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3710U - 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3710U
CN217643710U CN202221564300.9U CN202221564300U CN217643710U CN 217643710 U CN217643710 U CN 217643710U CN 202221564300 U CN202221564300 U CN 202221564300U CN 217643710 U CN217643710 U CN 217643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iron
sound
support
s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643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健棠
莫焕秋
曾桂芳
钟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ianlaizhiyin Electro Acoustic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ianlaizhiyin Electro Acoustic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ianlaizhiyin Electro Acoustic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ianlaizhiyin Electro Acoustic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643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3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3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3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包括第一发声单元、第二发声单元和支架,所述支架开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正面朝上安装于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反面朝上安装于第二容置腔内。所述喇叭通过支架将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结合为一体,且该结构设计可实现正反面同时出音,频率范围宽、声音立体感和表现力强,且具有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
背景技术
传统的喇叭形状一般为锥形,当它振动发出声音时往往集中在喉部,需经过压缩再传播出来,因而传统喇叭的发声较为失真,指向性差且声音衰减较大。而平板式喇叭的外形轻薄、响度均匀且失真小,但其低频音效较差。而为了提升平板式喇叭的声学效果,市面上也提出了可以朝两个方向发出声音的双向喇叭,现有的双向喇叭通常是将两个发声装置单体以背靠背的形式叠加组合,使其具有双向出音功能。但采取这类结构设计应用时无法满足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轻薄化需求。因此需要对双面喇叭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所述喇叭结构简单、轻薄且占用空间小,能够双面出音,频率范围宽、声音立体感和表现力强,且具有减震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包括第一发声单元、第二发声单元和支架,所述支架开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正面朝上安装于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反面朝上安装于第二容置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振膜、第一音圈、第一华司、第一磁铁和第一U铁,所述第一振膜的下端面边缘与支架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振膜的下端中部与第一音圈连接,所述第一华司设置于第一音圈内,且第一华司的外侧壁与第一音圈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华司的下端面与第一磁铁连接,所述第一磁铁的下端面与第一U铁连接,第一U铁相对的两侧外壁与支架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U铁、第二磁铁、第二华司、第二音圈和第二振膜,所述第二U铁相对的两侧壁与支架的顶部卡接,所述第二磁铁和第二华司均设置于第二U铁内,且所述第二磁铁、第二华司与第二U铁的内侧壁之间设置设有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设置于磁间隙内,且第二音圈的下端面与第二振膜连接,所述第二振膜的上端面周缘与支架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相对的两侧内壁均向第一容置腔内凸伸设置有多个卡凸块,多个卡凸块用于与第一U铁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U铁相对的两侧壁的上端均设置有缺槽,所述缺槽与卡凸块相配合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均设置有引出线,所述引出线用于与外部的电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均为平板振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所述喇叭通过支架将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结合为一体,并且第一发声单元于第一容置腔内呈正面朝上、反面朝下设置,第二发声单元于第二容置腔内呈反面朝上、正面朝下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喇叭的正反面同时产生震动,并且起到减震效果,减少喇叭共振产生的影响。同时,该结构设计可实现正反面同时出音,将其投入到产品中可实现更全方位的听音体验,声音立体感和表现力强,且频率范围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附图标记为:1-支架、2-第一容置腔、3-第二容置腔、4-第一振膜、5-第一一音圈、6-第一华司、7-第一磁铁、8-第一U铁、9-第二U铁、10-第二磁铁、11-第二华司、12-第二音圈、13-第二振膜、14-卡凸块、15-引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包括第一发声单元、第二发声单元和支架,所述支架1开设有第一容置腔2和第二容置腔3,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正面朝上安装于第一容置腔2内,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反面朝上安装于第二容置腔3内。具体地,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上端面与下端面相贯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腔2和第二容置腔3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所述第一容置腔2和第二容置腔3并排设置且第一容置腔2和第二容置腔3之间设置有间隔壁。第一发声单元于第一容置腔2内呈正面朝上、反面朝下设置,第二发声单元于第二容置腔3内呈反面朝上、正面朝下设置,所述喇叭的结构简单、轻薄且占用空间小。采用上述结构设计使喇叭的正反面同时产生震动,并且起到减震效果,减少喇叭共振产生的影响。同时,该结构设计可实现正反面同时出音,将其投入到产品中可实现更全方位的听音体验。