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79539U - 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79539U
CN203879539U CN201420276711.7U CN201420276711U CN203879539U CN 203879539 U CN203879539 U CN 203879539U CN 201420276711 U CN201420276711 U CN 201420276711U CN 203879539 U CN203879539 U CN 203879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pipe
stainless steel
refuge chamber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767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增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202767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79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79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795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其气路连接顺序依次为氧气瓶、第一调压阀、连接铜管、集气装置、第一不锈钢管、管路开关、第二调压阀、浮子流量计、第二不锈钢管、带消音器的管口;其中,氧气瓶数量为三个,依次并列置于所述氧气瓶盛放架内;带消音器的氧气管口数量为若干,其出口朝向硐室内敞开、进口与所述第二不锈钢管连通,呈等间距形式布置。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每3瓶一组,供氧速度可根据需要手动调节,整个供氧装置结构紧凑,搬运灵活、安装简便;其管路连接牢固、可靠,使用安全、方便;而且,整个供氧装置在避难硐室内氧气释放均匀,可以与氧气面罩进行配套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供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目前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70%左右。煤炭仍将作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煤矿开采过程中,很难完全杜绝矿难的出现,而且煤矿事故的往往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矿难中,在井下灾害地点直接遇难的人数实际上较少,主要遇难人员一般发生在受灾害波及区域,特别是井下遇险人员在逃生中和逃生受阻时,由于气体中毒、缺氧窒息、溺水而引发的伤亡,这种情况下的死亡人数几乎占据矿难死亡人数的90%以上。因此,建设井下避难硐室,在井下崩塌、进水、火灾、瓦斯等灾变事故后,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并提供氧气、食物、水,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可有效地降低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确保百万吨死亡率达标甚至是超标目标的实现。
而避难硐室中氧气的供应为遇险人员的最基本生存条件之一,当压风管道在矿难发生后,被破坏不能使用时,压缩氧气瓶供氧装置能独立提供避难人员96h所必需的氧气,能保证避难空间内氧气浓度为18.5%到23%之间,避免缺氧和氧中毒事件的发生。
现有技术的避难硐室中所采用的压缩氧气瓶供氧装置一般存在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安装麻烦且搬运不便等诸多不足。如:
中国专利申请CN102019050A公开了一种井下避难所之供氧装置,其氧气瓶的出氧管路连接减压阀,减压阀分别连接高压氧压表、低压氧压表一、减压阀和连接消音管道,消音管道再连接低压氧压表二,低压氧压表二连接截止阀,截止阀连接流量计,再经流量计连接氧气出口。
这种结构形式的供氧装置,其安装过程中,可防止使用过程出现氧气瓶倾斜或倒伏,往往还需要架设氧气瓶支架或相应支撑件,使用过程存在不便。
中国专利申请CN203035237U公开了一种供氧装置,其包括氧气瓶和输氧管道,输氧管道上设有至少两个减压器,输氧管道包括分管道和总管道,氧气瓶通过分管道与总管道连接,总管道与分管道上分别设有减压器。
这种结构形式的矿用紧急避险硐室的供氧装置,由于四个氧气瓶相互独立设置,其安装过程需要分别搬运到位之后,再临时进行相应的管路和仪表的组装或连接方可使用,存在诸多不便。而且,其使用过程中,也存在需要另外架设氧气瓶支架或其他支撑物的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CN103195475A公开了一种,包括箱体,箱体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底部设置有进气口;箱体上安装有控制阀,控制阀的一端与进气口相连通、另一端与三通接头的一端相连通,三通接头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氧气压力表与流量计;流量计的另一端与出气口相连通。上述出气口上还设置有烧结式消声器;其控制阀为卡套角式针型阀。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流量计示数,能够及时的调整硐室内氧气含量,氧气经流量计后通过烧结消声器消除噪音后提供到硐室生存室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避难硐室供氧装置,其声称的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有效简化了箱体的内部管路,容易操作,方便维修,同时也减少了避难硐室的空间占用,节省有效空间。
