) * 2022-10-30 2022-12-30 集美大学 引体向上清零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09731B2 (ja) 自力歩行訓練器
CN104840331B (zh) 一种上下肢主被动同步康复训练机
CN100546682C (zh) 脚部往复运动器材
CN110812130B (zh) 一种骨盆辅助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03230335B (zh) 一种新型电动步行训练器
CN217661262U (zh) 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
CN110681111B (zh) 一种具有减重功能的步态训练装置
CN103656975A (zh) 一种柔性康复训练机
CN205494800U (zh) 磁流变液腿部训练器
CN106726345B (zh) 一种基于并行连杆的下肢康复训练机构
CN2930694Y (zh) 减重踏步式下肢康复运动器
CN205235269U (zh) 可变轨迹减重康复机器人
CN107773915B (zh) 一种紧凑型脑卒中肢体康复训练车
CN213049213U (zh) 一种多功能多关节训练系统
CN112044030B (zh) 一种临床护理用肢体康复装置
CN211158426U (zh) 一种具备侧拉伸展及垂直伸展功能的拉腿健身器
CN208808887U (zh) 设有后轮升降机构的全地型载人机器人
CN112973022B (zh) 一种可对力度调整的骨科康复用腿部锻炼装置
CN212466509U (zh) 一种骨科护理康复装置
CN210583504U (zh) 小儿腿部功能训练装置
CN115317308A (zh) 一种针对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康复训练器械
CN107496091A (zh) 一种安全的腿疾患者用起身辅助装置
CN114948580A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器
CN209933960U (zh) 膝关节自控训练椅
CN217661319U (zh) 下肢康复训练器的配重调节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