本实用新型所述宽频双面震动喇叭的设计能够简化制作工艺流程,节约制作成本的同时缩小了该喇叭占用的箱体内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振膜4、第一音圈5、第一华司6、第一磁铁7和第一U铁8,所述第一振膜4的下端面边缘与支架1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振膜4的下端中部与第一音圈5连接,所述第一华司6设置于第一音圈5内,且第一华司6的外侧壁与第一音圈5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华司6的下端面与第一磁铁7连接,所述第一磁铁7的下端面与第一U铁8连接,第一U铁8相对的两侧外壁与支架1的底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正面具体指的是第一振膜4所在的一面,即第一发声单元远离第一U铁8的一面;第一发声单元的反面具体指的是第一U铁8所在的一面,即第一发声单元远离第一振膜4的一面。通过将第一发声单元的正面朝上安装,使所述喇叭的正面发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U铁9、第二磁铁10、第二华司11、第二音圈12和第二振膜13,所述第二U铁9相对的两侧壁与支架1的顶部卡接,所述第二磁铁10和第二华司11均设置于第二U铁9内,且所述第二磁铁10、第二华司11与第二U铁9的内侧壁之间设置设有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12设置于磁间隙内,且第二音圈12的下端面与第二振膜13连接,所述第二振膜13的上端面周缘与支架1的底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正面具体指的是第二振膜13所在的一面,即第二发声单元远离第二U铁9的一面;第二发声单元的反面具体指的是第二U铁9所在的一面,即第二发声单元远离第二振膜13第二U铁9的一面。通过将第二发声单元的正面朝下安装,使所述喇叭的反面能够同时发声,结合第一发声单元的作用从而得到全方面的声音覆盖,立体音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1相对的两侧内壁均向第一容置腔2内凸伸设置有多个卡凸块14,多个卡凸块14用于与第一U铁8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U铁8相对的两侧壁的上端均设置有缺槽,所述缺槽与卡凸块14相配合卡接。具体地,所述缺槽和卡凸块均为L型,所述缺槽和卡凸块通过中心对称设置形成卡接配合,所述缺槽分别开设于第一U铁8相对两侧壁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缺槽与卡凸块14卡接,进而使第一发声单元与第一容置腔2的连接更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尺寸和第二发声单元的尺寸互为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置腔3的长度小于第一容置腔2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尺寸与第一容置腔2适配,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尺寸与第二容置腔3适配,第一容置腔2和第二容置腔3的尺寸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采用不同尺寸的设计使高音和低音可以同时存在,进而实现了喇叭的宽频覆盖,声音立体感和表现力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音圈5和第二音圈12均设置有引出线15,所述引出线15用于与外部的电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振膜4和第二振膜5均为平板振膜。所述平板振膜的质量轻、响度均匀且失真小。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声单元、第二发声单元和支架,所述支架开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的正面朝上安装于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反面朝上安装于第二容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振膜、第一音圈、第一华司、第一磁铁和第一U铁,所述第一振膜的下端面边缘与支架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振膜的下端中部与第一音圈连接,所述第一华司设置于第一音圈内,第一华司的外侧壁与第一音圈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华司的下端面与第一磁铁连接,所述第一磁铁的下端面与第一U铁连接,第一U铁相对的两侧外壁与支架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U铁、第二磁铁、第二华司、第二音圈和第二振膜,所述第二U铁相对的两侧壁与支架的顶部卡接,所述第二磁铁和第二华司均设置于第二U铁内,且所述第二磁铁、第二华司与第二U铁的内侧壁之间设置设有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设置于磁间隙内,第二音圈的下端面与第二振膜连接,所述第二振膜的上端面周缘与支架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相对的两侧内壁均向第一容置腔内凸伸设置有多个卡凸块,多个卡凸块用于与第一U铁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铁相对的两侧壁的上端均设置有缺槽,所述缺槽与卡凸块相配合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均设置有引出线,所述引出线用于与外部的电路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均为平板振膜。
CN202221564300.9U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 Active CN217643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4300.9U CN217643710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4300.9U CN217643710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3710U true CN217643710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8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64300.9U Active CN217643710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3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43118A1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复合型扬声器
CN108810761A (zh) 扬声器及便携终端
CN205051866U (zh) 发声装置
CN211089956U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16162851U (zh) 一种双磁路同轴扬声器
CN110972038A (zh) 一种发声装置
US10972830B1 (en) Speaker monomer with pair of dynamic speakers thereof
CN2485745Y (zh) 双向双振膜平面扬声器
CN217643710U (zh) 一种宽频双面震动喇叭
CN101695146B (zh) 双驱动扬声器
CN216491038U (zh) 一种扬声器发声装置
CN206061072U (zh) 耳机
CN210298053U (zh) 一种新型扬声器
CN211089955U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109996141B (zh) 音箱
CN201153323Y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06181364U (zh) 一种小型平板喇叭
CN220528196U (zh) 一种耳机喇叭
CN212696148U (zh) 一种高低音组合式音腔结构
CN212910036U (zh) 一种新型扬声器
CN214675665U (zh) 赫姆霍兹制动腔体喇叭
CN212969956U (zh) 一种紧凑型高音质扬声器组件
CN215581660U (zh) 一种声学模组结构
CN214851811U (zh) 一种高顺性低音扬声器
CN213783589U (zh) 一种带音频放大器的无弹波双分频一体式喇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