但这种结构形式的供氧装置由于其氧气连接管口数量少,仅仅只能连接单个氧气瓶;而且,由于其氧气瓶连接管口位于箱体的底部,使用过程中,对于组装到位的供氧装置必然存在需要再进行支撑或固定的技术问题;而且,使用过程还存在需要频繁更换充满有氧气的氧气瓶的技术问题。即,使用上也存在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搬运灵活、管路连接牢固,使用安全、方便的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瓶盛放架、氧气瓶、第一调压阀、浮子流量计、连接铜管、带消音器的管口、集气装置、集气装置支撑架、第二调压阀、管路开关、第一不锈钢管和第二不锈钢管;其气路连接顺序依次为氧气瓶、第一调压阀、连接铜管、集气装置、第一不锈钢管、管路开关、第二调压阀、浮子流量计、第二不锈钢管、带消音器的氧气管口;
所述氧气瓶数量为三个,依次并列置于所述氧气瓶盛放架内;
所述带消音器的管口数量为若干,其出口朝向硐室内敞开、进口与所述第二不锈钢管连通,呈等间距形式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采用模块化设计,每3瓶一组,根据人数配备产品数量,供氧速度可根据需要手动调节,整个供氧装置结构紧凑,搬运灵活、安装简便;
供氧装置的氧气由高压氧气瓶内通过内置单向阀、调压阀和金属管后在集气装置汇流,汇流后经过安装有压力表的调压器,调压至避难硐室规定的0.3MPa后,通过可调式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控制流量,保证氧气速率不低于0.5L/min.人(标准状态下),最后通过多个带消音器的氧气管口为避险硐室供氧。其管路连接牢固、可靠,使用安全、方便;
采用浮子流量计其适用于小管径和低流速,压力损失较低;
采用多个带消音器的氧气管口,其在避难硐室内氧气释放均匀。
作为优选,上述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还设置有若干个带活性炭过滤的氧气面罩,使用时,避难人员佩戴好氧气面罩,并将氧气面罩的连接管与所述带消音器的氧气管口插接。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当避难硐室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处理装置出现故障或者失灵时,以及当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尽可能节约供氧装置的氧气使用量时,将氧气面罩的连接管与所述带消音器的氧气管口插接,一人一接口使用效果更好。即,带来了供氧装置使用上的灵活性。
进一步优选,上述集气装置的进气管口至少为三个,其出气管口为一个。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当一个供氧装置的一组(3瓶)氧气瓶内所存氧气量不足时,可进行供氧装置的整体更换,也可以进行局部更换。局部更换时,可将下一组供氧装置氧气瓶的连接铜管直接与本供氧装置集气装置的备用进气管口连接即可。从而,整个更换操作过程更便捷。
进一步优选,上述浮子流量计为玻璃管浮子流量计或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采用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目的是,其不易发生破裂损坏;而玻璃管浮子流量计耐腐蚀、且成本相对低廉。
进一步优选,上述管路开关为聚四氟乙烯软密封球阀。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采用聚四氟乙烯软密封球阀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防火。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模块化设计,每3瓶一组,根据人数配备产品数量,供氧速度可根据需要手动调节,整个供氧装置结构紧凑,搬运灵活、安装简便;
2、管路连接牢固、可靠,使用安全、方便;
3、供氧装置在避难硐室内氧气释放均匀,且可以与氧气面罩进行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其包括氧气瓶盛放架1、氧气瓶2、第一调压阀3、浮子流量计4、连接铜管5、带消音器的氧气管口6、集气装置7、集气装置支撑架8、第二调压阀11、管路开关9、第一不锈钢管10和第二不锈钢管12;其气路连接顺序依次为氧气瓶1、第一调压阀3、连接铜管5、集气装置7、第一不锈钢管10、管路开关9、第二调压阀11、浮子流量计4、第二不锈钢管12、带消音器的氧气管口6;
其中,氧气瓶2数量为三个,依次并列置于所述氧气瓶盛放架1内;
带消音器的氧气管口6数量为若干,其出口朝向硐室内敞开、进口与第二不锈钢管12连通,呈等间距形式布置。
上述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还设置有若干个带活性炭过滤的氧气面罩(图中未画出),使用时,避难人员佩戴好氧气面罩,并将氧气面罩的连接管与带消音器的氧气管口6插接。
上述集气装置7的进气管口至少为三个,其出气管口为一个。
上述管路开关优选为聚四氟乙烯软密封球阀。

Claims (5)

1.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瓶盛放架、氧气瓶、第一调压阀、浮子流量计、连接铜管、带消音器的管口、集气装置、集气装置支撑架、第二调压阀、管路开关、第一不锈钢管和第二不锈钢管;其气路连接顺序依次为氧气瓶、第一调压阀、连接铜管、集气装置、第一不锈钢管、管路开关、第二调压阀、浮子流量计、第二不锈钢管、带消音器的氧气管口;
所述氧气瓶数量为三个,依次并列置于所述氧气瓶盛放架内;
