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5691U - 一种舱室通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舱室通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5691U
CN217645691U CN202221561474.XU CN202221561474U CN217645691U CN 217645691 U CN217645691 U CN 217645691U CN 202221561474 U CN202221561474 U CN 202221561474U CN 217645691 U CN217645691 U CN 217645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ball valve
valve
electric control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614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庭
方以群
付国举
刘平小
孙茂旭
袁恒荣
包晓辰
文宇坤
罗瑞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215614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5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5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5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舱室通气装置,包括置于舱室内的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舱内电控阀、第一舱内球阀、舱内气源、第一舱内消声器、第二舱内消声器、舱内单向阀及第二舱内球阀,置于舱室外的第一舱外球阀、舱外电控气动球阀、缓冲罐、第二舱外球阀、负压风机和工业控制计算机;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舱内电控阀均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电连接,所述舱内气源通过第一舱内球阀与舱内电控阀管道连接,舱内电控阀与第一舱内消声器管道连接,第二舱内消声器通过舱内单向阀与第二舱内球阀管道连接,第二舱内球阀通过第一舱外球阀与舱外电控气动球阀管道连接,舱外电控气动球阀与缓冲罐管道连接,缓冲罐通过第二舱外球阀与负压风机管道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舱室通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舱室通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舱室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舱室内进行通气需要一边手动加压一边手动减压,并通过观察舱内压力表来手动控制舱内的通气,这种手动操作方式导致操作精度低,舱内环境压力波动大,无法实现智能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舱室通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舱室通气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置于舱室内的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舱内电控阀、第一舱内球阀、舱内气源、第一舱内消声器、第二舱内消声器、舱内单向阀及第二舱内球阀,置于舱室外的第一舱外球阀、舱外电控气动球阀、缓冲罐、第二舱外球阀、负压风机和工业控制计算机;
所述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舱内电控阀均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电连接,所述舱内气源通过第一舱内球阀与舱内电控阀管道连接,所述舱内电控阀与第一舱内消声器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舱内消声器通过舱内单向阀与第二舱内球阀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舱内球阀通过第一舱外球阀与舱外电控气动球阀管道连接,所述舱外电控气动球阀与缓冲罐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通过第二舱外球阀与负压风机管道连接。
较佳地,所述装置包括置于舱室外的氧气分析仪、二氧化碳分析仪、第一针型阀、第二针型阀和减压器,所述氧气分析仪通过第一针型阀与减压器的一端管道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分析仪通过第二针型阀与减压器的一端管道连接,所述减压器的另一端的管道置于舱室内。
较佳地,所述装置包括置于舱室内的第三舱内球阀和置于舱室外的第三舱外球阀、舱外截止阀和换气气源,所述第一舱内消声器依次通过第三舱内球阀、第三舱外球阀和舱外截止阀与换气气源管道连接。
较佳地,所述舱外截止阀所在的管路上安装有压力表。
较佳地,所述装置包括置于舱室内的排气缸,所述第二舱内消声器通过舱内单向阀与排气缸管路连接。
较佳地,所述装置包括置于舱室内的便携式气体分析仪。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舱室通气装置,能够实现智能控制舱室内通气,操作精度高,舱室内环境压力波动小,保证舱室内压力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舱室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舱室通气装置,其包括置于舱室内的氧气传感器1、二氧化碳传感器2、舱内电控阀3、第一舱内球阀4、舱内气源、第一舱内消声器5、第二舱内消声器6、舱内单向阀7及第二舱内球阀8,置于舱室外的第一舱外球阀9、舱外电控气动球阀10、缓冲罐11、第二舱外球阀12、负压风机13和工业控制计算机14。
所述氧气传感器1、二氧化碳传感器2和舱内电控阀3均与工业控制计算机14电连接,所述舱内气源通过第一舱内球阀4与舱内电控阀3管道连接,所述舱内电控阀3与第一舱内消声器5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舱内消声器6通过舱内单向阀7与第二舱内球阀8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舱内球阀8通过第一舱外球阀9与舱外电控气动球阀10管道连接,所述舱外电控气动球阀10与缓冲罐11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11通过第二舱外球阀12与负压风机13管道连接。
氧气传感器1检测舱室内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传感器2检测舱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工业控制计算机14接收氧气传感器1传来的氧气浓度值和二氧化碳传感器2传来的二氧化碳浓度值,在判定出氧气浓度值低于对应的设定值或二氧化碳浓度值高于对应的设定值则控制舱内电控阀3打开,舱内气源通过第一舱内球阀4、舱内电控阀3和第一舱内消声器5对舱室内进行充气。在充气过程中,为了保持舱室内的压力平衡,同时,负压风机13通过第二舱外球阀12、缓冲罐11、舱外电控气动球阀10、第一舱外球阀9、第二舱内球阀8、舱内单向阀7及第二舱内消声器6这一支路对舱室内进行抽气,从而保证舱室内压力平衡。