所述带消音器的管口数量为若干,其出口朝向硐室内敞开、进口与所述第二不锈钢管连通,呈等间距形式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若干个带活性炭过滤的氧气面罩,使用时,避难人员佩戴好氧气面罩,并将氧气面罩的连接管与所述带消音器的氧气管口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装置的进气管口至少为三个,其出气管口为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流量计为玻璃管浮子流量计或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开关为聚四氟乙烯软密封球阀。
CN201420276711.7U 2014-05-28 2014-05-28 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9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76711.7U CN203879539U (zh) 2014-05-28 2014-05-28 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76711.7U CN203879539U (zh) 2014-05-28 2014-05-28 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79539U true CN203879539U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80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7671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79539U (zh) 2014-05-28 2014-05-28 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795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4191A (zh) * 2018-05-11 2018-11-06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航空条件下使用的医用连接单元及模块化供氧单元
CN113379991A (zh) * 2021-08-10 2021-09-10 成都联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供氧设备的火灾预防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4191A (zh) * 2018-05-11 2018-11-06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航空条件下使用的医用连接单元及模块化供氧单元
CN113379991A (zh) * 2021-08-10 2021-09-10 成都联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供氧设备的火灾预防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379991B (zh) * 2021-08-10 2022-02-08 成都联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供氧设备的火灾预防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88846Y (zh) 面罩式呼吸装置
CN102278133B (zh) 单体式溢流水封阻火泄爆装置
CN203879539U (zh) 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
CN106870945B (zh) 一种具有多级安全保护功能的天然气调压橇装装置
CN201152429Y (zh) 高压水流集流或分流器
CN110805007A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全厂公共供水方法及系统
CN202768059U (zh) 避难硐室压缩氧集中供氧装置
CN103982223B (zh) 压缩空气供给系统
CN206207018U (zh) 一种具有监视功能的报警控制器
CN210278013U (zh) 一种智能矿井压风自救装置
CN207609991U (zh) 一种有效去除气泡的tma缓冲装置
CN208858398U (zh) 一种避难硐室空气自循环系统
CN208778035U (zh) 一种煤矿开采瓦斯排放装置
CN102287226A (zh) 一种矿井压风供水一体化自救装置
CN203425396U (zh) 呼吸器气动控制组件
CN208110354U (zh) 一种气体医用设备带电磁阀维护控制系统
CN203730063U (zh) 一种井下压风供水施救综合装置
CN205329093U (zh) 一种改进的欧冶炉氧气风口装置
CN203230456U (zh) 一种避难硐室供氧装置
CN210859320U (zh) 一种用于工艺空气压缩机的隔离气装置
CN215309831U (zh) 一种煤矿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CN216169450U (zh) 检修用辅助呼吸装置
CN204150505U (zh) 一种具有自动排水装置的水封罐
CN108744351B (zh) 一种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压力平衡装置
CN204591282U (zh) 改进结构的盾构机双室气闸供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