所述装置还包括置于舱室外的氧气分析仪15、二氧化碳分析仪16、第一针型阀17、第二针型阀和减压器18,所述氧气分析仪15通过第一针型阀17与减压器18的一端管道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分析仪16通过第二针型阀与减压器18的一端管道连接,所述减压器18的另一端的管道置于舱室内。
舱室内的气体通过减压器18和第一针型阀17传输至氧气分析仪15,氧气分析仪15分析舱室内的氧气浓度,舱室内的气体通过减压器18和第二针型阀传输至二氧化碳分析仪16,二氧化碳分析仪16分析舱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以供舱室外的工作人员能够查看到舱室内的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所述还装置包括置于舱室内的第三舱内球阀和排气缸,置于舱室外的第三舱外球阀、舱外截止阀19和换气气源,所述第一舱内消声器5依次通过第三舱内球阀、第三舱外球阀和舱外截止阀19与换气气源管道连接,所述舱外截止阀19所在的管路上安装有压力表20,所述第二舱内消声器6通过舱内单向阀7与排气缸管路连接。
在自动电动控制对舱室内进行充气的支路出现故障时,手动开启舱外截止阀19,换气气源通过舱外截止阀19、第三舱外球阀、第三舱内球阀和第一舱内消声器5对舱室内进行充气,同时手动开启排气缸使得舱室进行排气,从而保证舱室内压力平衡。
此外,所述装置包括置于舱室内的便携式气体分析仪21,便携式气体分析仪分析舱室内的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以供舱室内的工作人员能够查看到舱室内的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舱室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置于舱室内的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舱内电控阀、第一舱内球阀、舱内气源、第一舱内消声器、第二舱内消声器、舱内单向阀及第二舱内球阀,置于舱室外的第一舱外球阀、舱外电控气动球阀、缓冲罐、第二舱外球阀、负压风机和工业控制计算机;
所述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舱内电控阀均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电连接,所述舱内气源通过第一舱内球阀与舱内电控阀管道连接,所述舱内电控阀与第一舱内消声器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舱内消声器通过舱内单向阀与第二舱内球阀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舱内球阀通过第一舱外球阀与舱外电控气动球阀管道连接,所述舱外电控气动球阀与缓冲罐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通过第二舱外球阀与负压风机管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置于舱室外的氧气分析仪、二氧化碳分析仪、第一针型阀、第二针型阀和减压器,所述氧气分析仪通过第一针型阀与减压器的一端管道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分析仪通过第二针型阀与减压器的一端管道连接,所述减压器的另一端的管道置于舱室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置于舱室内的第三舱内球阀和置于舱室外的第三舱外球阀、舱外截止阀和换气气源,所述第一舱内消声器依次通过第三舱内球阀、第三舱外球阀和舱外截止阀与换气气源管道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舱室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外截止阀所在的管路上安装有压力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舱室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置于舱室内的排气缸,所述第二舱内消声器通过舱内单向阀与排气缸管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置于舱室内的便携式气体分析仪。
CN202221561474.XU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舱室通气装置 Active CN217645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1474.XU CN217645691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舱室通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1474.XU CN217645691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舱室通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5691U true CN217645691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84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61474.XU Active CN217645691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舱室通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5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92291A3 (en) Respiratory Apparatus
CN102198321B (zh) 间歇性低氧训练用常压低氧舱及其调节低氧舱内氧气浓度的方法
IL111388A (en) Ballonet system for a lighter-than-air vehicle
CN111111795A (zh) 实验舱组件
CN217645691U (zh) 一种舱室通气装置
CN112389621A (zh) 一种用于船上密闭空间内人员的通风系统
CN103043194B (zh) 用于高压环境下干式焊接的载人培训试验舱及试验方法
CN101889931A (zh) 便携式高压氧舱
CN104721932A (zh) 吸入式麻醉诊断控制装置
CN102765338A (zh) 设有救生系统的汽车座椅
CN205805054U (zh) 汽车维修养护车间
CN219896017U (zh) 一种动物实验舱综合供气系统
CN113812347A (zh) 一种套舱加减压系统
CN203965102U (zh) 呼吸器用智能校验仪
CN205301299U (zh) 一种用于现场检定气体检测仪的辅助装置
CA2490661A1 (en) Isolator system
CN210409278U (zh) 一种环控净化富氧舱室
CN100528265C (zh) 密闭舱室消音通风装置
CN205384126U (zh) 一种液压阀气密测试台
CN212207241U (zh) 一种负压抽吸式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N112414644A (zh) 一种钢瓶用气密性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3808471A (zh) 呼吸器用智能校验仪
CN203879539U (zh) 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
CN219122173U (zh) 一种二氧化碳监测器
CN110850038A (zh) 一种负压抽吸式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